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
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又称动脉硬化血栓形成性脑梗死,是脑部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脑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急性脑供血不足,引起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患者可出现偏瘫、失语等脑局灶性损害症状,属缺血性脑血管病,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以老年人多见。常合并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危险因素。
【诊断要点】
(一)临床表现
本病好发于50岁及以上的人群,男性稍多于女性。起病急,多在休息或睡眠中发病,部分病例可能有头昏、一过性肢体麻木、无力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前驱症状,但这些症状往往由于持续时间较短和程度轻微而被患者及家属忽略。其临床症状在发病后数小时或1~2天达到高峰。神经系统的症状与闭塞血管供血区域的脑组织及邻近受累脑组织的功能有关。患者一般意识清楚,当出现基底动脉或大面积梗死时可导致意识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1.颈内动脉闭塞
严重程度差异较大,主要取决于侧支循环情况,颈内动脉闭塞常发生于颈内动脉分叉后,30%~40%的病例可无症状。症状性闭塞可出现病灶侧单眼黑矇,或病灶侧Horner征(因颈上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受损所致的同侧眼裂变小、瞳孔变小、眼球内陷及面部少汗);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等(大脑中动脉或大脑中、前动脉缺血表现);优势半球受累还可有失语,非优势半球受累可出现体象障碍等。急性颈内动脉主干闭塞可产生明显的意识障碍。
2.大脑中动脉闭塞
最常见。
(1)主干闭塞 出现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和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同向性偏盲(三偏症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头、眼向病灶侧凝视。若优势半球受累还可出现失语,非优势半球受累可出现体象障碍。主干闭塞相对少见,仅占大脑中动脉闭塞的2%~5%。
(2)皮质支闭塞 上分支闭塞可出现病灶对侧面部、上下肢瘫痪和感觉缺失(上肢重于下肢),伴Broca失语(优势半球)或体象障碍(非优势半球),通常不出现意识障碍;下分支闭塞较少单独出现,可出现对侧同向性上四分之一视野缺损,伴Wernicke失语、命名性失语和行为障碍等,而无偏瘫。
(3)深穿支闭塞 最常见的是纹状体内囊梗死,出现对侧中枢性上下肢均等性偏瘫,可伴有面舌瘫;对侧偏身感觉障碍,有时可伴有对侧同向性偏盲;优势半球病变可出现皮质下失语。
3.大脑前动脉闭塞
(1)主干闭塞 前交通动脉以后闭塞时因额叶内侧缺血,可出现对侧下肢运动及感觉障碍,如旁中央小叶受累可出现尿失禁,对侧出现强握、摸索及吸吮反射等额叶释放症状。若前交通动脉以前大脑前动脉闭塞时,由于有对侧动脉的侧支循环代偿,不一定出现症状。如果双侧动脉起源于同一主干,易出现双侧大脑前动脉闭塞,出现淡漠、欣快等精神症状,双侧脑性瘫痪、二便失禁、额叶性认知功能障碍。
(2)皮质支闭塞 出现对侧下肢远端为主的中枢性瘫痪,可伴有感觉障碍;对侧肢体短暂性共济失调、强握反射及精神症状。
(3)深穿支闭塞 出现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及上肢近端轻瘫。
4.大脑后动脉闭塞
(1)主干闭塞 起始部闭塞时可累及中脑、颞顶枕叶及丘脑,出现不同程度意识改变、不自主运动、动眼神经麻痹,对侧同向性偏盲、偏瘫及偏身感觉障碍,主侧半球病变可有失读症。后交通动脉发出以远闭塞时,临床常无偏瘫出现。
(2)皮质支闭塞 因侧支循环丰富而很少出现症状,但仔细检查可发现对侧同向性偏盲或象限盲,伴黄斑回避,双侧病变可有皮质盲;顶枕动脉闭塞可见对侧偏盲,可有不定型幻觉痫性发作,主侧半球受累还可出现命名性失语;距状动脉闭塞出现对侧偏盲或象限盲。
(3)深穿支闭塞 丘脑穿通动脉闭塞导致红核丘脑综合征,出现病灶侧小脑性共济失调、肢体意向性震颤、短暂的舞蹈样不自主运动、对侧面部感觉障碍;丘脑膝状体动脉闭塞导致丘脑综合征,出现对侧感觉障碍(深感觉为主),以及自发性疼痛、感觉过度、轻偏瘫和不自主运动,可伴有舞蹈、手足徐动和震颤等锥体外系症状;中脑支闭塞则导致大脑脚综合征(Weber综合征),出现同侧动眼神经瘫痪,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和上下肢瘫;或Benedikt综合征,同侧动眼神经瘫痪,对侧不自主运动,对侧偏身深感觉和精细触觉障碍。
5.椎-基底动脉闭塞
后循环梗死特征性的临床症状包括眼球垂直运动障碍、复视、脑神经症状及交叉瘫等。
(1)主干闭塞 基底动脉或双侧椎动脉闭塞是危及生命的严重脑血管事件,常引起广泛后循环梗死,出现脑神经、锥体束损伤及小脑症状,如眩晕、共济失调、瞳孔缩小、四肢瘫痪、消化道出血、昏迷、高热等,患者常因病情危重而死亡。
(2)中脑旁中央动脉梗死 常见综合征如下。
① Weber综合征: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和对侧面舌瘫和上下肢瘫。
② Benedikt综合征: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肢体不自主运动,对侧偏身深感觉和精细触觉障碍。
③ Claude综合征:同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小脑性共济失调。
④ Parinaud综合征:垂直注视麻痹。
(3)脑桥梗死 常见综合征如下。
① Foville综合征:基底动脉的旁中央支闭塞,表现为同侧周围性面瘫,双眼向病灶对侧凝视,对侧肢体瘫痪。
② Millard-Gubler综合征:基底动脉的短旋支闭塞,同侧面神经、展神经麻痹,对侧偏瘫。
③ Raymond-Cesten综合征:对侧小脑性共济失调,对侧肢体及躯干深浅感觉障碍,同侧三叉神经感觉和运动障碍,双眼向病灶对侧凝视。
④ 闭锁综合征:系基底动脉的脑桥支闭塞致双侧脑桥基底部梗死。患者意识清楚,因四肢瘫痪、双侧面瘫及延髓性麻痹,故不能言语、不能进食、不能做各种运动,只能以眼球上下运动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4)延髓梗死 最常见的是Wallenberg综合征(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由小脑后下动脉或椎动脉供应延髓外侧的分支动脉闭塞所致。表现为眩晕,眼球震颤,吞咽困难,病灶侧软腭及声带麻痹,共济失调,面部痛温觉障碍,Horner综合征,对侧偏身痛温觉障碍。
(5)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是椎-基底动脉供血障碍的一种特殊类型,即基底动脉顶端2cm内包括双侧大脑后动脉、小脑上动脉及基底动脉顶端呈“干”字形的5条血管闭塞所产生的综合征。其常由栓塞引起,梗死灶可分布于枕叶、颞叶内侧、丘脑、中脑和小脑上部,出现眼球垂直运动障碍及瞳孔异常,动眼神经麻痹,核间性眼肌麻痹,意识水平下降,病变对侧偏盲或皮质盲以及严重的记忆障碍。
6.分水岭梗死
系两支或以上动脉分布区的交界处或同一动脉不同分支分布区的边缘带发生的脑梗死。结合影像学检查可将其分为以下常见类型。
(1)皮质前型 见于大脑前与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分水岭梗死,出现以上肢为主的中枢性偏瘫及偏身感觉障碍,优势侧病变可出现经皮质性运动性失语,其病灶位于额中回,可沿前后中央回上下呈带状前后走行,可直达顶上小叶。
(2)皮质后型 病灶位于顶、枕、颞交界处,见于大脑中与大脑后动脉,或大脑前、中、后动脉皮质支间的分水岭区梗死,其以偏盲最常见,可伴有情感淡漠、记忆力减退和Gerstmann综合征。
(3)皮质下型 见于大脑前、中、后动脉皮质支与深穿支或大脑前动脉回返支(Heubner动脉)与大脑中动脉的豆纹动脉间的分水岭区梗死,可出现纯运动性轻偏瘫和(或)感觉障碍、不自主运动等。
(二)辅助检查
1.常规项目
可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谱、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及同型半胱氨酸等实验室检查;心电图/24h心电图(Holter);心脏彩超;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TCD);头颅CT/MR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计算机成像血管造影(CTA)。
① 实验室检查可出现血糖高、血脂高、同型半胱氨酸高或其他异常。
② 头颅CT/MRI:头颅CT是最方便和常用的脑结构影像学检查,可以迅速排除脑出血。在超早期阶段(发病6h内),CT可以发现一些细微的早期缺血改变,如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皮质边缘(尤其是岛叶)以及豆状核区灰白质分界不清楚和脑沟消失等。但是CT对超早期缺血性病变和皮质或皮质下小的梗死灶不敏感,尤其颅后窝的脑干和小脑梗死更难检出。大多数病例在发病24h后CT可显示均匀片状的低密度梗死灶,但在发病2~3周内由于病灶水肿消失导致病灶与周围正常组织密度相当的“模糊效应”,CT难以分辨梗死病灶。头颅MRI:标准的MRI序列(T1、T2和FLAIR相)可清晰地显示缺血性梗死、脑干和小脑梗死、静脉窦血栓形成等,但对发病几小时内的脑梗死不敏感。弥散加权成像(DWI)可以早期(发病2h内)显示缺血组织的大小、部位,甚至可显示皮质下、脑干和小脑的小梗死灶。结合表观弥散系数(ADC),DWI对早期梗死的诊断敏感性达到88%~100%,特异性达到95%~100%。
③ 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TCD):目前脑血管超声检查是最常用的检测颅内外血管狭窄或闭塞、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无创手段,亦可用于手术中微栓子的检测。目前颈动脉超声对颅外颈动脉狭窄的敏感度可达80%以上,特异度可超过90%,而TCD对颅内动脉狭窄的敏感度也可达70%以上,特异度可超过90%。但由于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操作者的技术水平,且在准确性上仍不及MRA/CTA及DSA等有创检查方法,因而目前的推荐意见认为脑血管超声检查(颈部血管超声和TCD)可作为首选的脑血管病变筛查手段,但不宜将其结果作为血管干预治疗前的脑血管病变程度的唯一判定方法。
④ CT血管成像(CTA)或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是无创性血管成像技术,可显示颅内外血管病变。但是不如DSA提供的血管情况详尽。MRA更可能会高估狭窄程度。
⑤ 心电图/24h心电图(Holter):可发现心肌缺血和(或)心律失常。
⑥ 心脏彩超:可发现心脏附壁血栓、二尖瓣赘生物、主动脉弓粥样硬化等多种心源性栓子来源。
2.可选项目
必要时可加查血沉、免疫、感染等相关指标;经食管超声(TOE);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脑灌注检查(多模式MRI/PWI、多模式CT/CTP、SPECT和PET等)。
① 经食管超声(TOE):是卵圆孔未闭(PFO)诊断的金标准。
②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脑动脉的DSA是诊断颅内外动脉血管病变的金标准,因而其往往也是血管内干预前反映脑血管病变最可靠的依据。DSA属于有创性检查,通常不作为一线检查,只在考虑可能进行介入治疗或无创血管检查不能充分建立诊断时才进行。
③ 脑灌注检查(多模式MRI/PWI、多模式CT/CTP、SPECT和PET等):脑灌注检查的目的在于评估脑动脉血流在不同脑区域的分布情况,发病早期快速完成的灌注影像检查可区分核心梗死区和缺血半暗带区域,从而有助于选择再灌注治疗的合适病例,此外其还有评估神经保护剂疗效、手术干预前评估等作用。
(三)诊断标准
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两方面。中老年患者;多有脑血管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病史;静息状态下或睡眠中急性起病;迅速达高峰(数小时或数日内)的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语言障碍等),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或体征持续时间不限(当影像学显示有责任缺血性病灶时),或持续24h以上(当缺乏影像学责任病灶时);排除非血管性病因;头颅CT/MRI排除脑出血,或者出现典型异常信号的责任病灶。
(四)鉴别诊断
(1)脑出血 发病更急,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出现神经系统局灶定位症状和体征,多于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病,常有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血压增高明显。但大面积脑梗死和脑出血,轻型脑出血与一般脑血栓形成症状相似。可行头颅CT以鉴别。
(2)脑栓塞 起病急骤,数秒或数分钟内症状达到高峰,常有心脏病史,特别是心房纤颤、细菌性心内膜炎、心肌梗死或其他栓子来源时应考虑脑栓塞。
(3)颅内占位 某些硬膜下血肿、颅内肿瘤、脑脓肿等发病也较快,出现偏瘫等症状及体征,需与本病鉴别。可行头颅CT或MRI鉴别。
【治疗原则】
(1)超早期治疗 在发病4.5h内尽可能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在发病6~8h内有条件的医院可进行适当的急性期血管内干预。
(2)个体化治疗 依据患者自身的危险因素、病情程度等采用对应针对性治疗。
(3)整体化治疗 采取针对性治疗同时,进行支持疗法、对症治疗和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危险因素及时采取预防性干预。
【处方】
(一)一般处理
1.吸氧
处方 吸氧
说明:应维持氧饱和度>94%;气道功能严重障碍者应给予气道支持(气管插管或切开)及辅助呼吸;无低氧血症的患者不需常规吸氧。
2.心电监护
处方 心电监护×24h或以上
说明:以便早期发现阵发性心房纤颤或严重心律失常等心脏病变。
3.急性期降压
处方 乌拉地尔 10~50mg iv×1次(缓慢)
说明:①准备溶栓者,血压应控制在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00mmHg;②缺血性脑卒中后24h内血压升高的患者应谨慎处理。应先处理紧张焦虑、疼痛、恶心呕吐及颅内压增高等情况。血压持续升高,收缩压≥200mmHg或舒张压≥110mmHg,或伴有严重心功能不全、主动脉夹层、高血压脑病的患者,可予降压治疗,并严密观察血压变化。
4.降压
处方 氨氯地平 5mg po qd
或 缬沙坦 80mg po qd
或 培哚普利 4~8mg po qd
或 氨氯地平与后两者分别联合应用,也可使用单片复方制剂,长期应用。
说明:脑卒中后若病情稳定,血压持续≥140/90mmHg,无禁忌证,可于起病数天后恢复使用发病前服用的抗高血压药物或开始启动降压治疗。降压目标一般应该达到≤140/90mmHg。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严格控制血压在130/80mmHg以下。
5.降糖
处方 甘精胰岛素或地特胰岛素8U H qd(根据血糖情况调整剂量,或加用短效胰岛素,采用一次长效胰岛素加三次餐前短效胰岛素调节血糖)。
说明:约40%的患者存在脑卒中后高血糖,对预后不利。目前公认应对脑卒中后高血糖进行控制,血糖超过10mmol/L时可给予胰岛素治疗。应加强血糖监测,血糖值可控制在7.7~10mmol/L。脑卒中后低血糖发生率较低,尽管缺乏对其处理的临床试验,但因低血糖直接导致脑缺血损伤和水肿加重而对预后不利,故应尽快纠正。血糖低于3.3mmol/L时,可给予10%~20%葡萄糖口服或注射治疗。目标是达到正常血糖。
(二)特异性治疗
1.静脉溶栓
处方1 rt-PA 0.9mg/kg(最大剂量为90mg)×1次(其中10%在最初1min内静脉推注,其余持续滴注1h)
说明:①对缺血性脑卒中发病3h内和3~4.5h的患者,应根据适应证严格筛选患者,尽快静脉给予rt-PA溶栓治疗。用药期间及用药24h内应严密监护患者。②发病6h内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如不能使用rt-PA可考虑静脉给予尿激酶,应根据适应证严格选择患者。用药期间应严密监护患者。③发病6h内由大脑中动脉闭塞导致的严重脑卒中且不适合静脉溶栓的患者,经过严格选择后可在有条件的医院进行动脉溶栓。④由后循环大动脉闭塞导致的严重脑卒中且不适合静脉溶栓的患者,经过严格选择后可在有条件的单位进行动脉溶栓,虽然目前有在发病24h内使用的经验,但也应尽早进行,避免延误。⑤机械取栓在严格选择患者的情况下单用或与药物溶栓合用可能对血管再通有效,临床效果还需更多随机对照试验验证。对静脉溶栓禁忌的部分患者使用机械取栓可能是合理的。⑥对于静脉溶栓无效的大动脉闭塞患者,进行补救性动脉溶栓或机械取栓(发病8h内)可能是合理的。⑦溶栓患者的抗血小板或特殊情况下溶栓后还需抗血小板聚集或抗凝药物治疗者,应推迟到溶栓24h后开始。⑧临床医生应该在实施溶栓治疗前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向其告知溶栓治疗可能的临床获益和承担的相应风险。
(1)溶栓适应证
① 年龄18~80岁。
② 发病4.5h以内(rt-PA)或6h内(尿激酶)。
③ 脑功能损害的体征持续存在超过30min,且治疗前无明显改善。
④ 头颅CT已排除颅内出血,且无早期大面积脑梗死影像学改变。
⑤ 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2)溶栓禁忌证
① 既往有颅内出血,包括可疑蛛网膜下腔出血;近3个月有头颅外伤史;近3周内有胃肠或泌尿系统出血;近2周内进行过大的外科手术;近1周内有在不易压迫止血部位的动脉穿刺。
② 近3个月内有脑梗死或心肌梗死史,但不包括陈旧性小腔隙梗死而未遗留神经功能体征。
③ 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或严重糖尿病患者。
④ 体检发现有活动性出血或外伤(如骨折)的证据。
⑤ 已口服抗凝药,且INR>1.5;48h内接受过肝素治疗(APTT超出正常范围)。
⑥ 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血糖<27mmol/L。
⑦ 血压: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00mmHg。
⑧ 妊娠。
⑨ 患者或家属不合作。
⑩ 其他不适合溶栓治疗的条件。
2.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
处方1 阿司匹林 300mg po st(其后100mg po qn)
处方2 氯吡格雷 75mg po qd
或 西洛他唑 100mg po bid(长期应用)
说明:①对于不符合溶栓适应证且无禁忌证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在发病后尽早给予口服阿司匹林150~300mg/d。急性期后可改为预防剂量50~150mg/d;②溶栓治疗者,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应在溶栓24h后开始使用;③对不能耐受阿司匹林者,可考虑选用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治疗。
3.抗凝治疗
处方1 低分子肝素 1支 H bid×14d
处方2 华法林 3mg po qd[根据INR调整剂量(INR 2~3),长期应用]
说明:①对大多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推荐无选择地早期进行抗凝治疗。②关于少数特殊患者(如主动脉弓粥样硬化斑块、基底动脉梭形动脉瘤、卵圆孔未闭伴深静脉血栓形成或房间隔瘤等)的抗凝治疗,可在谨慎评估风险-效益比后慎重选择。对于长期卧床,特别是合并高凝状态有形成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的趋势者,可以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治疗。③特殊情况下溶栓后还需抗凝治疗的患者,应在24h后使用抗凝药。
4.调脂,神经保护剂
处方 阿托伐他汀 20~80mg po qn
或 瑞舒伐他汀 10~20mg po qn(长期应用)
说明:有研究证实与未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相比,脑卒中急性期立即启动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降低脑卒中患者早期神经功能缺损(END)发生率;减少患者梗死灶体积。另外 对脑梗死患者的血脂调节药物治疗的几个推荐意见如下。
① 胆固醇水平升高的缺血性脑卒中和TIA患者,应该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及药物治疗。建议使用他汀类药物,目标是使LDL-C水平降至2.59 mmol/L以下或使LDL-C下降幅度达到30%~40%。
② 伴有多种危险因素(冠心病、糖尿病、未戒断的吸烟、代谢综合征、脑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但无确切的易损斑块或动脉源性栓塞证据或外周动脉疾病之一者)的缺血性脑卒中和TIA患者,如果LDL-C>2.07mmol/L,应将LDL-C降至2.07mmol/L以下或使LDL-C下降幅度>40%。
③ 对于有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性易损斑块或动脉源性栓塞证据的缺血性脑卒中和TIA患者,推荐尽早启动强化他汀类药物治疗,建议目标LDL-C<2.07mmol/L或使LDL-C下降幅度>40%。
④ 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总体上是安全的。他汀类药物治疗前及治疗中,应定期监测肌痛等临床症状及肝酶(谷氨酸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酶(肌酸激酶)变化,如出现监测指标持续异常并排除其他影响因素,应减量或停药观察(肝酶>3倍正常上限,肌酶>5倍正常上限时停药观察);老年患者如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或多种药物联合使用时,应注意合理配伍并监测不良反应。
⑤ 对于有脑出血病史或脑出血高风险人群应权衡风险和获益,建议谨慎使用他汀类药物。
(三)并发症处理
1.脱水、降颅压
处方 20%甘露醇 125~250mL ivgtt q12h~q6h
和(或) 甘油果糖 250mL ivgtt q12h
说明:对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患者,可以:①卧床,床头可抬高至20°~45°。避免和处理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如头颈部过度扭曲、激动、用力、发热、癫痫、呼吸道不通畅、咳嗽、便秘等;②可使用甘露醇静脉滴注;③必要时也可用甘油果糖或呋塞米等;④对于发病48h内,60岁以下的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伴严重颅内压增高患者,可请神经外科会诊考虑是否行减压术;⑤60岁以上患者手术减压可降低死亡和严重残疾,但独立生活能力并未显著改善,因此应更加慎重,可根据患者年龄及患者/家属对这种可能结局的价值观来选择是否手术;⑥对压迫脑干的大面积小脑梗死患者可请神经外科会诊协助处理。
2.鼻饲
处方 鼻饲饮食
说明:①建议于患者进食前采用饮水试验进行吞咽功能评估;②吞咽困难短期内不能恢复者可早期安置鼻胃管进食;③吞咽困难长期不能恢复可行胃造口进食。
3.抗生素治疗
说明:①早期评估和处理吞咽困难和误吸问题,对意识障碍患者应特别注意预防肺炎;②疑有肺炎的发热患者应给予抗生素治疗,但不推荐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四)康复治疗和心理调节治疗
应尽早启动脑梗死患者个体化的长期康复训练计划,因地制宜采用合理的康复措施。脑卒中后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应尽早开始坐、站、走等活动。卧床者病情允许时应注意姿位摆放。应重视语言、运动和心理等多方面的康复训练,目的是尽量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有研究结果提示脑梗死发病后6个月内是神经功能恢复的“黄金时期”,对语言功能的有效康复甚至可长达数年。同时,对脑梗死患者心理和社会上的辅助治疗也有助于降低残疾率、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其早日重返社会。
【预后】
本病的病死率约为10%,致残率可达50%以上。存活者的复发率高达40%,脑梗死复发可严重削弱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而且明显增加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