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生态文明理论
2007年10月,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并将其明确列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就是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要使“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报告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国应当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
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和延伸,是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的文明形态。从十二大到十五大,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十六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是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重大发展。从狭义的角度讲,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是并列的文明形式,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文明。在生态文明理念下的物质文明,将致力于消除经济活动对大自然自身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逐步形成与生态相协调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生态文明下的精神文明,更提倡尊重自然,认知自然价值,建立人自身全面发展的文化与氛围,从而转移人们对物欲的过分强调与关注;生态文明下的政治文明,尊重利益和需求多元化,注重平衡各种关系,避免由于资源分配不公、人或人群的斗争以及权力的滥用而造成对生态的破坏。生态文明是对现有文明的超越,它将引领人类放弃工业文明时期形成的重功利、重物欲的享乐主义,摆脱生态与人类两败俱伤的悲剧。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是将资源环境保护从物质生产和消费层面,从技术、工程层面,扩展上升到政治、法律层面,上升到伦理价值观层面;相应地就要求我们在应对资源环境问题时,要从转变物质生产和消费方式,改革管理模式,改变人们的道德观念等多个层面采取行动。从长远看,要注意树立新的伦理价值观。
生态文明是一种依靠自然、利用自然而又特别注重保护自然的新文明形态,是对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反思与超越。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是在人类与自然力量对比处于劣势下发展起来的,它们具有物质、理性与进攻性的特征。与之不同,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具有强大改造自然的能力之后,思考如何合理运用自己能力的文明,强调感性、平衡、协调与稳定。生态文明用生态系统概念替代了人类中心主义,否定工业文明以来形成的物质享乐主义和对自然的掠夺。它既强调以人为本,又反对极端人类中心主义;既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又反对极端生态中心主义。人最初与大自然的距离为零。人是万物灵长,但也是自然之子。目前,人类文明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阶段。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作为对工业文明的超越,代表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它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反对人类生产与生活凌驾于大自然之上,主张人类要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反对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模式;反对片面追求GDP的发展观、政绩观,在全社会牢固树立与保护生态相适应的良好氛围,摆脱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走一条人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道路。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幅员辽阔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数千年未曾中断的自然开发利用史对资源环境的改变不容小觑,而新中国成立后,在“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资源无限观指导下,在过于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急速提高生活水平欲望的驱使下,“人定胜天”、“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等以人为中心的资源利用观一度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急于提高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经济“大跃进”造成了中国自然资源环境难以挽回的重大破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界惊叹的巨大成就,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明显加快,但为此也付出了十分沉重的环境代价,导致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约束日益严重,人与自然的矛盾尤为突出。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短时间内集中出现。正如环境保护部的报告指出,中国的总体环境形势“相当严峻”,环境污染事件频频发生,给公众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影响。环境保护部公布的2010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报告中指出,2010年,全国地表水国控监测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比例为51.9%,劣Ⅴ类水质断面比例为20.8%;全国酸雨(pH年均值低于5.6)面积约120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12.6%;全国近岸海域为轻度污染,一、二类海水比例占62.7%,三类海水比例为14.1%,四类和劣四类海水比例为23.2%,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从环境监测结果来看,“十一五”以来,全国地表水水质持续好转,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逐年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重点流域、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但个别地方和区域污染指标超过国家标准,污染依然严重,全国环境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存在差距。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枯竭,严重地影响着社会发展的和谐。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生态文明目标的三个重大战略措施:第一个措施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由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向实现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双赢转变。第二个战略措施是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特别是要落实好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第三个战略措施是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与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建立两个方面的环境经济政策机制:一个是建立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另一个是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和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以及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在新一轮生态革命中,现代化的内涵不再是高能耗、高消费、高自动化、高生态影响的工业文明,而是高效率、低消耗、高活力的生态文明。其生态痕迹将从消极的污染型、破坏型向积极的恢复型、建设型演变。弘扬生态文明是重建中国的自然生态和人类生态,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我国的发展来看,应当把促进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未来的持续发展统一起来,积极地肩负起自己的责任,自觉地调整自身的行为,力求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通过相互依赖、互惠互补,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既改造自然,又不破坏自然;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以便全面长远地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逐步提高生活质量,创立一个完全新式的人类文明,一个可以永续发展的文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