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一代传播方式的多重解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重叠性:多重感官的开发

1983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伊契尔·索勒·普尔最先提出了“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概念。他在《自由的科技》(Technologies of Freedom)一书中提出了“传播形态融合”(The Convergence of Modes),用以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孟建、赵元珂:《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国际新闻界》2006年第7期。网络将报纸、广播、电视融为一体,形成多种媒介叠加共生的新形态;80后、90后作为网络一代,其使用的传播方式也因此显示出相应的重叠性。

一、传播功能重叠

网络融合报纸、广播、电视功能于一身,可听且可看,文图声并举。网络一代掌握的传播方式,也都具备多种功能,以满足他们的传播需求。如手机网络(移动互联网)这一传播方式功能丰富而且使用便利,80后、90后使用最为普遍。从功能型手机到智能型手机,功能的重叠性越来越强。“智能手机能够显示与个人计算机所显示出来的一致的正常网页,而且智能手机能显示手机版的网页,它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以及良好的用户接口,拥有很强的应用扩展性,能方便随意地安装和删除应用程序;智能手机拥有超大高清触摸屏,能随时调用键盘来进行触摸手写,能进行多任务操作,并且拥有强大的多媒体、邮件、上网功能,能完全替代像MP3、MP4和PDA这样的传统便携式设备;智能手机能替代个人计算机处理办公事务和其他事务,它能与网络时时保持无缝连接,能随时切入网络,并且能与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等其他设备同步数据。”参见维基百科:智能手机。真正是想人之所想,甚至人没想到的它也想到了。再如微博,其功能有发布、评论、转发、关注、搜索、私信、微博@、收藏、加微群、玩微游戏等十几个之多,听说读写看各样功能齐备。麦克卢汉所言在此得到进一步证实,人的身体由此得到了延伸。

二、传播性质重叠

(一)功能的重叠带来性质的重叠

数码产品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由于叠加了各种功能,不只是工作、学习工具,而且是新型玩具,这一点在iPad面世之后尤其明显。根据《金融时报》2012年圣诞节的报道,全球最大的玩具厂商Mattel无奈地表示:今年圣诞节玩具比如芭比娃娃、棋盘游戏等的销量相比往年明显下滑,因为一直钟情于传统玩具的低龄儿童们如今更想要的圣诞礼物是iPad,对于布偶等产品已热情不再。《圣诞节的疯狂iPad礼物代替了玩具厂商》,http://www.chinamac.com/2012/1227/11766.html。众多80后家长将iPad作为玩具买给自己的孩子,最大的玩具公司销售的玩具竟是iPad。微博也是如此,它集娱乐、休闲、社交、营销各种功能于一身,由于病毒性传播的特性,微博营销成为企业非常关注的热点,微博成为当前最为重要的营销平台。据2014年调查统计:在新浪微博活跃的用户中,19~35岁年龄段占比达72%,80后、90后仍是微博活跃用户的主力,而且年轻化用户有明显增长。北上广及江浙一带用户分布密集。2014年微博用户中B2 C电商网站粉丝已超3000万人新浪微博数据中心:《2014新浪微博用户发展调查报告》,2015年。,这是个谁都不能不眼红的大蛋糕。获得极大销售成功的小米手机也是基本依赖于新媒体,70%的销售来自小米网,30%的销售来自运营商,没有实体店。再看80后、90后喜爱的动漫、玩具,它们既是大众传播又是人际传播的方式,动漫、玩具爱好者能在论坛发表作品与言论,还能参与网站定期举办的动漫、玩具主题聚会。同时,动漫、玩具迷也可以将自己创作和收藏的作品上传网络,通过作品一对一进行交流、交换,谈论动漫、玩具成为他们沟通彼此心声的方式,亦成为展示其创意思维的极佳方式。

由于性质重叠,网络一代的传播方式所涉研究领域也多方重叠,如微博研究就涉及传播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学科。这也是为什么本研究理论部分要从以上各学科进行分析,研究难度也因此提高。

(二)重叠性带来的变化

1.重叠性培养出新型创意人才

新媒介的产生,会带来思维和社会结构的改变。多媒体环境下传播方式中的声音、图片、影像多重组合,因此培养出的网络一代具有同时使用多种感官、同时处理多种数字设备、同时操纵多种传播方式的独特能力,这无疑在数字化社会有更强的适应能力。正如《大数据》一书中所指出的,下一个十年,将出现一类新的专业人才:资料科学家。其中一种,正是数据可视化工程师,这种人才既懂得数据分析,又精通构图的艺术,集故事讲述和艺术家的特质于一身,将是我们大数据时代的导航员。涂子沛:《大数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109页。极佳的图形识别和构造能力使他们将成为这一种人。“数字经济之父”唐·泰普斯科特在其研究中也发现网络一代沉浸在数字世界里的积极影响之一就是空间感更强、思想更灵活、创新能力超过前辈。更值得关注的是网络一代将信息传播、创意思维、商业营销相互结合,成为卡斯特所形容的“使用者兼生产者”,马杰伟、张潇潇:《媒介现代:传播学与社会学的对话》,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49页。他们自创或“协同生产”的创意内容是互联网内容产业创新与改变的源泉。他们是强大的消费群体,在更依赖消费者而不是生产者/劳动力的现代性社会,他们是消费者经济得以实现的重要商业力量。

2.重叠性大大增强了用户使用黏性

使用黏性造成年轻网民对网络重度依赖。网络视频电影所带来的感官刺激,网络游戏的高技巧性、复杂性,网络聊天的多功能化、便捷化、超地域时间化等无不具有极大吸引力。正如第32次互联网报告所指出的,“各类与生活联系紧密的手机应用则提升了网民的使用动力,尤其基于真实生活需要的手机地图、购物、支付等应用满足了手机网民多元化生活需要,同时增强了其对移动互联网的兴趣,提升了手机网民的使用黏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3年。。据课题组对90后大学生的调查,如果出门忘带手机,74.7%的被调查学生会感到不安;不时查看手机的占88.3%;产生手机响了的幻听现象的占76.2%;80%的被调查学生不能离开手机;12%的人离开手机时间最长是十分钟。让3位同学关闭手机网络3天,他们认为仿佛与世隔绝;让3位同学卸载微博3天,有2位的感觉与网络关闭3天相同,1位认为可用QQ、微信“暂缓和替代”,重装手机微博发布的第一条微博是:“憋死我了。”课题组2013年对90后大学生与移动互联网关系的调查。90后比80后更具网络特征,他们是移动互联网的最忠实用户。有数据表明,进城务工的农村90后也不能没有网络,他们选工作地点时会以附近有无网吧为条件,如没有,则不选此间工厂。他们也同样无网不欢。可见,无论城市还是农村的80后、90后,“随网而动”是他们的统一标识。

3.重叠性对网民影响趋向低龄化

功能丰富,操作简便,就如玩具,使越来越多低龄孩子介入新的传播方式。美国一项针对初中生的调查显示:39%学生承认自己在家用智能手机做作业,31%说用计算机做作业,其中65%用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使用程度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6年级生使用比例为42%,8年级生为57%。低收入家庭的学生使用智能手机做作业的比例也有29%。新浪微博:@中国互联网研究院,http://weibo.com/u/2589512460?topnav=1&wvr=6&topsug=1&is_all=1。目前包括美国、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等至少50个国家和地区已经或正在计划推广电子课本,以iPad取代传统书包。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发布的《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78.4%的未成年人用移动终端上网,手机的普及率高达92%。学生家庭拥有手机、电脑、电子学习机、平板电脑和电子书等多种可接入互联网的终端,未成年人利用手机上网使用QQ聊天、听音乐和玩游戏的最多。微博、微信等新的应用在未成年人手机上也开始流行。周润健:《我国近八成未成年人使用移动终端上网》,http://gs.people.com.cn/n/2013/0725/c183360-19154680.html。显然,未成年人介入新传播方式是时势必然,80后、90后以及00后从键盘一代发展到触屏一代,现在的孩子将iPad既当成玩具又当成学习工具。由于网络一代在玩耍与实用之间界限模糊,因此带实用价值的玩具或具玩具性质的实用物品是他们所追捧的。有学者指出:“当玩具和工具适用同样的基本逻辑,青少年和成人都使用同样的表达方式、问题的定义、感觉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时,那么玩具和工具就不再是两种分离的对象,它们仅仅是同一对象的不同形式而已。”“虽然青年和老年的界线不会完全消失,我认为其中的一个界限——就是工作世界和游戏世界之前的界限——因为工具被结合进当作玩具的终端而被那些技术所模糊掉了。”[美]戴维·阿什德著,邵志择译:《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50页。敲键盘可以是工作时的行为,也可以是游戏的行为。iPad虽是平板计算机,但现在也被数字化的80后父母当成给自己孩子的玩具,可见玩具及手机、iPad等器物传达了网络一代对数字化社会的深层介入,而这对其阅读乃至其他行为都产生了影响。一方面,我们看到他们对这种重叠性自然适应,成为新一代网络人。另一方面,让我们始料不及的状况出现:一个2岁半的孩子竟有400度近视,原因是从1岁起就开始接触iPad,只要他一哭闹,爸妈就让他玩iPad;一个4岁女孩已成“电脑控”,除了吃饭睡觉就是玩电脑,不让玩就哭闹。陈媛、邵诗娟、高翔:《武汉4岁女童戒网瘾》,《楚天都市报》,2013年7月7日。当然,这些个案并不能代表全部,但现象往往预示着某种后果,并非不值得提前引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