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谏议制度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文死谏,武死战。”这句俗语生动地说明了古代臣下事君的最高道德规范,也说明了谏议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由于各种原因,谏议制度并未受到学术界的足够重视,至今未得到系统和深入的研究。以前,学术界一般将谏议制度附在监察制度中略加提及。实际上,二者虽有比较密切的联系,但毕竟有着本质的不同。谏议是对君主的,是臣下对君主提出建议或规劝;监察是对臣下的,是监察臣下有无不法行为。本书单独对谏议制度进行全面、系统的论述,不仅有学术价值,而且对弘扬传统文化和今天的民主化建设有显而易见的现实意义。本书就是在这个领域所作的初步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谏议的“谏”字从“言”从“柬”。“柬”字从“束”从“八”,而“八”为分别之意,意即将一束东西分开,从中挑选出最适用的。故“柬”还有分类挑选之意,犹如今天的“拣”字,即从各种可行方案中挑选出最佳方案,以向君主进言。《周礼·地官司徒》中“司谏”条注云:“谏,犹正也,以道正人行。”臣下对君主就应该大胆直言,提出正确的意见,以免君主作出不正确的决策。

所谓“谏议”,就是指臣下对君主直言规劝,“献可替否”,即以可行方案代替错误决策。为了减少决策失误和改正错误,君主要勇于向臣下咨询,臣下则要向君主大胆进谏,提出建议,即所谓“匡正君主,谏诤得失”。其中,“谏”较平和,听不听由君主自定;“诤”则较激烈,如建议不被君主采纳,则反复力陈,仍不被采用,要么以死相争,要么拂袖而去。面对这种勇于谏诤的大臣,有时君主都显得无可奈何。

过去,一说到古代君主专制,似乎一切都是君主一人说了算,臣下丝毫没有发言权,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谏议的过程在本质上就是一种民主决策的过程。正是这种臣下的谏议,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君主的失误,保证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这正如宋代著名文士苏东坡在上给宋哲宗的奏议中所说:“天下治乱,出于下情之通塞。”

在人类文明史上,有的文明虽辉煌过一时,但后来却消失了;有的文明虽未消失,但其发展进程也一度或数度被打断。只有中华文明是一个不曾中断过的文明,不仅保持了连续性,而且至今还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这被中外史学界视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奇迹。这自然使人联想到,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定有许多优秀的东西。其中,谏议和谏议制度就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一个值得肯定的部分,值得深入研究。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关谏议这种优良文化传统的记述可谓俯拾皆是。例如,《尚书·无逸》就记述了周公谏成王之事:“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意思是说,你成王不能贪图安逸,要知道老百姓谋生之艰难,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后,你就自然安逸了。周公还以殷商君主荒淫亡国为例,要成王引以为鉴。《墨子·亲士》篇亦以夏桀、殷纣王为例,要君主亲近贤士,虚心纳谏。据文献记载,舜曾“设诽谤之木”,即在交通要道树立木牌,供人们写上谏言。今天的华表即由诽谤之木演变而来。春秋时齐国名臣晏子也说道:“下无言则上无闻矣。”一部著名史学典籍《国语》,除了一些有关朝聘、宴飨的内容外,几乎就可以视为有关周室和各诸侯国臣下向君主进谏的故事集。

西周时即设有“司谏”、“保氏”等谏官,自秦汉以后设有谏议大夫、给事中、散骑常侍等谏职。魏晋时设门下省,即专门的谏议机构,掌章奏谏议,驳正违失。谏议制度在唐宋时达到成熟阶段,像杜甫、白居易等许多著名文士都曾任谏官。著名谏臣魏征即为门下省长官。

宋代另设有谏院,专掌谏议。像大名士司马光、欧阳修,大清官包拯,都曾经“知谏院”,即掌管谏院的长官。苏东坡、范仲淹和寇准等都曾任谏职。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即可视为历史上最长的谏议长文。但宋代亦开启了“台谏合一”的先河。

在元、明、清时期,随着封建君主专制日趋强化,谏议制度也日渐式微,趋向“台谏合一”。其总的趋势是谏议的功能日益弱化,而监察的功能日益加强。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谏议制度开始向近代议会民主制过渡。清末废除六科,标志着专职谏官消失;不久清朝灭亡,标志着君主制度退出历史舞台,谏议对象消失。于是,中国传统谏议制度随之宣告终结。

还应说明的是,在古代除专职谏官可以进谏外,其他官员也可以利用其他途径向君主进谏。当然,二者的区别是很明显的。例如,谏官又称言官,历代有“不罪言官”的传统,即言官说错了也不能治罪,而其他官员说错了或冒犯了君王就可能被治罪。进谏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廷争”,即在廷议时当场向君主进谏,二是通过奏疏向君主进谏。这种进谏的渠道历代时有变化,例如清代实行密折制度,就是一个极富特色的进谏渠道。

从历史上可以明显地看出,一个皇帝如能虚心纳谏,属下就更能勇于进谏,从而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政治环境。在这种政治清明的环境下,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失误,推动国家进入太平盛世。人们最熟知的例子大概就是唐初的“贞观之治”了。唐太宗多次下诏求直言,并对直言进谏的臣下不吝赏赐,于是就出现了像魏征那样的著名谏臣。魏征对唐太宗所说的“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一直为后世所传颂。君主虚心纳谏,言路畅通,不仅对唐代,而且对其他各朝代出现盛世局面都起着决定性作用。

晁中辰
201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