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声乐探索与创新:金铁霖从教50周年论文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探析

胡剑

从金铁霖教授培养的众多知名演唱家来看,其人数占据了民族声乐演唱领域的半壁江山,这与他精心的指导和培养有很大的关系。尤其是金铁霖教授总结的一套“金氏唱法”,在气息、咬字、共鸣、情感等各个方面都能够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开发学生的演唱潜质,使学生形成独具特色的个人演唱风格。金铁霖教授认为民族声乐不应该脱离民族性、科学性,在保持艺术性的基础上,要保持与时俱进。民族声乐唱法要突出民族特色,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念,广泛地吸收美声唱法以及其他唱法中优秀的因素,形成独具一格的新型民族声乐艺术。在此理念的支持下,“金氏唱法”在不断的实践中创造出了一套先进的民族声乐演唱方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摒弃传统教学中关于民族声乐演唱方法抽象的教学概念,而是以具体化、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声乐学习。灵活地将民族声乐演唱技巧中一些声音的位置、腔体、方法,用具体的词语表述出来。诸如支点、通道、打开等等术语,使学生能够较快明白教学的意图,找到演唱的最佳状态。

第二,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对每个学生的学习都充满了责任心,关注和理解每个学生的内心,并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经验的总结。后期所形成的教学方法,能够利用较短的时间,解决学生在演唱训练中所遇到的技术障碍。

第三,拓宽了民族声乐演唱方法的兼容性,培养出来的民族声乐学生不单单能够较好完成民族声乐作品的演唱,而且能够在美声声乐作品中自如地进行表演,使两者唱法不冲突。

第四,相对于传统的民族声乐演唱,“金氏唱法”对学生音域的训练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使学生声音的控制能力增强,音量也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尤其是在中低音声区,做了系统的训练,使声音变得更加浑厚和有质感,演唱时使声区之间更加协调统一。

第五,在声乐教学中,比较强调学生对自身各个发声器官的有效利用,能够挖掘学生发声器官潜在的能力,并应用在声乐演唱中。这样一来避免了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喉咙造成对声带的损伤,使学生对演唱的驾驭更加如鱼得水。另外,对每个学生的声音条件和学习能力有较为清晰的理解,在教学当中合理地利用了“因材施教”原则。

金氏民族声乐唱法中系统科学的练声方法是多角度、多层面的。主要是贯穿“声、情、字、味、表、养、象”几个方面,进行专业技能的学习。

第一,对声音的要求特别严格,要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的声音方法。比如在真声上要大胆使用,假声要进行巧妙的安排,真假混合声要做到自然的衔接。

第二,在情感的处理上,要求学生用真挚情感进行声乐作品的演绎。用内心真实的情感去体验声乐作品的音乐内涵,从而能够恰当地传递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

第三,在教学中对语言的处理,既要规范,又要有独特的审美。众所周知,演唱中的语言与平常说话有很大的区别,在演唱当中进行语言的艺术处理是很有难度的。尤其是民族声乐唱法对唱歌状态中的咬字有独特的审美,既要在演唱作品的同时清晰地表现出语言的意思,还要强调在语韵上遵循“四呼”的原则,进行唇、齿、口、牙、舌的协调合作,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歌唱本身。

第四,对演唱中的韵律把握,要有独到的见解。中国人比较讲究韵致,对歌唱的韵味审美是非常有特点的。这一点在民族声乐演唱中,具体体现在对民族审美内涵的追求层面。金氏唱法特别注重学生在演唱中对韵的把握,从而能够较为丰富地体现各个区域间不同音乐风格的作品,使之与百姓的审美标准相吻合。

第五,民族声乐演唱时表演者的一举一动都会直观地反映到观众的眼中,也成为观众综合评估演员表演能力的内容之一。金氏唱法不仅在声音上要求美妙,在表演上也要求别致、端庄。所以,学生在声乐演唱时所配合的动作都要完全为艺术本身而服务,自然、亲切、得体的表演,使人们的听觉和视觉结合起来,对演唱者留下良好的印象。

第六,民族声乐艺术是一门综合的艺术,不仅内涵丰富,而且其中还有很多与其他学科门类交叉的知识。对于一个合格的民族声乐演唱者来说,专业的演唱技能只是一方面,深厚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也不可缺失,同样对民族声乐教学的促进有深刻的意义。

第七,要注重舞台形象在民族声乐演唱时的作用。金教授在教学中经常强调作为一个民族声乐演唱者在舞台上要有自己的气质和风格。个人的长相是一个方面,演唱者平时也要注重对自身内在气质的培养,从而提升舞台形象。

总的来说,金铁霖教授在民族声乐教学方面的卓越成就,给我们很多声乐教学者以无限的启发,金氏演唱方法论在我们的民族声乐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种宝贵的教学方法,为民族声乐教学发展提供了可参考的模式,也为我们以后的民族声乐教学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思路。

(本文原载于《黄河之声》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