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与“恒”的境界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对于一切事物来说,相反的两种属性总是相互融合、相互统一的。在这里,老子阐明了“图难于易”的做人道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古老的中国经典语录中蕴含着一个朴素的道理: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耐与恒是古今成事者必备之境界。
沉潜是腾飞前的准备
一位年轻的画家,在他刚出道时,三年没有卖出去一幅画,这让他很苦恼。于是,他去请教一位世界闻名的老画家,他想知道为什么自己整整三年居然连一幅画都卖不出去。那位老画家微微一笑,问他每画一幅画大概用了多长时间。他说一般是一两天吧,最多不过三天。那老画家于是对他说,年轻人,那你换种方式试试吧,你用三年的时间去画一幅画,我保证你的画一两天就可以卖出去,最多不会超过三天。
故事中年轻画家的经历不免让人惋惜,可是现实中,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重复着和他一样的错误。其实,做人处世,沉潜的日子相当于长长的助跑线,能够让我们飞得更高更远。成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静下心来日积月累地积蓄力量,才能够“绳锯木断,滴水穿石”。
《庄子·逍遥游》中有一段话这样写道:“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庄子说深海里头有条鱼,突然一变,变成天上的大鹏鸟。鲲化鹏这个问题含意丰富,包含了两个方面——“沉潜”与“飞动”。潜伏在深海里的鱼,突然一变,变成了远走高飞的大鹏鸟。
人生的某个时刻,或是一个人年轻之时,或是修道还没有成功的时候,或是倒霉得没有办法的时候,必须“沉潜”在深水里头,动都不要动。只有修到相当的程度,摇身一变,便能升华高飞了。相反,一个人若不懂得沉潜蓄势,那么他的人生很难有所真正的成就。
《三国演义》中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遥指天边龙挂,曾云: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其实,这其中便蕴含着鲲鹏沉潜高飞之道。
放眼古今中外,有很多沉潜蓄势、厚积薄发的故事。很多人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之后,披荆斩棘,终于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用道家的智慧来解释,就是人要先学会沉潜,才能最终腾起。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便是深谙此道之人。
元末农民战争风起云涌,在几路起义军和较大的诸侯割据势力中,除四川明玉珍、浙东方国珍外,其余的领袖皆已称王、称帝。最早的徐寿辉,在彭莹玉等人的拥立下,于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称帝,国号天完。张士诚于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自称诚王,国号大周。刘福通因韩山童被害、韩林儿下落不明之故,起兵数年未立“天子”,至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徐寿辉被部下陈友谅所杀,陈友谅自立为帝,国号大汉。四川明玉珍闻讯,也自立为陇蜀王,一时间,九州大地,“王”、“帝”俯拾皆是。
此时只有朱元璋依然十分冷静,他明白要想最终夺得天下,目前掩藏锋芒,暂时沉潜,是最好的选择。所以,他坚定地采纳了“缓称王”的建议。朱元璋成为一路起义军的领袖,始终不为“王”、“帝”所动,直到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才称为吴王。至于称帝,那已是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的事情了。此时,天下局势已明朗,也就是说,朱元璋即便不称帝,也快是事实上的“帝”了。
与其他各路起义军迫不及待称王的做法相比较,朱元璋的“缓称王”之战略不可谓不高明。“缓称王”的根本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己方独立反元的政治色彩,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元朝对自己的关注程度,避免或大大减少了过早与元军主力和强劲诸侯军队决战的可能。这样一来,朱元璋就更有利于保存实力、积蓄力量,从而求得稳步发展了。以暂时的沉潜换取最终的成功,这正是朱元璋过人之处。
所以,做人要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根据外界形势的变化,灵活地保存实力,关键时刻再出手以赢得胜利。当我们面前困难重重、出头之日遥不可及时,何不学学朱元璋?暂时沉潜绝非沉沦,而是自强。如果我们在困境中也能沉下气来,不被“冰棱”吓倒;在喧嚣中也能沉下心来,不被浮华迷惑,专心致志积聚力量,并抓住恰当的机会反弹向上,毫无疑问,我们就能成功登陆!反之,总是随波浮沉,或者怨天尤人,注定就会被命运的风浪玩弄于股掌之间,直至精疲力竭。甘于沉下去,才可浮出来,企鹅的沉潜原则,也适用于人的生存。
人生需要慢慢积淀,当时机成熟,风力充足,有了一定的能力才智作为本钱,定能一飞冲天。一个人想要最终获得一个圆满、成功、幸福的人生,一定需要一个成功势能积累的过程。
道家对沉潜以待的阐释可谓是深刻的,现代人学习道家的做人智慧,当明白成败宛若两重天,人生必须学会先甘于沉潜,时机未达之时,静若处子,沉心定气,卧薪尝胆;一旦时机成熟,动如脱兔,灵敏应对,抓住机遇,扶摇直上。
把眼光放长远
成功,是每一个奋斗者的热烈企盼和向往,是每一个奋斗者为之倾心的夙愿。在计划的推动下,人就能够被激励、鞭策,处于一种昂扬、激奋的状态下,去积极进取、创造,向着美好的未来挺进。
作为一个尚未取得地位的年轻人,应当志存高远,但计划也必须是符合内心的渴望并切合实际的。如果你只是含含糊糊地给自己制订一个大概的计划,希望在行动的过程中再加以调整或更改,那么,即便计划再远大宏伟,也只能如海市蜃楼般虚无缥缈。
有些人的计划用笼统的词句表达,比如说:“当一名成功的医师。”有的则比较具体,如:“要发明能有效治疗胃痛或头痛的药物。”广泛的事业计划也有用,因为它们有整体的观点,可以解放想象力,帮助我们探究所有可能的选择。但是,广泛的计划却不能使我们确定自己所要做的是什么。由于这个缘故,我们需要具体的事业计划。
《庄子·逍遥游》中写道:“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意思是说,到近郊的草木间去,一天在那里吃上三顿,回来了肚子还饱饱的;假如走一百里路呢,就不同了,得带一点干粮,说不定要两三天才能回来;如果走一千里路,那就要准备带两三个月的粮食了。表面上,庄子是在告诉我们出门旅行该怎么准备,实际上讲的是人生的境界。前途远大的人,就要有远大的计划;眼光短浅,只看现实的人,恐怕只能抓住今天。我们应该做的不只是拥有今天,还应该抓住明天、后天,抓住永远。
如果暂时无法达到中心计划,不妨设定一个较小、较易达到的计划,并竭力工作直到达到。举例来说,找出更快、更有效率的方法来完成每天的例行工作,或者是趁自己精力旺盛的时候先选做最难的工作,简单的则稍后解决。许多小的成功终会引来更大的成就。
俗语说得好: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既然一天建不成辉煌的罗马,那就让我们专注于建造罗马的每一天。这样,把每一天连起来,终将会建成一个美丽辉煌的罗马。
其实,人生亦是如此,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有自己的人生计划,并为实现这个计划而生活和工作。如果你能把你的人生计划清楚地表达出来,就能帮助你随时集中精力,发挥出你人生进取的最高的效率。只是,一定要记住,你在表达你的人生计划时,一定要以你的梦想和个人的信念作为基础,因为这有助于你把自己的计划订得具体,且具有现实可行性。
有了精确的计划就行了吗?似乎还缺少什么。因为再好的计划,如果你总是瞻前顾后,就会使生命陷入停滞,最终计划也不能得到实施。
有些人做事只图眼前利益,而不会为长远打算。眼前可以得到的利益总给人一种实实在在的感觉,但短视的心理却常常使人们失去本应该能够得到的美好事物。也许人们认为自己的行为是更注重现实,而实际上是自己将未来的发展与成功的机遇白白浪费掉了。沉湎于过去和未来就会迷失现在的一切,包括自己本身。
有一个人经常出差,经常买不到对号入座的车票。可是无论长途短途,无论车上多挤,他总能找到座位。
他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耐心地一节车厢一节车厢找过去。这个办法听上去似乎并不高明,却很管用。每次,他都做好了从第一节车厢走到最后一节车厢的准备,可是每次他都用不着走到最后就会发现空位。他说,这是因为像他这样锲而不舍找座位的乘客实在不多。经常是在他落座的车厢里尚余若干座位,而在其他车厢的过道和车厢接头处,居然人满为患。
他说,大多数乘客轻易就被一两节车厢拥挤的表面现象迷惑了,不去细想在数十次停靠之中,从火车十几个车门上上下下的流动中蕴藏着不少提供座位的机遇;即使想到了,他们也没有那一份寻找的耐心。眼前一方小小立足之地很容易让大多数人满足,为了一两个座位背负着行囊挤来挤去也让他们觉得不值。他们还担心万一找不到座位,回头连个好好站着的地方也没有了。
与生活中一些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害怕失败的人永远只能滞留在没有成功的起点上一样,这些不愿主动找座位的乘客大多只能在上车时最初的落脚之处一直站到下车。
所以说“急功近利是人天性的一面”,着实不错。许多人贪图小便宜,往往为眼前的小利益而迷惑,殊不知在得到的同时却往往失去了更多。生活中,我们常常被眼前利益的绚烂外貌蒙住了双眼,宁愿一直低头享受那片刻的短暂欢愉,也不肯抬起头望望远方,去寻找更大的空间。只为眼前利益的人,受人性所限,只会陷入庸人自扰的无边烦恼;唯有立足长远的人,才能突破人性的瓶颈,活出智慧人生。
笑到最后才是大赢家
《老子》里面有一句:“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也就是对于一切事物来说,相反的两种属性总是相互融合、相互统一的。在这里,老子阐明了“图难于易”的做人道理。难与易是相辅相成的,其重点在于难易相成的“成”字。天下没有容易成就的事,但许多事情在我们即将完成的一刹那,都会显得十分容易。世上事,许多都是看似容易,做起来艰难,而人与人总难免有才智的差异,有时候又有外部条件的各种限制,所以即便是在做同样一件事,有的人很轻松便能出类拔萃,而有的人就处处落后,于是我们就很容易产生这样的观点,认为这件事很难,或者自我能力有限无法胜任,其实这些是我们的思维误区。正所谓: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其实,历史上那些成功的人,他们之所以能做到别人做不到,或者看来不可能做到的事情,许多时候不是因为才智上的过人之处,而是他们相信难易相成的道理,不会为一时的失败落后而彻底沮丧放弃,反而选择坚持不懈,所以他们成为了笑到最后的人。
其实,我们细细体会老子所说的难易相成,就会发现许多事确实是如此。如果我们被一时的困难和挫败吓倒,那它就成了真正的不可逾越的障碍,但假若我们能不放弃努力,再难的事最后也会因为这份坚持而变得简单容易起来。
不仅一时的失败不足我们挂怀,就是一时的成功也不当太过得意,笑到最后的才是真正的大赢家。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留心,就会发现也许自己身边的人正在用他的行动在践行着这条平凡却颠扑不破的真理。
有一个年幼的孩子一直想不明白自己的同桌为什么每次都能考第一,而自己每次却只能远远排在他的后面。回家后他问道:“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地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比他落后?”妈妈听了儿子的话,感觉到儿子开始有自尊心了,而这种自尊心正在被学校的排名伤害着。她望着儿子,没有回答,因为她不知该怎样回答。
又一次考试后,孩子进步了,考了第20名,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回家后,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妈妈真想说,人的智力确实有高低之分,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的人灵。然而这样的回答,难道是孩子真想知道的答案吗?她庆幸自己没说出口。应该怎样回答儿子的问题呢?有几次,她真想重复那几句被上万个父母重复了上万次的话——你太贪玩了;你在学习上还不够勤奋;和别人比起来还不够努力……以此来搪塞儿子。然而,像她儿子这样脑袋不够聪明、在班上成绩不甚突出的孩子,平时活得还不够辛苦吗?所以她没有那么做,她想为儿子的问题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儿子小学毕业了,虽然他比过去更加刻苦,但依然没赶上他的同桌,不过与过去相比,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为了对儿子的进步表示赞赏,她带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就在这次旅行中,这位母亲回答了儿子的问题。母亲和儿子坐在沙滩上,她指着海面对儿子说:“你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鸟儿,当海浪打来的时候,小灰雀总能迅速地起飞,它们拍打两三下翅膀就升入了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它们从沙滩飞向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越大海横过大洋的还是它们。”
我们许多人的成长与故事中的孩子十分相似。其实,人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较量,能否取得最后的胜利,不在于一时的快慢。如果我们能够在自己成长的道路上静下心来,遇到困难不气馁、不灰心,矢志不渝地前进,那么我们最终必将获得最后的胜利。
人生是一个追求成功的过程,人们总是给自己设置许多障碍,却忘记了难与易总是相对而言的。其实,成功总是由无到有,由小变大,由少到多,这中间需要一个想成功的人不断地努力与争取,这便是道家所主张的难易相互转化的道理。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难与易的辩证哲学还具有一层更深的寓意。历史学家司马迁对汉初三杰之一张良赞誉有加:“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子房计谋其事,无知名,无勇功,图难于易,为大于细。”难易相成,万事开头难,能够坚持从小处着手,从简单的入手,厚积薄发,再难的事也能做成。
人生要耐得寂寞
庄子所描述的大鹏在飞到九万里高空之前,就先要有静待大风的耐性。放开来讲,人生亦是如此,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必须培养自己的气度、学问、能力,像大海一样深广才行。而这个过程必定是一个寂寞而孤独的过程,唯有这寂寞和孤独才能带来智慧的增长。
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在他的十卷本巨著《昆虫记》中,曾描写过蝉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蝉的生命期仅仅只有30天,而为了这极短暂的30多天的飞翔高鸣,它们的幼虫要在泥土里等待四年的时间。在四年漫长的痛苦等待中,必须经受各种自然灾害的袭击和天敌的入侵,保存下来,才有生化为蝉的机遇。
这就是大自然的规律。
人,作为大自然的一分子,同样也要遵循它的规律。所以说,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首先也需要耐得住寂寞,只有在寂寞中才能催生一个人的成长,寂寞是成功的另一种境界。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华人导演李安,正是一位能够坚守寂寞的非凡代表。
李安去美国念电影学院时已经26岁,那时他遭到父亲的强烈反对。父亲告诉他:纽约百老汇每年有几万人去争几个角色,电影这条路走不通的。李安毕业后,七年,整整七年,他都没有工作,在家做饭带小孩。有一段时间,他的岳父岳母看他整天无所事事,就委婉地告诉女儿,也就是李安的妻子,准备资助李安一笔钱,让他开个餐馆。李安自知不能再这样拖下去,但也不愿拿丈母娘家的资助,他决定去社区大学上计算机课,从头学起,争取找到一份安稳的工作。李安背着老婆硬着头皮去社区大学报名,一天下午,他的太太发现了计算机课程表,顺手就把这个课程表撕掉了,并跟他说:“安,你一定要坚持你的理想。”
因为这一句话,因为有这样一位明理智慧的太太,李安最后没有去学计算机。如果当时他去了,多年后就不会有一个华人站在奥斯卡的舞台上领那个很有分量的奖。
人生只有耐得住寂寞,才有可能收获真正的成功。就比如说,一个人如果真正的最爱是文学,那就不要为了父母、朋友的劝导而去经商;如果真正的最爱是旅行,那就不要为了稳定而选择一份一天到晚坐在电脑前的工作。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人生却是无限精彩的。只有耐得住寂寞的人,才是更能收获成功的人。西方有位哲人在总结自己的一生时说过这样的话:“在我整整75年的生命中,我没有过过四个星期真正的安宁。这一生只是一块必须时常推上去又不断滚下来的崖石。”所以,追求宁静,或者是追求寂寞对许多人来说成了一个梦想。由此看来,寂寞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的。
可是,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害怕寂寞,时时借热闹来躲避寂寞,麻痹自己。滚滚红尘中,已经很少有人能够固守一方清静,独享一份寂寞了,更多的人脚步匆匆,奔向人声鼎沸的地方。殊不知,热闹之后的寂寞将会加倍。如能在热闹中独饮那杯寂寞的清茶,也不失为人生的另类选择与生存。
但是,寂寞并不是每个人都懂得享受的!对未来进行抗争的人,才有面对寂寞的勇气;在昔日拥有辉煌的人,才有不甘寂寞的感受。为了收获而不惜辛勤耕耘、流血流汗的人,才有资格和能力享受寂寞。
寂寞是一种难得的感觉,只有在拥有寂寞时,你才能静下心来悉心梳理自己烦乱的思绪;只有在拥有寂寞时,你才能让自己成熟。
许多人把失意、伤感、无为、消极等与寂寞联系在一起,认为将自己封闭起来就是寂寞,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倘使这样去超越生活,不仅限制生命的成长,还会与现实产生隔阂,这样的人只是在逃避生活。
寂寞是一种感受,是一种难得的感觉,是心灵的避难所,会给你足够的时间去舔舐伤口,使你重新以明朗的笑容直面人生。
懂得了寂寞,便能从容地面对阳光,将自己化做一杯清茗,在轻啜深酌中渐渐明白,不是所有的生长都能成熟,不是所有的欢歌都是幸福,不是所有的故事都会真实。有时,寂寞是穿越灿烂而抵达美丽的一种高度、一种境界。
当寂寞来临时,轻轻合上门窗,隔去外面喧嚣的世界,默默独坐在灯下,平静地等待身体与心灵的一致,让自己在悲观交集中净化思想。这样,被一度驱远的宁静会重新回归。一个人静静地用自己的理解去解读人世间风起云涌的内容,思考人生历程中的痛苦和欢悦。不再出入上流社会,也就不再对那些达官显贵摧眉折腰,人们不再追逐自己,不再关注自己,做人自然也因此而少了流言的中伤。当我们真实领悟了人生的丰富与美好,生命的宏伟和阔大,让身心平直地立在生活的急流中,不因贪图而倾斜,不因喜乐而忘形,不因危难而逃避,就读懂了寂寞,理解了寂寞。于是,寂寞不再是寂寞,寂寞成了一首诗,成了一道风景,成了一曲美妙的音乐。于是,寂寞成了享受,使我们终于获得了人生的宁静。寂寞来时,轻轻闭上双眼,去聆听远方的鸟鸣,去感受灵魂深处的快乐。
自古坚持的头号大敌就是诱惑,有这么一句话:“我什么都能抵制,除了诱惑。”因为诱惑,我们丧失了志向,偏离了方向,始终登不上成功之船。一个人想成功,一定要经过一段艰苦的过程。任何想在春花秋月中轻松获得成功的人都是枉然。而这寂寞的过程正是一个人积蓄力量、汲取营养的过程。
成功在于点滴的积淀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古老的中国经典语录中蕴含着一个朴素的道理: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质变。一个人,只要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终有到达成功的那一天。
《庄子·让王》中讲到颜成子游谈他的成功历程:“自吾闻子之言,一年而野,二年而从,三年而通,四年而物,五年而来,六年而鬼入,七年而天成,八年而不知死、不知生,九年而大妙。”在这里,颜成子游对东郭子綦说:“自从我听了你的谈话,一年之后就返归质朴,两年之后就顺从世俗,三年豁然贯通,四年与物混同,五年神情自得,六年灵会神悟,七年融于自然,八年就忘却生死,九年之后便达到了玄妙的境界。”
颜成子游从听了东郭子綦的话到最后达到“玄妙的境界”,整整用了9年的时间。这告诉我们,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一定不要急于求成,只要每天学习,每天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自然就会获得最后的成功。
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重复去做,成功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一切成功都是在点点滴滴的积淀中最终完成的。然而另一方面,积淀要达到最终的成功,需要人们沉下心,能耐于长时间的默默坚持,假若在中途甚至最后关头放弃,导致前功尽弃,功亏一篑,那就实在太可惜了。即便是植物的生长,也是要经历一段雨露滋润、天地化育的过程,才能长成、开花、结实。
荷塘里有一片落叶,它每天会增长一倍。假使30天会长满整个荷塘,请问第28天,荷塘里有多少荷叶?答案要从后往前推,即有四分之一荷塘的荷叶。这时,假使你站在荷塘的对岸,你会发现荷叶是那样的少,似乎只有那么一点点,但是,第29天就会占满一半,第30天就会长满整个荷塘。
正像荷叶长满荷塘的整个过程,荷叶每天变化的速度都是一样的,可是前面花了漫长的28天,我们能看到荷叶都只有那么一个小小的角落。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即使我们每天都在进步,然而,前面那漫长的“28天”因无法让人“享受”到结果,常常令人难以忍受。人们常常只对“第29天”的希望与“第30天”的结果感兴趣,却因不愿忍受漫长的成功过程而在“第28天”放弃。
每天进步一点点,它具有无穷的威力,只是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力,就像池塘的荷叶,也许在坚持到“第28天”时,我们也看不到它的繁盛,但是假若此时灰心放弃,那就肯定看不到第30天的荷叶铺满池塘的美丽景象了。
每天进步一点点是简单的,之所以有人不成功,不是他做不到,而是他不愿意做那些简单而重复的事情。因为越简单、越容易的事情,人们也越容易不去做它。
我们的学习贵在每天持之以恒的坚持之中,贵在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勤勤恳恳的背诵之中。一步登天做不到,但一步一个脚印能做到,一鸣惊人不好做,但永远保持一股韧劲,认认真真完成每天该做的事,就会不断提高。
要求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就是要让自己在修道修德大器晚成的漫长人生旅途中,今天要比昨天强,每天都在为心中那个大目标做着永不懈怠的努力!为此,要始终保持一份平静、从容的心态,步履稳健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不允许每一天的虚度,不放过每一天的繁忙,不原谅每一天的懒散,用“自胜者强”来勉励、监督和强迫自己,克服浮躁,战胜动摇。要求自己在修道修德的旅途中每天进步一点点,不是做给别人看,所以不能懈怠,更不能糊弄自己,而是要用严于律己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可贵精神,走一条回归自然的光明大道。
每天进步一点点,不是可望而不可即,也不是可遇不可求,它就在我们每天自身的努力之中。所以不能有一点成绩就自以为了不起,而是要以一种平和的心态,笨鸟先飞的态度,永远不满足、不停步、不回头!
成功来源于诸多要素的几何叠加。比如,每天笑容多一点点;每天行动多一点点;每天创新多一点点;每天的效率高一点点……假以时日,我们的明天与昨天相比将会有天壤之别。
执著于一点,成事在天缘
《庄子·大宗师》中说: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这里的“藏”字,只能借用一个名称来讲,就是人们常说的执著,抓得很牢。一个人对生命之中的一切,都想把握得很牢,其实生命永远都不会给我们完全把握的。
中国古籍中的“天圆地方”,是指地有方位,曾子就曾讲过地球是圆的,且一直在旋转,所谓“天道左旋,地道右旋”的观念,由来已久。这里庄子是说,一般人不懂得,以为自己坐在地球上很稳当,实际上地球一直在转动,仿佛山和海在夜里悄悄被人搬走似的。
所以要想将人生牢牢把握,就是庄子所说的“藏舟于壑,藏山于泽”,把船藏在山谷里面,把山藏在海洋里面。如此隐藏,在普通人看来,的确十分牢固。人们往往不知道,虽然我们认为藏得很好,但是有个大力士,半夜三更不知不觉地把山和海都背走了。
有时候,世人总自以为,一切尽在掌握中,一切藏得严严实实,其实却十分不牢靠。
有一条河流从遥远的高山上流下来,流过了很多个村庄与森林,最后它来到了一个沙漠。它想:“我已经越过了重重的障碍,这次应该也可以越过这个沙漠吧!”当它决定越过这个沙漠的时候,它发现它的河水渐渐消失在泥沙之中,它试了一次又一次,总是徒劳无功,于是,它灰心了:“也许这就是我的命运了,我永远也到不了传说中那个浩瀚的大海。”它颓废地自言自语。
这时候,四周响起了一阵低沉的声音:“如果微风可以跨越沙漠,那么河流也可以。”原来这是沙漠发出的声音。小河流很不服气地回答说:“那是因为微风可以飞过沙漠,可是我却不可以。”“因为你坚持你原来的样子,所以你永远无法跨越这个沙漠。你必须让微风带着你飞过这个沙漠,到达你的目的地。你只要愿意放弃你现在的样子,让自己蒸发到微风中。”沙漠用它低沉的声音这样说。
小河流从来不知道有这样的事情,“放弃我现在的样子,然后消失在微风中?不!不!”小河流无法接受这样的事情,毕竟它从未有这样的经验,叫它放弃自己现在的样子,那么不等于是自我毁灭了吗?“我怎么知道这是真的?”小河流这么问。“微风可以把水汽包含在它之中,然后飘过沙漠,等到了适当的地点,它就把这些水汽释放出来,于是就变成了雨水。然后,这些雨水又会形成河流,继续向前进。”沙漠很有耐心地回答。
“那我还是原来的河流吗?”小河流问。“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沙漠回答,“不管你是一条河流或是看不见的水蒸气,你内在的本质从来没有改变。你之所以会坚持你是一条河流,因为你从来不知道自己内在的本质。”此时小河流的心中,隐隐约约地想起了自己在变成河流之前,似乎也是由微风带着自己,飞到内陆某座高山的半山腰,然后变成雨水落下,才变成今日的河流。于是,小河流终于鼓起勇气,投入微风张开的双臂,消失在微风之中,让微风带着它,奔向它生命中某个阶段的归宿。
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生命中总有些难以预料的事情,小河流因为无法接受自己会变成云气的现实而挣扎矛盾,可是当它明白气与水不过是形态的变幻,而自己的本质并不曾发生改变时,终于快乐起来。其实,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对人对事,我们无需太过执著。无论穷汉富翁,无论高官百姓,无论名流常人,死时都无法带走任何东西。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一个人需要的不是把握全部,而是只执著于一点,只在一点上做好,其他的顺其自然。成事最终看的是天缘,只这一点坚持,其实也就足够了。
凝神于心,事半功倍
楚国有位钓鱼高手名叫詹何,他的钓鱼具与众不同:钓鱼线只是一根单股的蚕丝绳,钓鱼钩是用如芒的细针弯曲而成,而钓鱼竿则是楚地出产的一种细竹。凭着这一套钓具,再用破成两半的小米粒做钓饵,用不了多少时间,詹何从湍急的百丈深渊激流之中钓出的鱼便能装满一大桶!
回头再去看他的钓具:钓鱼线没有断,钓鱼钩也没有直,甚至连钓竿也没有弯!
楚王听说詹何竟有如此高超的钓技,十分称奇,便派人将他召进宫来,询问其垂钓的诀窍。詹何答道:“我听已经去世的父亲说过,楚国过去有个射鸟能手,名叫蒲且子,他只需用拉力很小的弱弓,将系有细绳的箭矢顺着风势射出去,一箭就能射中两只正在高空翱翔的黄鹏鸟。父亲说,这是由于他用心专一、用力均匀的结果。于是,我学着用他的这个办法来钓鱼,花了整整5年的时间,终于完全精通了这门技术。
“每当我来河边持竿钓鱼时,总是全身心地只关注钓鱼这一件事,其他什么都不想,全神贯注,排除杂念;在抛出钓鱼线、沉下钓鱼钩时,做到手上的用力不轻不重,丝毫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这样,鱼儿见到我鱼钩上的钓饵,便以为是水中的沉渣和泡沫,于是毫不犹豫地吞食下去。因此,我在钓鱼时就能做到以弱制强、以轻取重了。”
专心致志是做成事所必需的精神,就是像钓鱼这样的小事,也同样需要专注。所以说,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需要专心致志,一丝不苟,用心去发现和运用其客观的规律性。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取得显著的成效。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一心一意才能发挥人最大的潜力,如果为外界所侵扰,三心二意,终究会使自己无功而返。
画家专注于画板,音乐家专注于琴键,农夫专注于季节与大地。不管身处何种领域,当我们站在同样的起跑线,想要有一些使人侧目的成绩,专注便成了决定性的因素。奥地利小说家斯蒂芬·茨威格曾说过:“一切艺术与伟业的奥妙就在于专注,那是一种精力的高度集中,把易于弥散的意志贯注于一件事情的本领。”在《庄子·达生》中,记录了一篇很有趣的寓言故事:
孔子到楚国去的时候,一天,他走出树林,看见一个驼背老人正用竿子粘蝉,就好像在地上拾取一样容易。
孔子说:“先生的手艺真是巧啊!有什么门道吗?”
驼背老人说:“我当然有我的办法。经过五六个月的练习,在竿头累迭起两个丸子而不会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已经很少了;迭起三个丸子而不坠落,那么失手的情况十次不会超过一次了;迭起五个丸子而不坠落,也就会像在地面上拾取一样容易。我立定身子,犹如临近地面的断木,我举竿的手臂,就像枯木的树枝;虽然天地很大,万物品类很多,我却一心只注意蝉的翅膀,从不思前想后左顾右盼,绝不因纷繁的万物而改变对蝉翼的注意,为什么不能成功呢!”
孔子转过身来对他的弟子们说:“运用心志不分散,就是高度凝聚精神,恐怕说的就是这位驼背的老人吧!”
庄子讲述这篇寓言的原意是说一个人要想体悟大道,必须要像这个老人一样,凝神于心,日就功成。在这里,庄子目的用以说明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拥有驼背老人的那种专注。其实,人要做成世间的哪件事不需要这种精神呢?
在道家思想中,这一类的论述有很多。比如像《庄子·知北游》篇中有另一段很有启发性的文字。说大司马家锻制带钩的人,年纪虽然已经八十了,却一点也不会出现差误。大司马说:“你是特别灵巧呢,还是有什么门道呀?”锻制带钩的老人说:“我遵循着道。我二十岁时就喜好锻制带钩,对于其他外在的事物我什么也看不见,不是带钩就不会引起我的专注。锻制带钩这是得用心专一的事,借助这一工作便不再分散自己的用心,而且锻制出的带钩得以长期使用,更何况对于那些无可用心之事啊!能够这样,外物有什么不会予以资助呢?”
美国作家爱默生说:“全神贯注于你所期望的事物上,必有收获。”这就是专注的力量。一个人只要能够真正地、切实地做到专注,他就一定能够获得成功。
有些成功,不需要太强的实力,需要的往往是专心致志;有些失败,并非缺乏良好的时机,缺乏的往往也是专注的精神。一个人如果能做到除了追求完整意志之外把一切都忘掉,把自己完全沉浸于工作之中,那他就是一个天才,因为他比谁都更接近成功。
妄动易坏事,百忍能成金
老子曰: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这段话一直以来被认为是老子哲学中极重要的部分。它告诉人们人生中遭遇不利状况时,切不可妄动,否则乱了章法做出不理智的行为,后果可能会很糟。
《老子》五千言之所以经久流传不衰,其原因之一就在于言简而意无穷,往往一句简单的话其中所蕴含的深意,人们可以在人生各种问题和境遇中作不同的理解,正所谓大道至简,老子的这个话实在可以作为放之四海皆准的生存智慧。俗话说百忍成金,烦琐的现实生活无处不在考验着我们,有时候一个不小心流露出的不耐烦,就有可能让我们作出一个错误的决定,甚至有时还会因此悔之不及。
有人作了这样一个比喻,说身心浮动的人好比滚动的石头,滚动的石头无法长出苔藓,从而也很难成为坚固不移的磐石。现代人在为人处世时,往往缺少耐心,在一个地方住太久了就开始厌倦,读书读久了也不耐烦,工作时间不长就计划着跳槽,却常常在之后发出这样的感慨:这还不如原先的工作好呢!这又何苦?
做人还是要能耐得住,切不可一不留神,像老子说的“妄作”,虽然这个对于老子处世箴言的化用,多少有些狭义的成分,但是正所谓,天下人说天下话,圣人的言语就是要后人受用的。更何况这种启发也并非空穴来风,放眼古今,在“不耐烦”三个字上吃了苦头的人可谓着实不少。
其实,我们若细思量一番,就会发现“不耐烦”的毛病病因在于“无恒”,而恒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与成功都极为重要。
俗话说:“有恒为成功之本。”无论做任何事情,恒心都是不可缺少的。如果不耐烦而没有恒心,即使掘井九仞,如果不再继续,仍然没有水喝,所有的努力到最后都会功亏一篑。持之以恒的人会在人生的后程发力,经过长时间的积蓄,厚积薄发,往往笑到最后。
人生的定论并非单纯是由个人禀赋决定的,一个人,只有保持坚毅的决心,付出努力,才能一步步接近成功的终点。
从古至今,所有追求成功的人都必然付出长久的努力,汉朝的董仲舒,青年时代立志向学,三年不窥园,终于成为一代名儒学者;晋朝王羲之,临池磨砚,写完一缸水,终于成为旷古书法大家。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持之以恒,便没有爬不上的高峰,也没有跃不过的沟坎。
因为耐烦有恒,读书才会通晓;因为耐烦有恒,做人才能通达;因为耐烦有恒,修行才有成就。所以说,“耐烦冷静不坏事”。
张良原本是一个落魄贵族,后来作为汉高祖刘邦的重要谋士,运筹帷幄之中,辅佐高祖平定天下,因功被封为留侯,与萧何、韩信一起共为汉初“三杰”。
张良年少时因谋刺秦始皇未遂,被迫流落到下邳。一日,他到沂水桥上散步,遇一穿着短袍的老翁,近前故意把鞋摔到桥下,然后傲慢地差使张良说:“小子,下去给我捡鞋!”面对老人的侮辱,张良愕然,不禁心中有些不平,但碍于长者之故,只好违心地下去取鞋。老人又命其给穿上。饱经沧桑、心怀大志的张良,对此带有侮辱性的举动,居然强忍不满,膝跪于前,小心翼翼地帮老人穿好鞋。老人非但不谢,反而仰面长笑而去。张良呆视良久惊讶无语,不久老人又折返回来,赞叹说:“孺子可教也!”遂约其5天后凌晨在此再次相会。张良迷惑不解,但反应仍然相当迅捷,跪地应诺。
5天后,鸡鸣之时,张良便急匆匆赶到桥上。不料老人已先到,并斥责他:“为什么迟到,再过5天早点来。”第二次,张良还是比老人晚到。第三次,张良半夜就去桥上等候。他的真诚和隐忍博得了老人的赞赏,这才送给他一本书,说:“读此书则可为王者师,10年后天下大乱,你用此书兴邦立国,13年后再来见我。我是济北毂城山下的黄石公。”说罢扬长而去。张良惊喜异常,天亮看书,乃《太公兵法》。从此,张良日夜诵读,刻苦钻研兵法,俯仰天下大事,终于成为一个深明韬略、文武兼备、足智多谋的“智囊”。
张良的隐忍和恒心,让他最终获得了黄石公的馈赠,也因此成就了自己的事业。试想当初他若是耐不住黄石公的烦,那么何以得天下奇书,得以成就一番事业呢?
每一条人生路都是处处充满着不确定的障碍,等于满地荆棘,都是刺人的。普通人的看法,荆棘丛中下脚非常困难,但是一个有耐心与恒心的人,并不觉得太困难,充其量被刺破而已。最难的是什么呢?不妄作,耐人所不能耐,坚持人所不能坚持,在这烦琐尘事里守住理智,不乱章法,这是任何一个要在这个俗世里立身生存的人所必须修炼的本领。
做适合的事,耐恒久的烦
在《庄子·齐物论》中,庄子向我们描述了三个精于自己的技艺的人:“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庄子说,昭文善于弹琴,师旷精于乐律,惠施乐于靠着梧桐树高谈阔论,这三位先生的才智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了!他们享有盛誉,所以他们的事迹得以记载并流传下来。
这三位智者为什么能够这么成功呢?是因为他们找到了自身的优势,并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到了极致。一个人若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做的事,把自己的优势潜力发挥出来,哪怕自己在做的是多么不起眼的事,也会从中散发出一种感染人的气息。
一大早,樊华开着小型运货汽车来了,车后扬起一股尘土。
他卸下工具后就干起活来。樊华会刷油漆,也会修修补补,能干木匠活,也能干电工活,修理管道,整理花园。他会铺路,还会修理电视机。他是个心灵手巧的人。
樊华上了年纪,走起路来步子缓慢、沉重,头发理得短短的,裤腿留得很长,他给别人干活。每年春天樊华把自来水打开,到了冬天再关上。他把洗碗机安置好,把床架安置好,还整修了路边的牲口棚。
樊华摆弄起东西来就像雕刻家那样有权威,那种用自己的双手工作的人才有的权威。木料就是他的大理石,他的手指在上边摸来摸去,摸索什么,别人不太清楚。一位朋友认为这是他自己的问候方式,接近木头就像骑手接近马一样,安抚它,使它平静下来。而且,他的手指能“看到”眼睛看不到的东西。
有一天,樊华在路那头为邻居们盖了一个小垃圾棚。垃圾棚被隔成三间,每间放一个垃圾桶。棚子可以从上边打开,把垃圾袋放进去,也可以从前边打开,把垃圾桶挪出来。小棚子的每个盖子都很好使,门上的合叶也安得严丝合缝。
樊华把垃圾棚漆成绿色,晾干。一位邻居走过去看一看,为这竟是一个人做的而不是在什么地方买的而感到惊异。邻居用手抚摸着光滑的油漆,心想,完工了。不料第二天,樊华带着一台机器又回来了。他把油漆磨毛了,不时地用手摸一摸。他说,他要再涂一层油漆。尽管照别人看来这已经够好了,但这不是樊华干活的方式。经他的手做出来的东西,看上去不像是自己家做的。
在樊华的天地中,没有什么神秘的东西,因为那都是他在某个时候制作的、修理的,或者拆卸过的。保险盒、牲口棚、村舍,全是出自樊华的手。
而樊华的一些邻居和朋友都从事着复杂的商业性工作。他们发行债券,签订合同。樊华不懂如何买卖证券,也不懂怎样办一家公司。但是做这些事时,他们就去找樊华,或找像樊华这样的人。他们明白樊华所做的是实实在在的、很有价值的工作。
当一天结束的时候,樊华收拾工具,放进小卡车,然后把车开走了。他留下的是一股尘土,以及至少还有一个想不通的小伙伴。这个人纳闷,为什么樊华做的这样多,可得到的报酬却这样少。
然而,樊华又回来干活儿了,默默无语,独自一人,没有会议,也没有备忘录,只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该干什么活就干什么活,自己的活自己干,也许这就是自由的一个很好的定义。
一位诗人说过:不可能每个人都当船长,必须有人来当水手,问题不在于我们干什么,重要的是能够做一个最好的自己。把身边的工作做好,就是生活中的成功。樊华虽然做的是极其平凡琐碎的事情,但是他多少年如一日,认认真真地做好自己的本分,他明白自己做不来其他的事,所以并没有太多的奢望,反而守住本分,勤谨努力。
这样平凡的故事在我们生活中实在是数不胜数,其实,做人如果能始终保持这样的精神,我们又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一个人,必须首先找到适合自己的事,使自身的优势得以发挥出来。如果能尽心尽力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做最好的自己,就能在不知不觉中超越众人,跨越平庸的鸿沟,在众人中脱颖而出。许多时候,我们说成功太高,难以企及,其实真正的原因往往是我们小看了自己所做的事,那些看上去不起眼的工作。著名商业家马库斯·白金汉说:“生活的真正悲剧并不在于我们每个人都没有足够的优势,而在于我们未能使用我们的优势。”
找到适合自己的,然后能耐住恒久的烦琐。可能我们不会成为世界上最好的,但可以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找到最适合自己做的事情,然后尽心尽力去做好它。也许我们看上去是那么的平凡,但是却充实快乐,这难道不是一种成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