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概要(2012)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全球化视域下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概要

陈海燕陈海燕,齐鲁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二级)。

《全球化视域下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球化视域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发展规律研究”(项目批准号07BKS034)的最终成果。该成果于2012年1月通过专家鉴定,等级为优秀。2012年9月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该成果的主要内容、重要观点、学术创新及社会影响概述如下。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所使用的研究方法

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该研究以全球化为视角、以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系列问题的思考为切入点,在厘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关系(以下简称“两制关系”)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制关系”的发展进程、发展态势、发展趋势的考察分析和探讨,揭示其发展规律。其目的就是从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及其继承、捍卫和发展者关于“两制关系”的一系列思想观点的“实事”中,从十月革命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以来、特别是战后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诞生后,认识和处理与资本主义关系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基本“实事”中,从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的新发展的基本“实事”中,从科学社会主义和各社会主义流派的区别与联系的“实事”中,去求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存条件下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最终实现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这个“是”。

这样研究的意义在于:一方面,从理论发展的角度来看,通过厘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的内涵,揭示全球化进程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发展变化的“因”“果”互动关系,系统总结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的经验与教训,深刻揭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的发展规律,有利于促进理论研究的深化和系统化,为马克思主义“两制关系”理论宝库增添新的内容。另一方面,从实践来看,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世界格局急剧变化、多极化趋势日趋明显的时代条件下,加强对全球化视域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发展规律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可以为准确把握全球化的性质与发展趋势、完整系统地认识马克思主义关于“两制关系”理论的时代内涵及其当代价值、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国家在处理“两制关系”问题上的历史经验与教训、科学把握“两制关系”发展规律等问题上为人们提供方法指导,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健康发展,为在世界范围内实现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替代创造条件。

2.所使用的研究方法

(1)历史研究法。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前后相继的两种社会形态,其产生和发展都有着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基础。但经济文化较落后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事实,则使历史的发展呈现了跳跃性的特征,使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由理论逻辑上前后相继的两种社会形态变成了同时并存于一个世界的复杂局面。正确认识和处理现实中的“两制关系”,不仅要厘清关系双方的现实发展方位,而且还需要与特定的历史条件相联系,依据对大量历史事实和史料的分析辨别,从历史的因果关系中,把握其现状,认识其本质,揭示其发展规律。

(2)纵横比较法。通过对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国家行为主体异同点的纵横比较,以发现其不同表现形式的一般发展规律。纵向角度,就是着重对全球化进程中原苏联东欧国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处理与资本主义关系的经验和教训的比较;横向角度,主要是通过对中(国)、越(南)、老(挝)、朝(鲜)、古(巴)等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处理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以及与各社会主义流派和思潮之间相互关系的方式、方法和态势的比较,揭示其基本规律和特点。同时还通过对美、日、法、德等资本主义国家不同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探讨其所孕育的共同的社会主义因素及其发展趋势。

(3)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研究法。在全球化进程中,无论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的发展都出现了一些不同于传统观念的特征或特点。在研究、分析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时,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地进行定性和定位。例如:对全球化与反全球化性质的分析,对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的性质及影响的分析,对不同社会主义模式、社会主义流派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等问题的分析和论述,坚持的是“应然”与“实然”相统一、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相统一的研究法,从而使分析问题“更深”,揭示问题“更实”。

二、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该成果由导论、全球化视域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的内涵界定、全球化视域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的历史考察、全球化视域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的理论反思、全球化视域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的发展态势及趋势探析、全球化视域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的发展规律总结六大方面的内容构成。其主要内容、观点包括:

1.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研究现状评述

该部分内容着重从三个方面对目前国内外有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问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评述。一是概述了近年来,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全球化进程与性质、金融危机的根源与影响、资本主义的调整、社会主义的改革以及“两制关系”发展变化等问题的研究现状;二是阐述了上述研究成果的理论突破及其影响,指出这些研究成果在为我们的研究提供知识基础和思想启发的同时,也为我们深化研究提供了理论创新空间;三是从学术价值、理论创新和现实需求三个方面阐述了加强对该问题研究的意义。强调在当今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化、世界格局急剧变化、多极化趋势日趋明显的时代条件下,加强对该问题的研究,不仅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而且还有着迫切的现实需要。

2.全球化视域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的内涵界定

该部分内容着重从三个层面阐述了“两制关系”的内涵,强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的内涵,既包括两种不同的思想价值体系之间的关系,也包括两种前后相继的社会形态或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还包括两种不同性质国家即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忽视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能准确把握和正确处理“两制关系”。

(1)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的关系首先是两种对立的思想价值体系之间的关系。就资本主义来说,它是以资本为核心、以赚取利润为目的、维护少数人利益的思想价值体系;而社会主义从广义上来说,是指一种追求社会平等的社会政治思想、理论、学说。恩格斯曾明确指出:“现代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有财产者和无财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以及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无政府状态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但是,就其理论形式来说,它起初表现为18世纪法国伟大的启蒙学者们所提出的各种原则的进一步的、似乎更彻底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19页。“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页。,其目标是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这种联合体无疑是对以财富作为唯一追求目标的社会畸形发展和个人片面发展的资本主义文明的否定,是一个消除阶级对立的真正公正、民主、自由、平等的社会。

(2)现实中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制关系”属于前后相继而又同时并存的两种社会形态或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形态的理论,社会主义是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两者是继承与扬弃的关系;但由于历史发展的跳跃性,社会主义首先诞生在经济文化较落后国家的现实远远超出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设想,这样两者的关系就由理论上前后相继的两种社会形态的关系,变成了现实中两种社会制度同时并存的关系,并由此呈现出了合作与对抗、竞争与博弈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

(3)当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更多的是表现为两种不同性质国家之间及其各自内部两种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从国际行为主体的角度来看,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都是国际法的主体,拥有国家主权以及由此引申而来的多种权利,包括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等。从这个意义说,“两制关系”首先体现为两类国家之间的一般国家关系,国家利益是其考虑对外关系的最高原则。另一方面,从国家的性质来看,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又是一种特殊的国家关系,具有不同于一般国家关系的特殊性:第一,两类国家之间存在着比一般国家关系间更大的排斥性,并且在社会主义国家诞生之际或资本主义制度灭亡之时表现得尤为激烈和突出。第二,两类国家之间的对立具有相对性,这种相对性是指两类不同性质国家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最终都要从属于国家利益,而国家利益的维护与获得又是复杂的、具体的,既受一些不同因素的影响,也受一些相同因素的影响,这就决定了其相互关系既有对立的一面也有合作的一面。第三,两类国家之间的关系具有过渡性,这是由社会主义首先诞生在经济文化较落后国家的特殊性以及在世界范围内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在过渡期内,不仅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将长期并存,而且在两类国家内部都还存在多种经济因素,即存在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因素的“互植”现象。但其最终趋向必定是顺应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而引发生产关系的变革,直至在世界范围内结束过渡期,实现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替代。

3.全球化视域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的历史考察

该部分内容在纵向分析阐述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发展变化的基础上,着重揭示了在“热战”和“冷战”时期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制关系”的“围剿”与反“围剿”、遏制与反遏制、合作与对抗、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历史进程。其主要内容、观点包括:

(1)着重阐述了全球化与资本主义共生共长的关系,强调资本主义“成也全球化,败也全球化”,相伴全球化进程的是资本主义的周期性危机与不断的调整。第一,资本主义“成也全球化”。站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起点回顾历史,全球化进程的激荡充分展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可以说,如果没有全球化的推动,就没有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而没有资本主义的推动,也不会有全球化浪潮的汹涌。第二,资本主义“败也全球化”。发轫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全球化发展到现在,对其自身亦非完全如鱼得水、收益满贯。全球化在给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也在加深着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和危机,并进而引发全球性新危机和新矛盾。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无不说明了这一点。第三,相伴全球化进程的是资本主义的周期性危机与不断的调整。迄今为止,全球化进程无论是盛还是衰,都是由资本主义所主导。此次金融危机从表面上看是美国经济中虚拟经济泡沫崩溃所致,实际上其根源依然是资本主义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并且它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而愈加严重。需要注意的是资本主义矛盾的每一次激化又都孕育着新的经济和社会变革。

(2)阐述了社会主义与全球化进程的关系。在揭示现实社会主义对全球化进程的排斥、融入、契合、转型、重新审视等艰难历程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当今社会主义国家以及各社会主义流派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发展道路进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主要观点是:第一,全球化进程的开启为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创造了客观条件,并促使经济文化较落后国家为了生存,先于发达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第二,在全球化进程推动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曾一度徘徊在全球化的边缘,后来苏联、东欧国家在改革的进程中又一度由排斥全球化转向盲目融入全球化,致使改革失败,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第三,从徘徊于全球化进程之外转为有效契合全球化,中国、古巴、越南等现实社会主义国家在冷战后全球化进程加剧的条件下,不畏艰险、排除万难、探索前进,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机勃发。第四,西方发达国家各社会主义流派以及原苏东地区共产党组织,在冷战结束后重新审视全球化过程,着力探索通往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呈现出一派新景象。

(3)回顾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以来“两制关系”的发展轨迹。强调从历史发展序列看,一方面,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果”,是社会主义诞生的“因”;另一方面,现实社会主义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又是反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的“果”,是资本主义自我调整和变革的“因”。回顾历史,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开拓和世界体系的建立,既推动了全球化进程的开启,也为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创造了客观条件,并促使经济文化较落后国家为了生存先于发达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但在由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化进程中,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曾一度徘徊在全球化的边缘,“两制关系”一度充满刀光剑影,突出的表现形式是“围剿”与反“围剿”、经济封锁与反封锁、外交孤立与反孤立。而伴随全球化进程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深入,以及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的不断加深,“两制关系”逐渐由“遏制—对抗”为主转变为“接触—合作”为主,既对立又合作成为当今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互关系的基本态势。

4.全球化视域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的理论反思

该部分内容着重以不同时代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和处理“两制关系”的理论和实践为线索,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论”与“代替论”、列宁的“共处论”与“交往论”、斯大林的“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理论、毛泽东的“学习借鉴论”与“东风压倒西风论”、邓小平的“对外开放论”、江泽民的“共同发展论”、胡锦涛的“和谐世界论”等思想观点及其实践的梳理,在总结其成败得失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升华和思想智慧的挖掘。主要观点包括:

(1)阐述了“代替论”与“革命论”的思想内涵与时代价值。认为“代替论”与“革命论”作为马克思、恩格斯认识和处理“两制关系”的基本思想,揭示的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形态前后相继的必然替代关系,以及如何实现替代的方法途径问题。我们既不能简单地以具体的“结论”掩盖得出这一结论的“方法”和“依据”,也不能以今天“资本主义垂而不死”的现状否定这一“结论”的“必然性”和“科学性”,而是应坚持与时俱进的思维方法,不断对其予以发展创新。至于“何时代替”以及“如何代替”,既需要与“两个决不会”思想联系起来去考察,更需要根据具体的时代条件去创新和探索。

(2)阐述了列宁的“共处论”与“交往论”的辩证思想及其指导意义。指出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从理论上的纵向关系变为实践中的横向关系的情况下,即在“两制并存”条件下,列宁从时代和国情的实际出发,提出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要和平共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积极发展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贸易关系等思想,并且对明显处于弱势的社会主义苏联如何与强势的资本主义国家共处和交往等问题作了深刻阐述,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两制关系”理论,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相互关系提供了具体的方法指导。

(3)揭示了斯大林从“合作并不需要各国人民具有同样的制度”《斯大林文集(1934—1952年)》,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25页。转向“两个平行的也是互相对立的世界市场”《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61页。理论与实践的悖误。指出战后东西方的冷战是促使斯大林思想发生转变的客观原因;而其主观上对苏联一国能够建成社会主义的判断,以及对社会主义从一国胜利走向多国胜利的坚信则是支撑其提出“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理论的精神动力。用历史的研究方法分析,斯大林的上述理论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西方“冷战”的时代条件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世界经济与政治关系中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和力量对比的基本格局。强调对此不能简单地予以肯定或否定,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和处理“两制关系”的思维创新和历史跨越,强调从“一边倒”到“和平共处”、从“对外开放”到实行“一国两制”、从“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到构建“和谐世界”新理念的形成,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和处理“两制关系”的思维创新,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从谋求自身生存到谋求自我发展,再到实现共同和谐发展的全球意识和世界胸怀,有效回应了当今时代发展的呼唤和要求,规划了当代中国处理“两制关系”的新图景。

5.全球化视域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的发展态势及趋势探析

在全球化视域下审视冷战后的“两制关系”,其最大的变化就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立的消融,两制关系由“遏制—对抗”为主转变为“接触—合作”为主,既对抗又合作成为当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相互关系的基本态势。主要观点是:第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不同制度国家间的经济交往与竞争同时增强。第二,伴随全球化进程的政治民主化,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国家间在政治对话与协商增多的同时,双方的政治冲突与博弈的复杂程度也在加剧。第三,当今世界文化的多样化,呈现了不同制度文明相互融合与冲突共存的态势。第四,在全球化大潮中,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科技交流与竞争博弈同时加深。第五,在全球化进程中,军事现代化成为潮流,两种制度国家间的军事交流与较量同时增强。第六,全球化进程中全球性问题的凸显迫切需要全球治理,但由于不同制度国家的利益和价值观互有异同以及所处的内外环境的不同,致使其在全球治理方面总是时而突出合作面、时而又增加竞争点,合作与纷争并存。

6.全球化视域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的发展规律总结

通过上述静与动、纵与横等多层面多角度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的发展进程和运行态势的全方位梳理,在认真反思不同发展阶段关于“两制关系”的理论及思维方法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得出了六个方面的规律性认识:

(1)“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有机统一规律。“两个必然”揭示的是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趋势,是人类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两个决不会”阐述的是社会主义何时何地代替资本主义的问题,强调的是社会发展的生产力基础,揭示的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规律。两者之间具有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既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也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否则,必然遭到历史的惩罚。

(2)“必然代替”与“必然利用”有机统一规律。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作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一种社会形态,自然是在继承资本主义的积极因素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由于历史发展的跳跃性,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多是诞生在经济文化较落后国家,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要实现代替资本主义的目标,必须大力学习和吸取资本主义所取得的一切肯定成果。在具体的实践层面,社会主义国家应注意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要正确处理当前“利用”与长远“替代”的关系,坚持在两者的有机统一中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二是要正确处理主观愿望与客观条件的关系,坚持在两者的有机统一中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稳步发展;三是要正确处理依靠外部条件与挖掘自身潜力的关系,坚持在两者的有机统一中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创新发展。

(3)“时代特点”与“应对策略”有机统一规律。一方面,时代特点决定着“两制关系”的表现形式。冷战时期,对立与对抗是“两制关系”的主流状态;全球化时代,“两制关系”的态势更多的是寻求合作和交流。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实力对比状况又影响或制约着“两制关系”的发展态势和趋势。历史的经验表明,在双方实力对比悬殊但实力强的一方一时还无法战胜另一方的情况下,对立与斗争将会突出;而在双方实力对比相当的情况下,合作与共处将是主要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需要根据不同时代特点和自身实力变化制定不同的应对策略,在对立与斗争中不放弃合作与共处的努力,在合作与共处的同时警惕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在合作与共处、对立与斗争的较量中不忘记实现历史代替的最终目标。

(4)“本质对立”与“发展合作”辩证统一规律。一方面,这一规律源自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对资本主义制度“卡夫丁峡谷”的跨越;另一方面,这一规律又存在和发展于全球化条件下“两制并存”的现实之中。在全球化时代,“两制并存、竞争共处”成为一种常态,竞争与合作同在,摩擦与妥协并存。

(5)“两制并存的自发性”与“两制博弈的自觉性”的有机统一是由社会主义首先诞生在经济文化较落后国家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一个特殊规律。迄今为止,“两制关系”的发展经历了“零和并存”的自发性向“双赢共处”的自觉性的转变过程,这其中既有“两制”本质对立的客观因素,也有“零和”思维的主观原因;既蕴含着“两制并存”的自发性,也孕育了“两制博弈”的自觉性。是主观见之于客观、自发转向自觉、历史走向现实、特殊趋向必然的发展进程,具有复杂性和反复性。

(6)“运行过程”与“最终结果”的有机统一是“两制关系”发展的必然规律。一方面,从运行过程来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拓展,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中均呈现出两种因素“互植”的现象;另一方面,从发展趋势来看,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物质存在条件的成熟是一个同步的渐进过程。这种“运行过程”的长期性与社会主义必将取代资本主义“最终结果”的必然性并行不悖。对此,我们需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把资本主义退出历史舞台的必然性与历史演进过程的长期性统一起来,把资本主义的腐朽性与它可能继续发展的进步性统一起来,把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运行过程的长期性与最终结果的指向性统一起来,在两种社会制度竞争共处的世界格局中谋划和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

三、成果的学术创新、应用价值及社会影响和效益

1.学术创新

该成果突出的特点和主要创新集中体现在“新”、“深”、“真”三个方面。

一是研究视角新。该成果以全球化为研究视角、以对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系列问题的思考为切入点,在厘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关系的发展进程、发展态势、发展趋势的考察分析和探讨,揭示了“两制关系”的发展规律。这样的研究,一方面,突破了以往仅仅局限于研究全球化本身的思路,没有泛泛地去探讨全球化的内涵与外延、全球化的性质与特征等,而是将全球化进程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置于一个大平台上,在分析阐述其相互关系中揭示其内在联系与发展趋势;另一方面,突破了以往孤立地或仅仅研究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或仅仅研究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的局限,把两者都置于全球化进程中,以全球化的视角对其相互关系的发展态势与趋势进行分析探讨,从而揭示了“两制关系”的发展规律。

二是得出的观点深刻。该成果从理论上厘清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的内涵,揭示了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社会主义新发展的“因”“果”互动关系,全面系统地总结了社会主义国家认识和处理“两制关系”的经验与教训,认真反思了马克思主义者关于“两制关系”理论和实践的成败得失,深入探讨了“两制关系”的发展态势与趋势,得出了一系列具有独创性的观点,特别是关于“两制关系”六大规律的揭示和概括,极大地提升了学术研究的“深”度与“厚”度。

三是研究方法和结论真实可信。该成果围绕“全球化视域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这一核心问题,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坚持史论结合,从历史与现实、纵与横、静与动相结合的角度揭示了“两制关系”的发展规律。无论是关于“两制关系”内涵的理论界定,还是历史考察,或理论反思,或发展态势探析,或发展规律总结,都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态度,采取了“应然”与“实然”相统一的方法原则,坚持真理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其结论有理有据,富有说服力。

2.应用价值及社会影响和效益

该成果总结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关系”发展的基本历程,形成了对不同时代条件下“两制关系”及其发展态势的规律性认识,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厘清了人们对“两制关系”的一些模糊认识,对于克服在“两制关系”问题上的僵化论和自由化倾向,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社会效益。2012年12月,该成果获山东省社会科学重大成果奖。

其一,该成果通过对全球化进程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发展变化的考察,着重总结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互关系的经验和教训,全面深刻地揭示了全球化时代“两制关系”的发展态势和发展规律。这样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研究成果的学术含量,而且也有助于提升“两制关系”理论研究的科学化水平与应用价值。

其二,该成果对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执政党准确把握当今时代条件下“两制关系”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制定科学的应对战略和策略,有效处理“两制关系”,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

其三,该成果有助于人们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总体处于弱势、全球化进程面临新的考验的条件下,科学认识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多样性和资本主义自我调整能力的局限性,增强对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信心,从而提高人们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积极性,激发人们的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