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新编试稿·全二册(三松堂全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八节 前期墨家向后期墨家的转化

小私有生产者,就其当时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和阶级利益说,与奴隶主贵族的是对立的。在当时的社会大转变中,他们要乘机表示他们对于这样社会的态度,提出他们的政治的和经济的要求。墨子执行了这个任务。但是,小私有生产者这个阶级是分散的,不稳定的。他们经常在分化之中,其中有的破产流亡,有的升为商人和地主;他们在这个转变中,并不是新的生产关系的体现者,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政治力量。因此,墨子的思想,固然主要的是对于当时奴隶主贵族的社会的批判和抗议,但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对现实改革的无力,在有些方面也有维持现状的意义。他虽然对于奴隶主贵族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在当时说来是激烈的批判和抗议,但至于如何实行改革,他只可把希望寄托于人们道德的提高。他希望用兼爱的道德理想,改善当时社会上的情况,“除天下之害,行天下之利”,但是怎么样实行兼爱呢?他又把这种希望寄托于一个理想统治者。其结果,在实践上终于投靠于当时的统治势力,希望依靠统治上的当权派以实现他们的愿望。这样,墨家又变成了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

他也知道这些依靠是不够的,因此,他又把这些希望最后寄托于传统宗教中的有意志的“天”上。这样,墨子就又陷入了宗教唯心主义。

这种自然观上的和社会思想中的唯心主义成分,在墨子本身的思想中,占相当大的比重。但就墨家整个的学派说,这只是初期发展的一种情况。到了战国中期以后,由于手工业的更进一步的发展和新兴工商业势力进一步的壮大,墨家也起了分化,在墨家后期的作品,《经》和《经说》等六篇中,就没有关于“天志”的问题了。墨家思想是向唯物主义的方向发展的。后期墨家抛弃了墨子思想中的唯心主义成分,而将其中的唯物主义的、科学的成分,大加发挥,以成为比较完全的唯物主义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