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阐述
一、80后、90后
(一)80后
可分为泛指与特指。泛指是指1980年至1989年出生的人群;特指意义中,“80后”有着比字面年代符号更为复杂的含义。百度百科中的解释是:“80后”一词来源于国际社会学家们讨论社会发展一代的名词,是国家依法执行计划生育后(计划生育发展的新阶段,即1979年至今)所出生的一代人的代名词。以此讨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用法制限制人类生育后所面临的问题以及1980年以后所出生的独生子女人群所面临的生活、成长、文化发展等诸多问题。由于80后具有改革开放时代彰显个性的鲜明烙印,故常与同处一个时代的90后一起被探讨。
“80后”这个称呼出于何处?一种说法是,“80后”这个概念最早提出于2000年。那年8月,《诗参考》率先刊出《80年代出生的诗人的诗》一文。这一年是诗歌领域内70后崛起的时间,“80后”这个称谓横空出世,某种程度上是对70后这种命名方式的有意模仿。另一种说法是,2003年少年作家恭小兵在天涯社区首次提出“80后”的概念,为生于1980年以后的写作者命名。这一提法引起巨大反响,《中国图书商报》《文汇报》《新民晚报》《中国青年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南方都市报》等数十家大型媒体跟进报道。这本来是文坛对1980—1989年出生的年轻作家的称呼,后被各个领域借用,指代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其中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的叙述最为显眼:“《时代周刊》2004年2月2日封面人物春树所在的这个国家,年轻叛逆者的数目正如此迅速地扩张,就像美国当年‘垮掉的一代’一样,他们也已经有了自己的名称:另类。这个词曾经是贬义的,意指品格低劣的流氓,但是在最新修订的《新华字典》(中国最权威的字典)中,对‘另类’的解释则是一种特别的生活方式。与西方的叛逆青年不同,中国另类的主要方式是表达而非行动。”同时,这家杂志把春树与另一位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写手韩寒称作中国80后的代表。在我们看来,80后之所以迅速成为超出文学范畴进入社会视野的代际标志,与下述几个原因有关:
(1)现代大众媒体强有力的广泛传播,加速信息的流动,流动中促成变化;
(2)文化转型期的作用,市场化、全球化时代的真正到来,中国人的意识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3)新媒体的广泛使用,比如网络对中国人日常生活的全面进入;
(4)文化消费与商业炒作的作用;
(5)80后这一代人自身的文化差异特征强烈程度远远超过60后、70后,并出现某种文化断裂迹象,表现在文学中也有观念方式全新的明显趋向。
因为此种“断裂”,“80后”代际差异凸现,带动了“50后”“60后”“70后”的指称流行,其实这里也就蕴含了人们对于“代沟”的关注与认同。目前,80后一代虽已进入结婚生子年龄段,但其“另类”特征于网络世界中依旧如前。
(二)90后
“90后”指1990年至1999年出生的一代中国公民。90后与80后相同,均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大陆开始改革开放后。不同之处在于,90后出生时改革开放成效明显,同时也是中国信息飞速发展的年代。所以,90后可以说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由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90后普遍为独生子女。由于时代迅猛变化,90后的思想理念与老一辈中国人有很大的不同。虽然社会上不乏对90后的批评,但90后的社会价值也逐渐得到多数人的认可。中国经济腾飞的环境,使得他们获得比80后更为优越的生活条件,也更有消费能力,这从目前大陆电影票房动辄破亿元现象中可见一斑;90后生在信息更为发达的年代,他们身上的网络特征更为凸显,对移动互联网的依恋也更为强烈;90后的父母本身已在社会变革中发生观念变化,对子女的传统教育并不十分坚定;与以往家庭比较,90后家庭分裂重组现象趋多,加之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的心理影响也更加具有独特的代际特点。不过,在有增无减的全球化影响中,90后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强,更具有公益爱心观念,更加推崇强调个性,与世界的距离似乎也更近。
二、网络一代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唐·泰普斯科特于1997年提出“N世代”(Net Generation)即“网络一代”的概念。唐·泰普斯科特是全球著名的新经济学家和商业策略大师,被誉为“数字经济之父”以及“趋势大师”。他于1997出版的《数字化成长》一书中预言N时代将到来。他把当时的青少年一代人称作“N世代”,认为“他们是在数字媒体包围下成长起来的第一代”,“对他们来说,数字技术和录像机、烤面包机一样,没什么了不起的,孩子们比父母们更适应、更了解、更在行,还有着对社会至关重要的创新精神,这都是从没有过的。N世代就是用数字媒体才发扬光大了自己的文化,还会让社会上的其他人也接受这种文化。在学习、娱乐、交流、工作、创建小区等方面,这些孩子已经和他们的父母大不相同了,他们成了社会变革的动力”。十年后,即2008年10月,麦格劳·希尔公司出版了唐·泰普斯科特的新作Grown Up Digital:How the Net Generation Is Changing the World[中文版译为《数字化成长(3.0版)》]。该书是《数字化成长》的升级版,是唐·泰普斯科特在2004—2006年所领导的课题组的重要研究成果。这项研究耗资400万美元,覆盖12个国家,调研了6000个出生于1977年到1997年的年轻人。在书中,他向全世界宣告,N时代已经来到,并为娱乐、积极、自信的网络一代描绘了一幅清晰图像。网络一代已经成年,并进入了社会的各个部分,在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管理等方面都产生了新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在中国,网络一代是指伴随中国的网络发展而成长,在青春期甚至更早的时候已接触到网络,观念、行为带有明显的网络影响特征,重个性张扬、熟悉数字化产品应用的年轻人群。相较于唐·泰普斯科特定义的网络一代——1977年到1997年出生的孩子,中国大陆的代际划分大概要往后推十几年。鉴于中国国情,虽然人们习惯上将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出生的青少年泛称为网络一代,但本课题研究认为,其中最具网络一代特征的是1985年至1994年出生的“后80后”及90后青少年。其典型人群以城市出生的独生子女居多。我们的结论出于这一特殊时段的中国大陆互联网背景。从中国的互联网发展进程来看,1994年4月20日,我国实现了因特网的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络协议)连接,开通了因特网的全功能服务,并于1994年5月21日完成了我国最高域名CN主服务器设置,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真正拥有全功能因特网的国家,这标志着我国正式成为因特网大家庭中的一员。1997年1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1997年10月31日,中国共有上网计算机29.9万台,上网用户62万人。1999年1月,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的卫星骨干全线开通,大大提高了网络的运行速度。同月,中国科技网(CSTNET)开通了两套卫星系统,全面取代了IP/X.25,并用高速卫星信道连到了全国40多个城市,此事成为计算机普及中国大城市家庭之标志。截至2008年,中国互联网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CNNIC《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2008年6月30日,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2.53亿,首次跃居世界第一;宽带网民数以2.7亿居世界第一;我国的国家顶级域名CN也在2008年7月跃居全球国家顶级域名第一。这三个第一充分显示,在网民规模和域名资源迅速增长的背后,是互联网普及程度的提高,是中国互联网在世界上地位的迅速提升。而1985年至1994年在中国大城市出生的孩子正是在青春期甚至更早开始接触计算机,同步着中国互联网飞速发展的重要节点,网络因此成为其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大陆网络一代的参与速度十分惊人,充分说明了互联网与他们的天然亲密感。从1997年第1次到2014年第35次互联网报告中的有关资料可以引为例证:
1997年第1次报告:80后最大为17岁,网民比例为5.3%;90后不满10岁,网民比例为0.3%。
2000年1月第5次报告:80后最大为20岁,20~29岁年龄段网民比例猛升至42.8%。此后这一群体一直领先,往往超出第二名20多百分点,占据网民大多数。
2006年7月第18次报告:90后最大为16岁,在2亿中小学生中,上网学生已达3000万人,中小学生互联网渗透率达到15.4%,高中学生渗透率已达半数。这就是说,在超过1.2亿的网民中,中小学生所占比重超过了20%。这既带来网络商机,也成为社会担忧的话题。
2008年7月第22次报告: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2.53亿,首次大幅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网民的主体仍旧是30岁及以下的年轻群体,这一网民群体占到中国网民的68.6%,超过网民总数的2/3。
2009年1月第23次报告:与2007年相比,10~19岁网民所占比重增大,2007年10~19岁网民所占比例为27.8%,2008年增长到35.2%,首次超过20~29岁网民规模。这一数据表明,90后取代了80后,成为2008年中国互联网最大的用户群体。
2010年7月第25次报告:90后网民仍然以31.8%的比例领先,并且中国网民群体继续向低学历人群渗透。10岁以下网民群体增至1.1%,这说明,2000年以后出生的孩子也在网民行列中占有了一定比例。
2011年7月第28次报告:90后最大超过20岁,20~29岁年龄段网民以30.8%占最高比例。
2012年1月第29次报告:80后最大超过30岁,带动30~39岁网民占比明显提升,较上年底上升2.3百分点。手机网民用户则更集中在年轻群体,20~29岁人群占比达到36.0%,比整体网民中这一年龄段占比高出超过6百分点。
2014年12月第35次报告:10~29岁青少年网民的比例达54.3%,加之已进入30~39岁年龄段的部分80后网民,占比超过2/3。
由此可见,网络一代的80后、90后无可争辩地成为网络传播的最大主体。科学研究显示人的大脑发育有两个关键阶段:第一个是0~3岁,另一个就是青春期。青春期的网络生活方式将塑造其大脑,影响其思维。延此思路,将其称为中国的“网络一代”具有多重合理性。
三、传播方式
从已有的定义看,传播方式指人类传递信息所采用的方法和形式。此定义不甚准确,因为其中“传递”含义仅表现为线性的信息流向,只有传送却没有回馈;而传播学使用的“传播”一词,包括“传”与“受”两个方面。“传播”译自英语communication,此词源自拉丁语communis;该词的中文意思可以有十几种解释,如交往、交流、交通、交际、传播、传染、联络、共同、共享等。从学科定义讲,虽各国学者因为学术背景的不同提出百余个传播的定义,但各有侧重点:如强调传播是信息的共享,或称传播是有意图地施加影响,也有人认定传播是信息交流的互动过程,更有人坚持传播是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社会关系的体现。美国社会学家库利在其《社会组织》一书中将传播定义为:“传播指的是人与人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在空间中得到传递、在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它包括表情、态度和动作、声调、语言、文章、印刷品、铁路、电报、电话以及人类征服空间和时间的其他任何最新成果。”我国学者郭庆光认为:“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张国良认为:“所谓‘传播’,即人类(自身及相互之间)传受(传送和接受)信息的行为或过程。”维基百科对传播的定义为:传播是人们通过符号、信号,传递、接收与回馈信息的活动;是人们彼此交换意见、思想、情感,以达到相互了解和影响的过程。无论如何定义,我们看到了其中有社会关系,有符号,有信息,有传与受等多重元素。比较之下,我们较为认同这种阐释:传播是人们通过符号、信号传递、接收与回馈信息的活动。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方式”的解释为:方式是说话做事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如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因此,我们认为,传播方式应定义为:人们在通过符号、信号传递、接收与回馈信息的活动中采取的方法和形式。如此定义,是要凸显出在传播方式中的符号、接收、回馈等因素。网络一代的传播方式,即网络一代在通过符号、信号传递、接收与回馈信息的活动中采取的方法和形式。“物”的传播方式——花粉的传播方式、禽流感的传播方式等,其传播主体是不具有生物意义上的情感的,传播方式是随意的、被动的;而涉及特定“人”群体的传播方式,因传播主体具有情感,以各种信号、符号传递、接收与回馈其思想观念、生活态度、情感诉求、生存状态的信息,从社会符号学的角度来说,其符号就是社会交往的媒介,展示他们与社会发展彼此影响的双向互动过程。因此,我们所关注的网络一代的传播方式,呈现出更加复杂的内部原因和更加多样的外在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