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传统文化中普泛的“势”意识
“势”这个汉字本身就是一个意蕴相当丰富的词,在不同场合可以分别解释为形、姿态、权力、地位、时机、法度、情状、环境、条件、威力、规律和运动趋向等等。在保持自身基本含义的情况下,它能与其他字组合成许多复合词和成语、词组,比如形势、姿势、声势、气势、趋势、态势、势利、势力、势态、势焰、势头、均势(现代物理学上还有势能、势差、电动势等等),以及势不两立、势均力敌、势如破竹、因势利导、大势所趋、趋炎附势、审时度势、虚张声势、势不可挡之类。在历史故事和通俗小说里,亡国之君与败军之将常有“大势去矣”的哀叹,“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则是势尽力微的比况。得势者往往平步青云为所欲为,“虎落平阳”和“龙游浅水”的可悲处境自然是失势所至。高屋建瓴者势不可遏,气势磅礴者每每先声夺人。仗势欺人者是权贵豪强的鹰犬,乘势而起者则顺应了潮流把握了时机。罚不责众是迁就其人多势大,“小打小闹”不被重视也只因其势单力薄成不了“气候”。《孟子·公孙丑下》中曾经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其实无论是天时、地利还是人和,古人之所以在政治和战争中注重这三者,其目的不外乎追求得“势”,形成一种顺乎潮流、胜券在握的有利格局。
势有消长,有逆转。也就是说,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改变而不断地运动变化着。当初项羽顺应天时民心,破釜沉舟挥师击秦,楚战士无不以一当十,呼声动天,确乎具有摧枯拉朽之势。然而时过境迁,项羽最后又在垓下发出“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的感慨和“时不利兮骓不逝”的悲歌。后唐庄宗天下得而复失,史家亦称:“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谭嗣同在变法失败舍生成仁之际也有“无力回天”的遗恨。这些慨叹皆为得势失势而发。如今对50年代初大陆人民思想水准的估价也许不一,但一般都承认其时革命的势头正旺,人们的精神意志和行为仿佛被无形的大潮推拥,不得不投身其中,甚至虔诚地为种种“运动”推波助澜,这无形的大潮就体现出“势”。当代人在观察和判断运动变化的多元结构的世界现象时,经常使用诸如“形势”“趋势”“势态”“势头”和“均势”“势力”“造势”这样的概念,其中表达出精微义蕴的“势”是很难被另外的字眼替代的。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势”这个系统的语汇仍然会得到人们的青睐大概是明白无疑的。
古人说:“名必有所分,称必有所由。”(王弼《老子指略》)一定的概念只能从一定的角度反映事物的某一侧面。一个重要的概念或范畴的产生,必然反映出其创造者的某种意识,体现出其思维方式上的某种特点。一定范畴的产生是人们认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反映。倘若在一个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某个范畴沿用不衰,那么就表明它与这个民族的传统意识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该民族能够运用它来阐述对思考对象的独特理解。如果这个范畴在中西合璧的当代社会仍葆其强劲的生命力,还在若干领域广泛使用而不被取代,那就说明:它所反映的事物的某一本质方面依然得到认可;创造它的民族对人类文明做出了贡献。
“势”可以说正是这样的一个范畴。
考察“势”意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广泛存在以及“势”作为概念的成长过程,当有助于了解华夏民族把握和反映世界的一个基本着眼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