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计 围魏救赵
“围魏救赵”是古代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事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讲的是战国时期齐国与魏国的桂陵之战。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欲报丢失中山的旧恨,便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中山。中山原本是东周时期魏国北邻的小国,后被魏国收服,后来赵国乘魏国国丧伺机将中山强占了。魏将庞涓认为中山不过弹丸之地,距离赵国又很近,不如直接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这样既解旧恨又可得到邯郸,可谓一举双得。魏王从之,即拨五百战车,以庞涓为将,直奔赵国,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急难中只好求救于齐国,并许诺解围后以中山相赠。齐威王应允,令田忌为将,并起用从魏国救得的孙膑为军师领兵出发。
孙膑曾与庞涓同学,对用兵之法谙熟精通。庞涓自觉能力不及孙膑,恐其贤于己,遂以毒刑将孙膑致残,断孙膑两足并在他脸上刺字,企图使孙膑不能行走,又羞于见人。后来孙膑装疯,幸得齐使者救助,逃到齐国。这是一段关于庞涓与孙膑的旧事。
再说田忌与孙膑率兵进入魏、赵交界之地时,田忌想直逼赵国邯郸,孙膑制止说:“排解争斗,不能直接参与搏击,平息纠纷要抓住要害,乘虚取势,双方因受到制约才能自然分开。现在魏国精兵倾国而出,若我直攻魏国,那庞涓必回师解救,这样一来邯郸之围一定会自解。我们再从中途伏击庞涓归路,其军必败。”田忌依计而行。果然,魏军离开邯郸,归途中又陷伏击,与齐战于桂陵,魏部卒长途疲惫,溃不成军,庞涓勉强收拾残部,退回大梁。齐师大胜,赵国之围遂解。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的故事。又后十三年,齐魏之军再度相交于战场,庞涓又复陷于孙膑的伏击,庞涓自知智穷兵败,遂自刎。孙膑以此名显天下。
共敌不如分敌〔一〕,敌阳不如敌阴〔二〕。
【按语】治兵如治水,锐者避其锋,如导疏;弱者塞其虚,如筑堰。故当齐救赵时,孙子谓田忌曰:“夫解杂乱纠纷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击。批亢捣虚,形格势禁,则自为解耳。”
〔一〕共敌不如分敌:此句意谓攻打集中的敌人不如设法分散它而后再打。共,集中。分,分散。
〔二〕敌阳不如敌阴:此句意谓打击气势旺盛的敌人不如打击气势不旺盛的敌人。敌,这里用作动词,攻打。这里的“阳”和“阴”也是兵阴阳家的军事理论。敌阳,敌军的阳刚部分。敌阴,敌人的阴弱部分。《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中》里说:“后用则阴,先用则阳。尽敌阳节,盈吾阴节而夺之,此兵家阴阳之妙也。”意思是说后出兵就会显得虚弱,先出兵就会显得气盛。使敌军气势衰竭,使我军士气强盛来夺取敌人,这是兵家在阴阳方面的妙用。《百战奇谋·后战》:“侯其气衰而击之,则胜。”意思是说等待敌人的士气衰落之后再对他发起进攻,就可以取得胜利。
【译文】进攻兵力集中的部队,不如攻打兵力分散的部队;打击气势旺盛的敌人,不如打击气势衰弱的敌人。
【按语译文】用兵作战就如同治理洪水一样,对于来势凶猛的敌人,要避开他的锋芒,就像治理洪水要导流一样;对于来势虚弱的敌人,就要堵住他歼灭他,这就像治理洪水要修筑堤坝一样。所以当齐国派田忌援救赵国之时,孙膑对田忌说:“要想解开纷繁杂乱的结绳,不能用拳头去捶打;要解开打架斗殴者,只能动口劝说,不能动手参加。对敌人应避实就虚,使对方的形势受挫而不能发展,赵都之围自然也就解决了。”
【点评】“围魏救赵”本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在三十六计中是比较精彩的一种智谋。
在此计中,“围魏”是“救赵”的前提条件,不论是真围还是假围,不论是明围还是暗围,“围魏”必须能够引出“救赵”这个后果。也就是说,“围”是手段,“救”才是目的,“围魏”与“救赵”之间具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围魏救赵”就是以迂为直。在战争中,最直接的方式不一定有效。这就好比上山一样,如果从山下直线向上攀登,路途虽近,但危险颇大。假如绕山盘旋而上,虽然多走了一段路,却能够平安地到达山顶。
它的精彩之处就在于用逆向思维的方式,以表面看来是舍近求远的方法,绕开问题的表面现象,从事物的本源上去解决问题,从而取得一招制胜的神奇效果。现在是借指用包抄敌人的后方来迫使它撤兵的战术。
【历史战例】太平天国后期,由于内讧加剧,大大削弱了军队的力量。公元1860年,清军派和春率领数十万大军进攻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今江苏南京),清军仗着人马众多,层层包围,使天京成为一座孤城。
为了解救天京,天王洪秀全召集诸王众将商讨对策,但对如此险恶的形势,大家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这时,年轻的将领忠王李秀成为洪秀全献上一计。他说:“如今,清军人马众多,硬拼只会凶多吉少。请天王拨给我两万人马,乘夜突围,偷袭敌军屯粮之地杭州。这样,敌人一定会分兵救援杭州。然后天王乘此机会突围,我也回兵天京,形成两面夹击之势,天京之围可解。”翼王石达开急忙响应,并表示也带一支人马协同忠王作战。诸王都认为这是“围魏救赵”之计,再有两位王爷亲率精兵突围,胜利是有把握的。可是洪秀全生性喜欢猜疑,以为天京被围,形势险恶,怀疑二王是不是想乘机脱逃,所以迟疑不决,没有吭声。李秀成猜透了洪秀全的心思,他突然跪倒在地,泪如泉涌,说道:“天王,天国危在旦夕,我等若有二心,对得起天王和全军将士吗?”石达开也跪在天王面前,恳求洪秀全下令发兵。洪秀全深受感动,终于同意照计而行。
这年正月初二,正值春节期间,清军仗着人多势众,已把天京团团围住,也就略有松懈。这天半夜时分,李秀成、石达开各率一部人马,乘夜从敌人封锁薄弱的东南角突围出去。清将和春见是小股部队逃窜,也就没有追击。
二王突围后,分兵两路:李秀成奔杭州,石达开奔湖州。李秀成抵杭州城下,见守备森严,他急令士兵攻城,但都被击退。原来这杭州是清军的重要粮草基地,城内守军也有一万余人。他们只坚守城池,并不出城反攻。李秀成三天三夜未能攻下杭州,心中焦急。突然天降大雨,城内守军见太平军久攻不下,都很疲惫,天又降雨,就都躲进城堡休息。因为几天几夜都没好生睡觉,倒在地上,就呼呼入睡。李秀成乘着雨夜,派一千多名勇士,用云梯偷偷爬上城墙。等守城兵士惊醒时,城门已经大开,李秀成率部冲入城内,攻下了杭州。为了吸引围困天京的清军,李秀成下令焚烧清军的粮仓。
和春闻讯,知道杭州已失,断了后勤供应,急令副将张玉良率十万人马火速回救杭州。洪秀全见清军已分兵解救杭州,敌军正在调动,于是下令全线出击。李秀成攻下杭州、放火烧了粮仓之后,火速回兵天京。石达开也率部回撤天京。此时城内城外的太平军对清军形成夹击之势,清兵始料不及,左冲右突,阵势大乱,死伤六万余人,一败涂地。清军惨败,天京解围。太平军巧用“围魏救赵”的谋略,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