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应知的古代军事常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31 中国的近代武器工业始于何时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开始了近代百年的屈辱史。面对西方列强的近代化军队,以冷兵器为主要装备的清军,屡屡失败,一些有远见的大臣已经看出,西式近代化装备将会成为战场上的主宰。

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战争中,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都体会到了西式枪炮的巨大作用。1861年,清军攻下长江重镇安庆,曾国藩便立刻在安庆设立军械所,生产西式枪炮。由于这个军械所隶属于湘军内部,因此称“安庆内军械所”。

安庆内军械所是晚清洋务运动的第一个成果,它是中国最早的新式军工企业,同时也是中国近代机械工业的开端。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安庆内军械所还有很多原始之处,比如开创阶段的生产主要还是依靠手工,所需资金全由湘军内部供给,生产的产品也都归湘军无偿调拨,其组织形式与市场化的近代企业相去甚远。但是它毕竟是中国第一家能够生产近代武器的兵工厂,其意义十分重大。

安庆内军械所建立时规模较小,但是贯彻“自办”宗旨,所用人员都是中国人,而不用洋人。其主要产品是子弹、火药、步枪、火炮,产量有限,且技术水平也不高,很多产品实际上还是旧式枪炮的加强版。后来逐渐引入机械生产,并召集了很多当时国内优秀的科技专家,如徐寿、华蘅芳、李善兰、徐建寅等等。以这些专家为骨干,安庆内军械所还有两项足以彪炳史册的成就:一是在1862年,制造出了中国第一台蒸汽机,标志着中国拥有了生产近代工业机器的能力;二是在1862年底,又试制了中国第一艘蒸汽动力轮船,成为以后著名的“黄鹄”号的雏形(很多史料认为中国第一艘蒸汽轮船是“黄鹄”号,其实早在“黄鹄”号之前,安庆内军械所就开始试制蒸汽船了)。著名的“黄鹄”号轮船也是安庆内军械所的杰作,其主要设计人员就是徐寿、华蘅芳等人。

1864年,湘军攻克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即南京),安庆内军械所的主要人员、设备即迁往南京。1865年,李鸿章将其在上海建立的洋炮局迁往南京,与原安庆内军械所合并,改建为“金陵机器制造局”。金陵机器制造局的规模比起前身安庆内军械所来,要大大增加,生产水平也有较大进步,是当时仅次于江南制造总局的第二大近代军工企业。

虽然自安庆内军械所开始,洋务派兴建了很多近代军工企业,其中有一些还维持了相当长的时间,具有很高的技术水平,但是这些企业都是秉承“官办”思想发展起来的,不以盈利为目的,其生产资金是上级拨款,产品也归军方无偿调拨,并无近代企业的筹资、生产、销售等模式,因此实际等同于负责生产的衙门。在这种环境下,洋务企业继承了晚清官场内耗严重的弊端,生产效率低下,成本也居高不下,很多都陷入难以为继的困境。当然,尽管存在种种不足,但是洋务企业毕竟开启了中国工业近代化的进程,其意义不可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