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古村落生态发展模式与政策评价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言

李仙娥

黄河流域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摇篮,黄河流域的传统村落(也称历史文化古村)是华夏传统文化的源头与根基,这里留存了许多具有文化厚重感的历史村落和历史建筑,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载体,保存着传统农耕文化的印记,这些印记贯通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文化脉络,是历史的活化石,体现了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生产生活形态和建造格局,体现了中华传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精髓和历史智慧,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的磨损特别是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一些地方在理念上重开发轻保护,加之由于保护规划落后、保护资金缺乏、保护技能、手段和管理力量不足等原因,以及古村落保护的利益机制缺位导致“过度保护”和“保护不足”等现象时有发生,许多古村镇已经破败不堪,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问题日趋凸显。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美丽乡村,不能大拆大建,特别是古村落要保护好。习近平多次强调,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在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时,谨记历史的挫折和教训,以少走弯路、更好前进。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因此,加强“传统村落乡土建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自然环境生态资源保护”,保持传统村落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让村民享受现代文明成果,迫在眉睫,意义深远。

我国古村落的保护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6年,国务院在公布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时,首次提出对“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落等予以保护”,拉开了我国古村落保护的序幕。近年来,随着国家各项法律法规的颁布以及地方政府陆续颁布了古村落保护政策,标志着我国古村落保护制度的正式建立。但是这些政策的颁布能使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得到有效的改善?实践性与可操作性如何?“纵向”与“横向”是否能协调一致?古村落保护能否使当地居民受益,古村保护是否使当地居民减贫和持久受益?如何设计和实施相应的机制与政策,更好地发挥相关主体保护文化遗产的积极性主动性,以保持和延续古村落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目前,学术界对于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保护与发展关系的研究、保护规划的设计研究、保护与发展的对策研究,对古村落保护模式与发展的机制的研究关注较少,对古村落政策评价的研究相对薄弱。如何因地制宜地制定古村落保护的政策,提出适合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模式,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理论与实践课题。

本书是近年来我和我的团队调查研究黄河流域历史文化古村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也代表了我们在古村落保护与发展方面的调研与探索历程。第一篇是对黄河流域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减贫状况及发展模式的调研与思考。这也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王树声教授主持的中国经济改革实施技术援助项目(TCCS-C03-08)的子项目之一。这一部分主要基于对历史文化古村保护与减贫模式的调研和思考,基本上反映了这一阶段国内传统村落理论与实践的最新关注点。主要对山西省古村镇资源、人口、贫困状况进行了总体性描述,诊断出山西古村镇保护的差距、资源利用的不足、减贫体制的缺陷以及政策障碍等因素,揭示了山西省古村镇保护、发展与减贫之间的相关关系,为山西省及相关地区政府提出提出了古村镇资源保护技术措施、发展利用思路、发展规划、行动方案和政策建议。

第二篇是针对黄河流域历史文化古村保护与减贫中的利益矛盾冲突,着力研究传统村落保护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和公平正义,保护、协调和平衡不同利益主体,旨在进一步调动相关利益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农户、投资公司、政府等行为主体既是古村镇保护和开发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同时也是相关要求和义务的履行者。这些参与主体的行为选择直接影响着古村镇保护以及经济、社会及生态文明的发展。因此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研究历史文化古村镇保护和开发过程中各参与利益主体之间的交易行为和决策行为以及利益主体之间的合作竞争关系,对于建立相应的制度安排,制定切实有效的行动措施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指导作用。

第三篇主要研究陕西传统村落生态发展模式与政策建议。本部分在对陕西省部分传统村落(韩城党家村、米脂杨家沟,安康紫阳、平利、旬阳、石泉,铜川照金古镇等)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的结果,描述了陕西省传统村落分布现状和生态发展现状,分析了陕西省传统村落生态发展中的存在问题。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确定陕西省传统村落生态发展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并依据桑加亚拉尔发展经济学激励有效性假设,从认知、激励、制度、组织、能力等方面分析了陕西传统村落生态发展的制约因素;归纳了陕西传统村落生态发展的模式,主要有传统村落生态旅游模式、传统村落休闲生态农业模式以及传统村落生态工业园区模式,并对每一种模式的可行性进行了列举。最后提出促进陕西省传统村落生态发展模式构建的建议。

第四篇主要研究黄河流域历史文化古村保护的运行机制与政策问题。在对黄河流域典型历史文化名村保护与发展状况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归纳、分析现有的保护模式类型、特点、存在问题及其制约因素,研究了古村保护系统内部构成要素以及具体运行机制,包括决策与管理机制、保障与激励机制、调节与约束机制以及运作与发展机制,借鉴国内外保护古村落的成功经验,构建古村落保护政策评价指标体系,对古村落保护政策方案、政策运行和政策影响进行评价,最后提出完善古村落保护政策的对策和建议。

中国历史文化古村落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征,不同地域的自然资源与气候条件,往往决定着不同地域适宜人居的建筑形制和空间理念。黄河流域地域广袤,也有不同的区域文化和民俗特征,本书主要针对晋陕地域的历史文化古村做出了初步的梳理和研究,这些区域的历史文化古村也有着鲜明的特色和历史变迁特质,他们保护与发展的模式在具体运行中也应当是丰富而多样的,这些也有赖于进一步进行深入的跟踪研究。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的新型经济社会背景下,如何以绿色发展的理念留住乡愁,如何留住农耕文明之根,如何在传统村落保护的过程中推进精准减贫?如何使传统村落里的人们生活得更美好?如何使传统村落成为人们永续的生活家园?还有许多的现实问题留待我们进一步探索。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一直是笔者所在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色学科建设的重要研究方向。2009年以来,依托学校在绿色建筑、环境科学、生态哲学等方面的学科特色和优势,我们获得了陕西省高校哲学特色学科建设项目“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的资助,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也成为我们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在对传统村落的研究中,我们先后获得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软科学研究项目“黄河流域历史文化古村保护模式与政策研究”、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陕西省传统村落生态发展模式与政策研究”的资助以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的资助。我们希望通过本书的出版和若干年持续努力,进一步搞好我们的特色学科建设,形成我们的学科优势,为推动我国传统村落的绿色发展,为探究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贡献我们微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