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生态环境变迁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五、两宋生态环境变迁史研究的时空界限

按照历史学界相沿成习的传统,“两宋时期”与“两宋王朝”,是两个不同的时空概念。“两宋时期”是指当时中国境内与辽、西夏、高昌、西辽、金、大理、吐蕃、蒙古汗国等多个少数民族政权先后或同时并存的一个历史阶段。“两宋王朝”又称“赵宋王朝”,是指赵匡胤于公元960年以开封为都城而建立起来的以国号为“宋”、公元1127年宋高宗迁都至临安而延续至公元1279年被蒙古所灭的一个王朝断代,共计320年的历史。“两宋时期”与“两宋王朝”相比较,其时间差别虽然只有几十年,但其起、止时间都不一致,而且,其更主要的是相互之间空间差异巨大。本书“两宋生态环境变迁史”,主要是指发生在“两宋王朝”的时空范围内的生态环境变迁史。其中,“两宋王朝”包含“北宋”“南宋”两个上、下衔接的历史时段;在空间范围上,两宋辖区的地理范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不仅如此,在研究、论述两宋生态环境变迁史的过程中,由于历史文献记录的限制或进行比较研究的需要,有时也涉及“两宋时期”中国境内其他少数民族政权时空范围的生态环境状况。

1.北宋的时空界限

北宋王朝是指宋太祖于公元960年至1127年以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为都城的赵宋王朝的一部分。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不幸病故,年仅七岁的幼子恭帝继位,时任殿前都点检、归德军节度使的赵匡胤掌握着兵权。翌年正月初,赵匡胤在陈桥驿(今河南封丘东南陈桥镇)发动兵变,黄袍加身,随之率兵入汴,胁迫周恭帝禅位,夺取了皇位。赵匡胤即位后,仍定开封为都城,改国号为宋,史称“北宋”。经过近20年的南征北伐,宋太祖、宋太宗相继消灭了后周藩镇势力的反抗,攻灭了荆南、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割据政权。于是自唐中后期以来百余年的军阀割据局面基本上结束。

北宋共历9帝,时长168年。在这长达168年的历史中,可划分为前、中、后期三个阶段。其中,北宋前期(960~997年)即宋太祖、宋太宗统治时期约40年时间。这一阶段,北宋除了致力于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之外,重点在政治、军事和经济制度方面进行改革,以确保宋朝的长治久安。当时,随着宋朝中央集权的强化与分裂局面的结束以及社会政治的稳定,社会经济得到了较快的恢复,生态环境主要在植被与野生动物分布、水系分布与农业生态系统等方面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北宋中期(998~1099年)即宋真宗至宋哲宗统治时期约100年时间。这一阶段是北宋历史上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伴随而来的是: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铁制工具制作进步,耕作技术提高,农作物种类和产量倍增等。据载,宋太宗至道二年(996年),北宋有耕地3亿多亩,至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耕地增至5.2亿多亩《文献通考》卷四,《田赋考四》。;至道三年(997年),北宋户籍有413万多户,至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北宋户数已增至867万多户,至仁宗嘉祐八年(1063年),北宋户数已逾1246万多户《宋会要辑稿》《食货》十一之二十六。。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北宋的造船、矿冶、纺织、染色、造纸、制瓷等手工业,在生产规模和技术上都超过了前代。这一时期也是宋代科技文化的繁荣时期,尤其是闻名于世的指南针、印刷术和火药三大发明,使手工业产品更为丰富。然而,局部地区的过度垦荒,“二股河”的形成,对植被资源的无节制滥用以及许多手工业产品在转化为商品的同时,扩大了对森林、矿产等资源的开采与使用范围,对气候、水系、植被、野生动物、矿产等生态要素都不同程度地产生了影响。

北宋后期(1100~1127年)即宋徽宗、宋钦宗统治时期近30年时间。这一阶段是北宋政治、经济最为动荡的一个时期。内忧不已,外患又起。北宋长期与辽、夏、金争战不休。这时宋夏之间战事稍停,金军又大举南下。人患不息,天祸又行。北宋末年,气候异常的寒冷,从而又加剧了灾荒的横行。社会与自然的“互动”关系,导致了其负面作用的成倍叠加。靖康元年(1126年),金军乘北宋“京师苦寒”“雨雪交作”《宋史》卷二十三,《钦宗本纪》。连月封城之际,攻占了开封。次年二月六日,废宋帝,北宋亡。

北宋统治的168年间,其疆域在不同历史阶段先后有所变化,但大部分时间是东临大海,南辖海南岛包括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北境以今天津海河、河北霸州、山西雁门关一线与辽接壤,西含甘肃兰州以西、青海东北部与吐蕃毗邻,西北至今陕北、甘肃北部与西夏分界,西南与越南接壤。在北宋辖区陆地范围内,北宋的地方政区常有变动。宋初,承唐设有15道,后废除道名,确立路制。至道三年(997年),宋太宗正式将全国分为15路,后变更为21路,或18路等。其后,又增设为23路、或24路甚至26路等。如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设有21路;七年,又改为19路;端拱二年(989年),又改为17路;后又改为16路。仁宗初年析分为18路;神宗年间又析分为23路;徽宗时,复置京畿路,先后有24路或26路等。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24路名称如下:京畿路,京东东、西路,京西南、北路,河北东、西路,永兴军路,秦凤路,河东路,淮南东、西路,两浙路,江南东、西路,荆湖南、北路,成都府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福建路,广南东、西路《宋史》卷八十五,《地理志一》。

在中国历史上,北宋并不是一个像汉唐一样完全统一的国家,而只是实现了大范围的局部统一。从北宋陆地的疆域范围看,其国土面积大致近300万平方公里,约为44.63亿亩,大致为我国西汉时期辖区面积的1/2,约为盛唐时期疆域范围或现今陆地国土面积的1/3。从其地理空间分布看,按传统的南北地理分界线计算,当时北方黄河流域有路级政区11个,面积约为110万平方公里,大致为北宋辖区面积的1/3;从长江流域至岭南的南方地区有路级政区13个,面积约为190万平方公里,大致为北宋辖区面积的2/3。这一时期,北方中原地区由于战乱和人口大量南迁的影响,地方政区数量不断减少或合并,南方以长江流域中下游为中心的江浙等地则相反,地方政区数量不断增加,其所辖地域范围及其所设置的不同级别的地方政区数量在宋太宗以后已迅速超过了北方中原地区,继而最终成为我国地方政区分布的重心。见北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年)24路面积统计表如下北宋陆地辖区范围以谭其骧主编《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六册)》(中国地图出版社1982年,以下简称《谭图》)为基础重新绘制而成。本书中大部分所绘示意图对《谭图》多有参考,下不另注。

表1-1 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24路面积统计表

在北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年),所设24路地区的地理分布示意图如下:

图1-1 北宋政和元年(1111年)24路政区示意图

在北宋存续时期,在当时中国境内,是多个少数民族政权先后或同时并存的一个历史阶段。这一时期,其北方有契丹民族建立的辽政权,其辖区范围甚至超过了北宋王朝;在西北地区有党项民族建立的西夏政权,割据着今宁夏平原与河西走廊地区;在西域今新疆等地,则有回鹘民族建立的高昌(一称“西州回鹘”)与黑汗等政权;在西南地区,于云南一带分布有大理国,在青藏高原则分布着黄头回纥与吐蕃各部。在北宋末年,北方地区还出现了由女真民族建立的金政权;在西北地区,则有西迁后的契丹民族建立的西辽政权。在当时诸多政权林立的时代,北宋在当时中国疆域中的辖区范围并不占有明显的优势,但其辖区内的生态环境状态却有着其他政权难以比拟的明显优势,在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与文化水平等方面也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北宋在当时中国陆地疆域中的位置示意图如下:

图1-2 北宋在当时中国疆域中的位置示意图

2.南宋的时空界限

南宋,是继承北宋王朝于公元1127年至1279年以行在临安府(今浙江杭州)为都城而偏安于我国当时淮水以南的又一个以“宋”为国号的赵姓王朝。由于其继位者皆为宋太祖、太宗的子孙,尤其是因其都城临安地处前一宋王朝都城开封的东南部,因此,史称“南宋”。这个王朝习惯上被认为是传统中原王朝的继续。事实上,两宋一脉相承,为一姓之天下。

南宋同样共历9帝,时长152年。在这长达152年的历史中,仍然可划分为前、中、后期三个阶段。其中,南宋前期(1127~1162年)为宋高宗统治时期的建炎元年(1127年)至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的约36年时间。在这一阶段,宋室南渡,南宋偏安江南的局面形成并日趋稳定。其初,南宋在与金朝的多次军事较量以后最终形成了以临安府为行在、与金朝东沿淮水(今淮河),西以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大散岭)为分界的南北对峙局面。其后,南宋致力于稳定政权,恢复经济,发展文化,为南宋一个半世纪国祚的确立奠定了较为稳固的基础。

南宋中期(1163~1224年),为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年)至宋宁宗嘉定十七年(1224年)统治时期的62年时间。这一阶段,既是南宋历史上在军事方面继续与金一直处于和战的交替状态时期,又是经济、文化不断快速发展至宋代高峰的时期。这一时期,由于南宋人口增加,垦田面积不断扩大,许多地区出现了“田野加辟”“阡陌相望”陆游:《渭南文集》卷十一,《谢周枢使启》。的繁荣景象,以致“天上天堂,地下苏杭”“苏湖熟,天下足”范成大:《吴郡志》卷五十,《杂志》。的谚语流传各地。不过,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对生态环境与资源的无序利用,扩大了对湖区的围垦和对森林、矿产等资源的乱垦滥采,从而对气候、水系、植被、野生动物、矿产等生态环境要素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南宋后期(1225~1279年),为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年)至帝昺祥兴二年(1279年)的54年时间。这一阶段,外患连年,面对劲敌蒙古咄咄逼人的军事压力,南宋政权竟顽强地抵抗了40余年之久,这不能不说是世界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但南宋也因此消耗了太多的实力,加上朝政腐败,内忧纷扰,以致最终难以摆脱覆灭的命运。可见,这一时段是南宋政治、经济最为动荡而不断衰落直至改朝换代的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南宋虽然没有遇到环境的异常变化及其影响,也没有受到生态灾害方面更多的挑战及其破坏,但人祸的横行,加速了南宋的灭亡。

大致而言,南宋虽然偏安江南,但却是中国历史上传统经济繁荣、古代科技发展、对外贸易发达、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一个王朝。尤其是东南部海上商道的开辟,为南宋的经济、贸易与文化的发展大大地拓展了发展的空间,也为南宋政治、军事领域的扩展提供了更广阔的活动场所。据赵汝适于宝庆二年(1226年)所写《诸蕃志》一书记载,当时澎湖列岛已隶属于福建路晋江县:“泉有海岛曰彭湖,隶晋江县。”赵汝适:《诸蕃志》卷上,《志国·毗舍耶》。这既标志着大陆政权对海上岛屿行使管辖的加强,也反映了当时海疆的扩展。

南宋统治的152年间,与北宋相比,南宋陆地疆域的南部和西南边界并没有什么变化,但北部边界却因金人的南侵而大大南移了。南宋初,金兵一度进到今湖南、江西和浙江三省的中部。绍兴九年(1139年),宋金第一次和议成立,双方确定以当时的黄河为界。但次年金人毁约,出兵取河南、陕西。绍兴十一年,宋金议定以淮河为界。次年,又将西部界线调整至大散关(今陕西宝鸡市西南大散岭)及秦岭一线。以后虽有局部变动,但基本稳定在这条界线附近。南宋所辖范围具体为:东临大海,西至川西高原,南辖海南岛包括千里长沙、万里石塘一带,北境以淮水(今淮河)至秦岭、大散关一线与金为分界。

在南宋陆地辖区范围内,其地方政区各路承前制而变动较小,主要设为15路、16路或17路。南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年)所辖17路如下:两浙东、西路,江南东、西路,淮南东、西路,荆湖南、北路,京西南路,成都府路,潼川府路,夔州路,利州东、西路,福建路,广南东、西路《宋史》卷八十五,《地理志一》。

在中国历史上,南宋偏安江南,只剩下半壁江山,从其地理空间分布看,皆在今江淮流域以南的长江流域至岭南的南方地区。从南宋陆地的疆域范围看,其国土面积仅200余万平方公里,约为30.67亿亩,大致为现今陆地国土面积的1/5,因此,一般认为,南宋疆域较北宋缩小了1/3。在现存的历史文献中,缺乏南宋有关耕地面积的记载。南宋的耕地数若按北宋神宗熙宁变法期间南方为5500000顷计算华山认为,南方各路在北宋熙宁年间实际垦地数应为550万顷,加上因大量北方人口迁入、南方人口密度增加、垦田数应相应增加15%左右计算,当为632万多顷,即550万顷+(550万顷×15%)=632.5万顷。见华山著《宋史论集》,齐鲁书社1982年,第10页。,南宋应有耕地数为:

5500000顷×100亩/顷=550000000(亩)

据此数计算,南宋垦田数为5.5亿亩。再按万国鼎的推算折合成今亩约为3.8亿亩。若按华山的推算,南宋垦田数约为今4.37亿亩。可见,南宋的国土面积已有约1/7左右被开垦成了耕地。应该说,这对当时生态环境的影响是相当大的。

见南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年)17路面积统计表如下:

表1-2 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17路面积统计表

在南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年),所设17路地区的地理分布示意图如下:

图1-3 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17路政区示意图

南宋时期,在当时中国境内,仍然是多个少数民族政权先后或同时并存的一个历史阶段。这一时期,其北方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主要是女真民族建立的金政权,其辖区范围远大于江淮以南的南宋王朝;在西北河西走廊等地,仍然是由党项民族建立的西夏政权辖有今宁夏平原与河西走廊一带;在西域今新疆等地,原回鹘民族建立的高昌与黑汗等政权已被西迁的契丹民族所建立的西辽所代替;在西南今云南地区,仍然是由大理国所统治;在青藏高原,也仍然是吐蕃各部所占据。

当中原、江淮地区宋金长期对峙、纷争不已的时候,散居在中国遥远的北方草原的蒙古民族逐渐崛起于漠北高原。蒙古政权建立后,成吉思汗和他的继承者,在以后半个世纪左右的时间内,依次灭亡了西辽、高昌、西夏、金、大理、吐蕃等少数民族的政权,最后灭掉南宋,统一了全国。在当时多个政权先后或同时并存的时代,南宋在当时中国疆域中的辖区范围显得比较狭小,但其辖区内的生态环境条件尤其是水热条件、植被分布条件等却有着明显的比较优势。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全国经济重心完成了由以中原为代表的黄河流域地区向以江浙为代表的长江流域地区的历史性转移,这是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在经济地理分布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转折,从而也反映出南宋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尤其是反映出了南宋所辖的南方长江流域地区具有优势的生态环境条件的重要作用。

南宋在当时中国陆地疆域中的位置示意图如下:

图1-4 南宋在当时中国疆域中的位置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