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七章 术前准备
第一节 白内障手术适应证及术式选择
一、白内障手术适应证
晶状体混浊形成了白内障,从而导致视力下降,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当除外其他眼部疾病、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5时,可以考虑进行白内障手术。但随着白内障手术技巧的提高、手术设备的改进、患者对生活质量的更高追求,对于最佳矫正视力达到或高于0.5的白内障患者,也可以根据患者对视觉质量的要求,酌情进行手术。这一类患者在手术前,除了必要的白内障术前检查,应该进行对比敏感度这一项视觉质量检查。
二、手术方式的选择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伴随着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生产制作和植入技术的完善,囊外白内障摘除手术(包括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和超声乳化摘除术)已经成为成熟的白内障治疗方法。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可适用于绝大部分白内障患者,并且具有手术费用低,手术设备要求相对简单的特点,在贫困地区大规模普及白内障手术仍有实际意义。
但随着超声乳化技术的发展,超声乳化手术在各级医疗机构的眼科,已经逐渐成为白内障治疗的首选方式。较之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具有损伤小、恢复快的明显优势。当然两种手术方式在操作中是可以交替进行的,例如当术中超声乳化设备发生故障,或因为晶状体核过硬、晶状体后囊破裂等情况发生时,可以及时将手术方法从超声乳化更改为囊外摘除。
白内障囊内摘除术则因为对眼部组织损伤大、并发症多、术后屈光参差等原因,目前已极少使用,但在晶状体脱位或较大范围半脱位的患者仍可采用该术式。
第二节 术前眼部检查
白内障诊断时必须注意患者的自觉症状是否与客观检查结果相一致,即晶状体的混浊程度是否与视力损害相一致。当两者差别较大时,除进行晶状体的检查,还应进行视力矫正、测量眼压、作眼前后节的详细检查,并进行视功能(色觉、VEP、ERG、EOG等)和超声波检查,以确定除白内障外,是否还有青光眼、葡萄膜炎、视网膜疾病、玻璃体积血混浊、视神经萎缩等疾病。
1.视力检查
(1)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
应分别检查双眼的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以明确手术指征。对于最佳矫正视力低于0.02的患者,应进一步检查光感、光定位及红绿色觉。
(2)对比敏感度(CSF)及眩光检查:
眩光是指当眼睛面对耀眼的光线时,视网膜的敏感性全部或部分降低,从而影响了眼睛对目标分辨能力的一种现象,由杂射光在眼内散射所引起。眩光可以分为不适眩光和失能眩光。前者不影响分辨力,但可出现视疲劳等不适,后者则使成像的对比度降低,影响分辨力。在日常生活中,人眼需要分辨边界清晰的物体,也需要分辨边界模糊的物体,后者称之为对比敏感度(CS)。对比敏感度函数是以空间频率为横轴,以CS为纵轴,将各空间频率的CS连成的一条曲线。该曲线代表了正常眼在空间对比度变化下的视觉识别能力。低频区主要反映了周边视网膜的视觉对比度情况,高频区主要反映了黄斑区视网膜高视敏度的情况,而中频区则反映了视觉对比度和中心视力的综合情况。
视力检查是检测对比度为100%时的形觉分辨能力,早期白内障主要引起中高频对比敏感度下降。对比敏感度和眩光联合检查可以更全面地评价形觉功能,存在眩光症状的患者在相应背景照明的对比敏感度检查中表现为对比敏感度下降,尤其是在晶状体局限混浊或晶状体混浊明显而视力较好的患者中表现明显。
2.裂隙灯检查
裂隙灯检查是对角膜及晶状体病变最直观有效的检查方法。通过检查可以排除角膜、结膜的急性炎症及是否存在睑缘炎,并通过观察角膜的透明性了解其对手术的影响;观察前房的深度、瞳孔的大小及对光反射情况、观察有无瞳孔粘连机化,分析可能合并的眼前段疾病;可以详细了解晶状体混浊的程度及部位,并注意是否与视力下降程度相符合、通过观察晶状体位置、有无虹膜震颤,了解晶状体悬韧带的完整性,判断有无晶状体不全脱位。
3.眼底检查
(1)直接及间接检眼镜检查:
通过眼底检查的清晰程度,可以初步判断晶状体混浊程度。间接检眼镜光照较强,检查时易于透过晶状体的相对透明区域进行眼底检查。在检查时要重点观察是否存在黄斑病变、视神经病变,是否存在视网膜出血、渗出或脱离等情况。
(2)B型超声波检查:
对于晶状体完全混浊的患者,通过B型超声波检查可以观察到视网膜脱离及玻璃体混浊、积血、星状小体等病变的存在。但受限于超声波的分辨率,目前还不能检测到所有影响视力的眼底改变,如黄斑前膜、黄斑出血、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等疾病。
4.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查(OCT)
是一种利用近红外光干涉原理获得高分辨率截面图像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这种无创的活体组织检查对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黄斑裂孔及黄斑前膜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5.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
对于有眼部外伤史的患者,无论是否存在虹膜或晶状体震颤,有检查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通过UBM检查了解晶状体有无脱位或半脱位现象、脱位的范围,以及前节有无异物残留的情况。
6.角膜内皮镜检查
术前尽可能进行双眼角膜内皮镜检查,以评价手术安全性。
7.视觉电生理检查
对于晶状体混浊程度与最佳矫正视力不相符合,眼部检查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可以进行视网膜电流图(ERG)和视觉诱发电位(VEP)检查来排除视路疾病。
8.人工晶状体屈光度测量
应用A型超声所测量得到的前房的深度、晶状体厚度和眼球轴长等生物学参数,结合角膜曲率,计算出人工晶状体的度数。
9.眼压测量
筛查有无合并青光眼的可能性。
10.泪道冲洗
除外急、慢性泪囊炎、泪小管炎等手术禁忌证。
第三节 全身检查及对全身状况的评估
即使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已成为一项治疗白内障的极为普遍的手术,手术时间从数十分钟缩短至数分钟,这也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松对于手术病人全身情况的重视。
首先应了解患者既往疾病史,特别是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呼吸道疾病、贫血等,这些全身疾病可直接或间接对眼部造成影响。同样眼部手术及手术用药可能加重某些全身疾病,需要专科处理后再行白内障手术治疗。
1.一般情况
了解患者整体健康状况,有感冒、发热、腹泻等的患者应推迟手术。此外要了解患者有无精神异常,对于极度不合作的患者,可以酌情在安定镇痛或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
2.糖尿病
严重糖尿病患者常合并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糖尿病患者有瞳孔散大困难、对手术刺激敏感、术后容易发生持续性炎症反应、角膜上皮容易剥脱等特点。根据内科建议,糖尿病患者应将空腹血糖控制在8.0mmol/L以下为宜。
3.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患者血压应尽量稳定在正常范围后进行手术。有心脏手术病史的患者要了解抗凝药物的使用情况,内科情况允许的前提下,华法林等抗凝药物需要在术前7天停止使用。
4.肺部疾病
患者应尽量选择在疾病缓解期手术,避免术中、术后剧烈咳嗽造成的术中后囊破裂、角膜损伤、出血及术后伤口开裂等情况发生。
5.术前检查项目
包括:多导联心电图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以及HBsAg、HIV等免疫检查。
第四节 术前用药
术前的眼部准备包括手术前1~3天用抗生素眼药水滴眼,每天3~6次,术前冲洗结膜囊,手术前半小时散瞳剂常选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点眼3~4次,使瞳孔散大,为维持瞳孔散大可以在500ml灌注液中加入肾上腺素0.5mg。手术台上用0.5%聚维酮碘清洁结膜囊。有全身疾病患者,要在内科医生指导下继续服药,不能突然停药。
(施玉英 董喆 卢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