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诗言志的内容
本书所谓“诗言志”主要是指诗应当表达人们的志向、抱负、理想、愿望等。
在孔子看来,“言志”就是谈志向,说抱负。如《论语·先进》篇记载了孔子要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各言其志”,四位学生分别谈了他们的政治抱负与生活愿望。
前人也是这么理解“志”的,如《庄子·缮性》篇云:“今之所谓得志者,轩冕之谓也。”享有轩冕的待遇被称作得志,可见庄子生活的那个时代某些人之“志”也就是奋斗目标,是争取获得轩冕的待遇。曹魏时期的诗人阮籍《咏怀》诗第十五首云:“昔年十四五,志尚好诗书。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可见他也是把人生的奋斗目标当作“志”。再如宋人袁燮《絜斋毛诗惊筵讲义》云:“臣闻志者,心之所期也。所期者如此,故所就亦如此。登高山者期至于顶,斯至之矣。涉巨川者期达于岸,斯远之矣。所期者大,则其规模亦大,所期者远,则其谋虑亦远,夫惟远且大也,故谓之志。”
人类的基本愿望就是生存,人人都希望改善自己的生存状态。对于吃不饱穿不暖的普通老百姓来说,希望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的愿望就更加强烈。早在周代,奴隶们就在寻觅自己的乐土了。如《诗经·魏风·硕鼠》首章云:
一般都认为“所谓‘乐土’在当时只是空想罢了”[121]。但是春秋战国时代正是生产关系发生重大改革时期,其标志就是“初税亩”制度,凡是实行了“初税亩”制的地方,则会被农奴们视为乐土。汉代的桓宽指出:“及周之末途,德惠塞而嗜欲众;君奢侈而上求多,民困于下,怠于公事,是以有履亩之税,《硕鼠》之诗作也。”[122]《春秋左传》宣公十五年(前594)的秋天就有了“初税亩”,《春秋公羊传注疏》卷十六注云:“时宣公无恩信于民,民不肯尽力于公田,故履践案行择其善,亩谷最好者税取之。”可见“初税亩”是为了提高农奴们的生产积极性,不得已而采取的一项改革措施。据《春秋左传》记载,哀公十二年(前483)“春,用田赋”。可见这种改革一直在持续不断地进行着,而且不会是诸侯国中的个别现象。晋杜预在《春秋集传纂例》卷六《赋税例》中引赵子的话说:“赋税者,国之所以治乱也,故志之。民,国之本也;取之甚,则流亡。国必危矣,故君子慎之。”在赵子看来,春秋战国时代,流民确实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所以此诗表现了魏国的农奴不堪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而对那些实行了社会改革的地方怀有向往之情,也是当时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
此外,人类还有一个基本要求就是渴望获得爱情,过上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这在《诗经》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故《文心雕龙·明诗》篇赞曰:“民生而志,咏歌所含。兴发皇世,风流二《南》。”其实,十五国风,无不如此,如《鄘风·柏舟》:
这首诗写一位女子自己找到了一个对象,但是没有获得家长的认可,而呼天抢地发誓决不改变自己的主意,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对爱情的追求,可以说是诗歌永恒的主题,只是时代不同、地域不同,其表现方式可能不一样而已。如五代时牛希济写的《生查子》:
与《柏舟》不同,此词不是通过大声疾呼,而是通过心理描写来写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渴望。在一个爱情尚未得到满足的年轻女子眼里,什么景物都会引起她的遐想。应当说月缺之后势必月圆是可以预期的,诗中“未有团圆意”,实际上不是指新月,而是指女主人公与自己的心上人何时能够团圆尚无一个准确的日期。女主人公望月兴叹,显然有度日如年、不胜煎熬之感。三、四句写了女主人公的心理变化过程。为了相思而看红豆,看了红豆却加深了自己的相思之苦,又觉得不堪看。这两句诗写出了女主人公想看红豆又怕看红豆的矛盾心理。下片首两句采用谐音的手法巧妙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对心上人的终日思念之情。因为“终日劈桃穰”是没有必要的,见到桃仁意义也不大,只不过是借以表达女主人公终日心中有恋人而已。最后两句借民歌中常用的意象,表达了女主人公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强烈愿望。这首词语言风格自然平易,显然是向民歌学习的结果。
那些难以获得爱情,难以过上正常家庭生活的人,对爱情与正常的家庭生活的渴望之情,似乎更加强烈,如薛涛的《池上双鸟》:
据唐李玙介绍:“蜀妓薛涛,字洪度。本长安良家子,父郑,因官寓蜀。涛八九岁知声律,其父一日坐庭中,指井梧示之曰:‘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令涛续之。即应声曰:‘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父愀然久之。父卒,母孀居。韦皋镇蜀,召令侍酒赋诗,因入乐籍。涛暮年屏居浣花溪,着女冠服,有诗五百首。”[123]此或许为小说家言,但是薛涛当过妓女,是可以在她的诗歌作品中得到证实的。言为心声,这首诗连题目只有24个字,却连续用了“双鸟”“双栖”“共飞还”“同戏”等表现成双配对的字眼,可见她求偶与结婚的愿望是何等强烈。从“朝暮”二字可以看出,她对“双栖”“同戏”“共飞还”的池上双鸟从早到晚一直在注意观察。从“更忆将雏日”一句可以看出,她对池上双鸟的观察已进行了很长时间。可见,诗人对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一直羡慕不已。
知识分子同样也希望过幸福安定的家庭生活,但是由于受到封建思想的束缚,诗人不大在诗中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对爱情的渴望之情。但也不是绝对没有,如郑板桥在《怀扬州故居》中就描写了自己的理想生活: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扬州兴化人。雍正十年(1732)中举,乾隆元年(1736)中进士。七年任山东范县知县,曾摄朝城县事。十一年,调任山东潍县知县。十八年罢官回籍,以卖画为生。此诗当是作者在山东当知县时心系故园而作,概括地写出了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理想生活,即所谓红袖添香夜读书。“偷”字下得好,把作者蹑手蹑脚看妻子睡态的神情写了出来,表现了他对妻子的爱怜以及家庭生活的快乐。郑板桥还有一首题为《细君》的诗,将妻子天真烂漫的形象写得栩栩如生:
作者不愧为画家,善于取景着色,桃红、柳绿、草青,再加上充满青春活力的美妇人一会儿摘花,一会儿捕雀儿,表现出生活的美和快乐。
当然,除了温饱以及安定而快乐的家庭生活外,许多知识分子还希望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如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云:
李贺(790—816),河南昌谷(今宜阳)人,是没落的皇室后裔。元和五年(810)应河南府试,获解。入京应进士试,因父名晋肃,需避嫌名而未被录取,仅做了九品小官奉礼郎,不久辞官归里。安史之乱后,唐代出现了严重的封建割据局面。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李贺以天下为己任,表现出了强烈的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愿望。这首诗以两个反问句组成:第一句是说男子汉为什么不拿起武器,削平藩镇,实现国家真正的统一呢?第二句用了一个反问句做回答。北周的庾信说:“天子画凌烟之阁,言念旧臣;出平乐之言,实思贤传。”[124]唐太宗贞观十七年(643)与唐代宗广得元年(763)都有画功臣像于凌烟阁之事。第二个反问句的正面意思是,能够在凌烟阁作为功臣而被画像表彰的都是武将而非书生。李贺的理想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是有代表性的,而他本人的悲剧命运也表明,这种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理想是难以实现的。
许多知识分子在前进的道路上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有所作为的人往往都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也反映在他们的诗中,如陆游的《梅花绝句》:
此梅花正是诗人人格的象征,那种自尊、自强、自傲、自赏、自励的意志、气节、精神、品格、态度都将会给处于恶劣生存环境,不断受到挫折的人们以鼓舞。今人王世襄也有过类似的遭遇,他曾以诗明志,并著文作了介绍,现照录如下:
志向有大有小,但是其强烈程度倒不与志向的大小成正比。作者年老体衰,还要接受劳动改造,就在这样艰难的处境中,他还希望在科学研究中做出成绩,其志向也可谓坚定而强烈了。
孔子对颜渊说过:“用之则行,舍之则藏。”[126]孟子也说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127]这是许多知识分子所奉行的处世哲学。一些知识分子在自己的政治抱负难以实现之后,由于各种原因而选择了归隐的道路,被钟嵘《诗品》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陶渊明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其《归园田居五首》之三:
陶渊明也曾怀有雄心壮志,希望自己能够像他的曾祖陶侃那样为晋室建功立业,如其《杂诗》第五首云:“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也曾奋斗过。他似乎对文官不感兴趣,《宋书·隐逸传》称其“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却愿意担任易于实现自己政治理想的军中职务。凭借家庭的社会地位与社会关系,他曾在桓玄幕中做过事,当过刘裕的镇军参军、刘敬宣的建威参军。他寄予希望的桓玄、刘裕都打着拥戴晋室的旗号蒙蔽过不少人,而实际上却想取晋室而代之,令他感到失望。如《晋书·桓玄传》云:“及玄初至也,黜凡佞,擢贤俊,君子之道初备,京师欣然。后乃陵侮朝廷,幽摈宰辅,豪奢纵侈,众务繁兴,于是朝野失望,人不安业。”刘裕怀有篡晋企图,与桓玄无不同,只是更加隐蔽而已。如《宋书·武帝纪》称:“高祖位微于朝,众无一旅,奋臂草莱之中,倡大义以复皇祚。”义熙元年(405)三月,晋安帝在诏书中也称刘裕“谦虚自衷,诚旨屡显”。这当然是冠冕堂皇的话,个中人很快就认清了刘裕的真面目,义熙六年六月,“司马国璠及弟叔璠、叔道奔秦(即后秦),秦正兴曰:刘裕方诛桓玄,辅晋室,卿何为来?对曰:裕削弱王室,臣宗族有自修立者,裕辄除之,方为国患,甚于桓玄耳”[128]。作为刘裕的部下,陶渊明是不难识破刘裕篡晋野心的,而刘裕篡晋同他的政治志向当然格格不入。既无力匡扶晋室,又不愿改变自己的素志,去帮助刘裕篡夺晋室政权,那么摆在他面前的唯一出路就是弃官归隐。这首诗真实地描写了他的归园田居生活。由于他不像普通农民那样把农事挂在心上,并按照农时去锄草,所以导致“草盛豆苗稀”“道狭草木长”的现象。他毕竟是个诗人,一旦心血来潮,他也能从早干到夜晚,以至于在回家的路上,衣裳都被露水打湿了。最后他还表示即便如此,也不愿改变自己的政治操守。
一些政治家则往往在诗里表现自己夺取政权、安邦定国的抱负。《史记·高祖本纪》记载了刘邦创作《大风歌》的情况:
刘邦(前256—前194),字季,沛(今江苏沛县)人。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可见出身寒微,父母都没有一个正式名字。高祖十三年(前194)四月二十五日病逝长乐宫。此诗是他逝世前半年,平定淮南王叛乱,在返长安的途中顺便回故乡时写的。此时他最关注的问题就是如何巩固西汉政权。首句用伟大而又处于运动中的形象写出了当时风起云涌的政治形势。刘邦在同项羽反复斗争中获胜,接着内部矛盾又上升为主要矛盾,在十一年,诛杀淮阴侯韩信、梁王彭越前后,诸侯王纷纷谋反,所有这些当是诗之首句所包含的内容。次句写高祖衣锦还乡。欧阳修《昼锦堂记》云:“仕宦而至将相,富贵而归故乡,此人情之所荣,而今昔之所同也。”这句诗表明刘邦在夺取政权、平定叛乱、大局已定后回到故乡,自有一种人生价值得到实现的快乐。第三句写刘邦欲巩固政权的强烈愿望。刘邦在夺取政权以后,一直在思考着如何巩固政权,见于《史记·高祖本纪》《吕后本纪》可述者有三事:一是总结夺取政权的经验,高祖五年五月,置酒洛阳南宫,与群臣讨论“吾所以有天下者何”这个问题,高祖最后总结道:“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将成功的经验归结于善于用人,可谓说到了关键之处。二是对后事做了安排,高祖病重时,吕后问:“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上曰:“曹参可。”问其次,上曰:“王陵可。然陵少憨,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吕后复问其次,上曰:“此后亦非尔所知也。”由此可见,刘邦的确知人善任。未来形势的发展,也确实如其所料。三是防止吕氏篡权,惠帝元年(前194),号令一出太后,太后称制议欲立诸吕为王,问右丞相王陵,王陵曰:“高帝刑白马盟曰:‘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今王吕氏,非约也。”从这短短的三句诗中,可以看出大政治家刘邦的宏伟抱负与深谋远虑。《文选》李善注云:“风起云飞,喻群凶竞逐,而天下乱也。夫安不忘危,故思得猛士以镇之。”[129]算是说出了此诗的关键之处。
我们在上面对“诗言志”的主要内容作了一些介绍,“诗言志”的内容当然不止于此。例如杜甫写过一首《望岳》诗,最后两句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单纯就登山而言希望攀登上顶峰,当然也是一种志,至于这两句诗的比喻意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于也不必只有一种看法。而且人们的志的内容也可能变化,有首打油诗《解人颐》虽然通俗,但是很能说明问题,今也录之如下:“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到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头扣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若要世人心里足,除是南柯一梦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