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的学术实践(1928—1955)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研究思路

1955年之前梁思成的学术实践活动,主要包括7个方面,分别是:创建东北大学建筑系及其早期的建筑设计与古建筑调查(1928—1931年);加入中国营造学社及开展古建筑调查与研究(1931—1946年);创建清华大学建筑系及其教育实践(1946年以后);参与创建新政权(1949—1950年);参与首都规划工作并提出“梁陈方案”(1949—1955年);保护北京市文物建筑(1949年以后);积极探索建筑民族形式的实现路径(1949—1955年)。本书将这7个方面分别设为专题,开展研究。梁思成与中国营造学社问题研究这一专题,由于内容较多,设两章专门讨论,其他专题各设一章,全书除绪论和结语外,共8章,从而完成对梁思成学术实践的整体性研究。

第一章:梁思成早期建筑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以梁思成早期建筑教育实践活动为中心,重点讨论3个问题:一是梁思成选择执教东北大学建筑系的动机,以及由此表现出的学术特长和学术兴趣;二是梁思成在东北大学建筑系课程体系设置、组织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实践活动,以及由此体现出的建筑教育思想;三是梁思成在教学之余着手开展的建筑设计及古建筑调查等学术实践活动。

第二章、第三章:铸就学术辉煌:梁思成与中国营造学社。这两章集中研究一个专题,即梁思成在中国营造学社期间的学术实践,重点讨论了4个问题:一是中国营造学社的发展历史;二是梁思成选择入职中国营造学社的动机;三是梁思成与中国营造学社的现代转型;四是梁思成领导中国营造学社开展的学术实践活动及取得的成就。

第四章:从建筑到营建:梁思成与清华大学建筑教育。通过对1946年至1950年代中期梁思成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关资料的梳理分析,着重讨论3个问题:一是梁思成的人才意识及对执教清华的态度和认知;二是梁思成领导下的清华大学建筑系对于新的建筑教育理念的探索;三是梁思成在1950年代初期建筑教育思想的转变。

第五章:愉快的合作:梁思成与新政权创建。以梁思成编制《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参与审定国歌、国旗方案,主持设计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等活动为考察点,全面梳理梁思成在建国前后从政态度的转变及参与新政权创建的相关学术实践活动的文献资料,评述梁思成与新政权最初的合作。

第六章:规划新北京:以“梁陈方案”为中心的历史考察。着重讨论3个问题:一是“梁陈方案”提出的历史背景;二是“梁陈方案”的主要内容及其体现出的学术思想;三是各方对于“梁陈方案”的不同态度及“梁陈方案”的最终命运。

第七章:无力的争取:梁思成与北京文物建筑保护。以建国初期梁思成保护北京城墙、北京牌楼两个典型案例为载体,梳理其在建国后的文物建筑保护思想及实践活动,并对梁在这一时期学术实践活动的风格和特点作进一步剖析。

第八章:从积极到无奈:梁思成与“大屋顶”建筑。建筑的民族形式问题是研究建国之后梁思成学术实践的重点和难点,亦是梁思成学术命运的转折点。本章拟对1950年代初期建筑的民族形式问题产生的背景进行全面的考察,以梁思成学术观点和个人命运的悲剧式转变为中心,讨论其关于建筑的民族形式问题的认识及实践。

本书在准备阶段和写作过程中,较为系统地整理和汲取了建筑学界关于梁思成研究的成果,受益匪浅。同时,力求突破建筑学研究的窠臼,站在近现代社会文化史的角度,以历史学理论和方法为本位,以文献分析和实证分析为基本方法,突出问题意识,努力用多学科的视角进行综合研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形成结论,对梁思成的学术实践活动及其一生的命运作出客观的观察和思考。

由于中国营造学社档案资料的损毁,关于1930—1940年代梁思成学术实践研究的资料较为匮乏,需要从中国营造学社出版的学术刊物、众多当事人的回忆以及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去钩沉考证,方可作为著述的依据。建国之后的有关专题的研究则需大量查阅档案文献,这也是目前学术界开展梁思成研究所欠缺的。本书一方面广泛搜集已整理出版或内部发行的文献资料,以期为叙事及论述提供详实的资料;另一方面则充分运用北京市档案馆的馆藏资料,以此印证学术界已有的一些看法和结论,形成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需要说明的是,为便于读者阅读,除“绪论”部分外,本书其他章节中的注释仅标注所引用图书涉及的作者、书名及页码等信息,其他信息则未予标注,详细的图书信息在“参考文献”中均有明确说明。


[1] 《梁思成文集》,共四卷,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四卷的出版时间分别是:1982年,1984年,1985年,1986年。

[2] 编辑委员会编:《梁思成先生诞辰八十五周年纪念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6年。

[3] 朱畅中:《梁先生和国徽设计》,《梁思成先生诞辰八十五周年纪念文集》,第119—132页。

[4] 汪国瑜:《忆梁先生二三事》;罗哲文:《难忘的记忆 深切的怀念》,《梁思成先生诞辰八十五周年纪念文集》,第115—118页;第133—146页。

[5] 陈占祥:《忆梁思成教授》,《梁思成先生诞辰八十五周年纪念文集》,第51—56页。

[6] 刘致平:《高山仰止 心向往之》;张镈:《怀念恩师梁思成教授》;林宣:《梁先生的建筑史课》,《梁思成先生诞辰八十五周年纪念文集》,第79—81页;第83—95页;第97—102页。

[7] 罗哲文:《难忘的记忆 深切的怀念》;陈明达:《纪念梁先生八十五诞辰》,《梁思成先生诞辰八十五周年纪念文集》,第133—146页;第103—110页。

[8] 罗哲文:《难忘的记忆 深切的怀念》,《梁思成先生诞辰八十五周年纪念文集》,第133—146页。

[9] 《梁思成全集》(第一至九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梁思成全集》(第十卷),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

[10] 梁思成:《城市的体形及其计划》,《人民日报》,1949年6月11日第4版。

[11] 梁思成:《记五台山佛光寺建筑》,《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七卷第一、二期,1944年10月、1945年10月。

[12] 林洙:《建筑师梁思成》,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林洙:《困惑的大匠·梁思成》,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年;林洙:《梁思成、林徽因与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13] 中文版有两个译本,分别是:费慰梅著,成寒译:《中国建筑之魂:一个外国学者眼中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费慰梅著,曲莹璞、关超等译:《梁思成与林徽因:一对探索中国建筑史的伴侣》,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7年。

[14] 郭黛姮、高亦兰、夏路:《一代宗师梁思成》,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窦忠如:《梁思成传》,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罗检秋:《新会梁氏·梁启超家族的文化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岳南:《1937—1984:梁思成、林徽因和他们那一代文化名人》,海口:海南出版社,2007年。

[15] 朱涛:《新中国建筑运动与梁思成的思想改造:1949—1952阅读梁思成之三》,《时代建筑》,2012年第5期;朱涛:《新中国建筑运动与梁思成的思想改造:1952—1954阅读梁思成之四》,《时代建筑》,2012年第6期;朱涛:《新中国建筑运动与梁思成的思想改造:1955阅读梁思成之五》,《时代建筑》,2013年第1期;朱涛:《新中国建筑运动与梁思成的思想改造:1956—1957阅读梁思成之六》,《时代建筑》,2013年第3期;朱涛:《“梁陈方案”:两部国都史的总结与终结 阅读梁思成之八》,《时代建筑》,2013年第5期。

[16] 王军:《建国初的牌楼之争》,《文史博览》,2005年第9期;王军:《梁陈方案的历史考察:谨以此文纪念梁思成诞辰100周年并悼念陈占祥逝世》,《城市规划》,2001年第6期;王军:《中国建筑史上的1955年》,《学习时报》,2006年11月6日第9版。

[17] 赵炳时、陈衍庆编:《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系)成立50周年纪念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高亦兰编:《梁思成学术思想研究论文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

[18]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梁思成先生百岁诞辰纪念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

[19]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师林徽因》,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20] 朱涛:《梁思成与他的时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21] 王军:《城记》,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22] 秦佑国:《从宾大到清华——梁思成建筑教育思想(1928—1949)》,《建筑史》(第28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

[23] 涂欢:《东北大学建筑系及其教学体系述评(1928—1931)》,《建筑学报》,2007年第1期。

[24] 范弘:《梁思成与东北建筑》,《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12期。

[25] 赖德霖:《梁思成建筑教育思想的形成及特色》,《建筑学报》,1996年第6期。

[26] 高亦兰:《梁思成的办学思想》,《世界建筑》,2006年第11期。

[27] 蔡志昶:《评“学院派”在中国近代建筑教育中的主导地位》,《新建筑》,2010年第4期。

[28] 温玉清、谭立峰:《从学院派到包豪斯——关于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参照系的探讨》,《新建筑》,2007年第4期。

[29] 钱锋:《现代建筑教育在中国(1920s—1980s)》(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同济大学,2005年。

[30] 黄晓通:《近代东北高等教育研究(1901—1931)》(博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2011年。

[31] 路中康:《民国时期建筑师群体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32] 林洙:《叩开鲁班的大门——中国营造学社史略》,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年。

[33] 崔勇:《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34] 崔勇、杨永生选编:《营造论——暨朱启钤纪念文选》,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年。

[35] 张驭寰:《〈中国营造学社汇刊〉评介》,《中国科技史料》,1987年第5期。

[36] 陈薇:《〈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的学术轨迹与图景》,《建筑学报》,2010年第1期。

[37] 常清华、沈源:《中国营造学社的学术特点和发展历程——以〈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为研究视角》,《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38] 崔勇:《中国营造学社的学术精神及历史地位》,《建筑师》,2003年第1期;郭黛姮:《中国营造学社的历史贡献》,《建筑学报》,2010年第1期;崔勇:《中国营造学社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古建园林技术》,2006年第1期;许冠儿:《国外对中国营造学社的接受史——从费慰梅到李约瑟》,《世界建筑》,2010年第4期。

[39] 林洙:《梁思成与〈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张复合主编:《建筑史论文集》(第12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罗哲文:《向新中国献上的一份厚礼——记保护古都北平和〈全国重要建筑文物简目〉的编写》,《建筑学报》,2010年第1期。

[40] 秦佑国:《梁思成、林徽因与国徽设计》,《梁思成先生百岁诞辰纪念文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17—119页。

[41] 高峻、朱勉:《林徽因在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中对民族形式的探索与追求》,《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1期。

[42] 张郎郎:《大雅宝旧事》,上海:文汇出版社,2004年。

[43] 北京市档案馆、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北京市重要文献选编》(1948.12—1965,共17册),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2001—2007年。

[4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共20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2011年。

[45]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13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1998年。

[4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第1—2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

[47] 北京建设史书编辑委员会编辑部:《建国以来的北京城市建设资料 第一卷 城市规划》,北京,1987年。

[48] 北京建设史书编辑委员会编:《建国以来的北京城市建设》,北京,1986年。

[49] 高亦兰、王蒙徽:《梁思成的古城保护及城市规划思想研究》,《世界建筑》,1991年第1—5期。

[50] 吴良镛:《北京旧城保护研究(上篇)》,《北京规划建设》,2005年第1期;吴良镛:《北京旧城保护研究(下篇)》,《北京规划建设》,2005年第2期。

[51] 王军:《梁陈方案的历史考察:谨以此文纪念梁思成诞辰100周年并悼念陈占祥逝世》,《城市规划》,2001年第6期。

[52] 左川:《首都行政中心位置确定的历史回顾》,《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08年第3期。

[53] 刘小石:《一个历史性的建议——梁思成的规划思想及古都文化保护》,《北京城市学院学报(城市科学论集)》,2006年S1期。

[54] 陈志华:《我国文物建筑和历史地段保护的先驱》,《建筑学报》,1986年第9期。

[55] 李永乐:《“梁陈方案”对当前城市规划建设的启示》,《城市》,2011年第3期。

[56] 王凯:《从“梁陈方案”到“两轴两带多中心”》,《北京规划建设》,2005年第1期。

[57] 朱涛:《“梁陈方案”:两部国都史的总结与终结 阅读梁思成之八》,《时代建筑》,2013年第5期。

[58] 李忻、郭盛裕、潘宜:《原真性视角下的“梁陈方案”评述》,《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8—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2013年12月。

[59] 乔永学:《北京城市设计史纲(1949—1978)》(硕士学位论文),北京:清华大学,2003年。

[60] 刘晓婷:《陈占祥的城市规划思想与实践》(硕士学位论文),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61] 娄舰整理:《梁思成关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杰出思想及其贡献——纪念梁思成先生八十五周年诞辰》,《城市规划》,1986年第6期;刘小石:《城市规划杰出的先驱——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城市规划》,2001年第5期;吴良镛:《纪念梁思成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世界建筑》,2001年第4期;陶宗震口述、胡元整理:《一场持续三十年的争论与“新北京”规划 陶宗震:〈梁陈方案〉救不了“新北京”》,《文史参考》,2012年第4期。

[62] 王军:《城记》,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

[63] 陈愉庆:《多少往事烟雨中》,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

[64] 王国华:《北京城墙存废记——一个老地方志工作者的资料辑存》,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年。

[65] 王军:《北京城墙的最后拆除》,《世界建筑导报》,2005年第5期;王军:《建国初的牌楼之争》,《文史博览》,2005年第9期;窦忠如:《梁思成与“北京保卫战”》,《纵横》,2007年第1期;艾英旭:《北京五大古建筑保护背后的周恩来身影》,《党史博览》,2010年第3期;郑宏:《北京牌坊牌楼景观的保护、恢复与增建》,《北京规划建设》,2010年第5期。

[66] 侯仁之:《论北京旧城的改造》,《城市规划》,1983年第1期;曾自:《周恩来与新中国的文物保护事业》,《党的文献》,1998年第1期;瞿宛林:《论争与结局——对建国后北京城墙的历史考察》,《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瞿宛林:《“存”与“废”的抉择——北京城墙存废争论下的民众反应》,《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张淑华:《建国初期北京城墙留与拆的争论》,《北京党史》,2006年第1期;郑珺:《梁思成与北京城》,北京市社科联编:《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郭婷:《城墙的命运——20世纪中国城市空间的现代转型》(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67] 李少兵:《1912—1937年官方市政规划与北京城墙的变迁》,“近代中国的城市·乡村·民间文化”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2005年;李少兵:《1912—1937年北京城墙的变迁:城市角色、市民认知与文化存废》,《历史档案》,2006年第3期。

[68] 陈干、高汉:《〈建筑艺术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民族遗产的学习与运用的问题〉的商榷》,《文艺报》,1954年第16号;陈干、高汉:《论梁思成关于祖国建筑的基本认识》,《建筑学报》,1955年第1期;高汉、陈干:《论“法式”的本质和梁思成对“法式”的错误认识》,《新建设》,1955年12月号。

[69] 何祚庥:《论梁思成对建筑问题的若干错误见解》,《学习》,1955年第10期。

[70] 刘敦桢:《批判梁思成先生的唯心主义建筑思想》,《建筑学报》,1955年第1期;牛明:《梁思成先生是如何歪曲建筑艺术和民族形式的》,《建筑学报》,1955年第2期;王鹰:《关于形式主义复古主义建筑思想的检查——对梁思成先生建筑思想的批判与自我批判》,《建筑学报》,1955年第2期;卢绳:《对于形式主义复古主义建筑理论的几点批判》,《建筑学报》,1955年第3期。

[71] 陈世民:《“民族形式”与建筑风格》,《建筑学报》,1980年第2期;王世仁:《民族形式再认识》,《建筑学报》,1980年第3期;陈重庆:《为“大屋顶”辩》,《建筑学报》,1980年第4期;曹庆涵:《建筑创作理论中不宜用“民族形式”一词》,《建筑学报》,1980年第5期;陈鲛:《评建筑的民族形式——兼论社会主义建筑》,《建筑学报》,1981年第1期;应若:《谈建筑中“社会主义内容,民族形式”的口号》,《建筑学报》,1981年第2期;沈浩:《对建筑“民族形式”提法的几点意见》,《建筑学报》,1984年第5期;袁镜身:《回顾三十年建筑思想发展的里程》,《建筑学报》,1984年第6期;戴念慈:《论建筑的风格、形式、内容及其他——在繁荣建筑创作学术座谈会上的讲话》,《建筑学报》,1986年第2期。

[72] 邹德侬:《两次引进外国建筑理论的教训——从“民族形式”到“后现代建筑”》,《建筑学报》,1989年第11期。

[73] 赵海翔:《全球化视野下民族性建筑的再思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74] 朱涛:《新中国建筑运动与梁思成的思想改造:1952—1954 阅读梁思成之四》,《时代建筑》,2012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