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知行观
在“知”与“行”的关系问题上,儒家有较为深入的探讨。大体上有知先行后、知易行难、知行并进、知行合一等说法。
《伪古文尚书》中记载了傅说对商王武丁说过“非知之艰,行之惟艰”的话,反映了先秦时期已有“知易行难”说。孔子较多地论述了“知”与“行”,他认为人有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三种,主张“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看来是主张以行为本的。继承了孔子以行为本的思想,《中庸》提出“好学近乎知,知耻近乎勇,力行近乎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等命题,强调“力行”与“笃行”。荀况提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的命题,有主张“知行合一”的倾向。但先秦儒家还没有系统的知行观。
汉代王充以“效验”论驳斥先验论,认为所有人都是“学而知之”的,即便是圣人也不能“神而先知”或“生而知之”;知识的真伪必须通过事实的检验才能证实即所谓“事有证验,以效实然”(《论衡·知实篇》),但他对知行关系尚无深论。南宋朱熹提出了“知行相须”、“知先行重”的观点,认为“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四库全书》子部,《御纂朱子全书》卷三)。明代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说,即以“良知为知”,“致良知为行”,主张“即知即行,即心即物,即动即静,即体即用”(黄宗羲《明儒学案·师说》转引)。明清之际的黄宗羲则继承发展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认为“心无本体,工夫所至,即其本体”(《明儒学案序》),即认识是一个过程,本体是在认识过程中逐步呈现的,“致字即是行字,必以力行为工夫”,从而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力行”哲学。与黄宗羲同时代的王夫之批判了朱熹的“知先行后”说和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提出了“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知行相资以为用”(王夫之:《礼记章句》卷三十一《中庸》)的论断。
但从本质上说,传统儒家的知行观不同于西方的知识论,它更重视的是道德实践,是一种道德论而非知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