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效新书(中华兵书经典丛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藤牌解

老粗藤如指,用之为骨,藤篾缠联(1),中心突向外,内空,庶箭入不及手腕也。周檐高出,虽矢至不能滑泄及人。内以藤为上下二环,以容手肱执持(2)。古有圆、长二色,其来尚矣,主卫而不主刺。

【注释】

(1)藤篾:细一点的藤条。

(2)“内以藤”二句:藤牌的内面有上下两个环扣,藤牌手执牌时通常用左手小臂穿过其中一个环扣,再用手抓握住另一个环扣,故称手肱执持。

【译文】

将如手指一般粗的老藤,用来作为藤牌的骨架,再用细藤条缠绕编织,中央向外凸出,里面空着,这样或许箭射透进来也伤不到手腕。四周突出的部分隆起,这样即使是箭射到上面也不会滑动穿透进去伤到人。内里用藤条编成上下两个环扣,以便容纳手和小臂穿过去抓握。古代盾牌有圆形和长方形两种,由来已经很久了,主要用于防御而不是击刺进攻。

国初用木加革(1),重而不利步。以藤为牌,近出南方,虽不能御铳子,其矢、石、枪、刀皆可蔽,所以代甲胄之用。每兵执一牌,腰刀一把,阁刀手腕,一手执镖枪一枝(2)。彼长我短,持定无隙,将镖掷去,毋论中否,彼必应,我急取刀在手,随牌杀入。一入枪身内,则枪为弃物,我必胜彼矣。但掷镖后,每每仓皇不及取刀,是一大病。此器御短更易,南方田塍泥水间(3),颇称轻便。务使遮蔽一身。附之以镖者,所以夺人之目,而为我之疑兵,赖以胜人者也。牌无镖,能御而不能杀。将欲进步,然后起镖,勿轻发。即岳武穆旁牌、麻札刀之制,令军士低头只砍马足,以败兀术拐子马是也(4)。出入阵中,进退便利,且卫且杀,南北通用之利器也。制虽稍有不同,以此置于行伍之先,必在狼筅之下。盖恃筅为势,架护于上,方能筅下突进,因势之跼蹐(5),利于出入故也。若无筅,则牌刀皆短,不能独出独入,每为长器所制。

【注释】

(1)国初用木加革:明朝初年盾牌大多用木料制成,外面包上皮革。

(2)“每兵”四句:每名士兵左手持一副藤牌,右手持一支标枪,由于还要使用一把腰刀,这样腰刀就只能搁置于左手腕上。

(3)田塍(chénɡ):田间的土埂。塍,亦作“畻”。

(4)“即岳武穆”三句:指南宋绍兴十年(1140)七月,岳飞指挥宋军在郾城(今河南漯河郾城区一带)以步制骑、大破兀术所率金军一事。《宋史·岳飞传》:“初,兀术有劲军,皆重铠,贯以韦索,三人为联,号‘拐子马’,官军不能当。是役也,以万五千骑来,飞戒步卒以麻札刀入阵,勿仰视,第斫马足。拐子马相连,一马仆,二马不能行,官军奋击,遂大败之。”岳武穆,即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属河南)人,抗金名将,宋高宗时遭诬陷被杀,宋孝宗即位后为其平反,追谥武穆,故称。旁牌,又称傍牌,即外裹皮革的木制盾牌。麻札刀,一种双手使用的长柄刀。札,一作“扎”。兀术,即完颜宗弼(?——1148),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第四子,多次率军南下侵宋,为金朝著名军事统帅。拐子马,金朝左右两翼主力铁骑的称呼,属于轻型或中型骑兵。按,郾城之战中宋军用“旁牌、麻札刀之制”所破的实则是金军的重装骑兵“铁浮屠”,而非拐子马。《宋史·岳飞传》里将二者混为一谈,对后世多有误导。

(5)跼(jú):弓身弯腰。蹐(jí):后脚尖紧接着前脚跟,走小碎步。

【译文】

建国初期用木制的盾牌外面包上皮革,沉重不利于行进。用藤做盾牌,是最近从南方传过来的,虽然不能抵挡鸟铳子弹,但箭、飞石以及枪、刀都可以遮蔽,可以起到代替盔甲的作用。每名士兵左手持一副藤牌,配备一把腰刀,将刀搁在左手腕上,右手持一支标枪。对方用的是长兵器,我方用的则是短兵器,要握紧标枪的末梢不留一点空余,向敌人投掷过去,不论有没有命中,对方必然会应付遮挡,这时我方快速拿过腰刀换到右手,随着藤牌向前击杀。只要一贴身进到对方长枪防御范围内,长枪就成了无用的废物,我方必定会战胜对方了。不过我方士兵投掷出标枪后,经常忙乱之下来不及快速取过腰刀,这是一大弊病。藤牌这种武器抵御短兵器更容易,在南方泥泞的田间土埂中使用,因轻便而很是被人称道。使用时务必要把全身遮盖住。附带使用标枪的目的,是为了晃敌眼睛,从而作为我方虚张声势迷惑对方的手段,借此来战胜敌人。使用藤牌而没有配用标枪,只能被动防御不能击杀敌人。准备向前进击的时候,接着就掷出标枪,不要轻易投掷。这就是岳飞用盾牌、麻扎刀对敌,命士兵低下头只管砍杀马腿,以此来击败兀术拐子马那种办法。出入敌阵,进退都敏捷方便,一边防御一边击杀,是南方和北方都适用的优良武器。虽然南北方制作藤牌的方法略有不同,但用来放在部队阵列的前面,一定要在狼筅的掩蔽之下。原因是依靠狼筅作为支援力量,在上面遮架保护,才能在狼筅掩蔽下迅速进击,根据情况屈身弯腰小步向前,进出敌阵都方便。如果没有狼筅掩护,那么藤牌和腰刀都是短兵器,不能独自出入敌阵,往往会被敌人的长兵器所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