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现实中的反思
(一)问题聚集
1.对论题的解释说明
“21世纪大学教育与学生创新素养发展新思维”一题旨在使用访谈、参与式观察、问卷调查、话语内容分析等社会学方法考察在校大学生大学生活的不同方面,通过对与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相关方面的分析考量,发现当前国内大学教育对学生创新发展影响的结果。发现大学教育对学生创新发展影响的结果是本书所聚焦的问题;用社会学方法对大学教育中影响创新素养发展因素进行现实考察是手段,分析大学教育与人的创新发展的关系、分析创新素养的构成要素及特征、分析大学育人活动中的不同方面是研究的基础。
2.问题之“问题”
人的创新能力发展有其必需的条件、实现的路径、方法,同时也面临诸多的不利和制约因素。对于大学生创新素养的发展,首先规避不了的是他们整日学习、生活、身处其中的大学环境以及大学教育对他们的直接影响。就大学自身来说,长久以来所恪守的目标之一就是为社会培养和造就人才,直至20世纪初,国内学界才对这一目标做出了修正,即教育要帮助人实现其内在自然的全面发展。对所有人来说,这一内在自然包括智力、生理机能、个性心理及创新性,尤其是创新性是更为复杂的人的内在特性之一,是包括智力因素、生理因素、个性心理因素在内的相关因素发展状态的综合投射。在知识经济社会,对人的创新能力发展状态提出了更高要求,即在生活实践、生产实践过程中达到活动的创新与高效。人的实际发展状态与这一要求之间的差距使我们不得不对这一问题加以重视。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群体的代表,掌握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使用和开发新产品的技术和各种实践的方法等等,但距离达到活动的创新与高效的要求却相差甚远。人们不禁要问,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的育人活动与学生的创新素养发展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在大学教育过程中,大学生的创新素养发展的状态如何?在大学生创新素养发展过程中,大学育人过程中的哪些方面或哪些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这一系列问题归根结底反映了一个主题,即大学教育以怎样的方式影响着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这一主题归根结底回答一个问题,即当前大学教育与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结果之间的现实关系。此亦即本书归根结底要解决的问题。
概言之,本书在于通过实地研究和调查研究的方式,论证当前我国大学教育在大学生创新素养发展中的实际影响作用。这里所指的大学教育不是抽象化的符号或对某种教育形式的指称,而是被身处其中的学生所真实感受到的、完成其目的性实践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由一系列的人员、组织、学科、活动、技术、规则等来保障。大学生的创新素养不是一个孤立的单项构成体,而是反映于人的意识、思维、个性特征、知识结构、行为中的综合能力。为了解大学教育对大学生创新素养发展影响的真实情况,在研究中,以大学生活为研究的切入点,以组织、学科、话语为考察的维度,并通过访谈、话语内容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大学教育过程进行考察与分析。通过考察,揭示大学教育活动与反映创新素养的知识结构、认知风格、思维力、创新意识、人格等之间的关系。笔者将结合实地观察、访谈、网络论坛话语信息和问卷结果对上述变量与学生创新素养发展关系做客观的描述分析,了解在当前大学育人过程中,大学生创新素养发展中的影响因素及大学教育对学生创新素养发展影响的结果,引发人们对隐藏于大学育人过程中的不足与问题的深层思考,并做出应对。
(二)研究内容
围绕“大学教育中学生创新素养发展”这一主题,以大学教育与人的创新素养发展的关系及创新素养的构成要素为研究的逻辑起点,笔者试图从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证。
1.探讨创新及其理论谱系;
2.归纳构成人的创新素养的各因素及其特征表现;
3.分析大学教育与人的创新素养发展关系;
4.从大学发展历史脉络中形成的学科传统、育人传统与文化传统中找寻与人的创新素养发展相关的分析要点;
5.在组织、学科规训和话语的理论框架下解读大学教育;
6.对大学生活进行社会学的考察,参阅历史、借鉴不同学科回应当下大学教育中人的创新素养发展中的问题。
以上研究内容依次排列将组成本研究的结构框架,所依循的逻辑线索是:在大学教育与人的创新性发展关系框架下,以创新素养的构成要素为参照,考察处于现实大学教育中的大学生的创新素养发展状况,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问题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