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章 物质结构简介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致力于研究、探索和认识人类生活的这个物质世界。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Demokritos)在公元前5世纪提出万物皆由“原子”产生,原子“atom”一词源于希腊语,原意是“不可再分的部分”。19世纪初,道尔顿在其建立的近代原子论中也认为,原子是有质量的,不可再分的,同一种元素的原子相同,不同元素的原子则不同。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发现电子、质子、放射性等基础上,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E.Rutherford)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新的原子模型,称为行星系式原子模型或有核原子模型,推翻了人们认为原子是构成物质不可再分割的最小微粒的旧观念,使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更深的层次。随后,英国人莫斯莱(G.J.Moseley)在1913年证实了原子核的正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也等于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虽然早在1886年德国物理学家戈德斯坦(E.Goldstein)在高压放电实验中发现了带正电粒子的射线,直到1920年才将带正电荷的氢原子称为质子。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J.Chadwick)进一步发现穿透性很强但不带电荷的粒子流,即中子。后来的实验证明,中子也是组成原子核的粒子之一。由此,才真正形成了经典的原子模型。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在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原子核并不发生变化,只是核外电子在发生变化。因此,研究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是深入研究化学反应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