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概要(201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科学实践观与科学社会主义》概要

郭大俊注3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所使用的研究方法

1.研究目的

研究科学实践观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方法论意义,揭示科学实践观在制定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创立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中的地位和作用,说明坚持科学实践观对于坚持、完善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2.研究意义

(1)揭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关系,从一个特定的视角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对于打通马克思主义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加强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有利于揭示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观基础,从深层次上把握科学社会主义原理,加强其学理分析,丰富其理论内容,增强其说服力;(3)在深入研究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之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从方法论的角度指出:必须始终贯彻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从实践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这一结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3.研究方法

(1)注重马列经典文献的研究,以有关马列经典文献为理论依据和指导原则;(2)比较研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从中总结具有启发性的结论;(3)梳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有关资料,从中获取有价值的材料。

二、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

1.主要内容

本课题从理论、历史和比较三个维度,分别论述了科学实践观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在联系,考察了科学实践观的创立、完善和发展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丰富和创新的关系,在与非科学社会主义比较中说明是否坚持科学实践观乃区别科学社会主义与非科学社会主义的试金石,从而说明科学实践观对于创立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方法论意义。

全书分为五章:

第一章,主要解读实践的唯物主义即共产主义这一命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的这一命题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以至于成为用实践唯物主义取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主张的主要文本依据。事实上,这一命题的真实意义在于,说明以突出实践为特点的新唯物主义与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致性:二者都以实践为同一的逻辑起点;以改变世界为共同的历史使命;以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为同样的理论旨趣;实践唯物主义以科学社会主义为“理论终结”注4。从这一命题就可以看出,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作为哲学的实践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并非两个独立的学说,而是同一学说的两个不同方面。

第二章,论述科学实践观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内在关联,主要论述科学实践观对制定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方法论意义。科学实践观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模式论、社会主义主体论、人的发展论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都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正是在科学实践观的指导下,科学社会主义者才提出和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理论、从实践中认识社会主义的理论、社会主义模式的可选择性和多样性理论、社会主义主体性建设的理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以及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也只有借助于科学实践观,才能从当代历史条件的变化中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规律,才能从社会主义实践的具体特点、历史特点和总的联系中把握社会主义本质,才能正确选择和恰当评价社会主义模式,才能了解社会主义主体是怎样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并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提出加强社会主义主体性建设的新思路,才能正确认识人的发展的三个阶段、人的类本质的发展、人的需要的实现和发展、人的能力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生成和发展、人的个性的发展,也才能从实践出发而不是从观念出发确立唯物史观的前提,从广大人民群众持久的实践活动中探究思想动机背后隐藏着的物质动因,从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发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规律,从对实践的一般抽象中揭示劳动的一般规定性,说明应当在生产领域而不是流通领域研究剩余价值的来源,从区分劳动和劳动力范畴中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等一系列相关问题。

第三章,论述科学实践观的创立与科学社会主义形成的关系,主要论述科学实践观的创立在科学社会主义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创立大体经历了政治实践观、生产实践观和科学实践观三个阶段,与此相对应,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也大体经历了萌芽阶段、初步论证阶段和基本原理的形成阶段。正是由于马克思恩格斯从理性实践观转变为政治实践观,在政治实践观的指导下,他们于1844年初便提出了关于人类解放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思想。正是由于马克思恩格斯把生产劳动规定为实践的基本内容,在生产实践观的指导下,于1844年夏至1845年秋,他们便开始自觉地克服那些时髦社会主义的空想性质和伦理道德说教,对共产主义制度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和无产阶级历史使命进行了初步的论证。也正是由于马克思恩格斯把实践理解为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理解为人的感性活动,在科学实践观的指导下,于1845年至1848年,他们便自觉地把自己的学说同各种空想社会主义和小资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理论区别开来,以比较完整的理论形态阐述了“两个不可避免”、阶级和阶级斗争、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伟大历史使命等学说。正在形成中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影响、制约着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第四章,论述科学实践观的发展与科学社会主义创新的关系,主要论述科学实践观的发展在科学社会主义不断丰富和完善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共产党宣言》问世以后,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丰富科学实践观,运用实践的观点提出了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在深入解剖资本主义社会有机体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了早年提出的“两个不可避免”的论断,并根据时代条件的变化和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征兆,思考社会主义革命重心的转移,探索东方社会发展的特殊道路以及变换革命的策略等问题。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列宁主义阶段,列宁特别强调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把实践的观点概括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提出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非确定性、实践高于认识等观点。正是在实践观点的指导下,列宁创造性地提出一国胜利论、从实践中认识社会主义的观点和新经济政策理论等,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理论向实践的飞跃。毛泽东对科学实践观作了系统的阐发,详尽地论述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正是以实践观为指导,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使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到毛泽东思想阶段。邓小平积极支持和领导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从新的视角对实践问题展开了新的论述,创造性地运用实践反思的方法提出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重大战略决策,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同样,以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实践条件的新变化,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号召,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内涵。不断发展着的科学实践观指导科学社会主义不断丰富和发展。

第五章,主要从科学社会主义与非科学社会主义比较的角度,论述实践的观点对于区别真假社会主义的意义。实践的观点不仅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而且是科学社会主义区别于非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标志。在科学社会主义之外,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流派,尽管它们被冠以不同的名称,表现形式各异,但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个共同的缺陷,那就是忽视了实践的作用,没有用实践的观点来研究社会历史和社会主义问题。它们不是从实践出发去探索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而是把历史发展的最终动因归结为理性原则;只知道无产阶级是一个受苦最深的阶级,而看不到它在社会实践中的伟大历史作用;不懂得革命实践的意义,幻想通过改良的途径来实现社会主义;只知道解释世界,而不懂得改变世界。可以说,是否坚持科学实践观是区别科学社会主义与非科学社会主义的试金石。

结语,主要从本课题的研究视角提出三点结论性意见:从实践中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社会主义;科学实践观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基础。

2.重要观点

(1)关于从社会实践观的维度论证社会主义历史必然性的观点。在社会主义处于低潮时期,在国内外不少怀疑社会主义的声音中,对此问题进行有说服力的论证显得尤为必要。与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维度论证这一问题不同,本课题从社会实践观的维度对此展开论述。马克思说,社会主义是以生产力的发展和普遍交往关系的建立为前提条件的。资本主义生产实践创造的现代生产力客观上为社会主义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物质资源和物质保障,同时,现代生产实践所具有的负面作用,如生产实践自身的异化及其破坏作用正在加速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过程。在现代交往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全球化,从整体上推动着历史的进步,扩展并凸显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使跨国公司内部的有组织性和全球生产之无政府状态的矛盾愈加深刻、资本和市场的矛盾愈加尖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矛盾愈加严重,并为世界社会主义酝酿着广泛的阶级基础。因此,社会主义之所以可能,也是由当代社会实践的历史性发展所决定的。随着生产实践和交往实践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普遍交往关系已经和将要继续发生深刻而广泛的变革,社会主义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从这个角度看,对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来说,社会主义目标的实现不是越来越远了,而是越来越近了。

(2)关于从实践中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观点。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是以如何认识社会主义为前提的。本课题认为,科学实践观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方法论前提。遵循实践的观点,我们在认识社会主义本质时,就应当从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出发,即从社会主义实践的现实特点、历史条件和总的联系出发,而不是从某种超验的观念出发。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演变,经历了一个从书本到实践,又从实践到书本,再从书本到实践的过程。这一过程说明,只有从实践出发,才能正确地把握社会主义本质,从观念出发,势必陷入认识误区。从人们当前的实践中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正确方法。同时,从实践中形成的社会主义本质论能够反过来指导社会主义实践,并在实践中使社会主义本质论不断得以丰富和发展。

(3)关于以实践的观点反思社会主义模式的观点。以实践的观点反思社会主义模式,就必须充分肯定主体自由选择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各个国家完全可以根据本国的国情自觉地选择自己的发展道路,对别国的发展模式只能借鉴,不能照抄照搬;就应注意到从需要出发和从实际出发的统一,需要本身也是一种实际,从实际出发,理应包括从整个民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合理需要出发;就应把目的和手段统一起来,社会主义的目的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究竟采取哪种模式,必须以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目的的实现为标准,不能混淆目的和手段的区别。同时,也应从历史实践的变化中中肯地评价苏联模式,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从社会主义模式的多样性中看到人们的积极探索精神,洞察到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正在走向复兴的苗头,还原评判社会主义模式优劣的真实标准——社会实践,而不是理论标准或模式标准。

(4)关于实践与社会主义主体性关系的观点。实现社会主义的过程并非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作为主体的人的能动的活动过程,不论社会主义主体的外延还是内涵,都是历史地生成和发展的,只有从他们所处的实践环境中,才能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主体的构成和地位,才能有效地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主体已经有了很大提升和发展,但在某些方面仍然不能适应甚至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了推进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主要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社会主义主体性建设:培育包括自主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创新意识等在内的现代主体意识,塑造具有社会主义理想的人格,营造适宜主体生长的社会环境,加强包括制度建设、凝聚力建设、干部队伍建设、执政能力建设等在内的党的建设,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等。

(5)关于实践与人的发展关系的观点。实践与人的发展密不可分。正是在实践的推动下,人的生存和发展已经经历和将要经历“三大阶段”,劳动实践不仅使人成其为人,而且是促进人之发展的动力和衡量人之发展的尺度。实践是人的需要产生和发展的助推器,也是满足和实现人的需要的基本方式和主要途径。实践还是人的能力全面发展的最深厚基础,人的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方得以生成和发展。实践的性质和状态决定着社会关系的性质和状态,社会关系伴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实践的多样性决定着人的个性的多样性,实践的发展指导着人的个性的发展,只有在实践充分发展的前提下,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在人的发展问题上实现变革的实质就在于,将实践的观点引入人的发展观,提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论。因此,人的发展更多的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着力推进各项实践活动的开展,从而促进人的发展。

(6)关于科学实践观与科学社会主义两大“理论基石”关系的观点。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而当我们进一步研究时就会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本身却离不开科学实践观的指导。正是在科学实践观的指导下,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才从实践出发而不是从观念出发确立了唯物史观的前提是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从事着创造历史活动的具体而现实的人,从广大人民群众持久的实践活动中探究思想动机背后隐藏着的物质动因是物质利益,从生产活动和交往活动中发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规律,从实践的视角科学地揭示人的本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也正是在科学实践观的指导下,他们才从对实践的一般抽象中揭示了劳动的一般规定性,并立足于生产实践,说明应当在生产领域而不是流通领域研究剩余价值的来源,立足于实践的社会历史性,分析了雇佣劳动的历史条件,突出实践主体的重要地位,从区分劳动和劳动力范畴中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科学实践观作为一种方法论原则,贯穿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之中,它的形成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制约着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基本原理的形成,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7)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观和社会主义观的形成与其学术旨趣关系的观点。马克思恩格斯早期思想的形成是与他们密切关注现实、参与实际的政治斗争密不可分的。马克思一踏上学术研究的道路就想弄清楚法律规范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在模仿康德和费希特的启蒙学说建立法哲学体系时,他发现他们把应有和现有对立起来的方法并不能找到通向现实生活的道路,便因他们的哲学离现实生活太远而转向了黑格尔哲学。黑格尔虽然肯定了应有和现有的统一,但他并未正确地解决这一问题。政治实践和随后不断接触现实经济领域使得马克思恩格斯的实践观从关于理论性的活动转变为关于现实的思考,直到科学实践观的形成才使他们找到了理论和现实统一的真实基础——社会实践。也正是在科学实践观的指导下,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划清了与包括青年黑格尔派在内的各种历史唯心主义以及各种假社会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界限,从现实的实践出发,通过分析现实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阐发了一系列科学社会主义原理。

(8)关于恩格斯在创立科学实践观和科学社会主义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观点。马克思早期思想特别是其科学实践观的基础——生产实践观的形成受到了恩格斯早期思想的影响。早期马克思完成两个转变过程中主要侧重于哲学、政治批判,而恩格斯是通过不断深入实际生活特别是对资本主义经济现象的分析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批判来完成的,这既影响了马克思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共产主义,也为科学实践观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那种认为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中无足轻重的观点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9)关于实践与权利范畴的关系及其当代价值的观点。在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中,也包含着权利、平等的思想。不过,马克思对于这些范畴,完全是根据一定的历史条件,从社会实践中,从一定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中加以具体的分析和运用的。在马克思看来,“权利”这一概念不能很好地反映无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因为无产阶级并不追求一种新的阶级特权。他认为,权利就在于对不同等的个人运用同一尺度,从同一角度,从一个特定的方面去对待人。这一观点兼容了权利就是资格和权利就是要求权的说法。马克思既强调生产实践中的生产关系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创造权利的决定作用,认为一旦生产关系达到必须蜕皮的地步,某种权利存在的理由就会消失;又肯定不受既定的社会条件限制,利用偶然性之个人权利存在的合理性。当代中国公民的权利保障可以从马克思的权利思想中获得启迪:如要处理好统一尺度和多样化尺度的关系,给社会不同领域的权利需要以相应的保护和关注;满足公民不分能力、体力、智力的自然需要,同时尊重体力、智力、财产、级别等尺度造成的权利差异;保障公民的权利要合理地处理不同阶层与自然界的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10)关于邓小平社会实践观及其对科学社会主义新贡献的观点。邓小平既坚持了科学实践观的基本观点,特别是实践标准的观点,又从新的视角对实践问题展开了新的论述,他强调实践的创造性原则、重视实践的科学技术含量、突出发展实践的重要地位、注重实践的开放性和实效性。正是在发展了的科学实践观的指导下,邓小平突破了长期以来盘踞在人们头脑中的僵化的思维模式,恢复了马克思主义从实践出发认识社会主义的方法,从实践中探索社会主义问题,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了新的概括,提出改革开放的正确决策,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从而开辟了像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11)关于如何从科学实践观的维度识别真假社会主义的观点。科学社会主义是在与非科学社会主义相比较中而存在的。五花八门的非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只知道解释世界,而不懂得改变世界。一部分非科学社会主义者仅仅把社会主义作为旗帜来挥舞,作为时尚来追捧,他们没有实践意识,更没有实践活动;一部分非科学社会主义者虽然将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理想来追求,却没有采取或根本不打算采取实现理想的行动;还有一部分非科学社会主义者虽采取了一些实现理想的行动,但并没有产生理想的效果,其根本原因在于实践不是他们的工作重点,他们的工作重点依然是学术研究、理论探讨、思想宣传。非科学社会主义在整体上具有轻视和脱离人民群众实践的特点,它们习惯于坐而论道,热衷于夸夸其谈,已经或正在为自己轻视和脱离实践的行为付出代价。而在科学社会主义者看来,共产主义对他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而是改变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所以说,是否将理论付诸实践,是否坚持科学实践的观点,是识别真假社会主义的试金石。

三、成果的学术创新、应用价值以及社会影响

1.学术创新

(1)选题较新。从实践观的维度研究科学社会主义,说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方法论意义,以往学界鲜有论及。本成果从跨学科的角度,强化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基础地位,这一选题视角富有新意。(2)观点创新之一:具体论述了科学实践观对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论等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揭示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说明只有遵循实践的观点,才能创立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运动不断推向新阶段,是否懂得和坚持实践的观点是区别真假社会主义的试金石。(3)观点创新之二:论述了科学实践观在科学社会主义两大“理论基石”中的地位和作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离不开科学实践观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正是从实践出发而不是从观念出发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运动规律,并运用实践的观点分析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和雇佣劳动的历史条件,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从而为社会主义由空想发展为科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应用价值

本成果虽为基础理论研究,但得出的结论,例如,如何从实践中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如何从实践中发展社会主义,等等,对于解放思想、转变思维方式、加强党政干部的理论学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社会影响

本课题的相关阶段性研究成果已经以论文的形式在《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和摘登,其中有的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光明日报》等报刊转载和摘载。据中国知网记载,有的论文多次被他引、下载,最高他引达11次,最高下载达523次。同时,一篇论文获得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和武汉市优秀成果奖,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