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象与本质:类比,思考之源和思维之火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寓言

这一章的讨论越深入,那些范畴的名字就越长。我们首先讨论了“东西”“马虎”这样的复合词。说中文的人已经感受不到这些词里面的单字了,因为这类复合词早就有了自己的味道。这就好比地理学中的沉降,不同的土质融合在一起之后就无法分辨了;也有点像精心调制的酱料,只有非常厉害的大厨才能品尝出组成酱料的各种原料。之后,我们讨论了由单字意义相加得到的复合词,比如“村民”“食堂”“卧室”,等等。我们还讨论了惯用语和成语,比如“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雷声大雨点小”“对牛弹琴”,等等。之后我们讨论了“该睡觉了”“你脑子进水了吗”这样的句子,还有“小心驶得万年船”一类的谚语。在这个过程中的每一步,我们都首先指出这些说法是人们脑中某个范畴的名字,然后进一步说明,正是由于人类作类比的能力,我们才能非常直接地感受到这些范畴中的一个个成员,就像我们感受那些名字看上去更简单的范畴中的成员“桌子”“椅子”“月亮”“办公室”“书房”“一点儿”“而且”“但是”“枢纽”等一样,我们同样是通过类比才感受到这些范畴中的成员的。这就是本书最重要的论点。

那么,寓言,即总是包含某个寓意的短小故事又怎样呢?它们也是范畴的名字吗?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并且这不是偶尔发生的事,而是一直如此,只要人们理解这个寓言。寓言让人们能够根据其寓意建立起一个范畴,而这个范畴则由它的寓意简明扼要地概括起来了。整个寓言故事只不过是该范畴的一个成员罢了,一个比成千上万个其他成员更为典型的成员。当一则寓言被人理解之后,它就变得和其他范畴一样,会不断接受新成员。在遇到新情况之后,只要能够通过类比发现新情况与这个寓言有相同的本质,那么这个新情况就成为新成员,让这个范畴变得更加丰富。

从此之后,这个寓言就和一个词差不多了。它就成了一个标签,只要那些已经将寓言内化在记忆中的人,正好遇到了一个与此寓言“契合”的情况,这个标签就会浮现出来。当然了,不需要字对字的“契合”,只要跟它的抽象寓意或者它的题目合拍,或者和记忆中模糊的情节相吻合,那这个寓言就会从记忆中被提取出来。如果我们看到有人坐在一块平板前吃饭,那很可能就会激发“桌子”这个词;如果一群孩子围着一个球和球门到处跑,那很可能就会激发“踢”这个词;与此类似,某些人和他们所参与事件的组合会激发脑中的某个寓言或者至少是这个寓言的标签。我们认为寓言和谚语、惯用语、成语、复合词、“简单”词一样,会因为我们分辨出了某个场景应该用的范畴标签而出现在脑海,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主张。所有能够激发出我们关于某个寓言记忆的情境,都是那个寓言范畴的成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