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方法论比较:基于《资本论》的视角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经济学方法论范式:直面现象的“碎片”与回到事物自身去的“整体”

上面涉及的传说、故事、评价、思念,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观点都可被理解为当代世界中的“碎片”。在中国经济学方法论学者汪丁丁(注:汪丁丁(1953—),中国经济学家,北京师范学院数学学士(1982年)、中国科学院理学硕士(1984)、美国夏威夷大学经济学博士(1990),1997年至今任教于北京大学,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为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经济学哲学。参见http://baike.haosou.com/doc/5408626-5646614.html,http://wangdingdingblog.blog.163.com/profile/。)看来,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世界都好像一堆碎片,相互之间缺乏必然联系,我们个性化的经验几乎不允许被这些先于我们个人经验的理性规则“套牢”,因此“直面现象”将成为推动21世纪经济学发展至关重要的新的方法论;直面现象的个体研究者必须通过与其他直面现象的研究者交往和相互阐述才能接近真理,同时在对话中揭示真理;直面现象的方法论范式,一般都会采用利奥塔(注:让·弗郎索瓦·利奥塔(J-F.Lyotard,1924—1998),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后现代思潮理论家,他的《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1979)曾引起关于后现代主义问题的深入论争,至今仍为经典。)的“微小叙事”话语形式,或采用哈贝马斯(注: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1929—);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批判学派的法兰克福学派的第二代旗手,先后在哥廷根大学、苏黎世大学、波恩大学学习哲学、心理学、历史学、经济学等。)同“生活着的个人对话”的交流形式;因为人们只要真诚地“直面现象”,那么就一定如胡塞尔(注:埃德蒙·胡塞尔(Edmund Husserl,1859—1938),德国哲学家、20世纪现象学学派创始人。)所说,其结果必然是“回到事物自身去”。(注:汪丁丁:《经济学方法论译丛》,11~13页,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然而也有相左的意见存在。例如,罗兰·斯特龙伯格在其风行欧美大学创造流行神话的学术巨著《西方现代思想史》的第17章“解构的80年代”中,把“碎片式”的思维方法和理论范式与解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联系了起来并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在他看来,“解构主义”把学术界推向高深莫测之境,并将之与普通人的认知割裂开来;“后现代主义”也信奉断裂、零碎化、非理性、易变性,真理不仅时刻在变化而且因人而异、因阶层而异;这是因为“后工业社会”的一个所谓特征就是脑力取代体力,知识分子要么是大学教授,要么是传播媒体的雇员,以前咖啡厅馆里的常客如今却占据着研究首席,为了争夺各个领域的话语权和控制权,他们制造了复杂的“方法论之争”;实际上“某些学术团块”即“因知识的零碎化而出现的专门知识领域”完全是“一种游戏,谁拆解工作做得好,谁就得分”。(注:参见[美]罗兰·斯特龙伯格:《西方现代思想史》,592、599、589、589、590、612、591~592、592页,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对此,剑桥大学的托尼·劳森是用超验实在主义来解释的。在劳森看来,(1)世界(即实在或事物)不仅是由事件和人们对它的反映即经验或印象的“碎片”组成的,而且是由结构和机制、力量和趋势等组成的;(2)后者虽然也许无法被观察到但是却构成了人们经验中的实在事件的基础,并统治着或创造出现实中的事件;(3)有三种不同的现实(事件),即经验的(经验和印象)、实际的(事件以及事件的状态,即直接经验的实际的对象)、非实际的或“深层的”(结构、机制、力量和趋势);(4)这里所说的“实在”(即世界)不仅在本体论上与其他经验实在主义不同,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它们在时间上似乎也不一致,这里的“实在”是由多重也许是相反的因素决定的;(5)因此,左右事件的动因,虽然必然地通过事件或在事件内“起作用”,但却很难直接被看到。(注:参见[英]托尼·劳森:《一个经济学的实在主义者理论》,见[英]罗杰·E·巴克豪斯编:《经济学方法论的新趋势》,346页,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