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因地制宜的创造:高西沟模式“三三制”
1
大寨是钦定的农业典型。
在《人民日报》报道了大寨之后,1964年5月中旬,毛泽东在一次中共中央工作会议讨论第三个五年计划时,说:农业主要靠大寨精神,自力更生。这大概就是从1964年开始到1979年结束,在中国大地上风行了近五分之一个世纪的“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来历。我们可以从中看出,毛泽东让学大寨,最初的想法是学习大寨的自力更生精神。高西沟当时也是自力更生精神。但随后,一个“榜样”(大寨),一个“范例”(高西沟)——均出自《人民日报》社论——在此后的岁月里却走上了两条完全不同的农业发展道路。
这或许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我手头有一份统计资料,记录着高西沟从1958 ~1961年农业和林牧业收入的情况:
1958年,农业占总收入的81%,林牧业占总收入的2.97%;
1959年,农业占总收入的63.5%,林牧业占总收入的11.6%;
1960年,农业占总收入的31.9%,林牧业占总收入的49.6%;
1961年,农业占总收入的44.8%,林牧业占总收入的47.8%。
从这些数字已经能够看出,高西沟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粮食生产所占比重越来越小,而林牧业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自然是林草种得越来越多,果树种得越来越多和牛羊猪驴养得越来越多。树种得多,草长得多,自然有一部分原先种粮食的土地就要从山上退下来。这让我们今天一些人感到不可思议。在别人把原先长草长树的地方开荒砍伐了种上粮食的时候,高西沟却把祖辈手里已经种了粮食的土地弃耕又重新种上了草栽上了树,逐渐地让他们村的土地休养生息和恢复植被。而且那时候没有人让他们非要退,完全是他们自己想要退,完全是他们自己的一种自觉行动。
这是一个伟大的行动。
这或许是中国几千年农耕史上,农民第一次把已经种上了粮食的土地退下来还给了大自然。在中国的农耕史上,第一次实现了土地利用的“逆转”。
前面说过,他们的退耕肇始于“大跃进”年代的1958年。到了1961年他们已经退了800亩。而此后,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别人不断扩大粮田面积,他们不断扩大林草面积;别人开山不止,他们种树不停。而且,从1958年开始到21世纪初,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漫长时间里,他们这一“退耕”就坚持了五六十年……
有人说,这了不起,这很了不起。
——其实,这后一个了不起才更不容易。
别人的树长在那里会被砍掉,退耕的地也会复耕。因此,许多树今天种了明天砍了,今天退耕了明天复耕了。结果,这些树只长在纸上,退耕的地也只存在于统计报表里。高西沟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的树只要种上就会一直长在那里,退下的地,只要退下就会永远不再复耕。
这的确和他们经过探索和摸索最后形成的土地利用黄金模式“三三制”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