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虚寥廓,肇基化元
太虚元气化生万物及人体生命。《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揔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指出太虚寥廓无际,太虚元气是自然万事万物生化的基础。由于天体的周转,寒暑才有交替,气候才有温凉,一日有昼夜,从而产生了各种生命现象及世间万物。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秉承自然之气而生,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条件;同时,自然环境的变化又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生命活动。
五行之气与人体相应。《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说明天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先决条件,地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天地之间相互感应,化生了万物。人体五脏是生命的基础,人体在天地间汲取着精与气,在五脏化生气血精微,五脏得养而生神,才得以有各种情志变化。人居于天地之间,因此,天地之间的变化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体。在《黄帝内经》中早已建立了天人一体的系统,如“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化生气。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气为柔,在脏为肝。其性为暄,其德为和,其用为动,其色为苍,其化为荣,其虫毛,其政为散,其令宣发,其变摧拉,其眚为陨,其味为酸,其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肝,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当天地之气温和以顺,人体生命顺应自然,就是天地与人相得。“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如果人体生命没有顺应天地之气的变化,违背了春温、夏暖、秋凉、冬寒的自然规律,感受四时不同的邪气就会“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四时之气,更伤五脏”。
三阴三阳变化规律与人体相应。五运六气理论认为自然界有三阴三阳六气和五行之气的变化,人体也有三阴三阳六经之气和五脏之气的运动,而自然气候变化关系于三阴三阳六气和五行之气的运动,人体生命活动及疾病变化取决于三阴三阳六经之气和五脏之气是否协调。可见,人体生命活动与自然变化密切相关,自然界阴阳五行之气的运动与人体五脏、六经之气的运动是相互收受通应的,正如《灵枢·岁露论》所云“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五运六气理论认为自然界天地万物、五运六气,乃至人体生命活动等都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又运动变化的整体,对于自然界的一切变化,包括人体健康和疾病必须运用整体运动观予以观察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