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消毒隔离技术
1 六步洗手法
一、操作目的
清除手部污垢、碎屑及致病微生物,切断通过手传播感染的途径。
二、适用范围
1.所有医务人员。
2.所有住院患者。
3.所有住院患者的陪护人员。
4.院内保洁人员。
三、用物准备
必要时备速干手消毒剂。
四、操作步骤
续表
续表
五、注意事项
1.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洗手;当手部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可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揉搓方法与洗手方法相同。
2.洗手方法正确,手的各个部位都需洗到、冲净,尤其要认真清洗指甲、指间、指缝和指关节等易污染部位。洗手六字口诀:内、外、夹、弓、大、立完。
3.注意调节合适的水温、水流,避免污染周围环境。
4.擦干双手时宜使用一次性纸巾。如使用干净的小毛巾,毛巾需一用一消毒,盛装消毒毛巾的容器应定期清洗、灭菌。
5.洗手或卫生手消毒指征:
(1)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个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或伤口敷料等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和无菌物品之前。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7)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先洗手,然后进行卫生手消毒:①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②直接为传染病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患者污物之后。
(陈瑜)
2 口罩佩戴
一、操作目的
隔绝飞沫,防止微生物、病毒的传播。
二、适用范围
1.有呼吸道症状的医务人员或患者。
2.医务人员在护理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时。
3.医务人员接触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
4.医务人员进行各项操作、诊疗时。
5.进入手术室、ICU等层流病房工作时。
三、用物准备
四、操作步骤
续表
续表
五、注意事项
1.不应一只手捏鼻夹。
2.医用外科口罩只能一次性使用,持续使用4h后必须更换;医用防护口罩也只能一次性使用,持续使用时间为6~8h。
3.口罩潮湿后或受到患者血液、体液污染后,应及时更换。
4.应根据不同的操作要求选用不同种类的口罩。
5.一般诊疗活动时,可佩戴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在手术室工作、在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时或进行体腔穿刺等操作时,应佩戴外科口罩;接触经空气传播感染或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感染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时,应佩戴医用防护口罩。
6.脱口罩时,不应接触口罩外面(污染面)。
(陈瑜 平爱娜)
3 穿脱隔离衣
一、操作目的
用于保护医护人员,避免医护人员受到血液、体液和其他感染性物质喷溅,或用于保护患者避免交叉感染。
二、适用范围
1.接触经接触传染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传染病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等)时。
2.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如大面积烧伤患者、骨髓移植患者等的诊疗和护理。
3.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喷溅时。
三、用物准备
四、操作步骤
续表
续表
续表
五、注意事项
1.隔离衣只限在规定区域内穿、脱,不得穿隔离衣进入清洁区。
2.穿隔离衣前应检查隔离衣有无破损,发现有渗漏或破损应及时更换。
3.穿隔离衣时勿使衣袖触及面部及衣领。
4.隔离衣使用一次后即更换,穿、脱方法同前。
5.隔离衣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遇污染随时更换。
6.如使用一次性隔离衣,则将脱下的隔离衣污染面向内,卷成包裹状,丢至医疗废物容器内或放入回收袋中。
(陈瑜 平爱娜)
4 穿脱防护服
一、操作目的
1.保护医务人员或与患者近距离接触的其他人员,避免其受到血液、体液和其他感染性物质的污染。
2.正确脱下防护用品,避免污染清洁区域和清洁物品。
二、适用范围
1.接触甲类或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患者及疑似患者时。
2.接触经空气传播或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
三、用物准备
四、操作步骤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续表
五、注意事项
1.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的物品(防护服只限定在规定区域内穿脱)。
2.穿前应检查防护服有无破损,穿时避免衣袖接触面部及衣领,脱时避免污染防护服内侧、内层服装及面部等部位。
3.发现防护服渗漏或破损时,应立即更换。
(伍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