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鸡规模化健康养殖与疾病诊治指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当前我国肉鸡养殖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一节 我国肉鸡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存在问题及前景

我国是肉鸡生产大国,优质肉鸡养殖是我国传统的养殖产业。而白羽肉鸡养殖从20世纪80年代起步,经过近30年的努力,已经在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自动化养殖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农业产业化中发展最迅速的行业。据《中国畜牧业年鉴·2013》统计数据指出,2012年我国家禽出栏数为120.8亿只,年末存栏数为58.0亿只,禽肉产量为1822.6万吨。养鸡业已经成为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支柱产业之一。长期以来,我国肉鸡养殖业在品种改良、养殖、疾病防控与禽产品加工技术方面不断取得进展,有力地促进了肉鸡养殖业的发展。

一、形成我国肉鸡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1.营养、环保是肉鸡养殖业发展的动力

鸡肉是中国传统美食,鸡肉的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有增强体力、强壮身体的作用,自古以来就深受老百姓的喜爱。中国传统医学认为,鸡肉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健脾胃、益五脏、补虚损的功效,能提高人的免疫力,消除人的亚健康。现代医学认为,鸡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热能和低胆固醇的“一高三低”营养优势,同时具有抗氧化和一定的解毒作用,在改善心脑功能、促进儿童智力发育方面,更是有较好的作用。

从环保节能的角度看,鸡肉同样具有优势。据联合国2006年报告,畜牧业是造成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的主因。相比红肉,鸡肉生产更加低碳,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此外,肉鸡的饲料转化率高、资源消耗少,每生产1千克鸡肉仅消耗饲料1.75~2.56千克,是所有规模化家禽养殖中最低的。

2.丰富的品种资源奠定了肉鸡养殖业发展的基础

我国鸡品种资源丰富,有27个鸡品种列入《中国家禽品种志》。另外,还有尚未查清的鸡遗传资源,在人们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培育出许多生产性能优良的鸡品种和配套系,如北京油鸡、惠阳胡须鸡、清远麻鸡、杏花鸡、霞烟鸡、溧阳鸡、河田鸡、新浦东鸡、固始鸡、鹿苑鸡、寿光鸡、萧山鸡、丝羽乌骨鸡、狼山鸡、茶花鸡、大骨鸡、华北柴鸡、汶上芦花鸡、石岐杂鸡等。近年来经过养禽专家和饲养者的进一步选育,生产性能不断提高,如新兴黄鸡2号、岭南黄鸡等。此外,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各地相继投资建设了一定规模的种鸡场,至2012年年末我国已有种肉鸡场1756家(其中祖代以上肉鸡场123家,父母代场1633家),担负着我国良种肉鸡的繁育和供种工作,为我国肉鸡良种繁育体系的建设和肉鸡生产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我国丰富的鸡品种资源,适应了不同地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需求,是肉鸡养殖业发展的基础。

3.国外优良品种的引进促进了白羽肉鸡养殖业的发展

我国原来没有白羽肉鸡,正大集团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做白羽肉鸡,把这个产业引进中国。后来规模不断扩大,至2009年,全国共有11家企业先后从国外引进祖代白羽肉种鸡57.56万套。此外,北京家禽育种有限公司自育自繁的祖代鸡约有10.8万套,全国引进和自育自繁的祖代白羽肉种鸡共68.36万套。至2012年年末祖代以上肉鸡场存栏量318.3345万套,父母代场存栏量9153.3769万套。目前我国白羽肉鸡鸡苗供应较多的企业有山东六和、福建圣农集团、蓬莱民和、烟台益生等。

4.肉鸡产品的经济价值决定了肉鸡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鸡产品适应了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后对饮食结构调整的需求,其产品不仅满足了人们对营养的需要,同时鸡的副产品还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是保暖、装饰、美容等生活用品的原料。鸡肉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除传统的白斩鸡、烧鸡、辣子鸡外,还有川渝地区的椒麻鸡、怪味鸡、棒棒鸡,广东的太爷鸡、越秀鸡、花雕鸡、板栗焖仔鸡、客家盐焗鸡、湛江鸡,广西的梧州纸包鸡、啤酒鸡、泉水鸡、柳州手撕鸡,山东的沂蒙光棍鸡、德州扒鸡、竹竿鸡,云南的汽锅鸡、柴把鸡,贵州的干锅阳郎鸡,新疆的大盘鸡、麻椒鸡,江苏和浙江的叫花鸡,海南的文昌鸡,河北的御土荷叶鸡,上海的三黄鸡,甘肃的百岁鸡,湖南的东安子鸡,宁夏的香酥鸡,安徽的茶叶熏鸡、肥西老母鸡、符离集烧鸡,福建的扛糟鸡,湖北的安陆翰林鸡,江西的泰和乌骨鸡,浙江绍兴的醉鸡,山东潍坊的芥末鸡,辽宁的沟帮烧鸡,河南的白土岗辣子鸡、糖炒柴鸡,吉林的人参汽锅鸡等;休闲型制品有鸡肫、鸡心、鸡翅、鸡爪;超市型制品有鸡肉肠;其他制品有鸡骨泥等。此外,快餐业(尤其是麦当劳和肯德基等)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其需要的大量原料也进一步促进了肉鸡养殖业的发展。

5.肉鸡养殖业配套技术的进一步完善为肉鸡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保障

(1)专业技术人才的支撑 我国有30多所农业大学、100多所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农校,每年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畜牧兽医专业人才,为肉鸡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2)饲养方式的转变 随着集约化现代肉鸡生产的发展,由粗放的季节性放牧饲养已转变为温室育雏、肉鸡地面/网上智能化、自动化平养(笼养),全年均衡出栏等。这些科学肉鸡养殖技术的推广,大大提高了肉鸡养殖的经济效益,也有利于卫生防疫和生态环境保护,收到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配合饲料、生物制品(疫苗等)、兽药的科学配制和规范生产 许多与养鸡业相关的企业按照《肉鸡饲养饲料标准》《饲料卫生标准》《兽药管理条例》《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兽药管理条例实施细则》《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质量标准》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生产优质的饲料、生物制品和兽药,为肉鸡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4)科学管理和疫病防控体系的逐步建立 为了适应肉鸡养殖业快速发展的需要,肉种鸡企业为了提高优良种公鸡的利用率,在鸡繁殖中已广泛采用人工授精技术,为此节省大量饲料饲养费用,同时对加速高产品系的选育和扩繁具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生产企业制定了较为详细的养殖手册,提出了鸡各生长阶段的饲养管理要点。饲料生产企业为适应肉鸡的生理特性,提供了更为细致的分阶段的饲料产品。疫苗和兽药生产企业和各地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等一起为肉鸡养殖者的发展提供了实用、可靠、有效的疫苗免疫接种程序、接种途径、鸡疾病兽药保健计划、疾病生态防治、生物安全措施等,为肉鸡养殖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5)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和补贴 为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国家相关部门先后制定了《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国务院关于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全国肉鸡遗传改良计划(2014—2025)》等。近年来,国家对畜牧业的认识、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我国对畜牧业的补贴力度、支持力度有了很大提高,规模化养殖的补贴力度达到20多个亿,除此之外,还有对禽流感等疫苗的补贴。

二、我国肉鸡养殖业快速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饲养风险加大

目前肉鸡饲养的风险主要是疫病风险、食品安全风险、各种养殖成本增加及一些突发事件的风险。

(1)疫病风险 据《中国畜牧业年鉴·2013》统计数据指出,2012年我国肉鸡年存栏1~1999只饲养规模场(户)数为24387555家,年存栏2000~9999只饲养规模场(户)数为298571家,年存栏10000~49999只饲养规模场(户)数为152900家,年存栏50000~99999只饲养规模场(户)数为19731家,年存栏100000~499999只饲养规模场(户)数为6362家,年存栏500000~999999只饲养规模场(户)数为897家,年存栏100万只以上饲养规模场(户)数为372家,由于中小规模肉鸡养殖场的数量庞大,导致在肉鸡养殖过程中,疾病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难以预防和治疗。表现为新病、抗药菌株及病毒变异株不断出现,混合感染越来越严重,致使疫病风险大大提高。一般情况下,行情风险决定在养好的情况下最多能赚多少钱,疫病风险决定在养不好最多能赔多少钱。所以有人说,20年前大干的能发家,10年前大干的能致富,5年前大干的只能养家糊口,现在技术好、事业心强的还能赚点小钱,技术差的只能赔本赚吆喝。因此,肉鸡养殖者必须强化疾病预防为主意识,熟悉疾病防控新理论、熟练掌握疾病防控的新技术和新技能,降低肉鸡养殖的疫病风险。

(2)食品安全风险 目前,我国肉鸡养殖业主要有4种养殖方式,一是农户小规模养殖;二是“公司+农户”模式,即公司与农户签订养殖合同,由农户100%按照公司统一规定,进行标准化养殖,如华都肉鸡等出口型企业多采用这种模式;三是肉鸡合作社养殖模式;四是介于上述三者之间的养殖方式,即公司与农户之间是简单的购买关系,公司对农户的养殖进行不完全的监管。其中,第一种和第四种模式是目前肉鸡行业主要的养殖方式,但这两种养殖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如公司缺乏对养殖户的有效监控,松散的监管环境留下了诸多食品安全隐患。由于农户散养的风险不可控,如滥用抗生素等,这使其出口产品在应对国外严格的食品安全检查中(药残)面临很大风险。

(3)养殖成本增加 近年来,饲料原料(如玉米,1个月内价格会相差很大)、雏鸡、能源逐年涨价,人工工资不断提高,造成肉鸡的养殖成本增加,从全球肉鸡养殖成本来看,我国肉鸡养殖成本仅次于欧洲,位居世界第二,高出阿根廷85%,高出美国20%。10年来肉鸡养殖成本提高了1倍多,而商品肉鸡的售价平均提高不到70%,严重挤压利润空间,使行情风险提高。

(4)突发事件风险 2001年的封关,2003年的“非典”;2004年、2005年连续2年的禽流感并延续影响到2006年上半年;2012年年末,炒得沸沸扬扬的“速成鸡”事件,伴随着央视对肉鸡养殖内幕的深度曝光,白羽肉鸡市场价格应声走跌;2013年上半年的人感染禽流感事件,伴随各地活禽市场的关闭,使肉鸡养殖业持续下滑。

2.有关肉鸡育种、繁殖、营养和疾病防治等关键问题研究有待深入

近年来,我国在国内优良肉鸡品种的保种、育种、繁殖、营养需要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我国肉鸡出栏方面占主要部分的白羽肉鸡方面的优良品种所占份额仍较低(低于30%),因此,国家必须加大资金投入,扩大优良品种的本土化,力争占领肉鸡养殖的制高点。同时在肉鸡生产快速发展的时候,缺乏相应的生产配套的成体系的关键技术和实用技术,如鸡的过料、重大疫病(禽流感、鸡新城疫)防控体系、蛋传疾病的净化等问题有待深入研究。这些存在问题都会影响到肉鸡养殖业的效益。

3.养殖污染治理不到位,环境压力越来越大

虽然肉鸡对环境的污染不大,但是仍然存在,也需引起肉鸡生产者的高度重视。

4.产品加工等缺乏创新机制,很难参与世界贸易竞争

目前,我国肉鸡加工企业大部分仍是小型、作坊式、手工加工个体企业,这些企业屠宰地点分散,对环境的污染严重,卫生指标差,产品质量不能得到有效保证。此外,产业集中度和国际竞争力仍然较低,美国最大肉鸡生产企业年屠宰鸡超过20亿只,而我国最大的大概只有1亿只;美国前10位肉鸡生产企业生产了全国72.3%的肉鸡,而我国前10位肉鸡生产企业生产了占全国12%的肉鸡,差距非常明显。

5.信息平台不健全,不畅通,饲养者、加工者、市场经营者缺乏信息的沟通协调

目前我国肉鸡饲养量大,地区分布不一,饲养户数多而分散,尽管在某些地方民间建立了养鸡行业协会、养鸡合作社和活鸡批发市场,但由于养鸡信息平台不健全,产、供、销仍然缺乏必要的沟通和联系,造成信息传送不畅通,优良的苗鸡、种鸡不知何处购买,养成的肉仔鸡不知何处销,而加工企业所需要的原料不知何处买,加工企业养鸡淡季收不到鸡,旺季收不了鸡,饲养者、加工者、市场经营者缺乏信息的沟通协调,利益分配不均,造成市场波动大,生产起伏不定,严重影响了商品肉鸡生产者的积极性和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三、我国肉鸡养殖业的发展前景

1.鸡肉消费逐年增加

据美国FAPRI公司预测,到2018年,全球鸡肉产量将接近8000万吨,今后每年的增长速度仍然是2%,我国可能会比全球更高一些,达到2.5%,故我国的肉鸡生产仍有较大的空间。其次,以鸡肉为代表的白肉消费比重逐年递增,从1980年的11.25%持续上升到目前的21.04%,并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持续增长。目前,国内鸡肉消费仍存在城乡及东西部地区之间的不平衡,但是,随着我国人口数量增加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预计今后我国鸡肉消费量将出现较快的增长。

2.规模化、生态化肉鸡养殖效益好

国家从食品安全角度,通过政策和资金扶持规模化肉鸡养殖企业,通过上规模,国家可以更有效地监管和保障食品安全,更有效地控制环境污染,实现低碳、高效、生态饲养。从长远来讲,符合国家利益和饲养利益,是未来的方向。

3.鸡粪是良好的肥料

鸡粪可以改良土壤的团粒结构,增加肥力,尤其对蔬菜、水果栽培效果明显,不仅肥田增产,而且菜、果鲜嫩,口感好,增加了瓜果的甜度或脆度。一只鸡年产鲜粪50多千克,加上垫料,可年产农复合肥200~25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