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诉:走近幼儿心中的美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在材料探索中满足发展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指出,“幼儿的发展是一种建构的过程,是在个体与环境的不断相互作用中实现的。”不同年龄在认知、情感、社会、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发展皆具有相适应匹配的阶段性,即幼儿的“年龄特点”。《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建议“提供丰富的便于取放的材料、工具或物品,支持进行自主绘画、手工等活动”。在了解幼儿不同时期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对于材料的考虑必须是谨慎的。以往,我们会遵从这样的教育原则:“让幼儿有充分的艺术材料和体验,他才能发现自己的表现手法。”固然,这种思考是建立在幼儿充分探究和体验的基础上,也是当下我们所提倡的教育理念,但是另一个问题也随之而来,在充分的体验与探究过程中,幼儿不能判断哪些材料是有助于他的表现,哪些材料又会妨碍他的表现。如同罗恩菲德所说:我们对与材料的观点就如同对于幼儿饮食健康一样,我们不会让小孩尝试许多未经选择的食物,通过不断试吃来发现哪些食物对他的身体成长最为有益。遵循幼儿发展的理念,就如同我们要在了解食材营养搭配的基础上给孩子提供食物一般,我们要努力让材料的“个性”适宜地服务于幼儿的“特点”,让材料这一作为表现和表达的重要媒介物,真正成为我们满足幼儿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材料内容因年龄而异

1.小班:动作型材料

小班幼儿处于涂鸦期,以感受手部动作重复产生的线条痕迹快感为目的,所以,我们准备的材料要满足幼儿肌肉练习的运动需要,以油画棒这种能够留下痕迹又易于抓握的工具为主。另外,投放不超过三种色彩的颜料进行手指画,让孩子通过直接的手指感触来作画也是将会令他们充分感知肌肉运动与线条痕迹的关系,并很好地进行肌肉练习的方式,使孩子们从中体会快乐。除了油画棒和手指画两种材料的提供之外,橡皮泥这种材料提供给另一种练习手指肌肉的可能。不同于油画棒画和手指画,橡皮泥的可塑性特点可以让孩子在肌肉练习中产生一种立体感,可以在拍、打、捏、揉的动作过程中帮助小班幼儿积累三维空间的经验。

但是同样具有塑性效果的超轻黏土是不适合在小班投放的。因为它软、粘、不易控制的特点,会影响肌肉运动和协调动作的练习,在手部肌肉未能达到“捻”这样的精细动作时,超轻泥的探究会让他们难以完成预期的想象,结果往往是“一团乱”。而教师如果没有足够了解幼儿手部动作发展的特点,也容易对幼儿的创作和探究认为是“破坏”行为,从而形成美术能力的负面影响。

此外,小班年龄段幼儿使用软毛笔的能力有限,水彩这种易于流淌和融化性的材料也不适合在小班作探究,所以应尽可能少地用软毛笔和水粉颜料进行绘画,因为那样做只能带给幼儿失控和挫败感。

还要关注对象材料。例如,为他们提供的是油画棒,则需要提供白色画纸;若提供的是颜料,则可以根据颜料的色系、创作背景等提供适宜的底色纸。在纸张的尺寸上不能过大或过小。过大的纸张影响重复肌肉动作的质量,过小的纸张则不能满足下臂甚至整只手臂运动的需要。

需要强调的是,小班幼儿在涂鸦的过程中教师尽量不给予好或坏的评价,也不能冒然介入。要尽可能仔细观察幼儿涂鸦的动作以及他们的需求,倾听他们的“涂鸦命名”。

2.中班:感知型材料

工具性:

相对小班时期肌肉动作练习需要提供油画棒、画纸为主要材料而言,广告画材料因其较为浓稠和易于表现的特性,在中班使用能够较好地满足幼儿表现自我以及与事物关系的需要,在纸张的提供上可以选择8K大小的具有一定吸水性的铅画纸较为适宜。另外,除了橡皮泥外,超轻黏土的提供可以作为辅助材料使用。

刺激性:

在中班时期,幼儿的感知能力、手部动作以及心智进一步发展,在表现物体时有了“象征符号”的运用,能尝试控制自己的手部动作,手眼协调地利用简单几何图形表达。这一时期的作品开始表现自己与事物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画面实际上体现的是一种感知关系。所以,在这一阶段对材料的感知过程和经验显得尤为重要。例如,一位中班的男孩十分喜欢“大白”的玩具,每天都带着“大白”上园,在他的画面中,无论什么主题都可以见到“大白”的身影出现在画面中。所以,对幼儿刺激越强烈,关系越紧密、感知越深刻的材料越能乐于被表达。

经验性:

在提供材料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引导回忆与画面表达内容之间的关系,或者建构这种关系,即经验唤醒。例如在进行鱼类有关的主题时,先请家长带孩子去水族馆观察或在家中养鱼,观看与海洋有关的纪录片等等。在创作“妈妈”之前让孩子了解妈妈的爱好、衣着特点等,在此过程中,感知着孩子所要表现的事物,以及自己和表现对象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其在进行画面表现时能激发更多的符号表征的运用。

罗恩菲德曾在他的一次实践中验证这种关系的重要性:他在一次幼儿作画时看到,幼儿只画一条线来作为“嘴”的表现,于是故意在口袋里装一袋糖果,让糖果在袋子里哗啦作响后他提问:

“我的袋子里有什么?”

“糖果。”

“你想它是硬的还是软的?”

从响声推断是硬的。

当每人都吃到糖果后他又说:“你们可以咬咬糖果来发现它有多硬。”每个人都把糖果用力咬得碎碎的。在有了这样一次经历后,他让孩子们画“吃糖果”,结果每个孩子都在“嘴”的表现中画了“牙齿”。所以,中班幼儿的创作材料不局限于使用画笔、画纸发展肌肉协调动作,材料还作为一种关系建构的刺激物,会有更多的可能性和广泛性。老师可以根据作画主题的不同,提前投放相关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探究与体验,创造形成关系刺激的环境。

3.大班:创作型材料

大班时期的手眼协调能力、手部动作控制能力和感知力进一步加强,他们开始有能力去关注和表现“细节”部分,所以,在画纸上选用大纸更加适宜,在情况允许的范围内8K、4K的纸张都能够给予更多表现细节的空间。由于手部精细动作的逐步完善,可以加入铅笔、水笔这类能够表现精细线条的笔以满足多种线条运用的需求。

由于基底线、X光画面等这种对空间表达形式的出现,表现手段更加丰富,另外,在材料上还要提供能满足空间和内部构造关系探究的物质,如:黏土,玉米魔法粒、纸箱等。

另外,不断地重复让绘画出现样式化的特征,因此,重复不仅体现在小班时期对肌肉练习的动作需要,同样在大班时期仍具有这一特点,只不过这一时期的重复不再只仅仅是肌肉练习。经由重复,形成对人物、色彩的样式化,并出现“设计”的萌芽。所以,在材料的提供上我们要充分考虑满足幼儿“重复”的需求;如在颜料上提供丰富的色彩,纸张材料选择上除了铅画纸外,还可以有多种质地的纸张。

(二)材料使用因需而异

“幼儿所用的任何技巧必须适合他们的需要,所使用的媒介应该适合自由的运作,而不会产生技巧困难的干扰。”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因此,对于材料这一媒介的运用需要适宜的策略给以引导和支持。根据幼儿在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我们所提供的媒介也必须是与之相匹配的。比如,小班幼儿多以肌肉运动的感知、练习为主,在材料的投放中我们要尽可能避免对他们这种练习产生干扰的媒介。“能够用绘画、捏泥、手工等多种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想,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国家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10.因此,在表达与表现的过程中,老师要充分通过材料使用的支持策略,引导以个体自主、小组合作、集体创作等多种形式,体验材料运用的多种方式和可能,鼓励孩子们多元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单一材料的运用

单一材料是指只运用一种材质,或者同一类别的材料进行表达表现。这种材料的优势在于准备简单,便于收拾,特别适合人数较多的集体活动使用。虽然在材料的类别上简单,但如果运用得当、刺激适宜,同样能够很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比如,表达自己对“海洋生物”的经验,我们提供的材料就是一种轻泥,但是孩子们的作品是丰富多彩的。(见图2-16~图2-19)

图2-16 鲨鱼

图2-17 翻车鱼和小丑鱼

图2-18 珊瑚

图2-19 海星

1.复合材料的运用

复合材料是指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的材料进行创作,但一般不超过4种。复合材料带来的材料刺激更加强烈,对幼儿的动作发展亦有更高要求。在材料运用的同时可以引导尝试合作创作。

案例1:有趣的吹画

我们提供的材料有滴管、颜料、铅画纸,孩子们开始操作了。(见图2-20、2-21)

图2-20 滴上颜料后用嘴吹画

图2-21 利用吸管控制气息吹画

在第一步完成后老师提供了记号笔,孩子们进行了添画。(见图2-22~图2-25)

图2-22 添画后作品“小猴子”

图2-23 添画后作品“我旁边有棵树开花了”

图2-24 添画后作品“食蚁兽”

图2-25 添画后作品“我在海底看见了海星”

2.多元材料的组合运用

多元材料是指在创作过程中运用四种以上且不同类型质地的材料。这些材料可以为创作提供更加广阔的条件刺激,可以激发孩子学生不断产生新的表现方式,多运用于小组合作中。

对于各式各样的木头,孩子们总是充满了好奇,尽管他们还不具有精细切割木头的技能,但是对于木头与其他材料的组合创造,却是相当有兴趣。我们准备的是各种形状的原木、超轻黏土以及可以活动的“眼睛”。

案例2:木头小动物(见图2-26、2-27)

图2-26 两人自主合作“大象”

图2-27 作品展示

用报纸和颜料,孩子们就可以来做一棵仙人掌树。(见图2-28、2-29)

图2-28“仙人掌树”制作过程

图2-29 作品呈现

案例3:“多莉,去哪儿了”的水族馆

主题活动后期,孩子们期待能在园里也有一个“水族馆”,在接收到这样的信息后,老师们通过方案教学的方式给予了引导和支持。

什么材料做水族箱合适?

首先,引导孩子们讨论“先做一个水族箱”的方案。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在和同伴的交流中正在学会学习、商量、妥协、坚持,甚至权衡等各种社会交往技能,这些技能的综合运用才能让“讨论”这件事继续下去。接着,是尝试各种材料的可能性的阶段。实际上这也是孩子们“试错”的重要过程。通过尝试,他们发现家里有的和市场上能买到的玻璃鱼缸都不够大,不是他们想要的“水族箱”。大家讨论设计出来的“图纸”上很漂亮的花朵型鱼缸,如果用玻璃材质则没法做,如果换成可以拼搭的纸箱替代玻璃缸又会太黑暗,不像鱼缸了。最终通过六次尝试、调整、重新设计,孩子们和老师发现用纸箱镂空再刷成海洋的颜色可以做出“鱼缸”的效果,并排的鱼缸陈列就可以有水族馆的初步视感。

用什么材料做鱼更生动?

然后,是往“水族馆”放“鱼”的阶段。这个过程对孩子们来说同样富有挑战。因为画在纸上的鱼只能剪贴,不能让鱼儿们产生立体的效果,轻轻、扁扁的样子实在不够生动。孩子们开始想办法,老师们跟进提供材料。通过对纸张、纸板、橡皮泥、黏土等多种材料的反复尝试,孩子们发现轻泥最适合,可以直接捏出来,等风干后就是立体的小鱼,也可以用轻泥做在纸上,还可以把KT板和纸板画好小鱼裁割下来也能做出立体的小鱼来。

什么材料可以让鱼游动?

最后,怎样让“小鱼游动”的效果呈现更是考验孩子们和老师的脑洞,幸运的是他们从一个小朋友的玩具中得到灵感启发,在纸箱上做可移动的拉线固定就把难题解决了。

“水族箱”创想和制作过程看似在涂涂画画、聊聊、做做的表象背后,实则发展了幼儿感知、交往、审美、创造等多方面的能力。

合作创作表现过程:(见图2-30~图2-35)

图2-30 商讨水族馆计划

图2-31 寻找适宜材料

图2-32 合作涂色

图2-33 将作品悬挂

图2-34 逐步丰富内容

图2-35 师幼共同欣赏“水族馆”

(三)平衡处理材料使用与作品效果之间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有这样的现实感受:孩子的作品本来效果挺好,可是一不留神他的一个动作或者新材料的加入就会破坏原有的美感,由于美术作品的偶然性以及不可复制的特点,常常让老师们感到惋惜。分析这种现象的背后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所致,他们对自己作品的效果毫不在意,继续涂画背后原因是幼儿在绘画过程中对手部大肌肉、小肌肉的活动非常感兴趣,这种兴趣甚至超越他们对作品本身的关注。另一方面的原因还与教师材料的准备、投放的时间以及作品收取时机等有重要的关联。如果教师能够把握好材料投放的适宜时机,则可以更加有效地保存好作品美的瞬间,提升孩子审美能力。这就需要我们通过一定策略来解决满足幼儿动作发展的需求和提升作品艺术美感之间的关系平衡问题。

1.材料的准备

材料的准备可以分为预设和衍生两种。预设就是按照计划,提前准备好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如画纸、画笔、颜料等常规材料,品种齐全,数量充足,以满足幼儿创作的需要。还必须细致考虑幼儿年龄特点、取放的便利等细节。我们曾在观摩一位新教师的美术活动中发现,预设中需要用到3种颜色的纸做装饰,在进行材料准备时,新老师既没有拆除彩纸的塑料外包装,也没有充分预估满足每个孩子创作所需要的彩纸大小和数量,所以导致创作开始后,孩子们取彩纸的过程不断发生问题:有的孩子因为拆不掉包装纸而显得很着急;有几个孩子同时去拿纸就显得拥挤不堪;有的孩子颜色不够,又重新离开座位去拿;有的孩子某种颜色的纸只用了一点点便不需要了……这样的过程不仅使得整个活动显得凌乱不堪,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幼儿的创作专注度与持续性。所以,常规材料的预设准备必须做到足量和丰富,既要考虑操作的便利,又要兼顾材料的统筹安排。

所谓衍生是没有事先准备,但是追随幼儿发展需要却是必须提供支持的。比如在活动中幼儿需要用到预设之外的材料,而教师又一时无法提供或找不到合适的替代品时,及时记录下这种材料,以备下一次活动所需,也可直接投放在区域中进行。举例来说,“水族箱”创作中教师预设材料均为画鱼而准备,但是却没想到水族箱里还有水草、珊瑚、轻泥、鹅卵石等材料,教师即记录下来,在延伸活动中加以补充,以此满足创作的需要。

2.材料的分配时机

顺序性:一般而言,集体美术活动中,我们会较多地运用多元材料进行创作。这就需要在材料出现的顺序上做思考,并进行合理分配。比如:小班美术活动“小布锤”,在活动中要先用布锤感知敲打的动作及节奏,然后再利用蘸取墨汁在宣纸上重复敲打这一大肌肉动作的同时感知墨迹的变化,最后则需要利用色彩鲜艳的广告画颜料在墨迹上敲打出彩色,从而形成吴冠中风格的水墨与色彩结合的艺术美感。这样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对材料的分配和出现时机做充分考量。先呈现布锤感知,再分配墨汁,最后分配广告画颜料,这样循序渐进的过程不仅满足小班幼儿肌肉协调运动发展的需求,而且让艺术的美感自然呈现,对孩子学生来说也会获得极大的成就感。但假若这些材料一股脑儿地同时都出现,就会产生反作用,幼儿无法判断哪些材料是可以帮助产生画面效果的,哪些材料是具有破坏性的。

差异性:孩子对于材料的使用、需求等会因为其认知水平、兴趣爱好等不同而有差异,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和尊重这种差异的存在,并努力为不同需求的孩子提供适宜的材料支持。我们尽可能将更多种类、数量的操作材料投放到区域中去,便于孩子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也尽量不要一人一份地分割材料,可以在集体活动时,以小组为单位,将4~6人的材料放在一起,以便大家各取所需。另外,我们还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建造”一个班级专属的材料库,腾出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或者使用容量大一些的纸箱,全班一起制定相关收集材料的规定,包括材料名称、材质、大小、清洗消毒、分类存放等,然后大家按照要求分头进行收集、整理和存放,创作需要的时候,孩子们可以随时取用。

递进性:根据孩子表达表现的能力水平以及现场需要,层次递进地进行适宜、逐步地材料提供,潜移默化地正面影响孩子对材料使用的层次思路,大大提升作品效果,帮助孩子获得自信和成功感。比如在中班创意绘画《星空》中,老师准备了三个层面的材料,基础层面是纸、安全颜料和废旧物作画工具(牙刷、棉签等);辅助层面是一些立体废旧物,如瓶盖、保丽龙球、五角星等;装饰层面的有亮粉、印章等,根据孩子不同创作程度的需要,老师及时提供不同层面的材料支持,以获得最好的表达表现效果。

3.作品收取时间

如前所述,因为对材料的过度探究而影响画面美感,我们常会为一幅作品的最终效果惋惜。作品的收取时间策略不失为制止这种“过失”的解决之道。这需要我们观察并从幼儿的行为中解读他们对材料的态度,是正处于探究与运用的浓厚兴趣状态?还是对材料的兴趣渐失,开始了“自由玩耍”?以此决定收取作品的适宜时机。例如,在“颜料吹画”的活动中,孩子们一开始都沉浸在滴管滴的动作探索中,经过尝试他们能够较好地控制滴管的流速,从而开始吹颜料创作。但是当时间过去15分钟左右,有孩子不再对吹颜料感兴趣,将注意力重新转移到滴的动作,并且在原来已经有吹画图形的画纸上持续随意地滴颜料,观察颜料在纸上大量堆积并渗透的情形。这时教师就要观察幼儿的这种行为变化,将已完成的作品收取,倾听他们对画面的表达,或者重新给一张画纸满足他们的探究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