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第一节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近10%的高速增长,创造人类历史上未曾有过的人口大国经济长时期高速增长的奇迹。当然,这种增长不可避免地带有数量规模快速扩张的特征,伴随着一些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作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从支撑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和条件看,正在经历着不少重要变化:劳动力低成本的优势正在减弱、技术上的后发优势不断缩小、生态环境压力持续加大、产能过剩和产品库存过多等问题突出、部分领域杠杆率过高、经济增长效率呈现下降态势等等。伴随着这些变化,我国经济结构出现重大转变,经济增长转向更多地依靠消费、服务业和国内需求,更多地依靠劳动者素质提高、技术进步和全要素生产率改进。相应地,经济发展阶段开始转换,由过去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意味着,盲目追求速度和以规模为重点的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只有实现高质量发展,才能推动经济建设再上新台阶,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是要主动求变,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我国经济不断提质增效升级,跨越转方式、优结构、转动力的关口,努力实现消费投资良性循环、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良性互动、经济社会协调协同发展,从而实现平衡充分的发展,为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创造必要条件。换言之,如果不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经济发展方式不可能最终转变,经济结构也不可能优化,社会经济也不可能实现高质量、高效益、持续稳定的发展。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是,到2020年前后初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初步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首先,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一个历史的交汇期,第一个百年目标和第二个百年目标在此交会,接下来我们要开启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征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需要以现代化经济体系为基本支撑和依托,因此,2020年前后初步建立起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保证我们从第一个百年目标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过渡的重要前提条件。其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曾提出,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到2020年,各方面制度要更加成熟、定型。与之相对应,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适应的体制政策环境也应在2020年前后成型,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本框架也要在这个时间点前后搭建起来。
站在2020年这一时间节点展望未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实现新征程新目标的必由之路。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要实现这一战略安排,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从国际看,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仍然曲折,只有实现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这就要求我们以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为抓手,着眼于抢占世界科技和经济竞争制高点,着力推进科技进步和产业优化升级,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不断塑造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新优势,不断扩大我国经济对全球的影响力,为实现“两个阶段”新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国际经验表明,经济落后国家在工业化较早阶段实现高速增长相对容易,而从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的过渡中,发展的难度明显增大。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国家进入工业化进程,并达到中等收入阶段,但进入高收入阶段的只有13个经济体。一些国家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增长迟缓甚至倒退。如果说在高速增长阶段数量规模扩张容易见效,短期内就能大变样,而到了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花费相当长的时间才能使提高质量效益见成效、上台阶。因此,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并非一日之功,将会遇到以往未曾遇到的挑战,要面对并解决许多新矛盾、新问题,从根本上说,必须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营造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适应的体制政策环境。
在此基础上,要把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作为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的重要内容,切实、持续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通过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和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来引领新常态,开创质量效益明显提高、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发展新局面,达到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目的。
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目标和实施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还指出了六个方面的主要任务: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