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象与本质:类比,思考之源和思维之火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得不到就要嘲笑

伊索在公元前6世纪写下了许多寓言故事,《狐狸与葡萄》是其中最著名的寓言之一。在这个故事流传下来的两千多年中,好几位后人又对其进行了修改。故事的形式有所变化,但是内容却始终未变。古罗马寓言家费德鲁斯(Phædrus)在公元1世纪时把这个故事收录在了他整理的伊索寓言中。17世纪,法国寓言诗人邦瑟拉德(Isaac de Benserade)和拉封丹(Jean de La Fontaine)也同样如此。下面就是这个寓言的四个版本:


狐狸与葡萄

伊索(公元前6世纪)

一只饥肠辘辘的狐狸发现,在一个很高的葡萄架上挂着几串葡萄,这些葡萄已经熟了。狐狸很想偷了葡萄就逃跑。但是无论它跳得再高,都高不过那个葡萄架,所以它吃不到葡萄。眼看自己的努力都付之东流,狐狸趾高气昂地走了,还说:“假如我真是想吃这些葡萄的话,三两下就能把葡萄摘下来,但是这葡萄还这么青涩,根本就不值得我费劲。”一只饥肠辘辘的狐狸……Morvan de Bellegarde (1802).


狐狸与葡萄

费德鲁斯(公元1世纪)

一只饥饿的狐狸正努力要把挂在高枝上的葡萄摘下来。它用尽全力跳起来去抓葡萄,可是仍然以失败告终。离开的时候,狐狸说:“这些葡萄都还没熟呢,我可不想吃酸葡萄。”一只饥饿的狐狸正努力要……Phædrus (1864), Book 4, Fable 3.


狐狸与葡萄

邦瑟拉德(1612—1691年)

下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是每样我们想得到的东西都能得到。

一串完美无缺的紫葡萄在高处很耀眼。

狐狸跳起来想摘葡萄,却都无功而返。

它尝试多次,终于放弃。狐狸叹道:“这些葡萄太青涩我才不要”。下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Benserade (1678), p. 108.

老实说,这只狐狸内心是既绝望又愤怒,而且十分痛苦。

也许在他静下来之后,会凄凉地说:

“这些葡萄其实已经熟了,

但是我们普通人大多对自己努力却得不到的东西故作嘲讽!虽然这于事无补。”


狐狸与葡萄

拉封丹(1621—1695年)

一只来自诺曼底的狐狸(也有人说它来自南方)

由于饥饿就快走进鬼门关,这时却发现一株葡萄藤,

藤上一串葡萄,它想一口吃掉就不会再怕饥荒,

这葡萄通体红润,好比红酒一般,吃了后死而无憾。

狐狸鼓起勇气奋力一跃,

但是苍天无眼,高得摘不到的葡萄只在狐狸眼前晃,

它愤愤说道:“谁要吃这酸葡萄?只有坏蛋才该受此惩戒!”

它不过是在发脾气罢了,因为狐狸从不撒谎!一只来自诺曼底的狐狸……La Fontaine (1668), Book III, p. 11.


在读了这一经典寓言的四种版本之后,我们想请读者来给下面这个只写了一半的故事加上结尾:


C教授为竞选系主任付出了极大的心血,但是最终A教授毫不费力就当选了系主任。这时,C教授跟系里的人们说……


这个故事里,既没有动物,也没有葡萄,更没有饥饿难耐,有的只是一群人、一所大学、一个系、一次竞选和对一份对权力的渴望。但是相信读者一定能猜到C教授可能会说的话,比如:


“我参加竞选毫无利己之心,就想给我们系做点贡献嘛。既然没能选上,我也泰然处之。不用去担任这个费力不讨好的职务也是件好事啊。”

“终于可以全身心地投入我真正热爱的科研事业了!”

“系主任的工作可是要把人榨干的啊。我很高兴自己能有更多的时间陪陪家人,看着我的孩子长大。”

“咱们系的人都小肚鸡肠,根本没法伺候呀。现在不用来管理这个系了,对我来讲真是一大解脱。”


是什么心理学的洞见让我们能够给这个故事续上结尾呢?这个故事和伊索寓言基本不沾边啊。嗯,不过这也不是发生了什么奇迹,而是因为这个故事被我们归类到了“狐狸与葡萄”这个范畴中,即一个人曾经用尽全力去争取但失败了,却宣布自己看不上的事情。相信许多读者都很熟悉这个范畴,即使没有读过伊索的这个寓言。没错,这就是“酸葡萄”。

有趣的是,在法文中有一个几乎等同的短语“les raisins sont trop verts”(“葡萄还太青了”),却不像中文或者英文里的“酸葡萄”这样众人皆知。这句法文是从拉封丹改写的寓言中找出来的,并且从1832年开始就一直收录在法国科学院出版的官方法文字典中。不过,就算一位说法文的人从没听过这样一个短语,那么他应该也见过别人贬低自己想得到却得不到的东西。如果是这样,那此人就已经建立起了这个范畴,只不过他可能还不知道罢了。

如果一个人既不知道这个寓言,也没见过这样的人,那么在看了上文“狐狸与葡萄”的不同版本后,也会自然而然地建立起这个范畴。一旦理解了该寓言,之后如果再遇到贬低自己本来很想得到却无能为力的情况时,就一定会激发大脑中的这个“酸葡萄”范畴。

下面我们就举几个非常典型的酸葡萄例子,它们应该很容易就在说中文的读者心中激发起这个范畴,因为此范畴已经有了一个大家事先就熟知的标签。


老赵本来想让自己的儿子转专业到计算机系,但是计算机系的要求非常高,最终没能如愿。在得知结果后,老赵逢人就说,儿子继续学现在的专业他其实很高兴,因为他不希望儿子学习压力太大,整天盯着电脑屏幕。更何况现在计算机专业的工作没有一个不加班的,虽然钱挣得也许多一点,但是伤了自己的身体可得不偿失呢。

◇◇◇◇

老钱本来计划了很久,春节黄金周和家人去海南岛旅游,但没有料到机票这么抢手,等他打算订票时,打折机票都卖完了,而全价机票又实在太贵。最终他不得不放弃了精心准备很久的旅行计划,在家里待了七天。但是他却说自己没有不高兴,因为他知道海南岛上肯定人山人海,根本没法玩儿。

◇◇◇◇

小孙的梦想就是要成为一个著名的演员,但是在试镜几次被拒之后,他却说自己不想当演员了,还是想找一份普通一点的工作。他还说现在演艺圈乌烟瘴气,一定会给他带来不好的影响,做一个普通人还是比每天活在聚光灯下要快乐。

◇◇◇◇

小李刚刚被男朋友甩了。虽然她多年来一直对朋友说这个男生就是她理想的人生伴侣,但是分手之后她却说自己长舒了一口气,因为在内心深处,她始终知道他们的爱情不会有好的结果,但是她没有勇气提出分手,因为她不想伤害别人。

◇◇◇◇

小周最喜欢的乐队要到她的大学举办演唱会。她以最快的速度冲向学校体育馆的售票处,但还是没能抢到票,因为想看的人太多,而票又太少了。之后她对朋友说:“没买到也好,体育馆那么大,估计根本就看不见台上的人,还不如在宿舍看网络直播呢。”


上面这几个例子其实都是同一个范畴中的成员,它们所表达的核心意思都是一样的,就是《狐狸与葡萄》寓言的寓意。每个情境都以自己的方式体现了失败后诋毁原先目标这一范畴,并且都靠近酸葡萄这一范畴的中心。也许你认为这些情境的相似之处再明显不过了,因此毫无意义,但恰恰这一现象才真正值得关注!人类往往只在这些情境的表象上花很少时间,就能直接深入本质,把每个情境都归类到酸葡萄这个概念。也许你认为这非常机械化,丝毫不值得一说。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搜索引擎能“拨开表面层云,直指深层本质”,没有一个搜索引擎能够识别出不同的酸葡萄情境。事实上,让电脑作出类似的判断一直是人工智能学界的难点,虽然在你我看来,这种判断简单之极。迅速找到事物的本质是人类所独有的能力,至少到目前为止!电脑现在还只能梦想着遥远未来的一天,它们至少能够意识到两件表面上千差万别的事情实际上却“一模一样”。在还没达到这个目标的时候,他们对这样的研究题目都不屑一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