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改革的经验及其理论启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也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在实践中逐步确立。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改革的指导原则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从总体上看还属于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范畴,理论研究的重点是对“文化大革命”极左理论进行拨乱反正,恢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来面目,比如:

——针对片面拔高生产关系的能动作用的论调和对所谓的“唯生产力论”的批判,重申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的规律,强调了发展生产力的绝对重要性和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

——针对片面追求“一大二公”和“穷过渡”的思想,提出要从现实的生产力状况出发探讨所有制的形式和结构,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并探讨了全民所有制内部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问题。

——针对片面强调“政治挂帅”、“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极左思想,强调了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提出要重视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

——针对片面把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计划与市场相对立的思想,在肯定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的前提下,开始强调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计划与市场之间的统一性,强调要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

——针对把按劳分配原则歪曲为“资产阶级法权”而加以限制和否定的思想,重新肯定了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性质,提出要切实贯彻按劳分配原则,重视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实行计划经济不等于指令性计划为主,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都是计划经济的具体形式”,“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所有权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的”等重要观点,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邓小平评价这个决定“写出一个政治经济学的初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从理论和学术的角度看,这一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肯定了商品经济和市场机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在的本质的特征,并以商品经济为基础对社会主义经济的一系列基本理论和基本范畴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例如,在公有制的改革上,提出了两权分离、承包责任制、资产经营责任制和股份制等重要观点;在按劳分配问题上,提出了按劳分配的多层次实现机制和实现形式;在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上,提出了笼鸟结合论、主辅结合论、板块结合论、渗透结合论、钟摆式结合论、所有制分类结合论等。

(2)明确区分了制度与体制、本质与运行,对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视角从着重说明经济制度的本质和论证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转向了对现实经济运行机制的探索以及对经济改革与发展规律的研究,从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关于未来社会理论的逻辑推演,转向了对现实改革发展经验和实际经济运动过程的归纳和总结,对策性研究和实证分析逐步加强,初步形成了本质、运行、发展相结合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新的逻辑体系。

(3)随着企业和个人自主性及市场调节作用的不断增强,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对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分析逐步兴起。在微观层面上,消费、投资以及工资和价格的决定日益取决于企业行为与市场关系,企业行为和企业体制的合理性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宏观层面上,出现了明显的持续的通货膨胀问题,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现象日益明显,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受到广泛的关注。

(4)对西方的经济学理论不再持简单的否定或排斥的态度,而是更多地采取了学习和借鉴的态度,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中,西方的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和产权经济学等理论和方法越来越多地得到了借鉴和应用,特别是对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理论的学习、研究、比较和借鉴受到了广泛的重视,以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改革理论为主要内容的比较经济学理论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的一个重要来源。

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和基本要求。1997年召开的中共十五大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国有经济的改革作出了全面的部署。2002年中共十六大进一步提出了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及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等战略思想。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上取得重大进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确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十六届三中全会的这个判断,标志着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理论已经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