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君子道者三
【原文】
——《论语·宪问》
【译文】
孔子说:“君子所践行的有三个方面,我都不能做到。仁爱的人不忧伤,智慧的人不疑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子贡说:“这是老人家的自述啊。”
【解读】
仁爱的人也会忧伤,只是他深谙生命无常的自然规律,于是顺其自然怡然自得,予人玫瑰手有留香;聪明的人也会迷惘,只是他洞悉空想无益的社会现实,于是他该出手时就出手,万事只求无愧于心;勇敢的人也怕死,只是他明白无论泰山、鸿毛人终究难逃一死,于是跪着生不如站着死,还能流芳百世。
对于这段语录,皇侃《义疏》解释得清楚:“云‘仁者不忧’者一,乐天知命,内省不疚,是无忧。云‘知者不惑’者二,智者以昭了为用,是无疑惑。云‘勇者不惧’者三,既有才力,是以捍难卫侮,是无惧敌也。”
仁者何以不忧?因为仁者不但有关爱人的心,而且刚毅坚定,不会因为现实的困苦而忧伤。仁者拥有这世间最平和的心境,如水般温和,却如磐石般坚强。像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雍也》),以至宋明儒者追求“寻孔、颜乐处”。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那时物资奇缺,生活困苦,但是诸多师生依然乐观。梅贻琦校长的夫人韩咏华做糕点出售维持生计,取名“定胜糕”,可谓这种坚韧乐观精神的写照。
知者何以不惑?因为智者不但懂得世俗事务,明白利害关节,而且知天达命。智者知道,事业的成败与否,与努力有关,也与命运有关。一个人,到了五十岁,就应该“知天命”,不要因为成功而趾高气扬,也不要因为失败而灰心丧气,因为最终“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知道了这一点,自然不会迷惑不解,痛苦不堪。诸葛亮《后出师表》说道:“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正是“知者不惑”的表现。
勇者何以不惧?因为勇者不但有力量,而且不怕牺牲,知道为大众和信仰而牺牲是生命的最好归宿。比如子路,为支持卫出公与石乞交战,冠缨断了,从容系好,呵斥敌手:“君子死,而冠不免。”虽死而毫无惧色。抗战时期的张自忠将军,他亲自率领2个团加总司令部直属特务营渡河作战,给副总司令留下遗嘱:“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后公私均得请我弟负责。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或永离,不得而知。”寡不敌众之时又留下遗言:“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可告无愧,你们应当努力杀敌,不能辜负我的志向。”被日军机枪子弹击中倒在血泊中,为了不让日军俘获,举枪自尽,其言行充分践行了英勇无畏的气节。
这三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内心具有坚定的信仰,这种信仰表面上看为了民族、为了国家、为了荣誉的坚守,本质上是对某种价值理想的不懈追求。在《论语》中,这种价值理想就是“道”,许多时候也用“仁”、“义”、“忠”、“恕”等具体标准来表达。子贡认为不忧、不惑、不惧就是孔子的自述,稽考孔子的一生,确实如此。无论求学求仕、议政参政,还是周游列国,孔子都践行了这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