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学习效果的呈现与评判
任何教育均有它最终的目标和所要达成的效果,学校教育通过考试成绩来显示教学成果,而本课程则通过“作品”来显示成果。“作品”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其中包括学生团队义务讲解、博物馆“学习单”设计、学生短剧创作和表演等。
本课程在设计之初,目标即有别于普通课程,同时也无法通过一般的试卷来进行考察。课程想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在博物馆和学校共同构建的文化圈中,发展学生个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对知识的探索心,所以选择通过多面性的“作品”来呈现成果。学期初,老师会对这学期的任务进行说明,而在学期终,学生以团队的形式,提交他们的作品。
以最近一次课程(2017年2月—2017年6月)为例:30位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最终需要呈现两个“作品”。
一是博物馆团队讲解。学生在宁波博物馆内,围绕海上丝绸之路的内容,一个团队负责其中一段参观路径,并在其中选取6~10个重点器物,分配给各个学生,面向来馆的观众进行义务讲解。讲解礼仪、讲解内容、现场互动以及衍生内容的学习都是考察点。课程安排了专门的讲解培训课时,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很多学生会在节假日自行前往博物馆进行参观和讲解训练,并且自主查询大量的资料,补充完善现有的讲解词。因此在后期,我们将学生的自发性学习与讲解风格也纳入了考核范围。
二是短剧创作和表演。每个小组均需自行创作一个时长不超过15分钟的多语短剧,围绕课程主题,进行剧本编写、多语种台词编写(中文、英语等)、角色分配、道具准备、表演排练等多项作业,在最后一节课中进行公开表演。这个“作品”不仅体现了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表现出学生对知识的个人化理解与演绎。
“作品”对于课程来说,是对文化编码的解码,不仅可以确保学生有效掌握输入的知识,更考察了学生在输出知识时所体现出来的理解和再创作能力。在作品中我们还能发现学生的团队合作与自我学习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例如学生会找大量的资料丰富讲解内容;在短剧中增加韩语、日语的对话;用图画、模型等多种形式来辅助“作品”的呈现;等等。学生的创意和手法常常带来惊喜,也让我们看到了课程更多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