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结果并不是一对一的简单混合。考古证据已经揭示,公元前三千纪以后出现了一个东部文化传统的强劲扩张,其结果是诸类龙山文化出现于传统上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区[图17.7]。公元前2000年到前1000年夏商周相继在那里建都。三代带来了新的文化传播模式:在强大的王朝都市中心于中原地区建立以后,黄河中游地区成为政治和文化的心脏地带。远征军和使节由此地被派往他方,目的是将后者纳入一个更大的政治文化体系。在这一背景下,徐州成为远征的对象和王朝向南方及东南地区扩张的跳板。
图17.7 龙山文化及其相关文化的遗址分布
文献和考古学资料都证明,夏商时期的徐州是一个地方王国“彭”(大彭)之都。顾祖禹(1624—1690年)说:“禹贡徐州之域,古大彭氏国也。”早期文献中,汉《世本》和唐《括地志》认定彭国的统治者为彭祖。有关这一王朝的另外一些资料见于《国语》(传春秋时左丘明作)及其注释,其中记载尽管彭祖为商封侯,但由于其后代的恶行而最终为商王朝军队所亡。按照司马迁的说法,这一事件发生于商代晚期公元前11世纪前后。
从商晚期都城河南安阳发现的甲骨文打消了对这些文献可靠性的疑问。在武丁(约前1324—前1266年在位)时期的甲骨文中,有一件是占卜征伐彭吉凶的卜辞。1959年至1965年丘湾遗址的发掘证实了商对徐州地区的强烈影响,其居住地带房址和灰坑中出土的甲骨、石质工具、陶器、青铜刀和凿子等都属于典型商代风格。
然而在丘湾最重要的发现是居址以南的祭祀遗址:一个75平方米的区域的中心矗立着4块巨石,周围埋葬有人骨20具和狗骨架12具,人骨的葬式都是俯身,双手被反绑在背后。发掘者认为这些是祭祀地神“社”的遗存,矗立的巨石则象征着“社”。这一推测为文献所证明。需要重点指出的是,“社”的崇拜并非为这个地方王国独有,而是商代王朝宗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屡次为王朝占卜文献所记载。在这些记载中“社”写作“”以象征矗立于地面的巨石。直至汉代,这一符号仍被清楚地认为是商代的发明,因为我们在《淮南子·齐俗训》中读到:“夏后氏,其社用松……;殷人之礼,其社用石……;周人之礼,其社用栗……。”
司马迁“殷之末世,灭彭祖氏”的说法很可能与记录帝辛征伐淮河流域的一系列占卜甲骨有关。陈梦家、李学勤和岛邦男(Shima Kunio)等学者试图追踪这些甲骨中提到的地点并重构这一远征路线。如岛邦男所绘的地图[图17.8]所示,地理位置与徐州相当的地点是“”,经由此地商王朝军队东进山东,南下淮河和长江下游河谷地带。如果把此次远征或任何其他征伐仅仅当作雄心勃勃的商王发起的军事行为会失之简单。在人类历史上,军事征服通常也是文化输出的一个重要手段。举一个常见的西方例子,亚历山大征服北印度和阿富汗不只是扩张了其业已庞大的帝国,而且还促成了艺术中的犍陀罗样式,强烈地影响了亚洲佛教艺术的发展进程。同样,我们可以注意到商王朝的军事扩张推动了文化传播:其强劲的东南向扩展与商文化的传播相吻合。
图17.8 商朝军事扩张路线。据岛邦男,『殷墟卜辞研究』(东京,1958年),第382—383页
我曾试图通过一种发现于安阳及不同的地方区域的青铜器——铙——来追踪这一文化传播模式。这一研究的某些结论可以总结如下[图17.9]:
图17.9 商代青铜铙的分布与传播
一,商代晚期,高度小于20厘米的小型铙(I型)流行于黄河下游谷地的王朝中心地带。这种铙的器身或饰以简单的几何图形或加饰有饕餮图案,但它们的柄总是素面。通常由大到小三个组成一套,或许是固定在木座上演奏使用。
二,与此类都市类型铙最为接近的器物发现于长江下游地区(II型)。这种铙也是素面柄,但其具有的“钩型冠饰”的饕餮纹则日趋复杂和抽象。它们在尺寸上大于其原始器形,平均高度为30—40厘米。亦没有证据说明它们成组使用。
三,II型铙沿长江下游分布这一现象说明此类青铜器正是通过这条河流而传播到长江中游地带。湖南东北部地区出现了第三种铙。其特点是,尺寸进一步增大(有些高达70厘米),具有突起而抽象的饕餮纹和柄部的装饰。所有这些特点都是对于II型铙诸特征之发展和夸大。而且这两组南方铙有一个共同特征——都是独立而非成套使用。
青铜铙的传播路线与商代征伐路线部分重叠,两者都显示了商都市文化强劲的东南方向移动。与此研究相关而值得一提的是记载商王途经徐州的甲骨刻辞和一件或许制造于此地的青铜铙[图17.10]。这件铜铙为瑞典已故国王古斯塔夫六世所藏,与I型铙几乎相同,但它的饕餮纹具有“钩型冠饰”,其高度为31厘米。如前所述,这些是II型青铜铙的特点,因此这件铙代表了由I型到II型的过渡阶段,因而将商都市原型与长江下游的诸变体联系了起来。
图17.10 瑞典国王古斯塔夫六世所藏商代晚期青铜铙。B. Gyllensvard and J. Pope, Chinese Art from the Collection of H. M. King Gustaf VI Adolf of Sweden (New York, 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