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投资金融政治经济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储蓄投资过程中的金融:基于积累视角的分析

如前所述,积累过程由于货币金融的介入而形成三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过程,即储蓄过程、投资过程和金融过程。基于积累的视角考察金融过程,我们发现在货币金融形式上进行的积累和集中,不仅是积累必不可少的要素,而且它本身是一个资本配置再配置过程,直接影响社会资本积累,并已并入社会积累过程。

社会资本的增长是通过许多单个资本的增长来实现的。单个资本的增长,可能源自单个资本的积累,也可能源自资本的集中。就单个资本的积累来看,要积累就必须把一部分剩余产品转化为资本,实现这种转化首先要使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相应地代表剩余价值的剩余产品也转化为货币。资本家把这样转化为货币的剩余价值,再转化为他的生产资本的追加的物质要素。因此,积累就是资本的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然而,“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不仅分散在许多点上,而且执行职能的资本的增长还同新资本的形成和旧资本的分裂交错在一起。”注58信用和银行制度使得单个资本的增长不受这些限制,因为“信用制度和银行制度把社会上一切可用的、甚至可能的、尚未积极发挥作用的资本交给产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支配,以致这个资本的贷放者和使用者,都不是这个资本的所有者或生产者。”注59也就是说,信用制度和银行制度为单个资本家或被当作资本家的人,提供在一定界限内绝对支配别人的资本、别人的财产,从而别人的劳动的权利。借助于信用制度和银行制度,单个资本家得以利用他人的资本或财产进行扩大再生产,从而使单个资本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不再受自身积累的限制。马克思把信用看作资本集中的强有力杠杆,他指出:“一种崭新的力量——信用事业,随同资本主义的生产而形成起来。起初,它作为积累的小小的助手不声不响地挤了进来,通过一根根无形的线把那些分散在社会表面上的大大小小的货币资金吸引到单个的或联合的资本家手中;但是很快它就成了竞争斗争中的一个新的可怕的武器;最后,它转化为一个实现资本集中的庞大的社会机构。”注60

信用的发展不仅使得单个资本家或投资者得以利用他人的资本或财产实现规模扩大的再生产,而且加速了货币到资本的转化。在发展了的信用制度下,单纯的货币,不管是代表已经实现的资本,还是代表已经实现的收入,都会通过单纯的出借行为,通过货币到存款的转化,而变为借贷资本。存款对存款人来说是货币资本。马克思曾认为,把社会上各种货币资本及一切阶级的货币储蓄和暂时不用的货币、收入集中起来进行再分配,把小额的货币聚集成巨额的货币力量并把它转化为资本,是银行制度的特殊作用。要指出的是,现代发达的金融形式,无论是间接金融还是直接金融,都具有这种作用,只是实现这种作用所借助的金融工具不同而已。在间接金融中,各种金融中介通过发行间接证券把社会上各种货币、货币资本和货币形式的储蓄聚集起来形成生息资本,通过贷放或购买直接证券投放出去,这一过程是以货币或货币资本的形式进行的社会资本的再配置过程,也是借助于货币或货币资本形式转化为新资本的形成过程。同样,直接金融也是这样,只是它是借助于直接金融证券的发行和交易来实现的。在直接金融市场上,直接金融证券成为社会投资购买的对象,无论是货币还是货币形式的收入或资本,通过直接证券的买卖交易被集中起来,成为新资本形成的起点。

货币不等于资本,但货币能够转化为资本,在现代金融制度下实现这种转化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弗朗索瓦·沙奈等认为,在二级银行体制下,商业银行吸收存款,通过信贷业务创造新的货币,央行向商业银行提供由央行储备做保证的信用货币以满足公众对货币的需求。“创造新货币与信贷扩张之间的这样一种联系使货币本身变成了金融资本,一种更特殊的、利息计在商业银行头上的借贷资本。”注61货币作为储藏货币发挥职能,这些储藏通过纸币和存款的形式,由银行积累起来并转化为生息资本。作为价值的储存,货币取得了固有的购买力,并且通过M—M′的循环,获得了自我扩大的价值,转化为生息资本,通过信用成为生产扩张的强有力的手段。而生产的扩张和积累的扩大增加了货币储藏的形成并开始进一步的信用货币的扩张,直至国家货币基数所施加的约束。生息资本在扩张资本积累中所起的作用加速了资本积聚和集中。弗朗索瓦·沙奈等认为,信用货币包含了借贷资本也包含了虚拟资本。“货币显然是一种资本形式。实际上人们可以把货币看作纯粹形式下动态资本的化身,因为今天的任何投资都是一种支出形式,为的是将来实现利润。此外,信用货币也肯定代表金融资本。”“信用货币,特别是私人银行的货币包含了金融资本的两类特征。这种货币是从银行借贷产生出来的,借贷把简单的货币符号(这里是支票)从货币发放地点(市场外)转移到借款人那里,这些符号在借款人手中转变为货币。但是这个过程……也含有虚拟资本的东西,因为它包含了根据银行体系中已经存在和流通的存款创造出来的‘新’货币。在这种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资本的很大一部分成分是在银行体系内从虚无中创造出来的。”注62这说明,在现代金融制度下,能够借助于货币的创造和虚拟资本形式促进货币到资本的转化,并通过货币资本和虚拟资本形式促进资本集中,实现资本集中再配置。

信用和银行制度使个别资本获得了利用他人资本或财产的权利,即对社会资本的支配权,因而个别资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或一定界限内利用他人的资本或财产实现其资本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而在信用制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股份制度则通过资本的联合取得了社会资本的形式,并使资本获得了对社会资本的新的巨大的扩张力和支配力。股份公司是通过公开发行股票来进行资金筹集的,它遵循着“一股一权”的原则,来自社会上的各种资金在此原则基础上聚集起来,从而突破了个别资本有限性和积累缓慢性的限制。在股份制度下,“那种本身建立在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并以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社会集中为前提的资本,在这里直接取得了社会资本(即那些直接联合起来的个人的资本)的形式,而与私人资本相对立,并且它的企业也表现为社会企业,而与私人企业相对立。”注63股份公司的股票代表着投资入股的凭证,是所有权证书,它的买卖转让仅仅代表资本所有权的转移,而不是实际资本的转移,因此投入股份公司的资本没有期限的限制,这与通过信用取得的资本是不同的,后者是以偿还为条件的,有一定期限结构的限制。因此,通过信用可以支配社会资本,但这种支配力还只能局限在一定范围内。股份制度打破了这种限制,赋予其社会资本的形式,并以这种形式形成社会资本更大范围、更为持久性的支配力和扩张力,极大地加速社会资本的形成和积累进程。

要说明的是,无论是通过信用和银行渠道实现的资本集中,还是通过股份制度实现的资本集中,都是通过改变既有资本的分配,通过单纯改变社会资本各组成部分的量的组合来实现资本规模不断扩大的再生产,如马克思所说,资本“集中补充了积累的作用,使工业资本家能够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不论经营规模的扩大是积累的结果,还是集中的结果;不论集中是通过吞并这条强制的途径来实现,——在这种场合,某些资本成为对其他资本的占压倒优势的引力中心,打破其他资本的个体内聚力,然后把各个零散的碎片吸引到自己方面来,——还是通过建立股份公司这一比较平滑的办法把许多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资本溶合起来,经济作用总是一样的。工业企业规模的扩大,对于更广泛地组织许多人的总体劳动,对于更广泛地发展这种劳动的物质动力,也就是说,对于使分散的、按习惯进行的生产过程不断地变成社会结合的、用科学处理的生产过程来说,到处都成为起点。”注64

信用制度和建立在信用基础上的股份制度,通过社会资本的重新分配实现单个资本的增长,同时也促进和加速积累进程,成为社会资本积累的强有力杠杆。资本积累和积聚尽管都引起生产规模的扩大,但是“积累,即由圆形运动变为螺旋形运动的再生产所引起的资本的逐渐增大,同仅仅要求改变社会资本各组成部分的量的组合的集中比较起来,是一个极缓慢的过程。假如必须等待积累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集中在这样加强和加速积累作用的同时,又扩大和加速资本技术构成的变革”。“通过集中而在一夜之间集合起来的资本量,同其他资本量一样,不断再生产和增大,只是速度更快,从而成为社会积累的新的强有力的杠杆。因此,当人们谈到社会积累的增进时,今天已经默默地把集中的作用包括在内。”注65显然,从社会资本的角度看,信用制度和股份制度推动的资本集中不仅仅是社会资本的重新组合和重新分配,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在加强积累和加速积累作用的同时,扩大和加速了资本技术构成的变革,成为推动社会资本积累的强有力杠杆。可见社会资本积累并不是单个资本积累的简单总和,社会资本积累的结果并不完全取决于单个资本积累的情况,还取决于与信用、银行、股份制等发展密切相关的资本集中情况。

金融过程的作用显然是与货币或货币资本相联系的,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都要借助于货币或货币资本来实现,它们在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过程中发挥着第一推动力的作用。货币代表一定的价值,当货币作为能够增值的价值时,就转化为资本。货币的存在使得积累必须首先在货币形式上进行,就个别资本而言,这种货币形式上的积累只有达到一定规模才能通过转化为现实的积累,实现规模扩大的再生产。

在社会资本的循环周转中,有不断游离出来的货币资本,这些游离出来的货币资本通过信用和银行渠道及股份制度重新配置到生产部门。在这一过程中,信用和银行渠道及股份制度不仅成为资本集中和社会资本积累的有力杠杆,而且通过资本的配置和再配置促进了资本效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