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言学习的规律指导学生学好语文(二)——多读多写
学习语言固然要学习语言知识,但学习语言知识是为了运用语言。运用语言是一种技能,技能必须养成习惯。所谓习惯,是一种不自觉的行为,是自发的行为。习惯的行为无须思考,是凭着感觉在行事的。使用语言的这种感觉我们称为语感。形成语感很重要,语感的形成靠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孩子学说话,刚会说话时语句虽然简单,但很少有差错。孩子学说话靠的是听,听大人说话,天天听,时时听,不知听了多少次大人说话,以后就自己能说了,而且不大有差错。孩子的听,就是以后学习书面语言时的看、读。孩子的听与说,在学习书面语言时就是读与写。孩子学说话是靠时时听、常常说的,到学习书面语言时就靠多多读、多多写了。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古人学习语文的经验总结。“多读多写”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经验。鲁迅先生在《做古文和做好人的秘诀》中谈到少时学习语文的经历时说:“从前教我们作文的先生,并不传授什么《马氏文通》,《文章做法》之流,一天到晚,只是读,做,读,做;做得不好,又读,又做。他却决不说坏处在那里,作文要怎样。……但偶然之间,也会不知怎么一来——真是‘偶然之间’,而且‘不知怎么一来’,——卷子上的文章,居然被涂改的少下去,留下的,而且有密圈的处所多起来了。于是学生满心欢喜,就照这样——真是自己也莫名其妙,不过是‘照这样’——做下去,年深月久之后,先生就不再删改你的文章了,只是在篇末批些‘有书有笔,不蔓不枝’之类,到这时候,即可以算作‘通’。”在这段叙述里,鲁迅对旧的教育方法是批判的,教师不加指导只让学生自己摸索。但他也告诉我们“读,做,读,做,做得不好,又读,又做”,即多读多写,这条路是可以走通的。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有不少工农出身的干部在旧社会没有读过几年书,有的连小学也没有毕业,但他们中不少人的读写能力并不差。学习文件也能斟字酌句,咬文嚼字,正确把握文件精神。知识分子出身的秘书起草的文件,他们也能批批改改,有时候感到不满意甚至也可以自己动笔。这是怎么回事?他们虽然上学时间短,但书读得并不少。不是说读了许多历史书籍、文学作品,主要是读报纸,看文件,他们的“读”也是不少的。读得多了他们就有了阅读能力,政治学习还要写心得体会,不会写硬是逼着写,勤快一点的还自己写写日记,给黑板报写写稿子,到后来就有了写作能力了。所以有人说,不上语文课也能提高语文水平,这种情况是有的。但由此得出“语文课可以取消”的结论是错误的。语文课不上,靠自己阅读、写作,读写能力也能提高。但我们还是主张要上语文课,希望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用比较短的时间培养读写能力。旧时学国文,如鲁迅所说,老师“决不说坏处在那里,作文要怎样”,就是“读,做,读,做”,后来也会不知怎么一来,通了。然而那需要“年深月久”。现在开设语文课应该缩短读写能力过关的时间,不要让学生“年深月久”之后才能读写。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必须改革,必须提高效率。但不管怎样,多读多写还是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规律。前面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工农干部在革命队伍里时间长了也能读能写了,只能说他们上学时间短,但不能说他们没有读书。看报纸,学文件也是很重要的阅读。培养读写能力,提高语文水平,一定要读书写作,一定要多读多写,舍此别无他法。
多读,这是学习语言的基本方法。
鲁迅先生常常要我们从孩子学话中吸取经验。他在《人生识字胡涂始》中说:“孩子们常常给我们好教训,其一是学话。他们学话的时候,没有教师,没有语法教科书,没有字典,只是不断的听取,记住,分析,比较,终于懂得每个词的意义,到得两三岁,普通的简单的话就大概能够懂,而且能够说了,也不大有错误。”孩子学说话没有教科书,但他们有无形的“范文”,这就是大人的讲话。孩子不断地听大人讲话,犹如学生学习语文时不断读书。我们从不见哪个做父母的向孩子做词语解释,给“桌子”下定义,给“漂亮”做注释。可是这些词语孩子绝不会用错。就是一些意思抽象的虚词,听多了,他们说话时也会用进去,还不大会错。我们也从不见哪个做父母的教孩子说话讲过说话的规则,如主语放在前,谓语放在后。可是小孩子用不多时就能说简单的话,也不大会错。如果大人一天只给孩子上一小时的“说话课”,说话课又只讲一些怎样说话的道理,而不让孩子自己说话,我想十年以后,这孩子大概也会和我们的学生学习语文一样,即使花了二千七百多个课时,到头来也是过不了关的,是不会说话的。我们应从孩子学说话中吸取经验,要让学生像孩子不断听大人讲话那样,经常阅读,不但读课文,还要增加课外阅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道出了“多读”对理解的作用。一篇课文的思想内容,作者的思想感情,作品的艺术技巧,作者遣词造句、语言运用的好处,绝不可能都由教师讲清楚的。有些甚至不能言传,只能意会,必须在反复阅读中,在大量阅读中,才能体会到。不通过自己的反复阅读,只靠教师讲解,即使理解了,体会也是不深的,只有反复阅读才能领悟、深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出了多读对写作的作用。只有理解、体会深了,学生才能从中吸取语言营养,并掌握、运用。多年之前,我给中学语文教师培训班的学员讲鲁迅的《“友邦惊诧”论》。这些学员的年龄都比较大。我说这样好的文章要熟读,要他们任选一段背诵。第二天早晨,我碰到一个学员在松林里读书。我问他在读什么,他说“在背书呀”,接着又冲着我说:“背书呀,背书呀,不错,学生是应该背书的,但一面也要为我们想想,我们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头儿呀!”我说:“说得好,很有文采,颇有鲁迅杂文的语言风格!你在读《“友邦惊诧”论》,而且把开头一段背下来了;不但背下来,而且马上把鲁迅的语言吸收到自己的语言中来了。你把鲁迅骂蒋介石的话都拿来攻击我了。这不正说明背诵的好处,背诵的重要吗?背吧背吧,继续背!”说完大家都笑了。
多读多写是传统的语文教学经验,是为古今语言学家、语文教学工作者所肯定的行之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多读多写呢?
先说多读。语文教师大都考虑的是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当然重要,但我认为首先是在课内要让学生多读。就精读课来说,一篇课文让学生读上十遍,是做得到的,而且不会让学生感到枯燥。让学生在预习时先把课文看两遍。上课了先请朗读好的学生读一遍,或是教师范读,使学生对全文有个大致了解。分段讲析前先要读一读。分析以后学生对课文有了深入的理解,此时让他们读一读,体会就更深了。整篇分析完了,让学生连贯起来读一读,加深整体印象。之后还应该指导学生进行表情朗读,这表情朗读至少得两遍:教师示范,学生模仿,读得不好,再指导,再示范,学生再模仿。课后作业也应该包括朗读课文。有些教师错误地以为语文课上主要是教师讲,现在的讲读课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课堂上学生读得太少,语文课没有读书声。课堂上的读比课外读更重要,课堂上的读是在教师指导下的朗读,效果要比课外好。
还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如向学生介绍美文,推介优秀书籍。光是推介还不够,一个学期可以有几次把课堂搬到图书馆去。向他们介绍怎样看报,报纸的分类,报纸的版面;向他们介绍怎样利用图书馆,怎样利用报刊阅览室。整节课就是让学生在图书馆看报纸、杂志也是可以的,而且是必要的。组织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的情况,交流读书心得。还要教学生利用互联网查资料。当学生对阅读产生了兴趣时,需要向学生介绍如何利用时间,利用点滴时间获取知识。一个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了兴趣,或者是养成了阅读的习惯,语文一定过关。
再说多写。一个学期只做七八篇作文是不够的。有的教师要求学生写周记作为补充。但周记还是不够的,最好是指导学生写日记,坚持每天写。写日记是要指导的,主要是避免写流水账。但这也难以避免,原因是学生感到没有什么东西可写。没有东西可写常常是因为没有养成思考的习惯。要学生多写首先要求学生勤思,养成思考的习惯,如听课的收获,对老师讲课的不同看法,听同学聊天的不同想法,读报、看电视、听广播的感想,对人对事的不同评价,对自己做过的事的回顾,做错了事的忏悔、检讨,看课外书后的感受,对某篇文章、某本书籍的评价,等等。教会学生思考很重要,对语文学习来说,思考的结果就是写作的材料。这已不是日记所能包容的了,因此可以要求学生备有笔记本,养成有体会就写一点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