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哈佛大学受益终生的公开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没有自控,世界将乱套

到过哈佛大学的人都会被哈佛学子的那种勤奋所震撼。曾到哈佛大学采访的制片人谢娟,就被哈佛的这种氛围所惊讶。就算是深夜,餐厅里,图书馆里,教室里还有很多学生在看书。在哈佛,我们见到最多的就是学生一边啃着面包一边忘我地在看书。在哈佛,学习是不分白天和黑夜的。

是什么样的精神,让哈佛学子在面对那么多诱惑时还能控制自己坐在书桌前认真读书?是什么样的毅力,让哈佛学子以苦为乐?

哈佛的学生说,哈佛学习强度大,睡眠很少,有在炼狱的感觉,对意志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但是如果挺过去,以后再大的困难也都能够克服了。没有强大的自控力,没有坚强的毅力,哈佛学子是不可能在那样辛苦的学习中还能体会到快乐的。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自控力逐渐形成,尤其在社会道德这条线上,我们给予了自己最严厉的控制——我们也许控制不了自己的体重,但是,我们必须守住法律的底线,不去进行攻击性的行为(在自我权益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因为成人在成长过程中有很多关于外界的信息灌输,这逐渐形成了多数人对自我的控制,这包括法律本身的束缚、社会道德的教育、人际关系的维系,等等。

但是,有时候这个底线在儿童群体中会被打破。因为,年纪十分幼小的他们还没有培养出准确的是非观念,他们还处于正在接受外来意识和建立自我意识的过程。如果在这个阶段,没有很好地培养自控力,那么,对于他们整个人生的发展和成长将是致命的打击。

比如,在肯尼迪总统遇刺以后,一些学生听到这个消息竟然欢呼起来。这让人感到非常震惊。但是,这样的行为受责备的不应该是孩子,而应该是父母——他们在谈论自己不喜欢的总统时常说:“如果有机会,我就杀了他!”

对于这些情况,能够有效做到心理建设和引导的人,关系最近的就属家人和学校,学校因素不可忽略。所以,我们很多人需要控制的是一种思维、一种情绪、一种心理,从而拥有一种合理的健康的心态。

而哈佛大学对此非常清楚,哈佛的教授们知道,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控力,让他们约束自己的行为,就应该在整个学校形成一种勤奋学习的氛围。一旦氛围形成了,学生们就不认为勤奋学习是一件辛苦的事情了。

现在有很多问题,比如抑郁、焦虑等,都是折磨着现代人的大问题。这说明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负面情绪和痛苦的想法,我们被折磨着,我们觉得自己的生活乱了,我们觉得无法掌控自己的人生。这样的问题,几乎无一例外都和控制力牵扯着。这可能与自我控制力本质上与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有关,而任何心理问题和生理疾病都会引起人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的产生,所以,心理问题不可避免地和自我控制力的缺乏联系起来。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提升自我的控制力呢?

首先,不要压抑自己的感觉,试着在生活中找一些做起来让自己感觉舒服的事,比如放纵,“偶尔的”放纵。

这么说的话,是否和我们之前说的内容矛盾了呢?

当然不是!

我们都知道一个道理,拉得很紧的线会因为越来越用力而断掉,无论它是多么坚实的线。在哈佛心理学教授看来,我们的情绪和心理是需要一个缓冲空间的,当你想要做一种调整和转变的时候,应该一步一步慢慢转化。

自控力本身并不意味着你一定要强迫自己做一个“完美”的人,更不是说你一点儿错都不能出,“自控力”只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它告诉你,在大多数情况下,你可以怎样做,然后做到更好而不会后悔;它告诉你,你做一件事情需要有一个计划,而不是漫无目的,导致最终毫无结果;它告诉你,在某件事情的过程中,理性成分和感性成分的比例怎样最为合适……这是一种“调控”,而非一种“强控”!

然后,我们可以让自己做一些难度不是很大的事情。

我们不是每件事情都必须订立为“我要做美国总统”这样的难度,自我控制是一种过程,这种过程的坚持充满了痛苦,我们之所以能够战胜这种痛苦,还是基于一种自信——你看见了自己的成果,你享受到了相应的愉悦和成就感。这样,就能够建立一种良性的升级。

而当你在挫折中看不到希望和未来,那么,你在痛苦和失望中必定会走向一种恶性循环——我改变不了任何事实,我的努力没有用处,我一定达不到自己的目标,我成就不了任何事情。我的人生是我无法掌控的,所以,我更加痛苦……

因此,我们要做的其实没有那么难,自控力的培养贵在坚持和信任。只要你下定这个决心去做了,你能够得到的势必不会让你失望。

【透视自控力】

高尔基说:“哪怕是对自己小小的克制,也会使人变得更加坚强。”人的自控力是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千百万件小事中培养、锻炼出来的。许多事情虽然微不足道,但却会影响到一个人自控力的形成。如早上按时起床、严格遵守各种制度、按时完成学习计划等,都可积小成大,锻炼你的自控力。

【知识链接】

20世纪70年代,在Walter MisCel的策划组织下,进行了著名的“延迟满足”实验。实验人员给每个4岁的孩子一颗好吃的软糖,并告诉孩子可以吃糖。但是如果马上吃掉,那么只能吃一颗软糖;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能吃到两颗。

然后,实验人员离开,留下孩子和极具诱惑的软糖。实验人员通过单面镜对实验室中的幼儿进行观察,发现:有些孩子只等了一会儿就不耐烦了,迫不及待地吃掉了软糖,是“不等者”;有些孩子却很有耐心,还想出各种办法拖延时间,比如闭上眼睛不看糖,或头枕双臂,或自言自语,或唱歌,或讲故事等,成功地转移了自己的注意力,顺利等待了20分钟后再吃软糖,是“延迟者”。

后来,研究人员在参加实验的孩子到了青少年时期,对他们的家长及教师进行了调查,发现:“不等者”在个性方面,更多地显示出孤僻、易固执、易受挫、优柔寡断的倾向;“延迟者”较多地成为适应性强、具有冒险精神、受人欢迎、自信、独立的少年。两者学业能力的测试结果也显示,“延迟者”比“不等者”在成绩上平均高出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