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20世纪60年代:艰难起步,众志成城
中国胶黏剂基础薄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向“苏联老大哥”学习就成了必然。20世纪50年代,苏联向中国提供了一些胶黏剂配方,中国开始研制相关胶黏剂产品。20世纪60年代初,中苏关系破裂,中国胶黏剂的研究步履艰难。20世纪60年代,中国胶黏剂的研究主要是从军工需求出发的。
1960年,中国研制歼击机需要结构胶,中科院、国家科委、航空部决定把航空结构胶的研制任务交给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20世纪60年代初,王致禄、黄应昌等人首先设计合成了酚醛-丁腈接枝共聚物,研制成功耐高温有孔蜂窝结构胶J-01,用于某歼击型战斗机粘接有孔蜂窝结构操纵舵面,为我国歼击机开创了以粘接结构代替铆接结构的先例,填补了我国航空结构胶黏剂的空白。1962年,中国科学院东北石油化学研究所(黑龙江省科学院石油化学研究院前身)在哈尔滨成立,王致禄、黄应昌等人转入黑龙江石油化学研究所继续从事胶黏剂方面的研究。在王致禄先生的主导下,陆续研制出J-02、J-03、J-04、J-05等结构胶黏剂。1967年,黄应昌、陆企亭等人研制出J-06中温应变胶,用于航空等设计中的应力测试。石化所研制的产品陆续于1965~1969年通过鉴定,转入哈尔滨油漆厂生产。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是由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部分迁京而成的。1962年,葛增蓓等人首先在实验室合成了α-氰基丙烯酸乙酯,并于1964年以产品名称为KH-502投放市场,502胶从此诞生。1965年,葛增蓓又合成了α-氰基丙烯酸甲酯,命名为KH-501。KH-501、KH-502产品于1965年转入辽宁盖县化工厂生产。1964年,余云照在化学所读研究生期间,参加了“有机硅耐高温胶黏剂研制”课题,毕业后留所工作。1966年,刚开始在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的杨玉昆参加了当时国防军工迫切需要的“高温点焊胶”研制工作“大会战”,王葆仁(我国高分子化学的开拓者,当时是化学所副所长)组织攻关,由卢凤才、葛增蓓、杨玉昆、余云照等组成攻关小组,研制成功了有机硅高温点焊胶黏剂,在我国的飞机制造工业中得到了应用。1966年5月,KH-505有机硅高温胶黏剂、KH-509酚醛环氧胶通过技术鉴定。之后,廖增坤、余云照、金士久、李宗禹、王百更等人还研制出多款环氧树脂胶黏剂,如KH-511、KH-514环氧结构胶、KH-520、KH-223、KH-225环氧胶黏剂等。20世纪60年代,印刷毛主席著作是很重要的大事,当时采用的是德国进口的海德堡印刷机。海德堡印刷机需要将印刷版粘贴在印刷辊筒上印刷,其中的粘贴问题需要从德国进口大量双面压敏型胶纸来解决。为研制出我国自己的胶纸而替代进口,国家新闻出版局下达任务给北京中国印刷技术研究所和中囯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经过1年多的集体攻关,以朱善浓、李培基、吕凤亭共同研制成功的双面印刷版粘贴用压敏型胶纸成功应用于海德堡印刷机。1968年,中国与苏联在珍宝岛发生军事冲突,包敷当时用来打坦克的手执火箭炮的炮弹中的柱形火药需要用亚麻布基材的双面压敏胶黏带包覆(苏联工艺),而这项急迫的双面压敏胶黏带研制任务下达到北京粘合剂厂,吕凤亭接受了此项军工任务并且调到北京粘合剂厂工作。接到任务后,吕凤亭夜以继日的工作,不到半年时间就完成了任务,满足了军队所需。
航空部621所(航空材料研究院前身)1956年5月成立,研究所的前身是第二机械工业部第六研究所。1961年,621所研制成功SY-5丙烯酸酯胶;1963年,郑瑞琪、赖士洪等人研制成功SY-7胶,是国内用于飞机成批生产的有孔蜂窝结构胶。1969年研制成功SY-10胶棒和SY-32胶(膜)。同时,密封胶组曹寿德、马启元、张德恒、胡少枝、聂清武等人,研制出XM-1/XM-15/XM-16系列聚硫密封胶。621所研制的胶黏剂大都转入沈阳油漆厂生产。
上海市合成树脂研究所成立于1961年5月,最初以军工配套试制服务为方向,研究所在成立之初,王澍等人就开始了聚氨酯胶黏剂的研究,研制的产品在上海新光化工厂投入生产,最早的牌号是铁锚101聚氨酯胶黏剂。1965年,上海市合成树脂研究所正式设立了胶黏剂研究大组,全面启动胶黏剂的研发和小试,从事胶黏剂研究的有30余人,科研成果不断涌现。1969年以前,上海市合成树脂研究所已经研制出丙烯酸酯胶黏剂(BS-1、BS-2、BS-3)、酚醛-缩醛结构胶黏剂(FSC-1、FSC-2、FSC-3)、尼龙型胶黏剂(GXA-2)、聚氨酯胶黏剂(AZ-1、AZ-2)、环氧胶黏剂(E-1~E-7)、导电胶黏剂(DAD-1~DAD-6)、聚酰亚胺耐高温胶黏剂、ER-压敏胶、高分子液态密封胶、塑料胶黏剂等胶种,可谓是硕果累累。
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成立于1960年4月,它的前身是中国橡胶厂,是我国较早从事胶黏剂研究的单位之一。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最早的胶黏剂研究是从1963年4月开始的,周木英等人经过近两年的研制,于1965年3月研制成功所里第一款胶黏剂产品JX-1橡胶树脂复合胶黏剂。此后,1965~1969年期间,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相继研制出JX-1~JX-10橡胶树脂复合胶黏剂,JG-1、JG-2有机硅胶黏剂,GT-1、GT-2有机硅灌封胶,GPS-1、GPS-2、GPS-3有机硅胶黏剂,D01耐低温胶黏剂、JN-2(1101)氯磺化聚乙烯腻子等产品。上海橡胶制品研究所研制的部分产品转入上海新光化工厂、上海制笔零件三厂等单位生产。
20世纪60年代初,天津市合成材料工业研究所朱佐栋、刘静娴等人研发成功低分子聚酚胺,并转入天津延安化工厂生产,用作环氧树脂固化剂;随后,柴润良、柏孝达等人研发成功不饱和聚酯胶黏剂,用于玻璃钢制造。
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山东化工厂为解决炮弹架橡胶与金属的粘接,刘慎和等人研制出FN-303胶黏剂,FN-303是由通用型氯丁橡胶混合物与对叔丁基酚醛树脂进行溶解加工而制成的一种产品,初期是专为军工方面的使用而试制,而后逐步扩展到刚性较强的材料(如钢、铝、水泥制品等)之间以及帆布、橡皮、皮革等之间的粘接。
兵器部五三所最早属于山东化工厂研究所,1960年独立成立五三所。1961年,吴崇光、孙维斤、王毅等人为解决部队野外修理问题,开始研究室温固化环氧胶。1964年,研制成功6401和6402环氧胶;1965年,研制成功6501室温固化环氧胶;1966年,研制成功6601橡胶改性环氧胶和66-04改性环氧胶。1968年,为解决20年大庆阅兵坦克履带、负重轮挂胶问题,吴崇光等人研制成功69-01坦克履带挂胶胶黏剂,1969年投入生产。
1962年12月,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贺孝先研制成功磷酸-氧化铜无机胶,成功用于陶瓷刀片和硬质合金刀头的粘接,解决了难加工钢材的问题。1965年8月,在哈尔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无机粘接经验交流会”,20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无机胶应用在全国全面铺开。
20世纪60年代,沈阳化工研究院黄文润、韩淑玉等就开始室温硫化硅橡胶的基础胶料(现在的商品名称为107胶)的研发。最初开发的室温硫化硅橡胶是双组分的,是将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与交联剂如正硅酸乙酯在有机锡催化作用下交联成硅橡胶。鉴于双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使用不便,黄文润、孟繁国等人在20世纪60年代末又开发出了单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
1964年,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研究所吕时铎研制成功NQ64脲醛树脂胶,进一步提高了胶接质量及降低游离甲醛含量,而后在全国进行推广,并与上海扬子木材厂及上海轻工研究所协作研究成功装饰贴面板浸渍用三聚氰胺树脂及胶压工艺,使纸质装饰贴面板质量大为提高。
我国乙酸乙烯和聚乙烯醇的生产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最早由天津有机化工实验厂试产,1965年在吉林四平联合化工厂建成千吨级生产装置。1965年8月,北京有机化工厂引进日本的技术和装置建成万吨级生产装置。中央对这项工程十分重视,周恩来总理亲自指挥,中日友协会长廖承志、国家计委主任柴树藩、化工部副部长张珍、北京市副市长万里直接领导,抽调了全国最强的化工工程技术人员及施工队伍参加建设。
以上事实可以看出,20世纪60年代,我国胶黏剂研发可谓是艰难起步,但取得了惊人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