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杭州金融发展报告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016年杭州市金融运行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

2016年,在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杭州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杭州市金融业认真贯彻落实各项金融调控政策和监管政策,主动调整信贷结构和融资结构,切实发挥金融支持杭州经济转型发展的作用,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继续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金融运行平稳向好。

一、2016年杭州市金融运行概况

2016年,全市金融运行总体保持平稳,市场融资规模不断扩大,金融服务不断优化,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对经济发展的保障进一步增强。全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978.67亿元,同比增长6.5%。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8.9%,较上年末低0.8个百分点。

(一)银行业总体稳健,货币信贷运行平稳

全市银行业按照宏观调控要求,认真落实稳健货币政策,改革发展工作有效推进。银行业规模有所扩大,经营效益有所上升,信贷总量适度增长,结构持续调整。

1.银行业规模有所扩大,经营效益有所上升

截至2016年末,在杭银行业金融机构共有74家包括政策性银行3家,国有商业银行4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浙商银行为总行)13家,邮政储蓄银行1家,城市商业银行12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9家,村镇银行7家,外资银行11家,民营银行1家,信托公司4家,租赁公司1家,财务公司5家,资金互助社1家,消费金融公司1家,汽车金融公司1家。。全年实现利润218.7亿元,同比上升9.01%;不良贷款余额477.2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9.85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82%,较上年末提高0.01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35个百分点。2016年末杭州金融机构存贷款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2016年末杭州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情况(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

2.存款增长总体平稳,企业存款同比多增

2016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33386.04亿元,同比增长11.79%,增速比上年下降2.08个百分点;2016年存款累计新增3522.21亿元,同比少增277.79亿元。从存款结构看:一是住户存款同比多增。2016年,全市住户存款新增875.52亿元,同比多增399亿元。二是非金融企业存款稳步增长。2016年,全市非金融企业存款新增1517.63亿元,同比多增238.85亿元,增长10.3%。三是财政性存款净减少,机关团体存款增速较快。2016年,全市财政性存款净减少86.71亿元,同比下降14.36%,但是机关团体存款新增1022.5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8.97%。四是2016年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同比增长3.29%。

3.贷款增速企稳回升,贷款投向持续调整

2016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6169.00亿元,同比增长12.18%,增速高于全省5.2个百分点;全年累计新增贷款2841.05亿元,同比多增923.59亿元。从贷款投向来看:一是住户贷款大幅增长,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稳步增长。2016年,住户贷款新增1941.31亿元,同比增长33.13%,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新增883.12亿元,同比增长5.12%。二是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大幅增长。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新增5.91亿元,同比增长47.49%。三是中长期贷款比重明显上升。2016年,全市中长期住户贷款新增1816.98亿元,同比增长45.60%,相较之下,全市短期住户贷款仅新增124.32亿元,同比增长6.63%;全市中长期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新增352.89亿元,同比增长4.24%,相较之下,该类贷款中的短期贷款新增42.97亿元,同比增长0.84%。

(二)证券业稳步发展,融资规模快速提升

2016年,杭州证券行业发展势头较好,期货行业平稳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持续推进,资本市场功能有效发挥(详见表2)。

表2 2016年证券业基本情况

数据来源:浙江证监局。

1.证券期货业稳步发展

2016年末,全市法人证券公司(含资产管理公司)5家,证券营业部228家,证券投资咨询机构2家。证券经营机构全年累计代理交易额14.47万亿元,同比下降36.3%;实现利润16.87亿元,同比下降71.7%。各法人证券公司继续推动证券经纪业务转型和产品创新。期货业发展总体平稳,期货经营机构代理交易额28.21万亿元,同比减少66.57%;实现利润12.41亿元,同比增长19.40%。

2.资本市场融资快速增长

2016年末,全市共有境内上市公司102家,其中,主板上市公司43家,中小板块上市公司32家,创业板上市公司27家;同时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192家,累计达到347家。同时,杭州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断丰富,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发展速度较快,截至2016年末,浙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企业926家,新增133家,其中成长板企业37家,创新板企业889家。私募债备案企业839家,全年新增263家,管理资产规模2539.32亿元。

(三)保险业健康发展,市场体系日益完善

2016年,全市保险业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市场体系日益完善,资产规模稳步增长,服务领域继续拓宽,经济补偿和风险保障功能有效发挥。

1.市场体系日益完善

截至2016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保险机构658家,新增保险市场主体12家,保险专业中介法人机构66家。保险机构、中介机构、行业社团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更趋成熟(见表3)。

表3 2016年杭州保险业基本情况

数据来源:浙江保监局。

2.规模和效益稳步增长

2016年,全市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同比增长38.4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增长9.93%,人身险保费收入增长59.06%。保险业经营效益继续平稳增长,法人机构偿付能力有所改善,投资收益情况良好。

3.保障功能有效发挥

政策性农业保险平稳推进,参保规模提升,新险种开发加快。政策性农房保险实现承保全覆盖。出口信用保险保障作用有效发挥,企业积极通过保险追偿、赔付挽回损失。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不断扩面。

(四)市场融资不断扩大,各类市场稳步发展

2016年,金融市场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融资规模扩大,金融资源配置继续优化。

1.融资总额有所提升,股票融资增长较快

2016年,全市非金融部门以贷款、企业债务工具、股票三种方式融入资金总额分别为2728亿元、123.7亿元和618.4亿元,直接融资、间接融资均较上年大幅提升,其中股票方式融资较上年提升156.62%。

2.同业拆借交易增速提升,融入规模同比增加

2016年,全市银行间市场成员累计拆借38836.2亿元,同比增长80.5%,增速较上年提升约55.5个百分点。净拆入资金共计29421.6亿元,同比增加74.4%。

3.黄金市场交投平稳,外汇市场稳步发展

2016年,全市有9家法人金融机构开办黄金业务,1家企业成为上海黄金交易所成员单位。全市在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的交易币种以美元为主,交易方式以询价交易为主。

(五)金融服务不断优化,各项业务快速发展

1.信用体系建设卓有成效

一是征信系统建设取得新的成效,征信覆盖面继续扩大,为金融机构风险防范、政府部门履职等提供重要参考。截至2016年末,全市全年累计查询1280.47多万笔,共有52家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小微机构接入系统,系统覆盖面和服务范围有效延伸。二是多元化、多层次的征信市场体系逐步形成。截至2016年末,全市共有2家个人征信机构通过许可初审上报人民银行总行,其中1家获人总行批复开展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共有6家企业征信机构获得备案证。三是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深化,截至2016年末,全市累计为3.32万户尚未与银行发生信贷关系的中小企业建立信用档案,其中9045户获得银行授信意向;已累计为107.4万农户建立了信用档案,对65.8万农户发放了2965亿元贷款,信贷支持覆盖面达43%。

2.支付服务环境不断优化

一是各类支付清算、会计核算系统安全稳定运行,保障了社会资金的正常周转,有力支撑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经济金融改革的顺利实施。2016年,全市通过大小额支付清算系统共处理业务1.64亿笔、金额160.5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6%和8.5%,清算金额是全市GDP的145倍。二是G20杭州峰会支付服务保障有力。基本实现G20峰会重点区域ATM外卡受理功能的全覆盖,外卡商户遍布主要商业街区、重点领域;G20峰会现场金融服务优质、高效,峰会期间共办理ATM外卡取现业务450笔、金额38.6万元,POS外卡消费业务1804笔、金额1218.7万元,相关工作得到浙江省、杭州市政府的充分肯定。三是银行卡助农服务提质增效。2016年全年新增银行卡助农服务点19个,累计达1915个,实现了对全市行政村的全覆盖,其中共有660个助农服务点实现与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共建,合作共建率达34.46%。全市全年共办理各类银行卡助农服务业务214.87万笔、金额18.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15%和30.81%。四是电子商业汇票应用实现大提升,方便了企业融资和结算。2016年,全市共办理电子商业汇票承兑业务6.4万笔,金额26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2.8%和26.24%。五是打击防范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成效明显,无证经营支付业务机构整治工作扎实推进,联合整治非法买卖银行卡信息专项行动顺利开展,支付业务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进一步营造了安全的支付服务环境。

3.外汇管理服务更加便利

截至2016年末,全市有1094个银行机构网点开办结售汇业务,228个银行机构网点开办远期结售汇业务、118个银行机构网点经营期权业务。推进外汇资金集中运营试点改革,2016年全年已开展业务39.46亿美元,占全省的73.6%。累计有22家企业纳入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2016年全年已开展业务39.46亿美元,占全省的73.6%;全市共办理43家跨国企业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业务备案,可融入资金规模1274.14亿元。

4.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趋缓

2016年,杭州市跨境人民币累计结算量2205亿元,占全省的44%,同比回落28.8%。其中,货物贸易出口人民币结算800亿元,同比下降40.7%;货物贸易进口人民币结算1075亿元,同比减少20.4%;服务贸易及其他项目人民币结算107亿元,同比减少96.5%;跨境投融资129亿元,同比减少95.8%。全市累计有44家银行、3434家企业与129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参与主体范围和地区分布更加广泛。跨境人民币贸易累计融入资金61亿元,积极满足出口企业的融资需求。

二、需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经济主体杠杆率总体较高

近年来,杭州市杠杆率总体处于较高水平,企业、政府、住户部门杠杆率水平均存在一些隐忧:一是企业部门杠杆率偏高;二是近年来一些政府部门通过保底承诺、回购安排、明股实债等方式获得融资,并未计算在当前的政府部门债务口径中,因而政府部门杠杆率存在一定低估;三是受居民购房需求快速增加影响,住户部门杠杆率上升较快,住户部门杠杆率持续上升需引起警惕。2016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在控制总杠杆的前提下,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2017年企业去杠杆势在必行。因此,2017年必须把握好“去杠杆”和“稳增长”的平衡关系,既要保持稳增长所需要的流动性,又要积极稳妥地降低债务风险。要通过转移重组、发挥金融市场功能等多种方式,平稳缓释去杠杆风险,减轻“去杠杆”对经济的冲击。

(二)民间投资增长总体乏力

2016年杭州市民间投资3006.78亿元,同比增长1%,较2015年回落3.4个百分点,较2014年回落24.3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51.5%,较2015年回落2.1个百分点。分析民间投资增长乏力的原因:一是制造业民间投资低迷。经济增长放缓,传统制造业收益率整体较低,民营企业转型升级较为困难、投资信心不足。二是部分房地产民间投资被国企挤出。房地产国企在融资渠道、资金成本等方面较民企具有明显优势,可以承受较大额度的资金投入,承担较长时间的资金沉淀。三是基础设施投资准入门槛依然较高。PPP模式吸引民间投资,因为基建需要的资金额大、回收期长,部分领域存在限制,民间资金进入有限。

(三)金融风险防控压力仍然较大

2016年末,杭州市不良贷款余额477.26亿元,比年初下降49.85亿元;不良贷款率1.82%,比年初下降0.01个百分点。不良贷款上升压力虽然有所缓和,但潜在金融风险仍然较高,风险的彻底化解还需要较长一段时期。一方面,关注类贷款仍在增长。2016年末,全市关注类贷款余额864.95亿元,比年初上升61.99亿元,关注类贷款与不良贷款占比合计达到5.13%,仍然处于较高水平。另一方面,担保圈风险尚未有效化解。据杭州中支调查,2016年因担保而出险的企业占比达到36.2%,担保仍然是造成企业出险的第一位原因。一旦处于担保圈核心位置的企业出现风险,将会连带引发相关企业担保链风险,同时,前期经过贷款平移处理的担保链风险也有可能再次暴露,需密切关注其发展动向。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2017年,人民银行总行工作会议要求做好三个方面重点工作:一是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二是把防控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三是多措并举综合施策,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和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我行将围绕总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继续全力支持杭州市经济转型发展,推动金融平稳运行。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保总量,加强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

当前,人民银行总行正在不断完善以“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为双支柱的金融调控政策框架,表外理财将正式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广义信贷统计范围,会促使商业银行经营行为趋于审慎,对银行表内贷款的增长可能产生一定影响。在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的前提下,我行将统筹稳定增量和盘活存量、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商业性资金和政策性资金、境内资金和境外资金四个方面的关系,运用各种手段保障经济增长合理的资金需求。

(二)优结构,着力提升金融服务精准性、有效性

注重资金投向引导,按照服务实体、支持创新、有扶有控的思路,完善对金融机构的评价体系和宏观审慎管理。加强对实体经济的精准服务,组织开展金融服务供给侧改革深化年活动,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两创”企业、“1+6产业集群”的信贷投入,大力发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和文化金融,支持城西科创大走廊和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继续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促进杭州市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三)促改革,合力推进金融产业发展和创新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建设钱塘江金融港湾等金融大平台,进一步打造具有杭州特色的私募金融、互联网金融、财富管理等金融创新高地,同时突出效果导向、需求导向,抓好金融改革试点以及配套金融支持。继续推进综试区建设,综合运用金融、外汇管理等手段,加强政策对接,推动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

(四)防风险,全力维护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一方面,加强对金融机构、金融业务的规范管理,加强风险研判和预警,密切关注互联网金融、跨界金融、金融市场等领域风险。另一方面,坚决打好不良贷款处置的攻坚战,加强对破产重整、兼并重组等手段的实践探索和经验总结,争取形成风险处置的市场化、法治化长效机制。协同打击逃废债,加大联合惩戒工作力度,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五)促平衡,在规范中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坚持以贸易投资便利化为导向,继续推动外汇管理改革措施的深入实施,积极稳妥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服务杭州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按照人民银行总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统一部署,加强对资金跨境流动双向平衡的管理,继续推进跨境资金流动本外币一体化监管,加强对跨境收支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确保跨境收支平稳有序增长。

(六)惠民生,继续巩固杭州市在普惠金融领域的领先地位

用好用活央行资金和政策工具,引导督促金融机构进一步落实我行2016年下发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19条意见,扩大对杭州市“三农”和小微企业信贷投放。以科技和信息化手段为依托,继续加强支付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使更多社会公众享受到安全、便捷的现代化金融服务。