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设备管理的工作任务、目的与意义
1.4.1 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
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正确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要根据国家及各部委、总公司颁布的法规、制度,通过技术、经济和管理措施,对生产设备进行管理。做到全面规划、合理配置、择优选型、正确使用、精心维护、科学检修、适时改造和更新,使设备经常处于良好技术状态,以实现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综合能效高和适应生产发展需要的目的。设备管理的具体任务如下所列。
①做好企业设备的综合规划。对企业在用和需用设备进行调查研究、综合平衡,制定科学合理的设备购置、分配、调整、修理、改造、更新等综合性计划。
②根据技术进步、经济合理原则,为企业提供(制造、购置、租赁等)最优的技术装备。
③制定和推行先进的设备管理和维修制度,以较低的费用保证设备处于最佳技术状态,提高设备完好率和设备利用率。
④认真学习、研究,掌握设备物质运动的技术规律,如磨损规律、故障规律等。运用先进的监控、检测、维修手段和方法,灵活有效地采取各种维修方式和措施,搞好设备维修。保证设备的精度、性能达到标准,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⑤根据产品质量稳定提高,改造老产品,发展新产品和安全生产、节能降耗、改善环境等要求,有步骤地进行设备的改造和更新。在设备大检修时,也应该把设备检修和设备改造结合起来,积极应用推广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努力提高设备现代化水平。
⑥按照经济规律和设备管理规律的客观要求,组织设备管理工作。采取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相结合的办法,降低能源消耗费用和维修费用的支出,尽量降低设备的周期费用。
⑦加强技术培训和思想政治教育,造就一支素质高的技术队伍。随着化工企业向大型化、自动化和机电一体化等多方面迅速发展,以及对设备管理要求不断提高,对设备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否管好、用好、修好设备,不仅要看是否有一套好制度,而且决定于设备管理和设备维修人员的素质。
⑧搞好设备管理和维修方面的科学研究、经验总结和技术交流。组织技术力量对设备管理和维修中的课题进行科研攻关。积极推广国内外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行之有效的经验。
⑨搞好备品配件的制造,为供应部门提供备品配件的外购、储备信息和计划。推进设备维修与配件供应的商品化和社会化。
⑩组织群众参加管理。搞好设备管理,要发动全体员工参与,形成从领导到群众,从设备管理部门到各有关组织机构齐抓共管的局面。
1.4.2 设备管理的主要目的
设备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的装备,采用有效措施,保证设备高效率、长周期、安全、经济地运行,来保证企业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在企业中,设备管理搞好了,才能使企业的生产秩序正常,做到优质、高产、低消耗、低成本,预防各类事故,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安全生产。
加强设备管理,有利于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如年产30万吨合成氨厂,一台压缩机出故障,会导致全系统中断生产,其生产损失很大。
加强设备管理,还可以对老、旧设备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合理地做好设备更新工作,加速实现工业现代化。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规模日趋大型化、现代化,机器设备的构造、技术更加复杂,设备管理工作也就越重要。
1.4.3 设备管理的意义
设备管理是保证企业进行生产和再生产的物质基础,也是现代化生产的基础。它标志着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科学技术水平。它对保证企业增加生产、确保产品质量、发展品种、产品更新换代和降低成本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设备在企业中的地位
①设备是工人为国家创造物质财富的重要劳动手段,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物质技术基础。
②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的主体,在固定资产价值总额中一般占到60%~70%,是企业物化了的资金,是企业有形资产。
③设备在生产力中具有决定性因素,是生产力三要素之一。
④设备是企业安全生产五要素之一,即“人、机、物、法、环”。
所谓“人”就是在企业现场的所有人员。“机”指企业中所用的设施、设备、工具以及其他的辅助生产工具。生产中,设备是否正常运作,工具的好坏都影响生产进度、产品质量的又一要素。“物”指原材料、半成品;零配件、产成品等物资。“法”是指法则,是企业员工所需遵循的各种规则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各种规章制度是保证企业人员严格按照规程作业,保证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的有力保证。“环”则是指环境和环境,环境也会影响产品质量。
(2)设备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和工序要严格地衔接与配合,生产的连续性主要靠设备的正常运转来保证,一旦故障停机,环节就会中断,全线就会停顿,所以,只有加强管理,正确操作,精心维护,使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才能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所以说设备管理是企业生产管理的基础,也是核心管理之一。
设备管理是产品和服务质量的保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必须靠精良的设备和有效地的管理,否则就会出现质量问题。本着“下一个工序就是我们的客户”的理念,设备可靠性差,造成中后工序都在待料,拖延生产计划的达成,那就是没有满足客户的服务质量。
设备管理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如果管理不善,就会导致设备事故和人员伤害,所以设备管理人员必须重视,为安全生产和环保创造良好的环境。
设备管理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产品原材料的消耗、能源消耗、维修费等都摊销在产品的成本上,都与设备直接相关。设备管理影响到产品成本的投入,影响到企业的产出,所以要向设备要质量、要效益。
设备管理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条件。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需要不断采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装备水平,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任何一种工业管理制度和技术管理制度,都是为了满足和适应当时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的需要而出现的。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急剧扩大,管理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使设备管理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作用越来越显著。在现代管理阶段,由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企业的许多生产过程由机器设备逐步取代人的作用,因此生产开始受到设备影响,设备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了。
(3)设备管理在生产和技术进步中的作用
工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不仅受工人技术水平和设备管理水平的影响,而且还取决于设备的完善程度。设备的技术状态对企业生产有直接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展,化工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而且生产装置都是连续性的,设备状态完好程度,对整个连续生产线的影响更加明显。例如某炼油厂,常减压蒸馏装置与催化裂化装置及延迟焦化装置构成一个完整生产体系进行连续生产,如果其中任何一台设备发生故障,都可能造成生产装置甚至全厂停产。年产90万吨的提升管催化裂化炼油装置,每停产一天,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一百多万元。况且化工生产设备常年在高温、高压、高转速条件下工作并多处于易燃、易爆、有毒和有腐蚀性介质的环境中,如果设备发生事故,不仅使国家财产和经济效益受到损失,甚至会造成人身事故及环境污染。可见,搞好设备管理,对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济运行是多么重要。
设备管理工作对技术进步和工业现代化起促进作用。这是因为一方面科学技术进步的过程也就是劳动手段不断完善的过程,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往往迅速地应用在设备上,从某种意义上讲设备是科学技术的结晶。另一方面新型劳动手段的出现,又进一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新产品的发展都靠设备来保证。可见,提高设备管理的科学性,加强在用设备的技术改造和更新,力求设备每次修理和更新都使设备在技术上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对促进技术进步,实现工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