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信用的起源、现状与未来展望
目前随着互联网+信用体系的日益完善,信用好的人,能享受到更多的免押金、先享后付的服务。让守信者通行天下,让失信者寸步难行,正逐渐成为信用社会体系建设的宗旨。那信用的起源、现状是怎样的,未来又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信用场景:物物交换、口口相传的邻里关系社会
迦太基人航行到达利比旺海岸,把货物摆列在海滩上,然后回到船上并升起一缕黑烟作为信号。土著居民看见黑烟,就来到海边,放下一定数量的金子交换那些货物,然后退去。迦太基人于是再次上岸,查看留下来的金子,如果认为金子不够,他们就回到船上去等着,直到土著居民增加足够的金子,使他们满意为止。交易当中,谁也不欺骗谁。
——希罗多德《历史》
这是出现在国外的物物交换。在我国的原始社会,人们早就开始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来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比如一头羊换一把石斧。有时候受用于交换的物资种类的限制,不得不寻找第三方来进行多方交换,或者寻找一种交换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物品,其中牲畜、盐、稀有的贝壳、珍稀鸟类的羽毛、宝石等不容易大量获取的物品都曾经作为第三方物品使用过,这些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货币,也是现代社会货币的雏形。
据考古发现,我国早期的物物交换距今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属于早期仰韶文化(持续时间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即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持续时长2000年左右)的河南省、甘肃省、陕西省的村落遗址中就发现有产于沿海地区的海贝,人们用换来的海贝做装饰用,这也是自外地交换而来的物证[1]。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原先的承诺与物物交换逐渐变成了合同、现金等等价物,也成为现代城市文明社会的信用基础。
信用场景:货币的背后是国家信用背书
作为当今世界普遍使用的货币形式,纸币的出现是货币史上的一大进步,也是信用史上的一大进步。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是中国北宋时期四川成都的“交子”。
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专为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交子铺户”[2]。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人存放现金的数额临时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卷面上,再交还存款人,当存款人提取现金时,每贯付给铺户30文钱的利息,即付3%的保管费。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谓之“交子”。这时的“交子”,只是一种存款和取款凭据,而非货币。
起初,“交子”更像是一种存折,而非流通的货币。随着“交子”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许多商人联合成立专营发行和兑换“交子”的交子铺,并在各地设交子分铺。由于交子铺户恪守信用,随到随取,所印“交子”图案讲究,隐作记号,黑红间错,亲笔押字,他人难以伪造,所以“交子”赢得了很多人的信任。
随着商人之间的大额交易的增多,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直接用随时可兑换成现钱的“交子”来支付货款的事例也日渐增多。正是在这种长期的流通过程中,“交子”逐渐具备了信用货币的品格。
有一些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的铺户,恶意欺诈,在滥发交子之后闭门不出,停止营业;或者挪用存款,经营他项买卖失败而破产,使其所发的“交子”无法兑现。这样,当存款者想取钱而不能时,便激起事端,引发诉讼。
于是在宋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政府设益州交子务,由京朝官一二人担任监官主持交子发行,并“置抄纸院,以革伪造之弊”,严格监管其印制过程。这便是我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官交子”。它比美国(公元1692年)、法国(公元1716年)等西方国家发行纸币要早六百多年,因此也是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
纸币的出现是货币史上的一大进步,也是信用史上的一大进步。其以国家信用为背书,具备了一般等价物的使用价值。
信用场景:移动支付信息化,刷脸即可走天下
夏天来了,精简行装的王小芸有一段时间没有带包了。假期她和闺蜜吴哲鑫一起逛街,随身的小手包里只有一个充电宝和手机,以前经常刷卡签单的她并没有感受到不便。
之前王小芸随身携带多张信用卡,计算相应的积分或刷卡优惠。随着手机的便捷支付,大到商场买衣服,小到路边买饮料,都能一部手机“扫天下”,积分和优惠也没有落下。
男友作为生日礼物送来的LV钱包,也只好在家里躺着。
移动支付下,一部手机就能搞定生活中的大小事。移动支付浪潮过后,下一步将何去何从?
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智能手机的应用,虹膜、面部识别代替指纹和物理验证,变成了新的认证方式,走入了寻常百姓的生活,或许一个真正“全民刷脸”的时代已经为时不远。未来我们或许不再需要身份证、银行卡、门禁钥匙、工作牌等相关身份证明,只要将面部形象和个人身份信息绑定,即可刷脸走天下。
·智能购物——刷脸支付:买东西只要“刷脸”就能取代传统密码完成支付,如目前热门的无人商店即通过采集的用户相关数据,通过用户关联的支付App在后台自动识别购买物品并支付。逛商场时,人脸识别器会自动搜集客户的面部信息上传到数据库,从数据库中调出客户的相关情况,并通过连接客户的可穿戴式电子设备进行店铺、商品推荐,让购物更轻松。
·智能社区——刷脸门禁:住户不再需要门禁卡、钥匙、密码锁等,住户的脸就是小区的通行证,实时网络监控可以“刷脸”识别身份,业主无须刷卡即可出入社区,还可以自主设置用于访客的智能识别放行系统,系统发现不安全因素后自动报警。
·智能旅游——刷脸游玩:景点进门不用票,出国旅游无需护照,走到哪儿刷到哪儿。
信用场景:Nova Credit——“信用护照”下的信用全球化
刚刚移民到美国不久的徐晓东遇到了一些小问题。想办理车贷买车被拒绝,连信用卡都比较难申请到。
尽管他在国内时信用报告优秀,按时还款且没有逾期和不良记录,但在这里,他成了信用的“隐形人”。在国内的那些信用记录,无法被全球应用。
后来,徐晓东了解到,刚移民到美国的人中,和他遇到相同情况的人还有很多,信用“隐形人”现象很普遍。
“信用隐形”,通常来说就是,移民之初,他们普遍都缺少一些重要的信用资料,比如财务历史信息或者信用评分,他们也无法证明自己的还款能力。这造成“信用隐形”的人很难租到公寓或者贷款买车,甚至无法获取他们的第一张信用卡。
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因为每个国家都有一套自己的征信评选标准,且标准不一,目前并不存在一个世界各国可以共享的财务和征信数据中心。这就造成每当移民到一个新的国家,人们就要在当地重新开始积累相应的信用。Nova Credit作为一家创新性的征信机构,试图填补这一空白,致力于解决“信用隐形”的问题。
这得益于数据安全传输、数据分析及挖掘、多方智能计算等技术的进步及突破,使得原先不能在短期内或有效对用户进行画像成为可能。目前,已实现在支持用户享受更多优质服务的同时,又能保障数据传输及使用的安全。
在2015—2016年,Nova Credit朝着这个目标在努力,它正在与15个国家的信用机构进行合作,建立一个“信用护照”(Credit Passport)作为跨境转移财务历史数据的方式。这使得即使是新移民,他们的信用数据在以一定形式存储在国外的情况下,对合作国家(如美国)的银行、电话公司和出租人等仍是可见的。
可以设想一下,以后只要你的信用足够优秀,有相关的记录证明,手持一本“信用护照”,就可以通行全球了![3]
信用场景:区块链在构建系统信任机制中的应用
自从学校成立以来,麻省理工学院已经累计向20多万名学生颁发了纸质毕业证书。在2017年夏天,一个试点计划显示,除了传统手段外,还有111名毕业生通过基于区块链技术专门开发的应用程序获得了他们的毕业证书。
Blockcerts钱包应用是由Learning Machine与麻省理工学院注册办公室合作开发的。它使用区块链技术,让毕业生容易获得可验证的、防篡改的毕业证书,并与潜在雇主分享。
Learning Machine的首席执行官Chris Jagers 在新闻稿中说:“麻省理工学院已经以一种可以存在的形式发布了官方记录,即使这个机构消失了或者我们作为一个供应商离开,人们依旧可以拥有并使用他们的官方记录,这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
在当今社会,学历造假并不是什么新鲜事,除传统的验证方式外,用人单位并没有特别好的预防措施。
区块链技术被认为是继蒸汽机、电力、互联网之后的颠覆性核心技术。如果说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信息传递的方式,那么区块链将可能彻底改变信任传递的方式,基于信任来分配资源和价值,这是科技第一次对生产关系变革提供直接的支持,如图1-4所示为以区块链技术为载体的比特币价格走势图。
图1-4
在了解区块链技术对征信行业带来伟大的变革之前,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区块链的概念。
·狭义上讲,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
·广义上讲,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的智能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
基于以下四个关键性技术创新,区块链被用来解决交易中的信任和安全问题。
第一个叫作分布式账本,就是交易记账由分布在不同地方的多个节点共同完成,而且每一个节点都记录的是完整的账目,因此它们都可以参与监督交易的合法性,同时也可以共同为其作证。不同于传统的中心化记账方案,没有任何一个节点可以单独记录账目,从而避免了单一记账人被控制或者被贿赂而记假账的可能性。另外,由于记账节点足够多,理论上讲除非所有的节点都被破坏,否则账目就不会丢失,从而保证了账目数据的安全性(如图1-5所示)。
图1-5
第二个叫作非对称加密和授权技术,存储在区块链上的交易信息是公开的,但是账户身份信息是高度加密的,只有在数据拥有者授权的情况下才能访问到,从而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和个人的隐私。
第三个叫作共识机制,就是所有记账节点之间怎么达成共识,去认定一个记录的有效性,这既是认定的手段,也是防止篡改的手段。区块链提出了四种不同的共识机制,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在效率和安全性之间取得平衡。以比特币为例,采用的是工作量证明,只有在控制了全网超过51%的记账节点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伪造出一条不存在的记录。当加入区块链的节点足够多的时候,这基本上无法实现,从而杜绝了造假的可能。
第四个叫作智能合约,智能合约是基于这些可信的不可篡改的数据的,可以自动化地执行一些预先定义好的规则和条款。以保险为例,如果说每个人的信息(包括医疗信息和风险发生的信息)都是真实可信的,那就很容易在一些标准化的保险产品中,去进行自动化的理赔(如图1-6所示)。
图1-6
区块链已经在需要多方信任的场景中展示了巨大的应用价值,比如金融领域的跨境结算,基于区块链的跨境结算能够通过多方信任的方式让结算时间从几周缩短到几分钟;比如在公益方向,区块链方式能够让每笔资金流向都公开透明,每笔资金流转数据都不可篡改,每笔资金的去处和用途都有迹可查;比如信用旅游方向,可信电子菜单能够让游客的每笔花费都清清楚楚,基于区块链技术可以有效地避免景区商家基于菜单设置的各种陷阱;比如食品安全溯源和商品正品溯源上,基于区块链技术已经能够对产自澳洲、新西兰的奶粉,以及中国的茅台溯源,用户用支付宝扫一扫,就知道是不是正品。
长期以来,由于征信数据流通方、加工方、使用方的分离,征信数据二次交易没有手段稽核及管控、无法实时校验授权真实性的原因,征信数据交易授权还停留在书面形式(数据需求方需要获取数据供方的书面授权方可合理合法地使用征信数据)的手段上,在技术层面并没有过多进展,如表1-2所示。
表1-2 传统征信和区块链解决的问题
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使得这一领域产生了新的突破。由于其交易公开透明、安全可靠、难以篡改,并且自带时间戳属性,使得区块链技术被用于信用数据交易授权具有可行性。
通过搭建私有链或联盟链的形式,由数据供给方对数据需求方授权。数据采集与加工的过程中,可以对授权文件进行同步流通与校验,从而实现实时校验授权真实性、二次交易稽核及管控的目的。这种方法搭建的体系中,无须使用方改变现有业务流程,并且授权记录可实时更新。
以上几点可以应用于数据交易授权领域,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场景的不断增加,区块链技术未来还有可能在信用数据交易行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知识导读:信用的起源与我国目前信用现状
说起信用,就不得不提到征信,因为信用可以通过征信来验证。征信这个词语,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几千年前的《左传》里提到:“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意思就是说作为一名君子,说出的话,诚信确凿而有证据。
信用一词,最初起源于梵文Crad do,即我给予信任的意思,后来演化为拉丁语的Credo(我相信),英文为Credit。1999年出版的《辞海》中对信用的解释如图1-7所示。
一般对信用的理解可以分为以下两部分。
第一个层面与道德品质相关,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待人处世中,如诚实守信、言出必行、真诚、信任等品质。如《礼记·祭统》:“是故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
第二个层面与经济消费相关,主要体现在经济生活的商品交易和货币往来中。如《新帕格雷夫经济大辞典》中,对信用的解释是:“提供信贷(Credit)意味着把对某物(如一笔钱)的财产权给予让度,以交换在将来的某一特定时刻对另外的物品(如另外一部分钱)的所有权。”
图1-7
1. 现代信用体系模式
现代信用体系包括了信用制度安排,征信体系、宣传教育安排等各个小体系,最终目标是形成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其中,征信体系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征信中介机构为主导的模式;二是以欧洲为代表的以政府和中央银行为主导的模式,两种模式如图1-8所示。第二种模式中政府起主导作用,其建设的效率比较高,它同美国模式存在一定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信用信息服务机构是被作为各国中央银行的一个部门建立的,而不是由私人部门发起设立的,主要为解决多头借贷的风险,帮助实现对金融风险的防范;
(2)银行需要依法向信用信息局提供相关信用信息;
(3)中央银行承担主要的监管职能。
图1-8
2. 我国目前的信用体系建设现状
我国于2004年正式开始启动个人信用系统建设,目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截至2017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下称央行征信中心或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系统收集的用户数已经超过8亿,如图1-9所示。我国信用体系建设是由政府首先主导的,市场化信用机构逐步参与到这个体系的构建中。这些市场化信用机构从政府、金融机构、服务类企业和个人4个方面,进行海量数据的收集、整理,并反馈使用情况,大大推动了中国信用体系的发展。目前,信用体系建设主要分为建设规划和阶段完成两个部分。
(1)建设规划。
2014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的牵头下,由国家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编制完成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送审稿)》(以下简称《纲要》)上报国务院,国务院常务会议已通过。《纲要》提出,下一步,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将按照“一套组织体系、两个顶层设计、三大关键举措、四大重点领域、五大推进载体”全面展开。其中四大重点领域是指加快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建设。2014年6月14日,国家公布了国务院关于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通知。
图1-9
(2)阶段完成。
国家层面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工作分解为三个阶段完成,即2014年6月前、2015年和2017年,每一项工作都明确了牵头与配合的中央部委,权责清晰。
2014年6月底前要完成的任务包括:推动部署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逐步纳入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提出加强政务诚信制度建设的方案;提出建立以公民身份证为基础的公民统一社会代码制度的方案;建立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
2015年要完成的任务包括下列项目:推进商务诚信建设;出台并实施政务诚信制度;出台并实施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基础的公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出台并实施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
2017年要完成的任务是基本建成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的统一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本书定稿时处于本阶段完成的最后部分。
↘精彩点评
佐罗:我知道比特币,但真不知道原来背后还有这么多的故事。
快乐的丑小鸭:说起物物交换,我以前还用一个记事本换到过一个手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