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概要(2014)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所使用的研究方法

以“改革”“开放”为鲜明特色的当代中国,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现代化也是全面现代化的基础,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点与难点。

相当长一段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前,人们把农业现代化局限于农业生产技术尤其是农业生产工具这一层面,而忽视了农业生产关系、农业生产组织制度的现代化。这种片面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历史上形成的一种盲目的“制度优越感”, 我们自认为我国当时的人民公社体制、计划经济体制优越于西方发达国家,我们落后的仅仅是生产技术、生产工具,即所谓“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由于认定我们的农业生产制度、农业生产组织是所谓“先进的生产关系”,因此研究农业生产组织的现代化似乎就没有必要。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们对现代农业认识的深化,尤其是开放带来的国际视野的扩展,我们也在不断地重新认识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外延。按照马克思的理论分析框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把握农业现代化的两大基本层面。我国改革开放前农业现代化理论与实践最为致命的缺陷就是它忽略或淡化了农业生产关系的现代化。

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是农业生产关系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本成果研究的主题与研究目的。

首先,组织是人在社会层面的集合,而现代化最本质的内容是人的现代化,最根本的目标是“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组织的现代化为“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最为重要的制度保障。

其次,以组织变迁为核心内容的制度变迁不仅是保证“外来型”先进科学技术得以顺利引进、扩散与再创新的基础性条件,也是诱发“内生性”技术创新、技术进步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条件。在一个落后、封闭、僵化的组织制度框架内,人们缺乏技术创新、技术进步的内在动力与内在需求,即便能从外部引进某些先进技术,也难以持续发展,更难以改变整个社会的生产结构与经济结构。这表明,没有组织的现代化、制度的现代化,技术的现代化、生产工具的现代化也不可能顺利实现与推进。

再次,从世界视野来看,各个国家农业发展最本质性的差异还不是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生产工具方面的差异,而是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差异。我国当前农业现代化进程面临的最大矛盾是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是小生产与大社会的矛盾。这也表明我国农业的生产组织形式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最后,按照现代社会的知识分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尤其是经济学研究者,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农业的生产关系、生产制度,而农业生产技术层面的现代化则应是自然科学工作者、农业专家关注的重点。农业的生产组织形式是农业生产制度的核心部分。当然,马克思早就指出过,研究生产关系,不能脱离生产力孤立地进行。用现代制度经济学派的话说,制度变迁与技术变迁紧密依存。

本成果的理论意义是以农民“自由地实现自由”,或者说,以提升农民实现“实质性自由”“可行能力”为基点,构建了一个认识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现代化的理论框架,从而深化与拓展了农业现代化理论以及生产组织理论。

本成果的实践意义是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民“组织化”的一些重大现实问题,例如,如何“改造小农”,如何推进土地流转,如何在家庭土地承包制的基础上推进农业机械化,农民合作社谁组织、组织谁,如何以信息化引领农业现代化等,并在较为广泛的调研基础上提出了有内在逻辑关联的一系列政策建议。

本成果主要遵循历史与逻辑统一的研究方法,并有大量的案例研究作为理论支撑。在部分章节也运用了计量的研究方法。


注释

[1]曹阳,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