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文鞭影(中华蒙学经典)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四支

王良策马,傅说骑箕。

【典故】

王良策马:《史记·天官书》记载:我国的古代天文学家把银河中的四颗星叫做“天驷(sì)”。天驷旁边的那颗星叫做“王良”。王良旁边有一颗星叫做“策”。如果策星移动到王良或天驷旁边,星象上就叫“王良策马”,预示着将发生大规模的战争。

傅说(yuè)骑箕(jī):《史记·天官书》记载:相传,商王武丁的宰相傅说死后变为天上的星座,跨坐在箕宿(xiù)和尾宿(xiù)之间,所以古人说他“骑箕”。

伏羲画卦,宣父删诗。

【典故】

伏羲画卦:《周易·系辞》记载:伏羲(传说中的上古部落首领,三皇之首)察天地及身边事物,从中寻求灵感,画出八种卦象,即后世所说的“八卦”。

相传八卦为伏羲所作。“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卦象分立八方,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现象,也象征世界的变化与循环。

宣父(fǔ)删诗:《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古代的诗流传到孔子时还有三千多篇,孔子选出与儒家道义相符合的三百多篇,教授学生。这些被选出来的篇目据说就是今天的《诗经》。宣父:即孔子。汉朝时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后代儒生便称孔子为“宣圣”“宣父”。

高逢白帝,禹梦玄彝。

【典故】

高逢白帝:《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汉高祖刘邦没当皇帝前,喝醉了酒经过一片沼泽,遇见大蛇拦路。他借着酒力,上前将蛇斩杀。后面的人来到斩蛇的地方,看到一老妇哭泣,便上前询问,老妇说:“我儿子是白帝(传说中的神灵)之子,变成蛇挡在路上,被赤帝之子杀了,我在这里哭他。”于是人们都认为刘邦是赤帝之子的化身。

禹梦玄彝(yí):《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记载:禹(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登衡山,梦见穿红色绣衣的男子自称玄夷苍水使者(一位神话人物)对自己说:“想要得到我的神书,你要在山下黄帝住的地方斋戒三个月,然后再上山挖石头,就能找到。”禹按照使者的话去做,果然找到黄金做成的简,上面镶着玉字,讲的是治水的道理。

寅陈七策,光进五规。

【典故】

寅陈七策:南宋官员、学者胡寅曾写《上皇帝万言书》,文章从南宋初年国家面临的内忧外患出发,向宋高宗提出七项建议,主旨是抵抗侵略、富国强兵、革新政治。

光进五规:北宋大臣、史学家司马光任谏官时,曾写过《上仁宗五规》,这是一篇从宏观角度劝谏宋仁宗改革弊政的文章。

鲁恭三异,杨震四知。

【典故】

鲁恭三异:《后汉书·鲁恭传》记载:东汉人鲁恭做中牟县令时,河南发生蝗灾,却没有伤及中牟。皇帝怀疑此事的真实性,就派官员去查证。官员和鲁恭到田间巡视,坐在桑树下,一只野鸡飞来,落在他们身边。官员问身边的一个小孩:“你怎么不抓野鸡啊?”小孩说:“它正在抚养幼雏呢。”官员对鲁恭说:“蝗虫不入境,鸟兽肯亲近人,小孩子懂得仁爱,这三件奇异的事情证明了你的德行。”

杨震四知:《后汉书·杨震传》记载:东汉大臣杨震路过昌邑县,曾受其推荐的王密正在此县当县令。为报答杨震的恩情,他夜里给杨震送去十斤黄金,杨震拒不接受。王密说:“现在是深夜,没人知道。”杨震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人知道呢?”

邓攸弃子,郭巨埋儿。

【典故】

邓攸(yōu)弃子:《晋书·邓攸传》记载:西晋末年,天下大乱,官员邓攸带着自己一家以及弟弟的儿子邓绥逃难。由于局势紧迫,为保全弟弟的遗孤,邓攸不得已抛弃了自己的儿子,只带着邓绥继续前行。

郭巨埋儿:《搜神记》记载:汉代人郭巨家贫,但极为孝顺。他担心抚养孩子会影响侍奉老人,就想把儿子埋掉。他挖地时,忽见一釜(fǔ,古代的一种锅)黄金,上面写着“孝子郭巨,天赐黄金一釜”。于是郭家变得富裕起来,郭巨也就没有埋掉自己的儿子。

位于河北邢台内丘县的郭巨塔,塔高6米,底座长宽均为1.5米,上窄下宽,四方形。塔共为七节(含座),座南面凿一洞,洞内刻有郭巨佛像。

公瑜嫁婢,处道还姬。

【典故】

公瑜嫁婢:《括异志·钟离发运》记载:宋代人钟离瑾(字公瑜)做县令时,买了一个婢女作为女儿的陪嫁。后来,钟离瑾得知婢女是前任县令的女儿,就将这个婢女用和女儿同样的规格嫁了出去。

处道还姬:《本事诗》记载:隋灭陈后,陈朝乐昌公主被赐予隋朝功臣杨素(字处道)。公主的丈夫徐德言到京城访寻妻子,杨素得知后,就让公主和徐德言团聚。

允诛董卓,玠杀王夔。

【典故】

允诛董卓:《后汉书·王允传》记载:东汉末年,董卓专权,司徒王允设计拉拢武将吕布,杀死了董卓。

玠(jiè)杀王夔(kuí):《宋史·余玠传》记载:南宋将领王夔骄悍,不听大臣余玠的调遣,又残害百姓。余玠趁召王夔议事之机,派人闯入王夔的营寨,夺取其军队,处死了王夔。

石虔矫捷,朱亥雄奇。

【典故】

石虔(qián)矫捷:《晋书·桓石虔传》记载:东晋将领桓石虔曾随父亲打猎,见有一只虎中箭伏地。桓石虔冲过去,从虎身上拔起一支箭来,虎猛地跃起,桓石虔跳得比虎还高。虎落到地上,桓石虔跟着落下,又从虎身上拔下一支箭,可谓矫健绝伦。

朱亥雄奇:《列士传》记载:战国时期魏国侠客朱亥受魏公子信陵君之命去秦国表示拒绝接受邀请。秦王大怒,将朱亥投到虎圈里,朱亥愤怒之下,用力瞪着老虎。老虎被他吓住,不敢动弹。秦王认为朱亥了不起,就以正式的礼节送他回魏国了。

平叔傅粉,弘治凝脂。

【典故】

平叔傅粉:《世说新语·容止》记载:三国时期魏国官员何晏(字平叔)皮肤白皙。魏明帝怀疑他涂了粉,于是夏天赐给他面片汤,让他当场吃下。吃完之后,何晏用手帕擦去汗,皮肤反而比之前更为白皙了。

弘治凝脂:《晋书·杜乂(yì)传》记载:东晋人杜乂(字弘治)容貌秀美。书法家王羲之见过他后,称赞道:“你脸如同凝脂一样白,眼睛像漆一样黑,只有神仙中才有这样的人物。”

何晏不仅是一名美男子,而且学识也相当丰富。他为《论语》作注,写成《论语集解》,开创了古籍注释中的集解一体。

伯俞泣杖,墨翟悲丝。

【典故】

伯俞泣杖:《说苑·建本》记载:汉代孝子韩伯俞犯了错误,遭到母亲的责打,韩伯俞大哭。母亲问他:“从前我打你,你都没有哭,今天为什么哭呢?”韩伯俞回答:“以前您打我,我会很痛。今天您的力气已经不能让我疼痛了,我悲哀于您的衰老,所以哭泣。”

墨翟(dí)悲丝:《墨子·所染》记载:墨翟(即墨子,名翟,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看见别人在染丝,叹息道:“把丝放到青色染料里就能染成青色,放到黄色染料里就能染成黄色,放到五色染料里就能染成五种颜色,所以一定要谨慎啊。不仅染丝是这样,治国也是同样道理。”

墨子纪念馆中的墨子塑像。墨子纪念馆坐落于山东枣庄,是世界唯一一座专门研究墨子文化、收集墨子资料、展示墨子研究成果的场馆。

能文曹植,善辩张仪。

【典故】

能文曹植:《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记载: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曹植十多岁时文章就写得很好。父亲曹操看过他的习作,问:“这是你请别人写的吧?”曹植回答:“如果您不信,可以当面考试,我怎么会请人代笔呢?”

善辩张仪:《史记·张仪列传》记载:战国时期辩士、谋略家张仪受秦王重用,他为秦国先后游说魏、楚、韩、齐、赵、燕六国,劝他们向秦割地求和。张仪还以舌辩之功先后做过秦、魏两国的国相。

温公警枕,董子下帷。

【典故】

温公警枕:《范太史集·司马温公布衾铭记》记载:北宋大臣、史学家司马光(死后追封为温国公,故又称司马温公)勤奋好学,常读书到深夜,然后躺在警枕(由一小段圆形木头制成的枕头,当人熟睡,一翻身头很容易从上面滑落下来,就会警醒,因此称警枕或醒枕)上睡觉。刚睡着,头就从枕头上滑落,将司马光惊醒,然后他就起来继续读书。

董子下帷:《史记·儒林列传》记载:西汉学者董仲舒在教书时总是把帷帐放下来,防止分神。他自己读书也非常认真,三年不曾看过自己家园中的景色。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形容专心读书教学。

会书张旭,善画王维。

【典故】

会书张旭:《新唐书·文艺传》记载:唐代书法家张旭擅长草书。他经常大醉后写字,酒醒后重新审视自己的作品,认为是精妙之作。当时人认为只有张旭的字是挑不出缺陷的。人称其为“草圣”。

唐代书法家张旭草书作品

善画王维:《新唐书·文艺传》记载:唐代诗人王维善画画,尤其擅长画山水景致。苏轼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周兄无慧,济叔不痴。

【典故】

周兄无慧:《左传·成公十八年》记载:春秋时期,晋厉公被杀后,周子(即晋悼公,名周)被立为国君。按制度本来应该是他的哥哥即位,但周子的哥哥智力低下,连豆子和麦子都分不清,所以没有被立为国君。

济叔不痴:《晋书·王湛传》记载:西晋官员、名士王济的叔叔王湛平时显得非常愚笨,王济很看不起他。有一次王济与王湛谈《周易》,王湛说得头头是道;叔侄两人又一起骑马,王湛骑术也非常好。一次晋武帝问王济:“你家那个傻叔叔死了吗?”王济回答:“我的叔叔不傻。”

杜畿国士,郭泰人师。

【典故】

杜畿(jī)国士:《傅子》记载:三国时期魏国官员杜畿与侍中(官名,皇帝的近臣,可直接参与政事)耿纪彻夜深谈。住在耿纪隔壁的尚书令荀彧(yù)听到杜畿的言论,就派人对耿纪说:“你家中有国士(一国中才能最优秀的人)却不推荐给朝廷,怎么能做侍中呢?”后来,荀彧推荐杜畿做了官。

郭泰人师:《资治通鉴·汉纪》记载:东汉后期名士郭泰在学术上很有造诣,而且道德高尚。有个叫魏昭的年轻人请求给他当仆人,并说:“学问上的老师容易找到,德行上的老师却难找,我愿意追随在您身边,为您服务。”

伊川传《易》,觉范论《诗》。

【典故】

伊川传(zhuàn)《易》:《宋史·程颐传》记载:北宋理学家程颐(因他是洛阳伊川人,所以又被称为伊川先生)将《周易》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用新的观点加以注解,著成《伊川易传》一书。传:解说经义的文字,即为经书作注。

觉范论诗:《冷斋夜话》记载:南宋僧人惠洪(字觉范)和其弟超然都善谈论《诗经》。超然说:“作诗贵在自然的情趣。”觉范问:“如何才能懂得自然的情趣呢?”超然回答:“了解了萧何就能了解韩信,你就知道什么是自然的情趣了。”

程颐所著《伊川易传》书影,此书被收入清乾隆时期所修的《四库全书》中。

董昭救蚁,毛宝放龟。

【典故】

董昭救蚁:《搜神记》记载:吴郡富阳(今杭州富阳县)人董昭之过钱塘江,见一只蚂蚁趴在草上于江上漂浮,随时可能溺水,就把它救了起来。当夜,董昭之梦见一个黑衣人前来致谢,说自己是蚁王,今后如有危难可以向它求援。后来董昭之入狱,蚂蚁在监牢里挖出一条地道,董昭之得以逃出。

毛宝放龟:《搜神后记》记载:东晋武将毛宝帐下有一军人曾买一只白龟,养大后放回江中。后来晋军战败,那军人跳入江中,感觉脚下有东西托住自己,因而得以渡过长江。登岸后他发现原来托住他的就是当年放走的白龟。由于这个军人是毛宝的部下,又没留下名字,所以后人就将这个故事归到毛宝身上。

乘风宗悫,立雪杨时。

【典故】

乘风宗悫(què):《宋书·宗悫传》记载:南朝宋时名将宗悫年少时,他的叔父宗炳问他将来的志向是什么。宗悫回答:“希望能乘着大风,冲破万里波涛。”宗炳听后很震惊。

立雪杨时:《宋史·杨时传》记载:一年冬天,北宋学者杨时去拜见老师——理学家程颐,正赶上程颐在闭目养神。杨时不敢打扰,便在门外静立。等到程颐睁开眼睛时,门外的雪已积了一尺厚。

绘有“程门立雪”图案的小口梅瓶。此画的作者是清代画家孙祜,他擅画人物,雍正、乾隆时任职于宫廷。

阮籍青眼,马良白眉。

【典故】

阮籍青眼:《晋书·阮籍传》记载:三国时期魏国文学家阮籍在不同的情况下分别用白眼(眼珠向上翻或向旁边转出眼白部分,表示看不起人或不满意)和青眼(黑色的眼珠在眼眶中间,表示对人的喜爱、重视和尊重)看人。嵇喜去见他时就遭到了白眼的待遇。嵇喜的弟弟嵇康性格超脱,阮籍就用青眼看他。

马良白眉:《三国志·蜀志·马良传》记载:三国时期蜀汉官员马良年轻时眉毛里就掺杂着白色的毛,同乡的人都说:“马家的五兄弟里,白眉的那个最出色。”

韩子《孤愤》,梁鸿《五噫》。

【典故】

韩子《孤愤》:《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韩非子(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多次向韩王上书劝谏,均不被接受。韩非子对此既无奈又悲愤,于是写了《孤愤》一文。

法家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子

梁鸿《五噫(yī)》:《后汉书·逸民列传》记载:东汉隐士梁鸿路过洛阳,看到宫室豪华壮丽,就作《五噫》歌叹息道:“上了北邙山啊,回头看京城啊,宫室高大啊,百姓们辛苦啊,永远没有尽头啊!”

钱昆嗜蟹,崔谌乞麋。

【典故】

钱昆嗜蟹:《归田录》记载:北宋官员钱昆喜欢吃螃蟹,他请求做地方官。有人问他想去哪个地方。他回答:“只要是有螃蟹、没有通判的地方,我就很满意了。”宋朝设置通判以监视地方长官,所以钱昆这样说。

崔谌(chén)乞麋:《北齐书·李绘传》记载:南北朝时期东魏官员崔谌仗着弟弟崔暹(xiān)的权势向李绘索要麋鹿(一种珍贵的稀有兽类)角和鹡鸰(jí líng)的羽毛。李绘说:“鹡鸰有翅膀,能飞上天;麋鹿有腿,能跑到海里去。我手脚很笨,不能捉到它们来满足奸邪之人的欲望。”

隐之卖犬,井伯烹雌。

【典故】

隐之卖犬:《晋书·吴隐之传》记载:东晋官员吴隐之家穷,嫁女儿时,他让家人把自家的看门狗牵出去卖了。

井伯烹雌:《乐府诗集·琴曲歌辞四》记载:春秋时期,百里奚(字井伯)到秦国做了大夫。后来他的妻子也流落到秦国,并受雇为百里奚府中的洗衣妇。她认出了百里奚,就唱道:“百里奚,当初你只值五张羊皮。记得当初分别时,煮了家中的老母鸡,家里的门闩当柴劈,今天你富贵了,就把我忘了吗?”于是百里奚和妻子得以相认。烹雌:即烹伏雌。伏雌,抱窝下蛋的母鸡。

位于河南南阳西城区麒麟路上的百里奚故里碑,此碑是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南阳知府宋璘镌刻的。

枚皋敏捷,司马淹迟。

【典故】

枚皋(gāo)敏捷:《西京杂记》记载:西汉文学家枚皋写文章非常快,但时有多余的句子,这是由于他写作时不多加思考的缘故。学者扬雄说:打仗的时候,需要发布檄文、传递军报,这种需要速度的文字要让枚皋来写。

司马淹迟:《西京杂记》记载: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写文章很慢,但从头到尾文辞美妙。学者扬雄说:朝廷重要的文章还是应该交给司马相如来写,虽然慢,却无可挑剔。

祖莹称圣,潘岳诚奇。

【典故】

祖莹称圣:《魏书·祖莹传》记载:北魏文人祖莹八岁通晓《诗经》和《尚书》,当时京城人都称他为“圣小儿”。

潘岳诚奇:《晋书·潘岳传》记载:西晋文人、官员潘岳少年时就以聪慧又有才华而闻名,有着“奇童”的称号。

紫芝眉宇,思曼风姿。

【典故】

紫芝眉宇:《新唐书·卓行传》记载:唐代宰相房琯称赞唐代隐士元德秀(字紫芝)说:“看到紫芝的面容,我的争名夺利之心一下就消失了。”

眉宇:眉额之间,泛指容貌。

思曼风姿:《南史·张绪传》记载:南朝齐官员、名士张绪(字思曼)风姿清雅。齐武帝观赏柳树时总说:“柳树风流可爱,就像年轻时的张绪一样。”

毓会窃饮,谌纪成糜。

【典故】

毓(yù)会窃饮:《世说新语·言语》记载:钟毓、钟会趁父亲钟繇(yáo,三国时期魏国大臣)睡觉时偷酒喝。钟繇偷眼观看,见钟毓先跪拜再饮酒,钟会只饮酒不跪拜。事后他问两个儿子原因。钟毓说:“很多礼仪都需要酒来实现,我不敢不跪拜。”钟会说:“偷本身就是不合礼法的,所以我不跪拜。”

谌(chén)纪成糜:《世说新语·夙惠》记载:东汉名士陈寔(shí)在家中陪客人谈话,让两个儿子陈纪、陈谌去做饭,却迟迟不见饭熟。他问原因。两个儿子说:“我们听您和客人说话,忘了给锅加箅(bì)子,米掉进水里,现在都成粥了。”陈寔问儿子:“你们记住谈话内容了吗?”陈纪和陈谌一起复述,互相补充,居然没有漏掉什么。陈寔说:“既然这样,做成粥就行,何必一定要做成饭呢?”

韩康卖药,周术茹芝。

【典故】

韩康卖药:《后汉书·逸民列传》记载:东汉隐士韩康在市上卖药。有个女子来买药,韩康不肯讲价,女子生气地说:“你是韩康吗?居然不肯讲价!”韩康叹息道:“我本来是为了隐姓埋名才卖药的,不想如今连小女子都认出我了,我还卖什么药呢?”于是就到山里隐居起来。

周术茹芝:《乐府诗集·琴曲歌辞二·采芝操》记载:西汉初年四位隐士东园公、甪(lù)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被称作“商山四皓”。他们合作了一首《采芝操》,反映了隐居生活的艰辛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周术:即甪里先生。

刘公殿虎,庄子涂龟。

【典故】

刘公殿虎:《宋名臣言行录》记载:北宋官员刘安世敢于和皇帝争辩。皇帝发火时,他就退到一旁不说话,等皇帝情绪有了好转,他又上前争辩。朝臣就给他起了个绰号叫“殿上虎”。

庄子涂龟:《庄子·秋水》记载:楚王派使者请庄子(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做官,庄子说:“我听说楚国有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国君把它藏在宗庙里。你们觉得,这神龟是愿意死后把骨头留下享受尊贵的待遇呢,还是愿意悠闲地在泥塘里拖着尾巴爬来爬去呢?”使者说:“它当然愿意活在泥塘里了。”庄子说:“我也要在泥塘里拖着尾巴爬来爬去了。”

清康乾时期著名画家上官周所著《晚笑堂画传》中的刘安世像。

唐举善相,扁鹊名医。

【典故】

唐举善相:《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记载:战国时期,蔡泽请相面人唐举算自己的寿命。唐举说:“从现在算,还有43年。”蔡泽说:“能过上43年的富贵生活足够了。”后来蔡泽做了秦相。

扁鹊名医:《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春秋时期名医扁鹊少年时获得奇术,能看出人的病在何处,因此治病有神效。

韩琦焚疏,贾岛祭诗。

【典故】

韩琦焚疏:《谏垣存稿序》记载:北宋大臣韩琦曾任谏官,他本想效仿古人把所上谏疏的草稿全都烧掉,但又觉得这样无以表现皇帝听从劝谏的美德,于是将谏疏加以整理,名为《谏垣存稿》。

位于北京房山石楼镇的唐代诗人贾岛墓(衣冠冢)

贾岛祭诗:《云仙杂记》记载:唐代诗人贾岛每年除夕夜都把一年以来的全部诗篇整理到一起,用酒肉祭奠。他说:“写诗耗费了我很多精力,就用这些酒肉来补偿一下吧。”时人管这种行为叫做“祭诗”。

康侯训侄,良弼课儿。

【典故】

康侯训侄:《宋史·胡寅传》记载:南宋著名学者胡安国(字康侯)的侄子胡寅很难管教。胡安国把他关在阁楼上,里面放了几千卷书。一年后,胡寅把这些书都读熟了,还考中了进士。

良弼课儿:《万姓统谱》记载:南宋进士余良弼有教子诗,写道:“白发无凭吾老矣,青春不再汝知乎?年将弱冠非童子,学不成名岂丈夫。幸有明窗并净几,何劳凿壁与编蒲。功成欲自殊头角,记取韩公训阿符。”

颜狂莫及,山器难知。

【典故】

颜狂莫及:《宋书·颜延之传》记载:南朝宋文学家颜延之倚仗自己文章写得好,常有狂放的行为。皇帝问他:“你的哪个儿子像你一样狂放?”颜延之回答:“我的狂放是遥不可及的。”

山器难知:《世说新语·赏誉》记载:西晋名士王戎评价大臣山涛说:“这个人就像没有剖开的玉、没有冶炼的黄金,谁都知道是宝贝,但没有人清楚他究竟有多大才能。”

懒残煨芋,李泌烧梨。

【典故】

懒残煨芋:《邺侯外传》记载:李泌半夜去拜访唐朝僧人明瓒(其性疏懒,时常吃残余的饭菜,因此被称为“懒残”)。明瓒亲自拨火煨(wēi,埋在带火的灰里烧熟)芋头给李泌吃,同时说:“你不用多说话,安心做十年宰相。”

位于湖南衡阳南岳镇烟霞峰下的邺侯书院,原名端居室,是李泌隐居的地方。

李泌(bì)烧梨:《邺侯外传》记载:唐肃宗召三个弟弟及大臣李泌围炉闲谈。因为李泌不吃肉,所以肃宗亲自为他烤了两只梨。

干椹杨沛,焦饭陈遗。

【典故】

干椹(shèn)杨沛:《三国志·魏志·贾逵传》注引《魏略·杨沛传》记载:三国时期魏国地方官杨沛让百姓将桑椹和豆子晒干作为食物。

焦饭陈遗:《世说新语·德行》记载:东晋人陈遗的母亲喜欢吃焦饭(锅底的糊饭,俗称“锅巴”),陈遗就注意替她收集。有一次陈遗收集好焦饭,没来得及送回家就随军出征了。那一次东晋打了败仗,陈遗跑到深山里,靠吃焦饭活了下来。当时人都认为这是上天对他孝心的回报。

文舒戒子,安石求师。

【典故】

文舒戒子:《三国志·魏志·王昶(chǎng)传》记载:三国时期魏国大臣王昶(字文舒)写了一封信给子侄,教育他们要重德行,远浮华,不要自以为是。

安石求师:《晁氏客语》记载:北宋大臣、文学家王安石认为启蒙老师一定要是博学而道德高尚的人。有人表示反对。王安石说:“先入者为之主。”意思是启蒙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尤其强烈,不能不谨慎。

防年末减,严武称奇。

【典故】

防年末减:《汉武故事》记载:西汉人防年的父亲被后妻杀死,防年为父报仇,杀了他的继母。按照法律,杀死父母是大逆不道罪。皇帝问太子的意见。太子回答说:“继母杀死父亲,杀人之时,已经算不得母亲了,所以该按一般杀人罪处理。”于是防年最终被减轻了刑罚。

严武称奇:《新唐书·严武传》记载:唐朝官员严武的父亲严挺之不喜欢严武的生母而喜欢小妾玄英。严武八岁时,打死了玄英。严家的仆人向严挺之报告说:“公子失手把玄英杀了。”严武说:“哪有大臣厚待小妾而薄待正妻的?我是故意杀死她的。”严挺之没有责怪,反而说:“不愧是我严挺之的儿子。”

邓云艾艾,周曰期期。

【典故】

邓云艾艾:《世说新语·言语》记载:三国时期魏国将领邓艾口吃,经常连续说出几个“艾”字。有人和他开玩笑:“你总是说‘艾艾’,你的名字到底有几个‘艾’?”邓艾巧妙地回答:“春秋时期楚国有首歌是:‘凤凰啊,凤凰啊。’其实也只有一只凤凰。”

周曰期期:《史记·张丞相列传》记载:西汉开国功臣周昌口吃,但刚直敢言。高祖刘邦想要废太子,周昌大怒,对高祖说:“臣口不能言,然期期知其不可(我说话虽然不利索,但一定一定知道这样做不行)。”其实只需要说一个“期”字,但周昌口吃,就说成了“期期”。

周师猿鹄,梁相鹓鸱。

【典故】

周师猿鹄(hú):《抱朴子》记载:周穆王南征,整支军队中的君子变成猿猴或者天鹅,小人变成了虫子或者沙粒。鹄:天鹅。

位于陕西宝鸡周礼文化主题公园中的周穆王拜西王母雕塑,取材自《穆天子传》所载的周穆王西游在瑶池与西王母诗相唱和的传说。

梁相鹓鸱(yuān chī):《庄子·秋水》记载:梁国国相惠子误听谣言,以为庄子要设法取代自己的位置,于是下令搜捕庄子。后来庄子亲自去见惠子,对他说:“南方有一种叫鸟叫鹓雏(凤凰一类的鸟),它只吃竹子的果实,只喝甜美的泉水。有只鸱(鹞鹰)抓到一只腐烂的老鼠,看到鹓雏飞过,以为鹓雏要抢老鼠,就对着它大叫。你现在也是要为了自己的梁国而对我大叫吗?”

临洮大汉,琼崖小儿。

【典故】

临洮大汉:《汉书·五行志》记载:秦始皇时期在临洮(在今甘肃)出现了12个巨人。秦始皇下令融化掉收缴上来的武器,铸成这些巨人的样子。

琼崖小儿:《洞微志·九代祖》记载:宋人李守忠去琼州(在今海南),到一位八十多岁的杨姓老人家做客,杨的父亲已经120岁,祖父195岁。他又见梁上鸡窝中有一小孩探头往下看,杨的祖父说:“这是我的九世祖,平时不说话、不吃东西,也不知道他多大岁数了。”

东阳巧对,汝锡奇诗。

【典故】

东阳巧对:《尧生堂外纪》记载:明代大臣李东阳朝见明英宗,正好赶上地方进贡螃蟹。皇帝随口出了一个上联:“螃蟹浑身甲胄。”李东阳对道:“蜘蛛满腹经纶。”

汝锡奇诗:《括苍汇纪》记载:北宋诗人陈汝锡少年诗作中有“闲愁莫浪遣,留为痛饮资”的句子。黄庭坚称赞道:“这是同道中人啊。”

启期三乐,藏用五知。

【典故】

启期三乐:《列子·天瑞》记载:春秋时期,孔子见荣启期衣服很破旧,却仍在弹琴唱歌。孔子问他:“您怎么这样高兴呢?”荣启期说:“天地万物中人最尊贵,我生而为人,这是第一件快乐的事;男尊女卑,我是个男子,这是第二件快乐的事;有人生下来连日月都没见过就死了,我活到现在已经快九十岁,这是第三件快乐的事。”孔子说:“这就是善于自我宽解的人啊。”

藏用五知:宋代官员李若拙(字藏用)之子李绎作《五知先生传》来形容自己。所谓“五知”,即知时、知难、知命、知退、知足。此处是将李绎事迹误放在其父李若拙身上。

堕甑叔达,发瓮钟离。

【典故】

堕甑(zèng)叔达:《后汉书·郭泰传》记载:东汉人孟敏(字叔达)将甑(一种煮饭的器具)掉到地上后继续走路。郭泰见状,问其原因。孟敏回答:“甑已经破了,回头看又有什么用?”

发瓮钟离:《搜神记》记载:东汉官员钟离意自己出钱修整孔子庙。一个叫张伯的人在堂下挖出七枚玉璧,但只将六枚交给钟离意。钟离意打开孔子留下的一个瓮,发现一卷帛书,写着:“后世修订我的书的人是董仲舒;保护我的车、擦拭我的鞋、打开我的箱子的人是钟离意;璧一共有七枚,张伯藏起其中之一。”钟离意质问张伯,张伯只好把藏起来的玉璧交了出来。

汉代彩绘陶甑

一钱诛吏,半臂怜姬。

【典故】

一钱诛吏:《鹤林玉露》记载:北宋名臣张咏做知县时,见一小吏(古代政府里的办事人员)从钱库出来,鬓发中夹着一枚库中的钱,张咏令属下杖责此吏。面对责罚,小吏勃然大怒说:“一个钱算什么?你能打我一顿,还能杀了我吗?”张咏听后,提笔写道:“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于是就把小吏杀了。

半臂怜姬:《东轩笔录》记载:北宋官员宋祁妻妾众多,一次宴会上他觉得寒冷,派人回家取半臂(古代一种短袖上衣)。不料众妻妾得知后各送一件。面对十几件半臂,宋祁怕妻妾们认为自己有亲疏厚薄之分,只好忍着寒冷回家。

王胡索食,罗友乞祠。

【典故】

王胡索食:《世说新语·方正》记载:陶范送给东晋官员王胡之一船米,王胡之拒绝说:“我如果没饭吃了,自然会去找谢仁祖(谢尚字仁祖,东晋名士)要饭吃,用不着你的米。”

罗友乞祠:《世说新语·任诞》记载:谁家要祭神,东晋官员罗友就去讨要祭祀剩下的酒食。一次,他到得太早,不得不在门外等到天亮。

召父杜母,雍友杨师。

【典故】

召(shào)父杜母:《汉书·循吏传·召信臣》和《后汉书·杜诗传》记载:西汉人召信臣和东汉人杜诗任南阳太守,他们爱惜民力,兴修水利,得到郡中百姓的尊敬。后来人们将这两位太守相提并论,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雍友杨师:《方舆胜览》记载:杨用中曾对南宋大臣张浚说:“杨仲远可以做你的老师,雍退翁可以做你的朋友。”

直言解发,京兆画眉。

【典故】

直言解发:《新唐书·列女传》记载:唐朝人贾直言被流放到南海,他对年轻的妻子说:“我这一去生死都很难说,我走后你赶快嫁人吧。”其妻把头发扎起来,外面又缠上一层帛,让贾直言在帛上写下名字,说:“只有你才能解开它。”二十年后贾直言回家,帛还缠得好好的。等解开封帛,妻子的头发已经枯死,一洗头就全部脱落了。

京兆画眉:《汉书·张敞传》记载:西汉人张敞做京兆尹(西汉首都长安的行政长官)时替妻子画眉,被人指责缺乏大臣威仪。皇帝责问他,张敞说:“我们在家里还有比画眉更亲密的事情呢。”皇帝听了也就没有责怪。

清中期画家区瑞所绘《区瑞张敞画眉图轴》。图中张敞给妻子画眉,其妻坐在鼓墩上,前面几上放有镜子、化妆品之类的东西,屏风后站着一个丫环,双手捧着主人的帽子、衣裳和束带。

美姬工笛,老婢吹篪。

【典故】

美姬工笛:《晋书·石崇传》记载:西晋名士石崇家有一小妾名叫绿珠,貌美且擅长吹笛。权臣孙秀向石崇讨要绿珠,石崇坚持不给而遭到杀害,绿珠也跳楼而死。

老婢吹篪(chí):《洛阳伽(qié)蓝记》记载:北魏河间王元琛家中有一歌女叫朝(zhāo)云,擅长吹篪(古代一种用竹管制成像笛子一样的乐器)。元琛出任地方官,遇到羌人叛乱,难以镇压。朝云扮成贫苦老妇,在敌人阵前吹篪乞讨,羌人听到悲凉的篪声,纷纷落泪,相继归降了北魏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