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美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一个天才的发现

——美是生活

尼古拉·加夫里洛维奇·车尔尼雪夫斯基(1828年~1889年),俄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文学评论家、作家、革命民主主义者。

普列汉诺夫曾把他比喻为希腊神话中盗天火予人间的英雄,称他为“俄国文学中的普罗米修斯”。

车尔尼雪夫斯基于1828年7月24日出生在伏尔加河边美丽的萨拉托夫城。这座城市名称是鞑靼语“黄色的山脉”的意思。他的父亲是一个有学问的牧师,家里有很多藏书。1842年进入萨拉托夫正教中学。16岁时,车尔尼雪夫斯基已经通晓7种外国语,大量阅读了俄国民主主义者别林斯基和赫尔岑的文章。

1846年5月,他考入彼得堡大学历史语文系。在大学读书的几年中,勤奋的车尔尼雪夫斯基被老师和同学戏谑地称为“伏尔加河边的读书迷”。车尔尼雪夫斯基最喜欢俄国大诗人普希金和莱蒙托夫的诗,喜欢英国作家狄更斯和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的小说。1850年,他大学毕业,次年重返萨拉托夫,在中学教授语文,宣传进步思想。1853年,他同本地医生的女儿华西利耶娃结婚,同年迁居圣彼得堡,想在大学里当教授。他一边在中学教书,一边着手写作硕士学位论文《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这篇著名的美学论文1855年5月发表在《现代人》杂志上。

《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这篇论文向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美学进行了大胆的挑战,提出“美是生活”的定义。重返彼得堡后,他就开始为《祖国纪事》杂志撰稿,后又应涅克拉索夫的邀请到《现代人》杂志编辑部工作。《现代人》杂志成了传播革命思想的论坛,揭露“农奴解放”的骗局,号召农民起义。1862年席卷全俄的农民起义遭到镇压,同年6月《现代人》被勒令停刊8个月。作为俄罗斯公认的革命领袖和导师,车尔尼雪夫斯基遭到反动派的敌视和仇恨,7月7日他被捕,关进彼得堡保罗要塞单身牢房。

彼得堡保罗要塞是1703年彼得大帝下令建造的,后来的沙皇政府就把它变成了一座政治监狱。在狱中,他以惊人的勇敢和顽强的毅力继续革命的写作活动。在被关押的678天里,他完成长篇小说《怎么办》。这部作品不仅被19世纪60年代的俄国青年奉为“生活的教科书”,而且被后世誉为“代代相传的书”,列宁热情赞扬“这种作品能使人一辈子精神饱满”。“在它的影响下,成百成千的人变成了革命家”。这部作品是19世纪俄罗斯的古典主义杰作之一。

在他被拘留两年后,沙皇政府采取伪证方法,强行判处他7年苦役,剥夺一切财产,终身流放西伯利亚。1864年5月19日,在彼得堡的拉特宁广场上进行了侮辱性的褫夺公民权的假死刑仪式。车尔尼雪夫斯基被捆在“耻辱柱”上,胸前挂着写有“国事犯”字样的牌子,刽子手在他的头顶上把长剑折成两段。这时,天下起了大雨。一位少女把一束鲜花抛给了车尔尼雪夫斯基,她也因此而被逮捕。随后,车尔尼雪夫斯基被押上马车,送往西伯利亚。马车夫跟车尔尼雪夫斯基告别时说:“谁拥护人民,他就被流放到西伯利亚去,这一点我们早就知道。”虽然要忍受20多年的流放生活,但是这位俄国革命家会因为有着这样的人民而感到终生的幸福。

figure_0161_0138

▲曾关押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彼得堡保罗要塞。

他先是被流放到伊尔库茨克盐场服苦役,然后被转送到卡达亚矿山。两年后,又被押到亚历山大工场。七年苦役期满后,又延长其苦役期,转押到荒无人烟的亚库特和维留伊斯克。维留伊斯克这座城市靠近北极圈,是个雅库特人的村庄,周围是荒无人烟的原始森林,每年只有冬季的四个月才可以乘爬犁通行。整座城堡监狱只有车尔尼雪夫斯基一个犯人,由警察局长亲自负责看守。七名警察将他们一半的精力都放在了这个沙皇亲自关注的要犯身上。在西伯利亚流放20多年后,1889年6月,车尔尼雪夫斯基才得到许可回到故乡萨拉托夫。四个多月后,1889年10月29日,这位伟大的作家因脑溢血离开了人世。

美是生活

列宁称赞车尔尼雪夫斯基“从50年代起直到1888年,始终保持着完整的哲学唯物主义的水平”。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有着鲜明的时代性、阶级性。他在别林斯基的批判现实主义传统的影响下,在著名的美学著作《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中对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进行了批判,提出“美是生活”。这本书在美学界已成为一部家喻户晓的书,被苏联当作是文艺理论方面的“圣经”。

figure_0162_0139
▲五月斋与谢肉节 尼德兰 勃鲁盖尔

“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在《五月斋与谢肉节》一画中,勃鲁盖尔充分发挥他的想象力,表现了市民的节日习惯、娱乐的丰富多彩。为了扩大空间,画家选择了高视点,略微提高了地平线。在这个空间里有着许许多多活跃的人物和各种不同的风俗场面。勃鲁盖尔的艺术语言既宏伟壮丽,又简洁朴实。这幅画色彩绚丽而富有变化,整幅画因使用散点光源很少画物投影而显得干净清晰。作品展现了城市生活与农村生活不一样的美。

在世界美学史上,车尔尼雪夫斯基第一个提出了“美是生活”的崭新定义,普列汉诺夫称“美是生活”是一个天才的发现。美是生活是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的核心内容。“美是生活”这个定义包括三个层面:一,美是生活;二,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三,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这三个层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部分也因为“生活”在俄语中兼有“生命”和“生活”两种意思,车尔尼雪夫斯基在使用中没有区分。

我们先看看车尔尼雪夫斯基在其著作《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中所说:

在人觉得可爱的一切东西中最有一般性的,他觉得世界上最可爱的,就是生活;首先是他所愿意过、他所喜欢的那种生活;其次是任何一种生活,因为活着到底比不活好:但凡活的东西在本性上就恐惧死亡,恐惧不存在,而爱生活。所以,这样一个定义:

“美是生活;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就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

在普通人看来,“美好的生活”、“应当如此的生活”就是吃得饱,住得好,睡眠充足;但是在农民,“生活”这个概念同时总是包括劳动的概念在内:生活而不劳动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是叫人烦闷的。辛勤劳动、却不致令人精疲力竭那样一种富足生活的结果,使青年农民或农家少女都有非常鲜嫩红润的面色——这照普通人的理解,就是美的第一个条件……民歌中关于美人的描写,没有一个美的特征不是表现着旺盛的健康和均衡的体格,而这永远是生活富足而又经常地、认真地但并不过度地劳动的结果。丰衣足食而又辛勤劳动,因此农家少女体格强壮,长得很结实——这也是乡下美人的必要条件,“弱不禁风”的上流社会美人在乡下人看来是断然不漂亮的,甚至给其不愉快的印象,因为他们一向认为“消瘦”不是疾病就是“苦命”的结果。上流的美人就完全不同了:她的历代祖先都是不靠双手劳动而生活过来的;由于无所事事的生活,血液很少流到四肢去;手足的筋肉一代弱似一代,骨骼也愈来愈小;而其必然的结果是纤细的手足——社会的上层阶级觉得那是唯一值得过的生活,即没有体力劳动的生活的标志;假如上流社会妇女大手大脚,这不是她长得不好就是她并非出自名门望族的标志。

可爱的是鲜艳的容颜,

青春时期的标志;

但是苍白的面色,忧郁的症状,

却更为可爱。

如果说对苍白的、病态的美人的倾慕是虚矫的、颓废的趣味的标志,那么每个真正有教养的人就都感觉到真正的生活是思想和心灵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在面部表情,特别是眼睛上留下了烙印,所以在民歌里歌咏得很少的面部表情,在流行于有教养的人们中间的美的概念里却有重大的意义;往往一个人只因为有一双美丽的、富于表情的眼睛而在我们看来就是美的。

而且,所有那些属性都只是因为我们在那里面看见了如我们所了解的那种生活的显现,这才给予我们美的印象。美是生活,首先是使我们想起人以及人类生活的那种生活。

figure_0163_0140
▲少女与桃 俄罗斯 谢洛夫

真正的美是在现实世界中所遇到的美。《少女与桃》是谢洛夫青年时期的作品,此画是谢洛夫在河勒拉姆采沃马蒙托夫庄园画成的,画中的少女就是马蒙托夫的女儿薇拉。这幅油画显示了他非凡的艺术才能,画中少女充满了阳光和青春活力,艺术表现手法完美无缺。这个美丽天真的少女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

从“美是生活”这个定义却可以推论:真正的最高的美正是人在现实世界中所遇到的美,而不是艺术所创造的美;根据这种对现实中的美的看法,艺术的起源就要得到完全不同的解释了;从而对艺术的重要性也要用完全不同的眼光去看待了。也就是说那是在本质上就是美的东西,而不是因为美丽地被表现在艺术中所以才美的东西;美的是事物和现象,而不是它们在艺术作品中美的表现。

总之,“在我们的概念中,主要的是生活。就审美范围而言,别人把生活了解为仅仅是理念的表现,而我们却认为生活就是美的本质。”

列宁说:“尽管他具有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但是他还是一个资本主义的异常深刻的批评家。”他提出“美就是生活”的著名论断,是对截至黑格尔以前的唯心主义美学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战。

他把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尊重现实生活,不信先验的假设”应用到了艺术范围,表现了革命的唯物主义倾向。我们看到他把美和劳动联系到一起。对于文艺的功能,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艺术要成为“生活的教科书”。文艺作为阶级斗争的武器,推进社会发展。

列宁还说,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人本主义哲学只是关于唯物主义的不确切的肤浅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