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素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透视原理

一、透视的概念

透视是指观察者在观察不同距离的物体时,在视觉上所呈现出的大小与造型上的不同,并用几何制图的方法将其在平面上表现出来。假设绘画者眼前有一张透明的画纸,视线从画纸上穿过,所看到的景物被投影到这张透明画纸上,透视图实际就是以人的眼睛为中心而投射的投影图,就是在二维的画面中描绘出三维的视觉效果。透视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体系,有其完整的理论、专有名词和绘图方法,为绘画作品的立体感、空间感的表现奠定了基础。只有掌握了透视原理,在作品中才能够将二维的画面表现出三维的立体效果,并且符合人们的视觉审美习惯。绘画者所表现的物体通常是绘画者在一个固定的点所观察到并表现在画面上的,虽然是这样,绘画者要通过多角度的观察,最终确定一个所要表现物体的最佳角度再开始绘制。在绘制的过程中,也可以再通过多角度的观察与分析,去验证表现在画面上物体透视的正确性和合理性。要注意由于人的眼睛生理结构所造成的视错觉,往往会产生透视变形,需要绘画者通过透视原理去分析以保证画面透视的正确运用。

在学习透视时,有一些必须要了解的专用名词,懂得它们将有利于理解透视图的绘制方法。

(1)视点。视点是指观察者在观察时,眼睛所处的位置。

(2)视角。视角是指观察者眼睛所能看到上下左右的角度,视角的大小决定了人的眼睛的可视范围。

(3)视心。视心就是观察者所看方向的中心点。

(4)视平线。通过观察者视心中心轴的水平线称为视平线。观察者可以看到比视平线高的物体的下面,或比视平线低的物体的上面。正好水平于视平线的物体,只能看见正面,而上下两面都看不见。观察者可以看到视平线右边的物体的左面,以及视平线左边的物体的右面。

(5)视距。视距是指视点到视心的距离。

(6)距点。距点是指以视心为圆心,以视距为半径画圆后与视平线形成的交点。

(7)地平线。地平线是指当观察者平视时,远方多看到天与地的交界线。

(8)消失点。消失点是指不平行于画面的物体的各条线向外延伸,在远方与视平线相交于一点,也被称为“灭点”。

(9)天点。天点是指在地平线以上的消失点。

(10)地点。地点是指在地平线以下的消失点。

二、透视的种类

透视的种类较多,根据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来区分,可以将透视分为平行透视、成角透视和倾斜透视,这是在画面表现中常用的三种透视方法。

1.平行透视

平行透视也被称为一点透视,指物体正面与地平线平行,一组与视线平行的线消失于中央的视心,如图2-12所示。平行透视是立方体两条边与画面平行,两条边与画面垂直,不能表现倾斜的边。之所以使用正方体,是因为正方体结构比较简单,而且能够最鲜明地表现出透视关系。因此,在画其他物体的透视图时常常可以先画出正方体透视,并以它作为参考,使复杂物体的透视变得简单明了。平行透视只能表现出物体的正面呈垂直的状态。平行透视应用较为广泛,适用于室内空间效果图的绘制。

图2-12 平行透视

2.成角透视

成角透视也被称为两点透视,物体有一组线与画面垂直,其他两组线都与画面倾斜成一定角度,并且在视平线上各汇聚到一个消失点,形成两个消失点,如图2-13所示。成角透视能够反映现实世界中的空间效果,但是如果表现不好容易变形。在绘制产品时常常采用成角透视法,使用这样的透视角度可以突显产品视觉美感和整体效果。

图2-13 成角透视

3.倾斜透视

倾斜透视也被称为三点透视,观察者从仰视或俯视的角度观察物体时,使画面产生一定程度的倾斜,画面上三组线都与画面成一角度,三组线分别消失于三个灭点,其中两个消失点和成角透视相同,现实中物体垂直于地面的那组平行线在画面上出现了倾斜,消失于天点或地点,如图2-14所示。倾斜透视常用于建筑、产品透视等。

图2-14 倾斜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