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发 热
发热(fever)是指致热原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体温中枢功能紊乱或各种原因引起的产热过多、散热减少,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形。正常人体温一般为36~37℃,成年人清晨安静状态下的口腔体温在36.3~37.2℃;肛门内体温36.5~37.7℃;腋窝体温36~37℃。按体温状况,发热分为:低热:37.4~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发热本身不是疾病,而是一种症状。其实,它是体内对外来反应刺激的一种临床表现,是一种保护性反应,常为疾病的伴随症状,因此,单一的退热,而不去解决引起发热的基础疾病是治标不治本,低热患者可通过治疗原发病并给予物理降温就能得到解决,中等度以上发热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药物治疗。
一、相关药物
急诊处理发热患者常见药物见表3-2。
二、用药选择
低热患者一般不用使用药物降温,给予物理降温即可达到效果,若出现中等度以上发热患者在治疗基础疾病的基础上要考虑给予药物降温,达高热以上的患者,特别是超高热的患者,需迅速将体温控制下来,避免造成大脑等脏器功能的损害,可以使用注射用激素类药物及苯胺类药物,还需补充充足的水分,以免患者出现退热后大量出汗所致的脱水情况。
三、治疗药物
包括阿司匹林、硝基阿司匹林、精氨酸阿司匹林等。
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环加氧酶,减少PG合成,引起外周血管扩张,皮肤血流增加,出汗,使散热增加而起解热作用。
(1)消化道活动性的出血患者。
(2)对该药物过敏的患者。
(1)消化道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厌食,严重者可有消化道出血的情况。
(2)少数人可出现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
(3)大量服用可能会出现全身出血倾向。
(1)大剂量服用可能会产生中毒情况,如:乳酸性酸中毒、肝脏毒性等。
(2)患病毒性感染发热的儿童和青少年服用阿司匹林偶可致Rey综合征,表现为严重的肝损害和脑病。
(3)因抑制了COX,二脂氧酶活性相对增高,白三烯合成增加,会出现罕见的“阿司匹林哮喘”。
(4)长期连续使用可能引起肾乳头坏死。
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复方氨林巴比妥、复方氨基比林等。
本品通过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前列腺素所需环氧酶的合成酶,减少前列腺素PGE1的合成和释放,导致外周血管扩张、出汗而达到解热的作用,其解热作用强度与阿司匹林相似,但无明显的抗炎作用。对乙酰氨基酚类药物不仅能够退热,还可以通过抑制前列腺素PGE1、缓激肽和组胺等的合成和释放,提高痛阈而起到镇痛作用,属于外周性镇痛药,作用较阿司匹林弱,仅对轻、中度疼痛有效。
对乙酰氨基酚过敏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消化道出血急性期患者慎用。
(1)消化系统: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等不适,过量或长期服用可引起肝脏损害、淤胆型肝炎,严重者可致肝性脑病甚至死亡。
(2)呼吸系统:对乙酰氨基酚可导致哮喘发作,曾有报道妊娠妇女使用此药可增加婴儿哮喘的发病率。
(3)泌尿系统:过量服用可引起肾小管坏死、血尿、肾衰。
(4)血液系统:对乙酰氨基酚是诱发血小板减少的药物,可致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急性骨髓造血停滞、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vans综合征等不良反应。
(5)少数病例可发生过敏性皮炎(皮疹、皮肤瘙痒等)。
(1)交叉过敏反应:对阿司匹林过敏者对本品一般不发生过敏反应,但有报告在因阿司匹林过敏发生喘息的患者中,少数(≤5%)可于应用本品后发生轻度支气管痉挛性反应。
(2)下列情况应慎用:①乙醇中毒、肝病或病毒性肝炎时,有增加肝脏毒性作用的危险;②肾功能不全,虽可偶用,但如长期应用,有增加肾脏毒性的危险。
(3)在长期治疗期间应定期检查血象及肝功能。
(4)对实验室检查的干扰:①血糖测定,应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时可得假性低值,而用己糖激酶/6-磷酸脱氢酶法测定时则无影响;②血清尿酸测定,应用磷钨酸法测定可得假性高值。需询问明患者服用药物情况。
萘普生、布洛芬、非诺洛芬等。
该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使用较为广泛的非甾体类抗炎药,作用的机制为既抑制前列腺素E2合成,又抑制肿瘤坏因子-A等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从而发挥降低高热的作用,通过抑制下丘脑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增加散热过程,从而达到退热作用,而对产热过程并不抑制,因此对正常体温无影响。
对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消炎药有严重过敏反应者禁用。用于晚期妊娠妇女可使孕期延长,或引起难产及产程延长。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
哮喘患者用药后可加重;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用药后可致水潴留、水肿,严重心衰患者慎用;血友病或其他出血性疾病(包括凝血障碍及血小板功能异常),用药后出血时间延长,出血倾向加重;有消化道溃疡病史者,应用该品时易出现消化道出血等副作用,包括产生新的溃疡,有潜在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应慎用此药;肾功能不全者用药后肾脏不良反应增多,甚至导致肾功能衰竭。
(1)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系统,其发生率高达30%,从腹部不适到严重的出血或使消化溃疡复发。
(2)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极为常见,但较轻,如头痛或头晕。
(3)长期大剂量使用时可发生血液病或肾损伤。肝毒性作用十分轻微。
(4)过敏反应不常见,可能出现伴有皮疹的发热、腹痛、头痛、恶心和呕吐,肝脏损害甚至出现脑膜炎症状。
(1)应用此药时常见盐及体液潴留,从而引起充血性心衰,但很罕见。
(2)此药对易感者能引起哮喘发作。它能引起哮喘患者的支气管收缩。
(3)虽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较常见,但很少出现抑郁或其他精神症状,若出现相应神经精神症状可能是由于过敏反应引起。
(4)布洛芬还可诱致不同程度的各种血液病,如粒细胞缺乏症、粒细胞减少症、血小板缺乏症及致命的全细胞减少症。
(5)它使血浆中尿酸浓度升高,甚至有时达到有病理学意义。
地塞米松、甲泼尼龙、氢化可的松。
由于激素能够抑制致热原的释放,降低体温中枢的敏感性,从而取得暂时的降温退热效果。
消化性溃疡伴出血、未经控制的结核病、严重感染、糖尿病、青光眼、严重骨质疏松患者禁用。
激素类药物作为一种药效迅速明显但副作用同时也很严重的药物,是一种万不得已使用的退烧药药物,需积极治疗引起高热的原因,否则会引起感染加重,水钠潴留,诱发或加重消化道溃疡等严重并发症。
柴胡、羚羊角、银翘等。
中药退热主要是因为其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用于寒热往来、感冒发热、肝气郁结等所致的发热。现多为中成药,其中含有多种退热药物,在配伍上可以起到协同退热的作用。
肝阳上亢,肝风内动,阴虚火旺及气机上逆者忌用或慎用。
中成药物的退热功效是有限的,若在短时间内不能退热,甚至体温持续在升高者,除注意原发疾病的治疗外,可考虑使用西药退热。与较多中药一样,服用中药退热时要忌口,避免服用辛辣食物。
片剂:以对乙酰氨基酚为主要成分,含量在126~325mg不等。
泡腾冲剂:每片含主要成分对乙酰氨基酚0.5g。
口服液:10ml,0.25g。
滴剂:含10%的对乙酰氨基酚。
栓剂:每粒含对乙酰氨基酚0.15g。
宜饭后服用,成人每次1~2片,每日3次;12岁以上儿童每次1片,每日2~3次;12岁以下儿童每次1/2片,每日2~3次,或遵医嘱。
成人一次10~25ml,若持续发热或疼痛,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1次。一日不超过80ml。
用温开水溶解后服用。6~12岁儿童一次0.5片,1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一次1片,若持续发热或疼痛,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一次,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直肠给药,1~6岁儿童一次1粒,塞入肛门内,若持续发热或疼痛,可间隔4~6小时重复用药一次,24小时内不超过4粒。
因为复方制剂,其不良反应可由对乙酰氨基酚引起,也可由其他成分引起。多出现嗜睡、消化道恶心呕吐反应、头昏及皮疹等,多在停药后缓解。
(1)超量服用可造成头晕、失眠及精神症状。
(2)心脏病、高血压、甲亢、糖尿病、哮喘、青光眼、肺气肿伴呼吸困难、前列腺肥大合并排尿困难等患者不宜服用。
(3)服用本品后症状若未改善或伴高热,应及时停药。
(4)服药期间不得驾驶车、船、飞机、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
注射剂:2ml。
肌内注射,成人一次2ml(一次1支),或遵医嘱。在监护情况下极量为一日6ml(一日3支)。2岁以下:一次0.5~1ml;2~5岁:一次1~2ml;大于5岁:一次2ml。本品不宜连续使用。
(1)过敏性休克,表现为胸闷、头晕、恶心呕吐、血压下降、大汗淋漓等症状。
(2)偶见皮疹或剥脱性皮炎,荨麻疹等,极少数过敏者有粒细胞缺乏症、紫癜。
贫血、造血功能障碍患者忌用,对吡酮类或巴比妥类药物过敏者禁用,呼吸系统有严重疾病及呼吸困难、体质虚弱者慎用。
针剂:2ml/支。
肌内注射,一次2~4ml,一日1~2次。发热时使用。
不详。
使用后若体温不降,需考虑使用其他退热西药。
参考文献
1.临床药物手册.黄峻.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
2.张文武.急诊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3.朱依淳.药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4.新编药物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穆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