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巧若拙,大智若愚
大智者,穷极万物深妙之理,穷尽生灵之性,故其灵台明朗,不蒙蔽其心,做事皆合乎道与义,不自夸其智,不露其才,不批评他人之长短,通达事理,凡事逆来顺受,不骄不馁,看其外表,恰似愚人一样。天纵睿智应事事悟,时时醒,持守如一,以清静无为之智慧把握大局,这样也就足够了。
守拙护己,无可用就是大用
大智若愚在《词源》里的解释是这样的:才智很高而不露锋芒,表面上看好像愚笨。大勇若怯,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均有此意,表现的是被形容者伟大可以掌控一切的一面。
东汉末年曹魏阵营有两个著名谋士,一是杨修,一是荀攸。杨修自恃才高,处处点出曹操的心事,经常搞得曹操下不了台,曹操“虽嘻笑,心甚恶之”,终于借一个惑乱军心的罪名把他杀了,而荀攸则完全是另一种结局。荀攸有着超人的智慧和谋略,不仅表现在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中,也表现在安身立业、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他在朝20余年,从容自如地处理政治漩涡中上下左右的复杂关系,在极其残酷的人事倾轧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在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下,曹操虽然以爱才著称,但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铁腕人物,铲除功高盖主和有离心倾向的人,却从不犹豫和手软。荀攸正是很注意将超人的智谋应用到防身固宠、确保个人安危等方面。那么,荀攸是如何处世安身的呢?曹操有一段话很形象也很精辟地反映了荀攸的这一特别谋略:“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可见荀攸平时十分注意周围的环境,对内对外,对敌对己,迥然不同。参与谋划军机,他智慧过人,迭出妙策;迎战敌军,他奋勇当先,不屈不挠。但他对曹操、对同僚,却注意不露锋芒、不争高下,把才能、智慧、功劳尽量掩藏起来,表现得总是很谦卑、文弱、愚钝。
荀攸大智若愚,懂得以柔弱取胜的处世方略,使得在与曹操相处20年中,关系融洽,深受宠信。他从未得罪过曹操,偶使曹操不悦,也从不见有人到曹操处进谗言加害于他。建安十九年,荀攸在从征孙权的途中善终而死。曹操知道后痛哭流涕,对他的品行推崇备至,赞誉他是谦虚的君子和完美的贤人,这都是荀攸无为而作、明哲保身的结果。
将能力表露在外面是人的天性。但道家认为貌似强悍、威风凛凛的人并不是最有能力的,真正有本领的人懂得隐藏自己的实力,不会轻易将才艺外露,所以韬光养晦才是聪明人之所为。有一个关于大象的故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森林里,大象不断地被人类猎杀,但人类并没有运走大象庞大的身躯,而是仅仅锯走了象牙。大象们为了生存,终日东躲西藏,时时提高警惕,但还是难逃厄运,它们一只接一只地倒在了人类的枪口下。但奇怪的是,有一头公象从未受到人类的威胁,它从容地到处转悠,有时还能到人类居住的村庄附近吃玉米,而且人类见了它,甚至还和它打招呼,表现得很友善。其他大象对此极为不解。“你有什么秘密吗?人类为什么从不伤害你,却总是把枪口对准我们呢?”大象族长问它。“你看我与你们有什么不同吗?”那只公象问族长和其他同类。“你……你……的牙?”大象族长惊讶得说不出话来。“是的,我没有牙齿。从很早以前起,我每天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磨自己的牙,而正是因为没有牙齿,人类枪杀我就没有任何价值,所以我能从容、平安地生活着。”
我们不得不赞叹那头公象的智慧。象牙是公象吸引配偶的绝佳工具。哪头象的牙粗壮、美丽,它就会更加受青睐。公象们都以自己的象牙为荣。然而,正是这代表荣誉的象牙,却因受到人类的觊觎而引来了杀身之祸。此时,磨掉象牙,收敛自己的锋芒,才是保护自己的最好方法。
可见,貌似强悍、威风凛凛的人并不是最有能力的,真正有本领的人懂得保护自己的实力,不会轻易将才艺外露。做到韬光养晦才是聪明人之所为,更是有智谋的人保护自己的一种处世计谋。过于聪明的人,常是别人猜忌的对象。因为任何有所图谋的人,都有可能从事情刚开始筹划时便被识破。一旦发现有人独具慧眼,那么为了保全自己的一切,必会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地加以掩盖,散布流言,捏造罪名,甚至谋杀。古今中外,这样的事多得不胜枚举。所以道家智慧告诉我们做人要善于韬光养晦,用“守拙”的方法保护自己。
耍小聪明是一种无知
老子的《道德经》第四十五章中说:“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意思是说:最有智慧的人、真正有本事的人,虽然有才华学识,但平时像个呆子,不自作聪明;虽然能言善辩,但好像不会讲话一样。
言语的讷者,行动的敏者,才是真正的智者。无论是初涉世事还是位居高位,无论是做大事还是一般人际交往,锋芒不可毕露。
乾隆皇帝上朝时经常出些辞、联考问大臣。大臣们明明知道有些对联是很粗浅的,也不说破,故意苦思冥想,并且求皇帝开恩“再思三日”。这意思无非是让乾隆自己说,然后大臣一片礼赞之声。是满朝文武无能人吗?非也,这是免招惹是非的处世技巧。
《红楼梦》中写道,贾府门楣上有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个封建之家推崇的自然是上流社会的世道人情,不足为训。但取其精华,“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是今天的人们同样需要的。社会是一张巨大而复杂的关系网,人要想在社会上生存并取得成功,就要学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保护自己。谙熟世事,机智圆滑,这不是奸诈,而是一种生存智慧、成事智慧。
老子看来,大辩若讷,辩不可为道,道在无言,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善辩者,只能胜人于口,而不能服人之心,大辩不辩。生活中,喜欢显耀小聪明的人,往往是智者眼中的真愚人。
一个人真正明白自己无知浅薄的人,才是真正离智慧最近的人。否则,我们看,那些习惯于夸夸其谈炫耀聪明的人,一般都是学识与见地平平的人,这些人若是在平庸的人群面前也许还可以卖弄一番,一旦遇上了强者大家,那就要出丑贻笑大方,甚至自陷灾祸了。
人们常说,沉默是金,也是这个道理,有智慧的人不管自己知与否都懂得保守,一般不会耍小聪明显摆自己,更懂得于其所不知盖阙的道理。确实,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冷静的倾听者,到处受人欢迎;而一个喋喋不休者,像一只漏水的船,每一个乘客都希望赶快逃离它。
同时,祸从口出,言多必失。所以我们说外露的聪明远不如深藏的智慧,现代人学习道家做人,求的应当是智慧,而非小聪明。事实上,现实中,一个人太聪明必定会遭到别人的嫉恨和非议,甚至引来祸端。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的这种例子比比皆是。
蒲鹤年先生曾写过一篇文章,读来颇有所感,关于“大实若虚”与“大伪似真”这个问题,他谈论了丁肇中先生的“无知”与一位“万能科学大师”的“无所不知”。世界著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40岁便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了解他的人都知道:在接受采访或提问时,无论是本学科问题还是外学科问题,也无论提问者是业内人士还是业外人士,丁肇中最常给出的回答是三个字——“不知道”。他曾解释:“不知道的事情绝对不要去主观推断,而最尖端的科学很难靠判断来确定是怎么回事。”
用道家的智慧来看,这种“无知”并非谦虚,而是一种做人智慧,拥有大智慧的人永远懂得不炫耀,不自矜,不耍小聪明。相比之下,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则正好相反。
一位自命不凡的人为了难倒一位年长的智者,绞尽脑汁,收集了历史、地理、哲学、物理等各个领域的未解之谜,将所有难题摆在老人面前,让这位众人口中的智慧大师以一句话将所有问题回答出来,老人笑了笑,用一句话说出了他的答案——我全都不知道。
这位自命不凡之人其实还是未能难住这位“无知”的智者。俗语说“一瓶水不响,半瓶水咣当”,说的就是无知的人。道家认为做人真正的大智慧便是“无知”。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讲过:“就我来说,我所知道的一切,就是我什么也不知道。”他以最简洁的形式表达了进一步开阔视野的理想姿态。可以说,至今仍有很多人信奉他这句名言。同样,做人也是一样的道理。大智若愚的人,从来不会张扬自己拥有多少智识,而是心中空空,外表看上去痴傻呆憨,内里却是绝顶的聪明,这算得上是极高超的做人智慧,虽然不是可以随意便能做到的,但是道家先哲们依然给我们指示了门径,那就是虚怀朴实,永远不要把自己看得有多高,更不要总想着自我表现。安于平凡,甚至愚憨笨拙,拒绝小聪明,求得大智慧,这才是真正的聪明。
所谓“花要半开,酒要半醉”,凡是鲜花盛开娇艳的时候,不是立即被人采摘而去,也就是衰败的开始。
过于卖弄聪明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而摆正自己的位置,厚积薄发,在适当的时机表现出来,才是成事之道。正如英国著名外交家切斯特菲尔德所说的那样:“要比别人聪明,但不要让他们知道。”外露的聪明远不如深藏的智慧更有实际意义。
众所周知,在音乐的世界中,技巧很重要,但却不是最重要的,过多的花哨技巧只会减弱情感的表达。人生也是如此,人人都玩弄聪明才智,只会让世界繁杂凌乱。绝圣弃智,才能朴实安然地生活。摒弃小聪明方才显示大智慧。
莫让才气反伤己身
庄子在《庄子·人间世》中说道:“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在这里,庄子用意在提醒人不要像“志大才疏”的螳螂一样,自恃本事大,“怒其臂以当车辙”,结果遭殃的还是自己。
另外,在《庄子·大宗师》一篇中,庄子还假借孔子与子贡的一段对话,道出了圣人的尴尬困惑。孔子曰:“丘,天之戮民也。虽然,吾与汝共之。”孔子说:“我啊,是上天给我的刑法,是受罪的。”做人大部分如此,“死要面子活受罪”。像圣人孔子是“天之戮民”,要救世救民,不是自己找罪受吗?
庄子反复申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即“道”与“才”两者不可兼得。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诗说得好:“中路因循我所长,由来才命两相妨。劝君莫更添蛇足,一盏醇醪不得尝。”有些人聪慧能干,但没有运气,苦了一辈子,如同孔子说的“丘,天之戮民也”。有些人“命”好,却能不劳而获。然而,“欲除烦恼须无我”,看通了,人生就没有什么烦恼了。“各有前因莫羡人”,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前因后果,无须嫉妒羡慕他人。东汉末年的祢衡最能说明才对命的负面作用。
祢衡年少才高,目空一切。建安初年,二十出头的祢衡初到许昌。当时许昌是汉王朝的都城,名流云集,司空掾、陈群、司马朗、荡寇将军赵稚长等人都是当世名士。有人劝祢衡结交陈群、司马朗。祢衡说:“我怎能跟杀猪、卖酒的在一起?”又劝其参拜赵稚长,他回答道:“荀某白长一副好相貌,如果吊丧,可借他的面孔用一下;赵某是酒囊饭袋,只好叫他看厨房了。”这位才子唯独与少府孔融、主簿杨修意气相投,对人说:“孔文举是我大儿,杨德祖是我小儿,其余碌碌之辈,不值一提。”由此可见他何等狂傲。
献帝初年间,孔融上书荐举祢衡,大将军曹操有召见之意。祢衡看不起曹操,抱病不往,还口出不逊之言。曹操后来给他封了个击鼓小吏的官,借以羞辱他。一天,曹操大会宾客,命祢衡穿戴鼓吏衣帽当众击鼓为乐,祢衡竟在大庭广众之下脱光衣服,赤身露体,使宾主讨了个没趣。
曹操恨祢衡入骨,但又不愿因杀他而坏了自己的名声,便把祢衡送给荆州的刘表。祢衡替刘表掌管文书,颇为卖力,但不久便因倨傲无礼而得罪众人。刘表也聪明,把他打发到江夏太守黄祖那里去。祢衡为黄祖掌书记,起初干得也不错,后来黄祖在战船上设宴,祢衡说话无礼受到黄祖呵斥,祢衡竟顶嘴对骂。黄祖急性子,盛怒之下把他杀了。其时,祢衡仅26岁。
祢衡文才颇高,他恃一点文墨才气便轻看天下。殊不知,一介文人,在世上并非有甚不得了,赏则如宝,不赏则如败履,不足左右他人也。祢衡似乎不知道这些,他孤身居于权柄高握之虎狼群中,不知自保,反而放浪形骸,无端冲撞权势人物,最后因狂纵而被人杀害。
有人说,生命本身就是一种痛苦,但为了夕阳西下那动人心魄的美,我宁愿选择痛苦。圣人之道,圣人之才,如鱼和熊掌,两者不可得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道路,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坦然以对。
有道是掬水月在手,苍天的月亮太高,凡尘的力量难以企及,但是开启智慧,掬一捧水,月亮美丽的脸就会笑在掌心。
“但是,不止我一个人命苦,你做了我的学生,志同道合,你与我一样,也是命苦”。庄子在这里不过是借孔子的口,说出生在一个变乱的年代,以救世救民为己任的人,一定要命苦的,这是一个原则。
纵观历史,因为才盛而遭嫉遇祸者数不胜数,可见才气太盛未必是件好事。倒不如平凡平庸一些,如果不能,也万不能像祢衡那样,恃才傲物,放浪形骸,否则才气就会成为毁灭我们的无形杀手。
与众不同未必是好事
《庄子·徐无鬼》中记载了这样一则寓言:
吴王渡过长江,登上猕猴聚居的山岭。猴群看见吴王打猎的队伍,惊惶地四散奔逃,躲进了荆棘丛林的深处。有一个猴子留下了,它从容不迫地腾身而起抓住树枝跳来跳去,在吴王面前显示它的灵巧。吴王用箭射它,他敏捷地接过飞速射来的利箭。吴王下命令叫来左右随从打猎的人一起上前射箭,猴子躲避不及抱树而死。
吴王回身对他的朋友颜不疑说:“这只猴子夸耀它的灵巧,仗恃它的便捷而蔑视于我,以至受到这样的惩罚而死去!要以此为戒啊!唉,不要用傲气对待他人啊!”颜不疑回来后便拜贤士董梧为师用以铲除自己的傲气,弃绝淫乐辞别尊显,三年以后,全国的人个个都称赞他。
猕猴之所以有那样的悲惨结局,原因就在于它太爱自我炫耀,处处都要显得与众不同、特立独行,反而因此成了众人反感、厌恶的对象。而且不知道看时机场合,结果面临险境自己还不知道。所以说有时候,悲剧恰恰是“与众不同”而造成的。
其实,特立独行并非不可取,道家主张逍遥任性,但是在道家看来,真正的个性与众不同不是一味地炫耀自己,彰显不同,而是一种智慧的人格气质与行为方式,所以一个人,学习道家的做人之道,就须知道在这个社会上为人处世,必须学会收敛自己,不要不看时机与环境地彰显自己的特立独行个性。人的优势往往会成为他致命的弱点,学会收敛锋芒,才是保护自己的最佳方法。
如今的种种媒体,包括图书、杂志、电视等也都在宣扬个性的重要性。曾几何时,个性已经成为独特、怪异的代名词,过度张扬的个性在不知不觉间伤害了别人,更毁灭了自己的前途。
为逞一时之快而不顾后果真是个危险游戏。所以说,人活着确实该有自己的个性特征,不过如果为了个性而个性那就得不偿失了。如果一个人显示出自己要逆潮流而行,神气活现地炫耀自己反传统的观念和怪异的行为方式,那么,人们会认为他只是想哗众取宠,引起别人的注意,而且他们还会因此而轻视他。而且会找出一种办法惩罚排挤此人,因为这个人让他们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不如他。
所以说,个性不是为了表面的“个性”,肤浅地表演自己的不随潮流,这样只会让自己吃尽苦头。过分“特立独行”是危险的,所以做人不妨适时收敛起自己的光芒,让自己的行为看起来与众而同,这样,做人才不会受到太多的阻力。道家认为,这才是保持特质与实力的最佳途径,否则一个过分特立独行、与众不同的人,其出路只有两条,要么被众人排斥在外,成为异类,要么就是被刻意甚至恶意的同化“污染”,与其如此,我们还不如自己掌管自我的藏露,这也是道家所主张的守拙做人之道。
上善若水,其用不穷
老子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意思是说,最完美的物体也会有瑕疵,但它的功能丝毫不受影响;能量饱满的物体却似玄空一般,但它的作用不会穷尽。老子用这句话告诫人们:再有成就的人(也可以指物)也有缺点,但他的缺点并不影响他的成就。做人要虚心,不要自满,学得再多也有不知道的东西,所以说“学无止境”,而谦虚可以让人学到更多的东西,正所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使得“其用不穷”!
上善若水,其用不穷。战国时候有一位国君可谓将此智慧演绎得已臻化境,他就是楚庄王。
楚庄王是战国时楚国国君,在他即位的三年里,从不过问朝政,日夜沉浸在田猎与酒色歌舞之中,甚至贴出布告:“哪一个胆敢向我提意见,立即斩首,毫不宽恕。”当时,邻国不断前来侵犯,国内的许多大臣也贪赃枉法,玩忽职守。一些忠于国事的大臣很是忧虑,可是,谁也不敢向他进谏。
大夫伍举看到朝政日益腐败,心中非常着急,冒死进宫求见庄王。此人个子不高,但语言机智而又风趣。他知道,如果直接向庄王提出看法,必然会碰钉子,便想了个巧妙的办法。庄王好猜谜语,他就给庄王准备了一个谜语。
伍举来到宫中,只见庄王左右拥抱着美女,周围排列着乐队,正在调笑饮酒。庄王看见伍举来了,笑着说:“你是来喝酒的,还是来听音乐的?”伍举说:“都不是。我有一件事不明白,特地来请教大王。”
庄王问:“什么事?”
伍举说:“附近山上飞来一只大鸟,已经三年不飞也不叫,不知是什么原因,也不知道这是只什么鸟?”
庄王说:“这不是一只平凡之鸟。它三年不飞,一飞必定冲上九重云霄;它三年不叫,一叫就会惊人。你去吧,你的意思我已经明白了。”
可是数月之后,庄王仍不改逸乐故态,荒淫无度的生活更加严重。大夫苏从认为这样继续下去,后果将不可收拾。他决心不用伍举的委婉方式,进宫直截了当地劝说庄王。
庄王说:“你没有见到我颁布的命令吗?”
苏从说:“见到过。我身为国家的重臣,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如果贪生怕死而不敢指出君王的过失,那不是忠臣。如果我的死能促使君王清醒过来,那我愿意一死。”
此语一出,楚庄王猛然起立,撤去歌舞乐队,立即临朝听政。他从此重用伍举及苏从两人,并经过调查核实,把在这三年中趁机营私舞弊的几百名官员尽数清除,把忠于职守的几百人予以提拔。庄王亲政以后,政治清明,百姓高兴。就在这一年,庄王兴兵灭庸(今湖北竹山),不久又起兵攻宋,缴获战车五百辆之多。楚国势力迅速强大起来。
楚庄王,他看起来毫无作为,其实不过是在装傻罢了。事实上,在这三年的时间里,庄王并没有因游乐而迷失本性。他只是假装沉迷逸乐,以便观察官吏们的真心,选用真正忠心而又有才德的人来辅佐国政。在此期间,楚国也得到休养生息。三年一过,条件成熟,静极而动,一飞冲天。庄王用意之深,后来很少有人能及。
楚庄王于外洒脱果敢,形象英武;于内智谋深沉,心机细密,是春秋五霸中最具霸王姿态的人物。有读者会说:这不是装疯卖傻吗?确实如此。有时候是因为条件不成熟,比如楚庄王刚即位的时候年龄不大,阻力也较多,所以他表面上放纵自己,而且显得胸无大志。
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境界:大成若缺,大盈若冲。那么什么叫上善若水呢?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其实,这个智慧不全面。如果一个人想着我要像水一样往下流的话,我就永远处在最下面,这是大智慧。你处在最下面,那么其他人的水就往你那里流。老子讲,水有“七善”: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可见,水才是最聪明的,它可以随着季节、事物而变,冬天就结成冰,春天就到处流淌;放到圆的容器里就是圆的,放到方的容器里就是方的;遇见障碍物,能翻就翻过去,不行就绕过去,如此等等,都在说明着水的无穷智慧。试想一下,如果心中经常有水的意向,那将是一个多么美妙的人生境界!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只有存有缺憾,生命才能拥有张力,才会有活力,正是那个缺失的部分在作用,使我们保持生命的弹性和弹力。只有“上善若水”,才能不断聚集能量、力量和度量,人生才能成功。
“呆气”往往是灵气
我们常说呆若木鸡,这个成语出自《庄子·达生》篇,书中记录了一段纪蔎子为周宣王驯养斗鸡的精彩论述。
纪蔎子为周宣王驯养斗鸡。过了10天周宣王问:“鸡驯好了吗?”纪蔎子回答说:“不行,正虚浮骄矜、自恃意气哩。”10天后周宣王又问,回答说:“不行,还是听见响声就叫,看见影子就跳。”10天后周宣王又问,回答说:“还是那么顾看迅疾,意气强盛。”又过了10天周宣王问,回答说:“差不多了。别的鸡即使打鸣,它已不会有什么变化,看上去像木鸡一样,它的德行真可说是完备了,别的鸡没有敢于应战的,掉头就逃跑了。”
斗鸡身上的“呆”正是专注和凝神的最高层次。蒲松龄说过:“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
一个人在做某件事时如果身上时常显露出呆气,他就离成功不太远了。“呆气”有时候恰恰是一股过人的灵气,我国现代著名哲学家熊十力身上曾发生过这样的故事:
熊十力是治学之外一切都不顾的人,所以住所求安静,常常是一个院子只他一个人住。20世纪30年代初期,他住在沙滩银闸路西一个小院子里,门总是关着,门上贴一张大白纸,上写:近来常常有人来此找某某人,某某人以前确是在此院住,现在确是不在此院住。我确是不知道某某人在何处住,请不要再敲此门。看到的人都不禁失笑。50年代初期他住在银锭桥,夫人在上海,想到北京来住一个时期,顺便逛逛,他不答应。他的学生知道此事,婉转地说,师母来也好,这里可以有人照应,他毫不思索地说:“别说了,我说不成就是不成。”熊师母终于没有来。后来他移住上海,仍然是孤身住在外边。
不注意日常外表,熊十力也是第一位。衣服像是定做的,样子在僧与俗之间。袜子是白布的,高筒,十足的僧式。屋里木板床上面的被褥等都是破旧的。没有书柜,书放在破旧的书架上。只有两个箱子,一个是柳条编的,几乎朽烂了;另一个铁皮的,旧且不说,底和盖竟毫无联系。他回上海之前把这铁箱送了学生,学生返途嫌笨重,扔了。
享用是这样不在意,可是说起学问,熊十力就走向另一极端,过于认真。他自信心很强,简直近于顽固,在学术上绝不对任何人让步。40年代晚期,冯文炳住在红楼后面,这位先生本来是搞新文学的,后来迷上哲学,尤其是佛学。熊十力是黄冈人,冯是黄梅人,他们都治佛学,又都相信自己最正确,可是所信不同,于是便有二道桥(熊先生30年代的一个寓所,在地安门内稍东)互不相让,以至于动手的故事。有一次学生去找熊十力,听见他又在和冯文炳争论,熊先生说自己的意见最对,凡是不同的都是错误的。冯先生答:“我的意见正确,是代表佛,你不同意就是反对佛。”对方争起来互不相让,学生只好忍着笑走了。
这场争论确实好笑,有点像小孩吵架,特认真,双方争执不下,还多少有点不讲理。也许人常说知识分子身上带点“呆气”,这就是了。
但是似乎“呆”有“呆”的好处,生活里没有繁杂的生活琐事,没有纷乱的人情世故,只有学术与信仰,如此单纯而精深的人生有什么不好?
我们不妨问自己,能够达到呆若木鸡的境界吗?如果不能,那我们离成功还有一段距离;如果能,那就是离成功不远了。
“自污”乃保身妙方
老子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一个人如果已经握有一把锋锐的利器,却仍然不满于现状,反要在锋刃上更加一重锐利,俗谚所谓“矢上加尖”,那么连原有的锋刃恐怕都不能保全了。所以老子人生哲学强调和光同尘、同流合污,认为一个人争胜显贵到最后往往反因此失堕而难以自保,倒不如和光同尘,甚至甘愿自污,这才是一条真正保住自我的长久之计。
在这里,老子告诫我们,对于聪明才智、财富权势等,都要知时知量,自保自持。如果已有聪慧而不知谦虚涵容,已有权势而不知隐遁退让,已有财富而不知适可而止,最后将自取灭亡。
古语道:“创业难,守业更难。”千万不要犯“矢上加尖,锋刃不保”的错误。比如说财富到了金玉满堂的程度,要透彻了解陶朱公三聚三散的哲学艺术。
“一家富贵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一个人在既有的富贵之中,如果不懂得自保自持,恃富而骄,便会自招恶果,后患无穷。要想长保“金玉满堂”的富贵光景,必须深知“揣而锐之”的不得当以及“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自取速亡的可畏。
对待财富如此,对待功名亦如此。
南宋初年,韩世忠与岳飞、张浚都是高宗赵构手下著名的抗金将领,号称“三杰”。精忠报国的岳飞为赵构、秦桧陷害入狱,韩世忠知道岳飞的赤胆忠心和无辜,就从前线赶回来,想为囚禁在狱的岳飞鸣冤叫屈,质问秦桧:“岳飞所犯何罪?”秦桧竟然以“莫须有”三字相对,使得韩世忠惊惧不已,知道昏君、奸相当道,忠良必遭陷害,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于是他就准备给自己寻找后路。当时抗金名将均将自己统领的军队冠以“岳家军”“张家军”等名号,使宋帝非常疑忌,韩世忠就严禁部将打出韩氏旗号,并到处宣扬自己想买新淦县的官田作为子孙的产业。宋朝是一个相当重视封建道德的朝代,将领在前方打仗总是将自家私事挂在嘴上,实在是非公非忠,但宋高宗听后,却非常高兴,亲自下诏,将新淦县官田赏赐给他,并说:“爱卿遇敌必克,每有威名。现在听说爱卿想为子孙买些田产,朕就将它赏赐给你,以表彰你的忠心。就将这块田庄定名为‘旌忠’吧。”
韩世忠以“同流合污”使自己得以保全,从而避免了杀身之祸。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有不少,直到今天对我们仍然很有借鉴启发作用。我们面对的是纷繁多变的世界,打交道的是形形色色的人物,要想立身于此,不得不精明些。但是,精明、技巧要因人因地而异,有时候就不能太聪明。“聪明反被聪明误”,这样的人屡见不鲜;过于方正,深得人心而引来杀身之祸者,史书上不胜枚举。因此,我们要学习道家智慧,不要处处显露自己的聪明。不但要把自己的聪明归于别人,而且要善于自损形象,必要时学会自我污损,却可以保全自己,避免杀身之祸。
所以,做人千万要懂得当自己锋芒太露时,切不可矢上加尖,而是要学着“同流合污”一下,让自己看上去不那么光鲜照人,才能保住人生的锋刃。否则就犹如高处不胜寒,一着不慎,全盘皆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