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头痛
头痛也是一种常见病。头部为诸阳经交汇之处,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都会于此。六淫外侵,七情内伤,升降失调,郁于清窍,清阳不运,皆能引发头痛。新感为头痛、久病为头风。一般头痛,实证居多,治宜疏风祛邪;内伤头痛,多属虚证,治宜平肝、滋阴、补气、养血、化瘀等为主。
头痛应区别痛的部位:头后痛,上至巅顶,下连于项,多为太阳经风郁;痛在左右头角,并连及耳,多为少阳经火郁;痛在前额及眉骨处,多为阳明经郁热;痛在巅顶,或连于目系,为厥阴经头痛;痛偏于左者为血虚兼风;偏于右者,为痰湿挟热;寒痛者,畏寒取暖热痛者,恶热喜凉;寒热久郁,发时闪痛有如团裹者,多湿痰;气虚者,多因劳而痛;血虚者,心悸、善惊而痛;胆火上逆者,多头晕而两头角痛;肝阳乘胃者,多头痛呕吐;胆经郁热,令人头角额尖跳痛,如针刺;头剧痛而剧吐如喷者,多为脑痛。
治太阳经风邪,用川芎、羌活、蔓荆子、紫苏叶;治少阳经火邪,用菊花、牡丹皮、栀子、桑叶、钩藤;治阳明经热郁,用葛根、白术、生石膏;厥阴经头痛,用吴茱萸、生姜、蒿本;头痛偏左的血虚兼风,用川芎、当归、防风、薄荷;湿痰挟热偏右者,用半夏、生石膏、苍术、黄芩;寒痛、热痛可用二陈汤加生石膏、细辛、川芎;虚痛,用四物汤加菊花;胆火上逆,用菊花、龙胆草、黄芩、生地黄、牡丹皮、桑叶;肝阳乘胃者,用石决明、竹茹、半夏、茯苓、菊花、钩藤、栀子。这是常规用法。再简单一些,可以参照下述部分的用药,也可以收到良效。偏寒用吴茱萸、川芎;偏热用菊花、桑叶;偏后脑用羌活、葛根、麻黄;偏前额用白芷、葛根;偏两侧用蔓荆子、白芍、白蒺藜;偏巅顶用蒿本、牛膝;顽固性头痛用白附子、白僵蚕、全蝎合血府逐瘀汤使用。
鼻病、咽喉痛、耳病、脑病都可引致头痛,可以在治疗各病时,采用适当的头痛部位药物,也能收到相应的效果。
处方:川芎10g,白芷8g,防风10g,细辛3g,葛根25~30g,羌活10~12g,桑枝20g,蔓荆子15g,延胡索12g,白芍15g,甘草3g。
本方主要用于风寒头痛、顽固性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之属于虚症的头痛。若用于热症方中加入生石膏40g、黄芩6g也可奏效,可使寒热之性得以调和而不偏,这是一种用药的变法而不是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