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离科学还有多远?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四章 不科学的后果

中国社会科学大量存在的思辨式的、“纯理论”[33]式的、“不用数据”式的或者说是凭个人感受式的研究,我们在这里称作不科学的研究。如果这类研究大量存在,对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后患无穷。

邓小平在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首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并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很明显,这里讲的“科学”指的是自然科学,而不是社会科学。那么,这里要问一个问题:社会科学是不是生产力?换句话说,社会科学能不能推动社会和经济的发展?[34]我想,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因为生产力的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要素是劳动者,作为劳动者的人是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而人的发展、人的素质的提高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无疑是更重要的。人的贡献已经远远超出生产力范畴,远远超出物质的范畴。

这里需要澄清的一点是,我们不能单纯把人看成是经济发展的手段或者说是一种“工具”,更应该看成是发展的目的。如果狭义的科学(指自然科学)是为了经济发展的话,那么广义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更重要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在实现“以人为本”的目标上,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会比自然科学发挥更大的作用。然而,社会科学的不科学,会使这种作用大打折扣,甚至会产生负面效果,它会对国家和社会发展、学术研究以及社科人才的培养等多方面造成不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